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5月7日星期六 天氣晴轉陰
今天祥欽舉辦青山農場烤肉活動,可是上午胖蟲蟲要在學校表演,為了彌補小蟲蟲不能去青山農場捉魚的遺憾,蟲爸決定等胖蟲蟲的活動結束後,全家人一起去宜蘭參觀綠色博覽會(宜蘭縣蘇澳鎮武荖坑路75號)(附註一)。
蟲爸接到表演完畢的胖蟲蟲和蟲媽以後,再去接阿德烈美術下課的小蟲蟲,蟲媽把景美國小的兔子借回家玩,我們得先把它帶回家。中餐我們在車上解決(蟲媽趁胖蟲蟲準備表演的期間在景美市場買了糯米飯、雞肉、魚肉、深海花枝,又到CoCo買了4杯飲料當中餐),北宜高車雖然多,但可能是已經過了尖峰時段-一路順暢,蟲爸從蘇澳下北宜高遇到第一個紅綠燈右轉馬賽路(再右轉台9線、左轉武荖坑園區),循指標到達武荖坑的時間是中午12:00。
中午的艷陽高照,先在園區出口旁的造型廁所前休息一下,
然後沿著綠色市集往園區入口走,綠色市集除了農產品,還賣其他的小玩意,蟲蟲們很喜歡沙漏,但蟲媽嫌貴-去文具行可以買到更好的,
到了園區入口,
剛好遇到玩偶表演,
這種大熱天穿著大布套一定很難過,這三隻玩偶很熱情,四處找人合照…,
中午的空氣很悶熱-讓人昏昏欲睡,我們的第一站先到環境劇場,
這是一個很大的表演空間,舞台上有人在安排布景,舞台下的遊客三三兩兩的坐著休息,胖蟲蟲的油飯怎麼樣都吃不完-被蟲媽沒收,改吃爆米花-蟲媽網購來的(便宜又好吃)…,
下一站是碳息工場,
碳息工場主要在宣揚環保意識,現場滿是節能減碳的宣導,
蟲媽和蟲蟲們還在節能單車上踩了好一會兒…,
這個場館是透過五感體驗,認識節能減碳妙招,欣賞罕見畜牧廢水養植仙人掌與香蕉、
環保節能建材、台灣之光環保織品(用回收保特瓶做的針織品價格很貴)、低碳飲食示範;
綠色休息站有許多環境藝術裝置,
這個區域是由12位藝術家聯手打造宜蘭式休息,在地取材、就地創作,以居所概念探安頓的意義或玩或坐或躺,讓遊客馳騁在釋放的想像中,設計主題有:人氣皮草(名為人氣板莫的地毯印有園區地圖與草地)、白米江某診療室(以白米石、江某木、漂流木打造開放自然診療室)、國產不黑心-熊的餘溫(30分鐘內以稻草、麻布袋、三星蔥等在地食素材佈置熊窩,體驗愛護動物與環境的可貴)、是誰,置身室外?(以棄置傢俱,形塑台灣尋常街巷、公園、站牌的寫實休息風板)、匿境.相遇(溪岸竹築起木造平台-10種造型各異的自然感受器)、如果沒有交涉成功(藝術家打造休息站,遊請部落格客進行來去鄉下住一晚紀錄式體驗,遊客可撕下印有網址紙條,加入編寫體驗宜蘭綠博)、反客為主之種瓜得瓜(以廢棄木料構編巨型棚架,絲瓜藤綿延圍繞),
遮陽椅(巨人椅掉落在綠博,打破椅子的傳統印象,巨椅變成遮陽傘)-好多人搶著在定點與它合影,
沈思之塔(木製高塔散發謐與木頭質樸香氣的氛圍),綠色休息站(各種造型椅、稻穀沙漏,來挑一處或坐或臥)-蟲蟲們好喜歡在裏面玩,
不知道會不會悶熱…;
再往下走會遇到綠色廊道之銀柳花藝區,
這一大片棚架的特色是銀柳花藝星空、銀柳樹屋以及雲龍柳呈現點點星白的銀柳花藝綠廊,充滿春天浪漫氛圍,
過了這裏有一條岔路可以到達戲水區,
這片戲水區是在溪流中取一段淺水,蟲蟲們脫了鞋子在水裏走,
氣溫很高,蟲媽把蟲蟲們召回以後,胖蟲蟲想上廁所,蟲爸帶著胖蟲蟲先經過綠色廊道之南瓜隧道,
全長60公尺的南瓜廊道,由湯匙型的龍鳳瓢、玉女南瓜、五福南瓜、玩偶南瓜、春娘南瓜、瑞福南瓜、李白南瓜、芳壽南瓜、福祿南瓜、東英南瓜、阿芳南瓜、阿雄南瓜、阿呆南瓜、吉安南瓜,線延成最富田園清新的隧道;
蟲爸和胖蟲蟲從岔路穿越草皮,直接到武著坑遊客中心上洗手間,
遊客中心很大,裏面有餐飲部、休息區、還有繪畫攝影的展出…,
蟲媽打電話來和蟲爸確認地點,蟲爸和蟲媽在附近的大型涼亭碰頭,
這一帶的休憩區很多-規模蠻大,還有露營棧板四處散布(可以在售票區租用),
我們回到綠色廊道之番茄隧道,
蕃茄隧道由桃太郎番茄、聖運番茄、玉女番茄、小紅蕃茄、秀女番茄、農友416番茄、花蓮亞蔬21號番茄、豐年2號番茄,組成全長60公尺,充滿鮮甜果香的廊道;其中有一款番茄品種叫金珠(和蟲爸同學金大鋼的綽號有諧音),小蟲蟲看得樂不可支…,
香草廊道由齒葉薰衣草、羽葉薰衣草、巴格旦鼠尾草,檸檬馬鞭草、奧勒岡、銀斑百里香、馬約蘭、芸香、鳳梨鼠尾草、貓薄荷、甜薰衣草、匍匐迷迭香、荷蘭薄荷,組成充滿植物清雅香氣的廊道…,這一條廊道不是以隧道的方式呈現,所有的主題都在路邊,沒有遮蔽的步道讓人只想趕快走完…,前方的草皮上有一個兒童遊戲區,蟲蟲們很想去玩,
等到開始排隊時才發現限重35公斤,其他的設施也都是給小小孩玩的,
我們從魚河園的後門往裏玩,魚河園分為好幾區,
大廳裏有一座大水池,裏面養了巨型鱘龍魚,這座水池很特殊,由上往下看不清楚,
但從魚池下方的開口就可以明顯的觀察…,
旁邊的影片區提供了蟲蟲們休息的地方,影片在播什麼沒人注意…,
再往下走是一處又一處的魚缸-介紹各種魚類,
在魚河園的前門有嵌在地下的魚類觀察區-可以走在魚缸的上面…,
魚河園是一座很特殊的建築物-猛一看有點像是白色的金字塔,
門口有一條泡腳溝,
每隔一段距離設有攔水壩,水溝旁有木質座椅,蟲蟲們在這裏玩得樂不思蜀了…,
再往下走是八角亭販售區和漂流木手作坊,
八角亭販售區是紀念品販賣區,有各式DIY及慈濟義賣…,
漂流木手作坊得預約,
應該是讓小朋友操作手工藝品的專區,
接著有一個漂流木作品區(柚香小徑),
這裏有很多利用各式木料組合而成的座椅和其他作品,
規模不大但還蠻有看頭的,
綠色廊道之風車廊道到了,
這裏是由宜蘭縣內中小學美術班彩繪製作的風車,
以各種別出心裁的造型,形成富有童趣的步道,風車的材質都是以回收廢棄物製成,規模有大有小,一開始是沿著道路兩旁展示,到了最後是一區一區的以特定主題整體設計展示…,
這裏有很多不同的造型椅子,胖蟲蟲只要有地方就坐,蟲媽和小蟲蟲偏愛有特色的獨立木椅…,再往下走有一個台車區,
有兩座人工台車可以讓人體驗,
排在我們之前的一群小女孩玩得不靈活,結果輪到我們的時候也好不到哪去,牽引往前的齒輪組好像脫軌了-搖了半天台車還是不動,
最後蟲爸只好用手推動台車讓大家過過乾癮…,回程是下坡就好多了(因為回程沒人排隊,否則一次體驗只有單程),
路旁的造型休憩區好有特色,
可惜中看不中用-坐起來不舒服,
我們在庭園咖啡區坐著休息,蟲媽買了四支冰棒(特價每支30元),這座休憩區建得很現代,
但供餐的是一台咖啡車-很奇怪的組合,我們在這裏休息了一會兒,胖蟲蟲冰棒吃得太慢-滴得滿身都是,這裏的流動性很大-店員只要看到客人吃完食物就會用收拾東西來暗示你該走了…,路旁的洗手間蓋得很有特色
(這裏的洗手間很奇怪,不是老半天遇不到一間廁所就是一次遇到兩間…),
漂流木裝置藝術區是一個大景點,
一開始就是一座休憩區-燈具都是斗笠造型,
遠方是以保特瓶製成的大瓶子倒出穀粒的造型,
道路兩旁豎立著不同風格的木製藝品,
路旁不知名的小花開得密集,有一座仿古圳溝讓人洗腳,
蟲蟲們在裏面坐著泡腳,
胖蟲蟲還不時學著小蟲蟲用水灑蒼蠅…,
蟲媽發現旁邊有插秧體驗區,把蟲蟲們拉去玩,
志工們都很和善,非常有耐心的在一邊指導體驗插秧遊客的動作,
每個人都有分到一把稻苗以每排三株的方式倒退著插秧,
蟲媽插得有模有樣的,胖蟲蟲插得還好,小蟲蟲就有點瞎攪和了…,
參加插秧體驗可以獲得米食DIY券-我們拿到最後的兩張,大家回到剛剛泡腳的圳溝清洗手腳,
蟲蟲們在這裏又玩了好一會兒,
蟲媽想到第二餐飲販售區去作米食DIY-志工用麥克風請大家趕快去(逾時不候),
結果第二餐飲販售區不提供米食DIY,蟲媽匆忙跑到其他地方去找,
蟲爸陪蟲蟲們在這裏逛街,蟲蟲們還是喜歡看玩具攤,
蟲爸原本想買鳥笛給蟲蟲們玩(5個賣100元),蟲媽打電話來催蟲爸帶蟲蟲們去米食體驗館做DIY,蟲爸還來不及買就離開這裏了;找了一會兒才到達米食體驗館,
續次篇文章:
附註一:
2000年,宜蘭縣以鄉下人辦喜事的熱忱,首次舉辦了「綠色博覽會」。除了首屆外,年年在宜蘭蘇澳武荖坑風景區舉辦綠色博覽會,帶領大家投入青山綠水的懷抱,從而體會環境生態平衡永續的重要。宜蘭綠博邁入第12屆,12是象徵周而復始的數字,是一段歷程的結束,也是另一段歷程即將開始。
在著眼於全球氣候劇變,生態環境失序,衝擊人們的生活,因此宜蘭綠博擷取了這項點緣由,將今年的主題定為「回到自然(Return to Nature)」,希望以大自然亙古至今的定律-春、夏、秋、冬,周而復始的循環概念,重新思索人與土地,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同時也象徵「讓大自然休養生息,再次蓄積能量」、「讓人們重拾簡單質樸,心靈再充電」的意涵。唯有人類與自然平衡發展,才能獲得永續的未來。
今年宜蘭綠博,利用武荖坑的天然景致為基礎,創造出一片體驗自然、貼近土地的活動場域,同時為了呼應「第12屆」的意義,規劃了12個展區,並且打破以往建構大型「展館」空間的展出方式,改以更貼近自然作法,大量運用「竹子、稻草、石頭、稻穀、漂流木」等自然素材,做為展區的佈置運用,透過資源再利用的選材,達到低碳目標,同時也讓民眾接觸自然沒有距離。
不同於以往,今年活動首重體驗與互動,將有:插秧種稻全生態體驗、大型裝置藝術玩藝”休息”、小小動物管理員體驗、Q版魚黏土DIY、漂流手作體驗、米食DIY、5層樓高天空廊道挑戰膽識 …等,期望民眾悠遊於宜蘭綠色博覽會,享受回到自然的樂趣,重拾對土地,對大自然的尊重與愛護,共同創造永續幸福的未來。
以上資料來源:2011宜蘭綠博官網,網址http://igreen2011.e-land.gov.tw/Topics.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