99年11月28日星期日 天氣晴轉陰
今天不用上每週日例行的游泳課,上午10:00,蟲爸全家人一起往桃園縣復興鄉的角板山出發(附註一)。
蟲爸一家人中午到關西的香村花園客家餐廳用餐,這家店位於台3線62.5公里處,地址:新竹縣關西鎮南新里11鄰新城34號,電話:03-5877940,從北二高關西下交流道左轉,循指標往統一渡假村的方向走,在118縣道與台3線的交叉口右轉沒多久就到了,我們11點出頭進餐廳,是第一桌客人,蟲媽照例點了炸豬腳、椒麻雞、炸豆腐、大陸妹…,
菜上得很快,我們吃得也快,12點多就離開餐廳(今天客滿-整間餐廳人山人海)。
蟲爸開車循台3線往回走,遇到台塑加油站後右轉118縣道(羅馬公路),這條路的人車不多-還蠻好走的,可能是因為在山裏繞行,走了一個多小時才到達羅浮接台7線,蟲爸右轉往大溪方向-循指標走到角板山,我們把車停在仁愛停車場-今天公有停車場沒有收費,來玩的人不少,我們往主街道前進,
路旁多是攤販,商品以食物為主,
也有一些山地農產品…,蟲媽幫每個人買了一份冰品邊走邊吃,
這裏的老街車流量不小,大家得不時留意是否擋到其他人開車,在一間小學旁有座涼亭,我們坐在上面休息-把冰品吃完,
假日的老街商店大部份都開門做生意了,
我們走走逛逛,很快的就來到了角板山公園,
角板山公園並不大,一眼即可看到底,
這裏四處都有大樹,還有小型的生態池,
公園裏的走道很寬闊好走,蟲蟲們在一棵大樹前玩耍-蟲爸嘲笑動作不靈活的小蟲蟲,扒在樹幹上的樣子好像是懷孕的母花豹,
蟲媽鼓勵胖蟲蟲也去爬樹,胖蟲蟲比小蟲蟲更笨拙(蟲蟲們一點都沒有遺傳到蟲爸-蟲爸小時候可是攀爬好手),
蟲媽一直想要買香菇,又三心二意的生怕買貴了-四處比較價格和口碑,先買了幾支麥芽糖給胖蟲蟲享用,
公園裏有好幾個涼亭,
還有攤販在賣農產品,
鄰近大漢溪有一個瞭望區,
瞭望區旁有一條路可以直通溪口吊橋,
這條路是陡下坡-落差有一百多公尺,想到還要爬陡石階回來蟲爸就打消了走吊橋的想法,只在瞭望區附近流連了一會兒,
就在公園裏四處閒逛,
救國團復興青年活動中心在角板山公園旁,
海拔410公尺,房舍主體由三棟不同形式建築物連成,第一棟樓為角板山行館原址改建,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兼具教育、服務與休閒之多功能綜合大樓,第二棟是屋頂覆蓋文化瓦,牆邊由紅磚砌成的日式房舍,第三棟為依復興台地地形設計,外觀樸實,優雅的白色建築,
活動中心林木茂盛,巨木參天,
自然景致極為優美,園內有先總統蔣介石及夫人手植之樹(夫妻樹),該中心目前提供的服務項目有:住宿、膳食、會議研習、烤肉等,亦可代辦探教育活動、山訓野外求生、漆彈射擊、溯溪、遊湖等,是北部地區可接待大型團體並舉辦各類教育訓練、座談聯誼、家庭休閒旅遊的場所;我們參觀了主建物內的便利商店、文化走廊、
會議室、接待櫃台…,
最後在戶外的復興亭
欣賞梅園,這裏的梅花已經開始形成花苞了,相信到了12月底一定是一片花海。
蟲蟲們一定要回到角板山公園再爬了一次樹才肯離開,
我們順著老街往回走,預備要去參觀角板山賓館風景區;老街依舊熱鬧,
我們在小學旁涼亭休息的時候,蟲媽終於下定決心要回到角板山公園去買香菇了,等蟲媽買完東西以後(蟲蟲們迫不及待的在角板山賓館分食了好幾朵剛烘培的香菇),我們順著老街走到了角板山賓館風景區,
角板山賓館風景區佔地約六公頃,是一個O字形的步道區,我們從戰備隧道的方向往下走,
這個下坡並不長,
沒多久就走到了戰備隧道的入口,
這條戰備隧道長100公尺,寬4公尺,高3公尺,為當年供蔣介石緊急避難的處所;隧道內的燈光明亮,
兩邊牆上掛滿了原住民圖騰和蔣介石的生平行止介紹,
還有一間廁所(已列為保護區),隧道兩端的金屬門十分厚重並留有通風孔,
我們沒多久就走到另一頭的出口
接著遇到向上的樓梯,
走完樓梯後到達賓館的主建物,
這裏分為三區,
有許多蔣介石當年統治中國的歷史文物展出,蟲蟲們對這些展示毫無興趣,坐在椅子上休息,
蟲爸和蟲媽草草的看了一會兒就帶蟲蟲們離開這裏,
往思親亭的方向走(民國64年蔣介石逝世時,蔣經國服喪期間,經常由慈湖至此地駐足停留,曾發表「梅臺思親」之文,因此將此亭命名為「思親亭」) ,
思親亭的景緻很好,
旁邊有一座大型觀景台,
可以往下鳥瞰整條大漢溪,
我們在這裏休息了一會兒,
就循著園區的道路散步,
這裏四處種植梅花,
另有吳炫三等12位國際知名藝術家,在民國92年應桃園縣政府之遊,在園區內創作公共藝術作品,
遍布於園區內人工湖四周,
這種風景在傍晚的淒美氛圍中讓人感到好特殊,
我們一路沿著梅園往前走,左手邊是有著各式造景的梅林,
右手邊是充滿山光水色的人工湖(湖畔遍植楓樹),
在出口附近還有舊時樟腦寮遺址,
這種美景只應天上有-先總統蔣介石果然很懂得享受,
可惜今天的時間不夠,我們沒辦法去走湖畔的步道,
只能在天黑前帶著意猶未盡的遺憾上車回台北。
回程在慈湖前遇到大塞車,蟲爸改走台7乙線往三峽的方向接台3線回台北-路程雖然比較長,但是可以避開大溪市區和高速公路的塞車路段,因為下週六蟲爸一家人要去東眼山走東滿步道(東滿步道只走一小段-主要是逛化石區步道),今天行程安排得較為鬆散,沒想到角板山賓館可以讓蟲爸一家人如此驚艷,今年12月蟲爸一家人還會再來賞梅花。
後記:
蟲爸預定99.12.19要參加的富邦台北半程馬拉松賽,99.11.15因為晨間下大雨,練習的距離只有14公里,99.11.22練習了17公里,99.11.29練習了18公里;還有兩次練習預計將跑20公里及25公里。
附註一:
角板山,泰雅族人稱為Pyasan(比亞山),是指「物品交易的場所」。依據清代台灣文獻稱這裡為「夾板山」。「夾板」與「角板」的意義不同。「夾板」有「包夾、緊壓」的意味。當時清軍在夾板山的山頂設有營壘駐兵。
桃園縣復興鄉以角板山公園而聞名。復興,為北橫公路的大站,也是鄉治的所在。復興,舊名「角板山」,相傳是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台灣巡撫劉銘傳開山撫番至此,見山峰突起如角,河階面平坦如板,所以命名為角板山。
角板山台地,位於大漢溪上游。這裡的河流彎曲處,形成河階台地。台地層層,被山巒包圍,層巒疊嶂,景色秀麗。先總統蔣介石以其地似故鄉浙江省奉化縣的溪口鎮,而將角板山山下的河階台地命名為「溪口台地」,因為深愛此地此景,所以他在角板山建立了兩處行館;這兩處行館的其中一間位於角板山公園內,後來在民國八十幾年間(1990年代)因失火而焚毀,原址改建為救國團復興山莊。
蔣介石的另一間行館則維持舊貌,後來交由桃園縣政府接手管理,規劃為角板山賓館風景區,民國九十二年開放給民眾參觀。
園內並放置了十二位國內外知名藝術家所設計的十二件雕塑作品,供遊客遊覽觀賞。
角板山賓館風景區內林木扶疏,
遍植梅花,
又有步道涼亭,
池塘曲徑,
成為角板山新興的景點。
另有一說法則認為,「角板」之名起源於日據時代。日本人征服當地泰雅族人後,將地名改為「腳板山」,意指「腳踏之板」,頗有征服輕蔑之意。事實如何,已無法得知。台灣光復時,復興鄉的行政區域名稱為「桃園縣角板鄉」,民國四十三年(1954年)時,才被更名為「復興鄉」。「角板」變為「復興」,又被賦予一種新的時代意義。
以上部份資料來源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282)復興.角板山公園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