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4月7日星期六 天氣陰
下週小蟲蟲期中考,得和蟲媽在家複習功課,蟲爸今天打算再去坪林金瓜寮溪步道賞景,
北勢溪、金瓜寮溪封溪護魚的成功,可說是坪林區民的驕傲,到坪林除了吃茶餐,又多了賞魚、賞蕨類、騎自行車等活動。
坪林區自行車道全長23.4公里,全程串連坪林博物館、商圈、金瓜寮等重要景點,
喜愛幽靜的旅人可循著金瓜寮觀魚自行車道前行,一邊騎車還可觀賞溪谷風光,
金瓜寮溪內的魚種眾多,其中爬岩鰍、纓口鰍更是台灣特有魚類。
喜愛植物的旅人可循著金瓜寮產業道路5.5公里處的「觀魚蕨類步道」進入,
金瓜寮溪因為河谷兩岸山壁高聳、水氣不容易散去而成為蕨類生長的絕佳地點,因此走一趟步道就可以觀看200多種蕨類。
筆筒樹、台灣山蘇花是容易辨識的蕨類,即使對蕨類一竅不通,沿途設置的解說牌可一解旅人的疑惑;
中午全家一起到位於萬芳醫院對面的定食8吃中餐,這裏的八種定食均一價$180元,蟲媽和小蟲蟲點了豪華海景丼飯,蟲爸和胖蟲蟲點了起士豬排-白飯、味噌湯、高麗菜絲無限量供應,生意很好,沒多久就開始翻桌,還有人排隊等位子,小蟲蟲吃得意猶未盡,胖蟲蟲對起士豬排的興趣不大,一直比著照燒雞腿-下次再點…,
吃飽飯後送蟲媽和小蟲蟲回家,蟲爸帶胖蟲蟲取道北宜高下坪林交流道轉台9線往新店方向,約在35.5K處循指標左轉進金瓜寮溪產業道路,先到自行車道起點休息,
這裏有山有水,還有一個指標圖騰,
讓胖蟲蟲在旁邊的豪華座位區休息一會兒就繼續上路,
自行車道取用了部份馬路的空間,道路頗有婉延起伏,沿著溪床走自行車道的人比騎單車的人還多,金瓜寮溪自行車道的前段終點是一處位在山谷中的村落,
這處只有約三十戶種茶製茶人家的村子,被稱為金瓜寮茶香生態村,
村口是一間石造的公廁,旁邊有整條金瓜寮溪自行車道的位置圖,可以讓遊客清楚這附近的所有相關位置,金瓜寮茶香生態村因觀光才剛起步,在坪林區公所的規劃下,以觀魚自行車道,串連坪林鄉各個景點。
茶香生態村以茶葉聞名,用茶園景觀串連觀魚自行車道,可一邊觀魚,一邊欣賞茶園風景,
而近年來坪林區公所又將金瓜寮溪封溪,使得金瓜寮溪保有最原始的景觀,
金瓜寮村的居民僅二、三十戶人家,為數不多的居民幾乎皆仰賴種茶維持生計。生態村內的步道以褐紅原木以及鵝卵石鋪設而成,十分具有現代化的美感,沿著步道遊人可穿梭於成片的茶園間,近距離觀察茶農採收一心二葉的景象,同時感受烈日下勞作的辛苦。
蟲爸帶著胖蟲蟲上完洗手間後就循著公廁旁的小徑走一圈,
這條小徑鄰金瓜寮溪,放眼往下望可以清楚看到成群的苦花逆著水流尋找食物,
另一邊主要是種植茶樹,
小徑走完我們彎到另一條碎石子路,
短短的距離走沒多久就到達終點-一座紅色的吊橋,
吊橋旁是一處聚落,居民正在展開一張綠網…,
我們循著柏油路走到金瓜寮溪產業道路,
路口是金溪露營區,今天的生意不好-門可羅雀,再往裏走是鐵馬自行車道,我們今天志不在此,
這裏的村民生活悠閒,許多返家過週末的小朋友在寬大的院落裏嬉戲,
路旁的茶園裏還有大批茶農忙於農事,
回到公廁旁上車繼續出發,觀魚蕨類步道分為兩段,第一段位於約在產業道路5.5公里至6.2公里處。起點有一標示牌,標示旁有一陡直階梯通往溪谷方向,沿途有不少筆筒樹,
下方的溪谷水流相當清澈,這段觀魚蕨類步道較少人行走,因此走在其間,可以清楚聽到蟲鳴鳥叫,還有悅耳的潺潺流水聲,溪中的苦花魚匆忙地覓食著,
邊走可邊欣賞周圍景物,在綠樹與溪水的圍繞下,走來不僅清涼也別有一番情趣!整段步道大約20分鐘便能走完,步道會接回金瓜寮產業道路。這段步道我們前幾天才剛走過-今天不走, 第二段觀魚蕨類步道約位於產業道路6.6公里處至7.4公里間,
這段步道沿線規劃設施與自然景觀顯然比第一段蕨類步道更為精緻優美,
步道沿途除了清澈的溪流外,
植物景觀變化萬千,
有竹林、
杉林、
蕨類、
野薑花等。
沿途還設置各種蕨類解說牌,
富饒生態教育功能,是很棒的親子步道。
步道有小徑可與上方的金瓜寮產業道路相通,蟲爸直接把車停在第二段賞蕨步道入口,
入口是一座賞景台,
與第一段賞蕨步道出口只隔了一小段產業道路,讓胖蟲蟲休息一會兒
開始往下走,
第二段賞蕨步道比第一段賞蕨步道平坦許多,
景觀的變化更豐富,共有五個出口可以通往產業道路,
猴橋為森林中猴群為覓食而行走之橋,因溪旁的樹木傾斜生長,猴群便開始利用橫生的樹木跨越溪流,猴橋之名因此而來,
金瓜寮溪不時會出現斷層瀑布,斷層瀑布為地震時地層變化下的產物,因地層隆起,造成溪道高低差,成了另一種瀑布景觀,
路旁的蕨類品種及數量都還算多,
主要有:1.筆筒樹-高數十公尺,屬於桫欏科,又稱蛇木;2.山蘇花又稱鳥巢蕨;3.觀音座蓮;4.廣葉鋸齒雙蓋蕨;5.台灣桫欏;6.書帶蕨:生長於山蘇下方-很像是寄生植物,
沿途隨時有岔路可以下到金瓜寮溪餵魚,
這裏的魚群有點怕生,雖然很踴躍的搶食魚飼料,但太靠近岸邊的飼料卻乏人問津…,
金瓜寮溪的魚類主要有:1.台灣鏟頜魚:俗稱苦花,廣佈於全台的溪流,因魚腸略帶苦味而得名,苦花生性偏好冷水溪流,對水質的要求相當嚴格,因此只在溪流上游才有機會發現;
2.香魚-即傑魚;
3.馬口魚;即一般釣客口中的一枝花或是山鏈仔,從鰓蓋後方至尾部有一條長黑線,是馬口魚野外辨識上的重要等徵,也是一枝花名的由來;
胖蟲蟲餵魚成了習慣,除了第一條岔路因為居高臨下位於大岩石上讓胖蟲蟲因為害怕而被動的走下去餵魚外,
其他的小徑都是由他主動要求轉入,
溪旁的風景真美,時而樸拙如玉
時而斑斕眩目,
溪道寬約20-30公尺,搭配溪邊的各種林木及步道特色,彷彿來到人間仙境,
蟲爸帶著胖蟲蟲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覺來到月牙灣,
月牙彎是接近步道尾端的知名景點,胖蟲蟲在這裏餵魚餵得好開心,
月牙灣的成因是原來沈積時為水平的岩層,因地殼變動岩石受到推擠發生傾斜或波浪形成的彎曲稱為褶曲或褶皺,經過褶皺的岩層呈現向上拱起稱為背斜,越靠近褶曲中心的岩層年代愈老,溪道在這段彎曲流過,時間久了就慢慢累積了許多河砂,此一景象頗似上弦月,月牙灣因此得名,
步道的最後是一條之字型的陡上坡,
上坡走完就連接到產業道路,
蟲爸帶著胖蟲蟲從產業道路回到第二段賞蕨步道的入口處,
沿途隨時可以居高臨下的觀賞到金瓜寮溪的勝景,
路旁滿布著美麗的芒草-好像季節不對,
最後一個景點是九芎根親水公園,
金瓜寮溪的上游方向,產業道路的終點是九芎根社區,
坪林鄉公所在這裡規劃了「九芎根親水公園」。
親水公園引金瓜寮溪水成人工渠道,公園內闢建步道,
涼亭、
池塘。
有石階通向溪邊,可在溪畔戲水,
是接駁車的終點站,也是金瓜寮溪的末端景緻。
山光水色又是一番不同景致。廣袤森林一路綿延,綿延而下的溪流平緩寧靜,沿河處阡陌梯田,讓此處更顯特別,一畦畦的水田.縱映波光, 映照出坪林當地獨有的農家美景。
親水公園的規模不大,我們循著步道慢慢的往前走,胖蟲蟲一直急著去餵魚,蟲爸打算逛完公園再把帶來的魚飼料餵完,這裏有好幾個涼亭,有一處休憩區圍著一大群中老年人玩紙牌…,
公園的中心是一個大水塘,
空氣裏的水氣漸增-下雨的前兆,我們走到一處下坡階梯,人工水道不深,水裏幾乎沒有魚,餵了幾把飼料後收手,
廢棄的紅色鐵橋十分顯眼,
我們到旁邊的涼亭裏休息,胖蟲蟲很喜歡躺在蟲爸的大腿上玩,
攪和了好一會兒先和地標圖騰合照,
再下到另一條階梯路餵魚,這一段人工溪流的魚群較大,但對魚飼料的沒興趣,蟲爸想盡辦法吸引魚兒吃飼料-勉強把飼料餵完,
蟲爸看到路標上有步道可走,打算在天黑前再多走點路,
可是這裏的步道是產業道路,路旁不時有家犬攔路吠叫,蟲爸覺得規劃不當-放棄走步道,上車開始回程,因為時間還早,蟲爸從坪林走106乙縣道慢慢從石碇回到台北,買了知名燒臘店的鴨腿便當後回家,結束了今天的行程,金瓜寮溪賞蕨步道兩段各有一公里左右的距離,第一段步道的景色單調,步道的起伏較大,
第二段步道的坡道平緩,風景的變化性較明顯,
下次如果有機會帶蟲媽和小蟲蟲再來,蟲爸打算兩段步道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