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2月8日星期二 天氣陰
連續好幾波的寒流終於在農曆新年期間結束,蟲媽規劃在新年後出遊,今天蟲爸上午5:00就叫大家起床,5:30出發,蟲媽買完早餐(有多買一些當午餐),我們在6:00左右上高速公路,目的地是蟲爸早就想去的武陵農場(附註一)。
蟲爸從北二高接北宜高下宜蘭交流道直走右轉台7線,到宜蘭大同加油站時還不到7:30,大同加油站的營業時間是08:00-18:00,蟲爸只好停車等待(這間加油站是台7線往梨山方向最後一間加油站,再來就只能在台7甲線的南山加油站或梨山加油站加油,這兩處加油站的營業時間同樣是08:00-18:00),好在宜蘭在地的人情味挺濃,加油站員工在7:50就讓我們加油離開,台7線往梨山方向要右轉往台7甲線,沿途風景秀麗,視野遼闊,不時出現的櫻花樹讓人驚艷,武陵農場距離宜蘭並不遠,我們很快的就到達目的地了。我們購票入場後就直奔今天的唯一行程-桃山瀑布(武陵賓館下午3:00才能入房),桃山瀑布位於武陵農場的最深處,我們把車停在武陵山莊順便上個洗手間,
武陵山莊前面有櫻花、高樹…,風景悠美,
內部的陳設也頗用心,很寬敞的接待中心設有椅子和展示區,洗手間外有造型特異的迴廊和各種裝飾,
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就往桃山瀑布出發,一開始是一個攔車柵欄,
我們先和一旁的告示牌合影,
再往裏走就會經過武陵吊橋,
武陵吊橋並不長,走起來舒適平穩(橋頭有告示牌警告一次只能通行20人,可能因為今天是非假日,現場無人管制),
橋下的七家灣溪可以觀賞國寶魚櫻花鈎吻鮭,可惜橋面距離水流太遠-實在看不到,
武陵吊橋的前後都有櫻花樹,雖然沒有盛開,但還是可以明顯感覺到春天的到來,
過橋後進入桃山瀑布步道,
這是一條水泥路,沿途是杉木林,筆直的大樹羅列在道路兩旁十分壯觀,
地上滿布著紅褐色的落地針葉,層層披覆在步道兩旁把整個視野染成紅色-真是美得醉人,
路旁每隔500公尺會有里程樁,
走沒多久林像轉變,二葉松開始出現,
二葉松十分高大,伴隨著低空中的柏樹常常讓人搞不清楚為什麼柏樹的落葉會是針葉形狀,我們還是邊走路邊休息,
在步道1.2K附近遇到岔路,右下可通往桃山、喀拉業山,
在步道1.5K處有一座涼亭,
這條步道雖然是以之字形往上走,但屬於緩坡,走來並不吃力,
再加上山林間特殊的氣息讓人神清氣爽,
一路上遊客如熾,不斷的超越我們(蟲爸爬山一向不求快,只求順利走完),
有許多父母背著小嬰兒上山,更多是攜家帶眷的全家旅遊,來這裏遛狗的人也不少(小妹也可以考慮帶她們家的吉米來這裏踏青),
蟲爸一家人一路往上走,時而可以看到告示牌-勸導遊客不要走捷徑(不過反倒像是指導遊客循著官方的圍籬抄捷徑的指示)
蟲媽準備了一根大的麥芽棒棒糖讓胖蟲蟲怎麼吃也吃不完,
小蟲蟲吃小支的棒棒糖讓舌頭和牙齒一起變色…,
我們慢條斯理的前進,
時常可以見到帶著小朋友上山的父親邊拉邊鼓勵的讓小朋友繼續爬山,
蟲爸和蟲媽在旁邊適時的稱讚十分有效,本來已經不行了的小朋友往往都可以繼續走…,
很快的經過了4K附近的岔路(往左可通往池有山、品田山),
再走沒多久就到了4K處,
看到只剩300公尺的指標讓大家的士氣大振,
從這裏開始步道變成緩下坡,
原本想一口氣走到底,胖蟲蟲看到路旁的石椅還是忍不住休息,
桃山瀑布在望了才看到一間廁所(4.3公里的上坡路沿途未設廁所),
上完廁所後才發現在桃山瀑布前有一間更好的廁所,
這裏有兩座大型涼亭,
我們在座椅有靠背的涼亭裏休息享用午餐,
今天的天氣真好,
時而陰天飄雨時而陽光露臉(在一開始爬山的時候妹夫還打電話來給蟲爸打氣,看得出他很想在開學前再出來走走-雖然他們一家人才剛結束4天3夜的高雄旅遊),
我們享用著蟲媽準備的飯團、燒餅夾肉、牛肉、牛筋、豆漿…,涼亭裏還有一家人帶爐子上山煮泡麵-誘人的香味讓不愛吃泡麵的蟲媽都食指大動(蟲媽打算第二天中午要吃泡麵大餐),胖蟲蟲還是老樣子-食物吃了好久還吃不完,
蟲媽打包了家裏的水果份量好大(回程時蟲爸的背袋至少輕了一半),胖蟲蟲堅持吃完食物才走-時間越拖越晚,好在蟲爸今天就只安排了桃山瀑布的行程…,
吃飽飯後我們四處閒逛,
最後走到桃山瀑布前合照,
這裏的負離子能量驚人-在瀑布水花中深呼吸可以讓人拋去疲累,
瀑布旁的煙聲二字有點斑駁,蟲爸照了好幾次還是覺得不滿意…,
我們慢慢的走下山,
將枴杖傘的功用發揮到極致,
緩坡的下山十分愜意-既輕鬆又不太傷膝蓋,
沿途時常看到快速走跳的禽鳥,
快回到武陵吊橋的時候,兩隻蟲蟲都想上廁所,
蟲爸匆忙的帶他們小跑步回到武陵山莊,蒼惶的結束了桃山瀑布之行。
續次篇文章:
附註一:
武陵農場位於台中縣北橫宜蘭支線(台7甲線)53公里處(大甲溪上游),海拔1,740-2,100公尺,四周林木蒼鬱,有桃山溪、七家灣溪、雪山溪及有勝溪橫貫,山嵐水色自然天成,在群山屏障下,農場夏季涼爽,冬不酷寒,四季花卉依時令綻放,農場內阡陌縱橫,種植高山蔬果與茶葉(青心烏龍);武陵農場除了因海拔較高,是台灣著名的避暑勝地(夏季平均溫度廿二度﹞;近年來,因山野的楓紅迷人,而贏得『台灣九寨溝』的美名(賞楓之旅為十一月中旬至元月中旬)。無論春、夏、秋、冬,走一趟武陵農場,都能讓人回味無窮;武陵的春天,漫山遍野的桃花、李花、蘋果花,散發淡淡的幽香;
夏季,初熟的水果(每年七至十月為水果的季節),在枝頭嬌豔欲滴;深秋,鑲嵌在山林中火紅的楓葉,款款舞動;初冬,皚皚白雪,鋪滿山頭,展露北國風情。這樣多變的景緻,一向吸引著遊客流連忘返,捨不得踏上歸途。
農場北邊聳立著有武陵四秀之稱的品田山、池有山、桃山、喀拉業山,西側有雪山、志佳陽大山,東有羅頁尾山;
自萬壽橋進入後,即可聽到大甲溪流域七家灣溪的潺潺水聲,乃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產地,
沿著長達百餘公尺、由柳杉樹夾成的松林小徑而行,
盡頭為農場中心,銀色巨獅旁的「醒獅園」三字,乃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所親題。
標高2,250公尺,長約50公尺的桃山瀑布又名煙聲瀑布,號稱武陵勝景,可自武陵青年活動中心(武陵山莊)後側之水泥路,經武陵吊橋而到達,單程約4.3公里,海拔提升450公尺,站在桃山山腰上遠眺山谷,武陵農場風光一覽無遺。
此外,若由品田山經由北陵脈可到雪山。在群山屏障下,夏季涼爽冬不酷寒,是個四季宜人的渡假勝地。
早在中橫公路尚未通車之前,大甲溪上游是台灣原住民泰雅族的原鄉,台中縣和平鄉的環山、松茂、梨山、佳陽等部落的居民都過著自耕農自給自足的生活型態;中橫公路支線在民國四十七年通車後,陸續有人移居到武陵地區從事森林作業與農墾活動,名為「台灣榮民農墾服務所」的墾荒隊伍,即開始在這個地區設立「武陵農墾區」;民國五十二年春天,當時的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故總統 蔣經國 先生,不畏艱難,翻山越嶺,親自實地勘察,將原屬榮民農墾處的武陵墾區,於當年五月十日正式命名為「武陵農場」,並由 林德錡 先生擔任第一任場長;農場成立初期以安置國軍退除役官兵從事農業生產為主,開發東西橫貫公路沿線之山地農業資源,並成為輔導會所屬山地農場之一。近年來為因應時代潮流與任務, 及配合政府推動發展觀光產業、國土保育政策,乃自民國 79 年起分 2 期發展 12 年觀光轉型計畫,期以農業與觀光發展相輔相成, 以有限資源,在榮民照顧、榮民安置、產業經營、觀光旅遊發展和環境保護方面兼籌並顧,以確保資源永續利用, 促其達到產業永續經營之目標。
武陵農場發展至今經歷過以下階段:
「開墾時期」民國52年~56年
首任場長林德錡,帶領著榮民,場、懇員開墾土地,試種夏季高冷蔬菜,溫帶果樹,並接受農業復興發展委員會輔導,確定農場經營方針。
「農業時期」民國56年~70年
開墾改良土地,完成果樹種植,規劃完成了北谷蔬菜地,擴大農業生產面積,安置榮民,輔導場墾員生產,制訂生產競賽新制度加強果樹管理,推行農業機械化作業,有效提升效率,節省人工,至民國70年起,直營事業已達自給自足目標。
「農業休閒轉型時期」民國70年~87年
民國75年農場完成第一期轉型規劃,以推動觀光遊憩事業,自民國78年逐步推動觀光設施軟、硬體之建設,完成露營區、醒獅園親子廣場,規劃興建茶藝館、賓館員工宿舍、旅遊服務中心並配合輔導規劃觀光連線,爭取觀光局等相關單位經費補助,分年分期逐步擴大設備。
「轉型觀光發展時期」民國88年至今
推動第二期轉型計畫,並興建武陵第二國民賓館,民國92年5月23日配合政府政策,完成第二賓館委外經營,並繼續擴充整修各項設施,先後完成楓林小館、蝴蝶館、露營區、武陵茶莊、武陵路電力地下化及高山植物園區等工程,使農場正式進入以觀光為主之轉型階段。
票種金額條件規定
|
停車費用:大型車80元、小型車50元、機車10元。
農場地址:台中縣和平鄉平等村武陵路3號;電話:04-5901257;傳真:04-5901256。
武陵賓館電話:04-5901258~9。
露營預約電話04-590-1257-1119;傳真:04-5901260。
免付費查詢專線:0800-00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