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2月1日星期三 天氣晴
今天是寒假的第二次旅遊,上午7:30出發,一路車行順暢,從北二高接中二高下名間交流道往集集的方向走,循指標到達集集火車站,
集集火車站係1919年日本政府為興建日月潭發電場運送材料,乃開闢由二水通往今水里鄉車埕之縱貫鐵路支線,於1922年元月十五日通車,在集集支線未建以前,集集對外交通主要靠輕便車及挑伕運輸,運輸量少且轉運不便,集集支線鐵路興建後,集集鎮對外交通大為改善,同時亦帶動沿線鄉村之興起及經濟之繁榮,而集集車站因位於集集線鐵路之中心點,日據時期屬台中州新高郡,為地方行政中心,昭和八年(1933年)將原車站拆除加以改建,採純檜木建材,外型極為典雅,至今已有八十年之歷史,為僅存之少數古老火車站,
民國75年以後,台灣鐵路局以集集支線嚴重虧損為由,有意停駛並拆除集集線火車,因地方人士極力反對而免遭拆除之命運,民國83年由前集集鎮長林明溱開始發展集集鎮的觀光事業,除捐資雇工整理環境外,並將車站加以綠化、闢停車場,並向國防部爭取到報廢戰車兩部,於84年12月29日增設兩輛M24戰車供遊客參觀拍攝…,
蟲爸先把車停在火車站斜對面的公有停車場(計次停車$100元),
蟲媽去租電動車,蟲爸帶蟲蟲們去看火車時刻表,火車站附近有一個商圈-很多攤商在叫賣各種商品,火車站前有一座火車模型,小蟲蟲對購物最有興趣,我們先到火車站右手邊的賣場周邊走一圈,
這裏有一座廢棄蒸汽火車頭,
往另一頭繞行還會遇到廢棄戰車…,賣場的空間不大,很像百貨公司的攤位,小蟲蟲還是每攤都參觀…,到蟲媽選定的租車店牽車,我們租了兩台電動車(每台計次$250元),蟲爸載胖蟲蟲、
蟲媽載小蟲蟲,
我們往火車站左方的景點出發,先到軍史公園;
位於集集鎮永昌國小附近,占地二千三百多坪的軍史公園目前已完全建造完工,軍史公園裡頭陳設的內容有:C119運輸機(俗稱老母雞)、
LUP登陸艇、
五吋砲、勝利女神力士型防空飛彈、
F104G戰鬥機、
海軍五吋炮、船錨與裝甲車等,
我們逐一合影後往下一站前進;明新書院位於永昌國小內,
是集集每年祭孔的地方,為三級古蹟,建於光緒八年(1882年),為清代南投縣內四大書院之一,
主祀文昌帝君、制字先師、紫陽夫子等聖賢;民國60年經文建會整修,為宮殿式建築:燕尾簷、左右兩廂、磚牆、木柱、木門皆為特色;
書院旁也佈置了農村民俗文物供遊客參觀包括牛車、車輪、水缸等古色古香的擺設。
921地震使得明新書院大門被永昌國小的校舍壓毀,而書院旁的永昌國小也受創頗深,映入眼簾的盡是龜裂的牆壁與毀壞的文物,地震後書院前搭起臨起的鐵皮屋安置明新書院奉祀的神明,當時的明新書院真的不合適觀光,不過,現今的明新書院已全部修復完工,恢復了以往神采奕奕的新面貌,
我們在兩側的包廂不斷進出,包廂內容有起居室、會議室、餐廳…,
再往裏走是保育中心,台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由省政府農林廳於民國81年7月1日成立,以調查、研究、保育本省特有及珍貴稀有野生動植物之機關,
該中心的主要任務為本省特有種動植物的調查研究、保存、保育,裡面設有許多有關台灣生態環境的圖片與文字資料介紹,例如溼地生態介紹、沿海生態系、草原生態系、森林生態系等等,除了室內的展示,因這裡原本是林務局巒大林區管理處的舊址,所以戶外的庭院也種植了不少實驗的樹種,
因樹齡久遠,大都長得高大挺拔且濃蔭處處,走入林中端詳,赫然發現一些珍貴的樹種,例如泰國的柚木,澳洲的檸檬桉,印度紫檀、台灣的肖楠、赤楊、金龜樹、瓊崖海棠、楓香、台東漆…等等;
室內展區的路線複雜-得東彎西繞,最後到了一個福利社,小蟲蟲如願的在這裏買到紀念品,
福利社今天的生意不好,工作人員比遊客還多…,戶外區是一個步道,環著一個池塘走,因為林木蓊鬱,不常看到湖景,
步道旁有各式的樹木,大部份是四時的林木-林像猙獰,走沒多久到達一個區域,這裏很像動物園-是保育野生鳥類的復育區,
有許多受傷了的鷹類開放參觀,小蟲蟲難得近距離看到這麼多猛禽-讚歎不已…,
再往下走了沒多遠遇到一個三岔路口,蟲爸眼見時間不多-得趕下午1:50的火車,我們從原路往回走,經過了集集老街的牌坊,
聽說這裏要到下午2:00以後才會有商家陸續開門營業…,蟲爸打算到網路上熱烈推薦的南軒99炒翻天吃中餐,
南軒99位於南投縣集集鎮民生路200-2號,蟲媽點了八菜一湯外加4碗飯(白飯可無限續碗),
環境整潔明亮,菜量豐富可口,結帳金額$955元,這家店蟲爸大推…,下午我們要到十三目仔窯玩,
十三目仔窯位於集集鎮林尾里公館巷口集集橋旁,是昭和年間原建於今和平里民生路,從事紅石磚瓦之生產,後因市區之發展而於光復初期遷建於林尾里現址,創建者為林尾里民曾乾和,目前地上權屬游姓居民,此窯為私人所有,鎮公所加以承租,開放民眾參觀,十三目仔窯設有停車場,窯長140尺、寬50餘尺、高9尺,整座窯共有13目,窯頭有6個火口,每目窯口下方亦有火口,為南投縣罕見舊目仔窯,
由於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的關係,原本舊有的面貌毀於一旦,在重建的過程中,原本計畫把目仔窯建立成民宿,後來因為會漏水的關係作罷,不過再次興建的目仔窯每個窯洞裡,變成一家一家鄰近的商店-包含了販賣小飾品的店家、咖啡館、休閒館…等等。
在窯的外部設立了一個休閒公園,可在那裡休息、烤肉、唱歌、參觀目仔窯等等,我們把車停在路口,用走的進去,這裏緊鄰火車軌道,隨時都有火車呼嘯而過,
四處都有章顯特色的圖騰擺設,小蟲蟲才剛說再也吃不下東西,現在又吵著要買牧場牛奶冰,
蟲媽數落了半天還是買了兩杯-只有蟲爸是真的吃不下…,
蟲爸眼看著時間快到了,趕快帶著大家離開座位區往裏移動,窯口我們只待了一會兒,商店區今天開門的不多,最盡頭是一個休憩區,在這裏讓大家把牛奶冰吃完,我們火速騎車回到集集火車站,還了車以後時間剛好,
我們順利的進到火車站,先從四面八方拍照,
蟲媽找到一排獨立座位-在駕駛座旁,15分鐘後到達車埕站;車埕隸屬南投縣水里鄉,聚落四周山林圍繞,集集大山、萬丹山兩支山脈橫亙,並有水里溪貫穿其間,風景綺麗。清末因伐樟熬腦產業興起,逐漸形成聚落,初期稱此地為「牛車寮」,是有牛車運送蔗糖聚集於該地。1912年埔里社製糖株式會社開設埔里至車埕間的輕便車鐵道,運送蔗糖並兼營客運,因有放置許多輕便車輛,故得名為「車埕」。
1919年起興建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為運送工程材料,將二水至外車埕之輕便車鐵道加以拓寬,並於1922年1月15日通車,匯入西部縱貫線,1927年歸為台灣總督府鐵道部所轄支線。此即「集集支線」的由來,車埕因而躍居為水沙連地區南路的交通轉運中心。九二一地震災後,政府成立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車埕納入經營管理範圍內,並以「鐵道、電力、木業、社造」四大主軸為觀光發展方向,現今車埕儼然成為「生活環境博物園Eco-Museum」的活聚落,是一處兼具觀光與知性旅遊的園區。
集集支線為現今台鐵僅存三大支線之ㄧ,以觀光列車博得遊客喜愛,車埕為集集支線的終點站,故有「最後的火車站」之稱。舊火車站原為鋼筋水泥結構,921地震後,由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重建,以木質材料為主要外觀;新的火車站材質素樸、造型典雅,匠心獨見的建築風貌,和山城的景觀搭配相得益彰,被譽為「最美麗的火車站」。
我們在車埕火車站前合影,
上完洗手間後往車埕木業展示館前進,
民國48年振昌公司取得丹大林區的採伐權,於車埕設立丹大事業部,投入巨資,開築丹大林道,運送木材到車埕加工;因車埕為集集鐵路的終點站,為便於轉運木材,於是在車埕建木材加工廠,並引進近千名技工,開啟了車埕的熱絡景象。至民國75年由於政府禁伐政策,振昌公司於民國75年12月底停工。
現今貯木池、天車等設施,皆為當年遺跡加以整建而成;貯木池已轉型為生態池,四周栽植原生種植物,景色相當怡人,池上建有「車埕遊客中心」,並設有多媒體播放系統,提供遊客使用。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了讓遊客瞭解往昔丹大林區的林業發展沿革,以及車埕地區林產事業的實況,斥資興建車埕木業展示館。
木展館所有建築皆按當時比例設計重建,並採用穿透性視覺設計,使參觀者盡覽建築體結構之美,
並以實物模型,解說系統等設施,呈現當年鋸木廠原貌,
九二一大地震後政府為了加強加速重建日月潭,將原管理層級升格為中央接管,管理單位為「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並將範圍擴大到車埕,因此車埕成為日月潭風管處重建規劃的重點。
車埕原是中台灣過去林木輸出的轉運站,也是木業製造中心舊廠房的所在地,風管處將舊廠房重建成木業展示館,矗立於車埕社區的中心點,緊鄰著「最後火車站」-車埕站,「車埕國小」 也在其旁。
「木業展示館」是由「中冶環境造型顧問有限公司」執行辦理木業製材舊廠房的重建工程,現今主體工程、展示工程及週邊環境景觀美化已完工, 整個木業展示館園區已於九十七年初竣工落成。
木業展示館將重現早期木業生產的風貌,風管處承辦課委託南投休閒事業有限公司經營中。
館內提供木雕作品展覽、影片播放服務。讓您更加了解 木業展示館園區重建紀事。戶外遊戲競賽區提供人力車、踩高翹、兩人三腳、益智方塊、泡泡水木工體驗區,現場提供動手DIY:書架250、筆筒75、酒瓶椅200、車埕椅200、圓椅210、高腳椅420;木展館開放時間為:(平日)9:00-17:00(假日)9:00-17:30,門票價格每人40元,前來參觀遊客將贈送精油香皂一塊。木業展示館前有一大片草皮,
有走廊相通,
走廊旁有廢棄拖板車,
蟲媽帶著蟲蟲們玩走廊上的兩人三腳、踩高翹,
蟲爸眼看著大家毛手毛腳的上不了高翹-下場指導,
蟲爸實在不明白很輕鬆的活動為什麼每個人都搞得緊張兮兮的…!
木業展示館是複合式的建築物,基本上是兩層樓的木造架構,但中間穿插了好幾個夾層,木梯都很寬闊好走,整體來說視野非常好,居高臨下的每一個點都可以俯瞰全場,
一開始是展覽場,有各種模型和沿革介紹,
接著是賣場,有的是賣咖啡簡餐,有的是木工DIY,大部份是賣相關紀念品,
小蟲蟲好想買紀念品,但被蟲媽阻止…,木工DIY的價位不便宜,蟲媽看了就打消消費的念頭,一樓大部份是伐木場模型區,有大塊原木、伐木工具、工人模型…,
蟲爸陪胖蟲蟲坐在伐木區休憩,蟲媽和小蟲蟲四處參觀,
從這裏可以看到旁邊的人力板車和販賣區,但得繞到出口才走得過去,
我們又轉來轉去的來到出口,出口在二樓,這塊區域的視野很好,
先到遊客服務中心,
這裏有一座大湖,
蟲媽是有備而來-準備了一大桶魚飼料,蟲蟲們換著位子餵魚,撒魚餌的豪放程度讓其他遊客羨慕不已,
湖中的錦鯉還蠻捧場的,但暗色的魚更會搶…,遊客中心全是木造房舍,基本上是日式建築,感覺上好像是船屋-三面環水,
還有開放的和室區,林班道體驗工廠位於車埕車站旁,
最具指標的天車當年就是吊放幾十噸原木的設備。帶著懷舊氛圍的工廠,傳統木業融合現代手工DIY製作,讓遊客享受與木頭玩在一起的感覺。
開放時間為:(平日)10:00-18:00(假日)9:00-19:00,這裏我們沒空去,經過了從前來過的餐廳和木工坊,
這裏已經被打入冷宮-門可羅雀,蟲媽和小蟲蟲試著拖動人力板車,還真的被移動了-沒氣的輪胎很沈重…,
販賣區賣的是水果酒和精品-看的人多買的人少…,
回程我們選擇走車埕老街,
「車埕」是個山域中的小鎮,在早期伐木業興盛的時候,曾經是個熱鬧之都,後來因為伐木業繁榮景象不再,「車埕」也漸漸被遺忘,但也因此意外的保留了目前「車埕老街」的樣貌。民國89年「車埕」地區被納入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管轄範圍,加速了車埕的鐵路觀光產業腳步,「車埕老街」也因為鐵路旅遊的發達而再度受到人們注目。
前往集集旅遊的遊客多數會選擇搭乘集集的小火車,而「車埕老街」位置就在火車的終點站「車埕火車站」附近,在老街中保留了許多當年木業盛行的樣貌,到處可以找到昔日木業盛行時的歷史痕跡。老街中建築是台灣早期的平房式建築,在磚造的小平房與狹小的巷弄中,處處充滿著濃濃的樸質古味,讓人彷彿來到了「九份」,
在「車埕老街」裡有許多的作家隱身在這些不知名的巷弄其中,來到這裡除了去拜訪參觀這些作家的作品,也可以順便來個木工DIY,體驗一下創造的樂趣。在「車埕老街」中也可以到老街上去尋找美食,在厚厚的木桶放著鐵道便當的木桶便當尤其特殊。回程的坐下午3:45的班車,
人很多-胖蟲蟲和小蟲蟲沒辦法坐在一起,蟲媽跑到其他車廂找位子坐,
蟲爸站著陪蟲蟲們,回到集集車站我們邊逛街邊走回停車場,
從集集到東埔還有一段路,新中橫左轉往東埔的產業道路可以看到路旁不時出現的美麗山櫻花,我們今天住在東埔大飯店,這家飯店很便宜-$1,800元包兩餐,蟲爸原本不抱任何幻想,但房間還算明亮乾淨,
晚餐的六菜一湯質量還不錯-大家都有吃飽,
東埔老街的夜景比較單調,
休息了一會兒全家人去B2泡公湯,
公湯分為三池,水質乾淨,水深也夠,
我們在這裏玩到將近晚上十點才回房間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