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篇文章:
107年12月25日星期二 天氣:陰
附近有小路可以通往鴛鴦湖(附註七),
開始走景觀步道
從步道回望楓林雅築木屋區,
步道不時有楓紅出現,
有岔路通往住宿區,
來到花草館
內部的植栽設計得很有創意
離開花草館續行環湖步道,
有一座廣場,
廣場邊緣設有爬藤架,
爬藤架旁是一座溫室,
沿著環廣場的小徑前進,
這片草皮勘比高爾夫球場菓嶺…,
有一座長條型的涼亭,涼亭後方就是華泰農業交流紀念園區(附註八),
華泰農業交流紀念園區內除了有「宋場長紀念專區」、「華泰農業交流專區」等文史資料外,現場還有金色三角造型的紀念碑,藉此象徵當年台、泰在泰北金三角的農業交流。
在紀念碑兩端,還規劃台灣黑熊以及泰國金象相互對望的塑像,
華泰農業校流紀念園區下方是果樹觀察區(附註九),
續行環廣場步道,
附近有海芋園,
來到鴛鴦湖畔,
這條路楓林處處,
美麗的楓葉成為主角,
路底的樹枝造景,
右轉上橋,
在橋上可以往右、
往左觀賞鴛鴦湖風光,
路旁不時出現休息區,
海芋區上方有楓紅,
這座休息區有點破爛,
步道走完了,與鴛鴦湖石刻造景合影,
附近的櫻花林,
後方是盛放的梅花,
停車場邊緣是一整排奇樹,
由左至右依序是介壽古松-參天古樹蔣公留影(附註十),
一葉櫻
貼梗海棠
桃王
山茶花、臘梅
梨王
蘋果王-43種同株(附註十一)
旁邊是工作人員宿舍,
回望停車區,
馬路旁的綠色岔栽造景,
回到遊客中心
讓大家上車睡覺,在清境加油站加油順便讓大家上廁所,花了近三小時才來到位於廬山的名廬假期大飯店,蟲媽去櫃台辦理入住手續,
胖蟲蟲在沙發區休息,
房間很大,
讓胖蟲蟲先泡室內湯,
18:30到餐廳用餐,五菜一湯一水果,白飯吃到飽-CP值相當高…,
吃飽飯我們到公湯區參觀,
第一層是SPA區
有淺水區SPA
水柱區SPA
對面的閤家溫泉飯店生意不惡,
下層是三溫暖區,有蒸氣室、
溫水池、熱水池、冷水池等設施,
盥洗室不是很新,
從公湯區回到飯店後門,
回房間休息一會兒,到公湯區開始泡湯,淺水區SPA池的水溫很適合久泡,
水柱式SPA的水溫有點冷,
下層的三溫暖區熱水很熱,
冷水很冷
玩到晚上九點多蟲爸才把胖蟲蟲撈起來洗澡,回到房間蟲爸就睡了-蟲媽習慣晚睡,胖蟲蟲習慣不睡;蟲爸因為晚餐的湯喝多了,蟲媽抱怨起夜的蟲爸把大家都吵醒-是胖蟲蟲睡眠不足的罪魁禍首!
附註七:
位於本場場部辦公室對面的鴛鴦湖景觀步道,除了步道入口的香草園、奇花異草館及海芋區外,還包含一支線-賞楓步道,沿著賞楓步道前行,只見各式不同品種的楓樹搖曳在微風中,令人不禁佇立在步道中,靜靜眺望著寧靜雅致的鴛鴦湖,享受這片刻的悠閒與自得,繼續前行則可來到天然次生林區,在山林映著綠水間,體驗與山林交會的樂趣,而後沿著湖畔漫步回海芋區旁的鴛鴦亭稍事休息,亦可在此靜觀不知名的鳥兒與您分享山中的喜悅。 越過盛開的海芋區,回到奇花異草館內,只見形色不一的奇異植栽爭奇鬥艷,令人驚奇不已。最後,可選擇從奇花異草館、香草園返回場部辦公室區結束步道遊程,或是往觀雪亭和果樹觀察區繼續意猶未盡的賞景之旅。
附註八:
福壽山農場在民國106年9月底正式替農場內的「華泰農業交流紀念園區」舉辦揭幕典禮。由於這座園區紀念的是長期協助泰國發展農業的福壽山農場前場長宋慶雲,泰國皇室相當看重,原本畢沙迪親王要親自出席,但因為年事已高,才改派代表參加。退輔會除了透過園區緬懷這段歷史外,也讓台泰情誼更加緊密。
福壽山農場從年初開始籌劃「華泰農業交流紀念園區」,並在民國106年9月27日舉辦揭幕典禮,除了退輔會主委李翔宙出席外,泰國皇室也派任代表參加這項活動,彰顯「新南向政策」的具體成果
主持泰王山地計畫的畢沙迪親王因為年事已高,改派泰國皇家計畫基金會副主席等幹部代表出席。泰國皇室之所以如此重視「華泰農業交流紀念園區」,是因為這座園區紀念的是長期協助泰國發展山地農業的福壽山農場前場長宋慶雲。巫嘉昌說:『(原音)泰王或親王跟宋慶雲場長的關係相當密切,當地人也尊稱他為宋爸爸。在民國105年的12月8日他就過世了,泰國皇室為了感念宋爸爸對泰國農業的發展,他們也用所謂皇室規格治喪,剛好同年農場主任委員去泰國,跟親王畢沙迪見面討論是否設立一個紀念園區。』
園區內除了有「宋場長紀念專區」、「華泰農業交流專區」等文史資料外,現場還有金色三角造型的紀念碑,藉此象徵當年台、泰在泰北金三角的農業交流。在紀念碑兩端,還規劃台灣黑熊以及泰國金象相互對望的塑像,藉此代表台、泰互利共榮的深厚情誼。兩個互相遙對,就是說在世界地圖裡面,一個代表泰國、一個代表台灣,兩個互相遙望。從1970年代開始,福壽山農場就持續與泰國進行農業交流,正面效應直到現在還不斷持續,這是一種新南向的政策概念。
附註九:
果樹觀察區位於本場旅遊中心後方,可由鴛鴦湖步道或農場餐廳旁之通道前往。果樹觀察區主要可分為蘋果觀察區、梨樹觀察區、雜果觀察區及桃園,且為保存品種之基因,果樹觀察區內各式果樹品種繁多,並於果樹前方設有解說牌,讓您欣賞形形色色的品種之餘,亦可對果樹有所瞭解。 此外,若能搭配導覽老師的細心講解,相信您可以對農場特有之基因資料庫有更多的瞭解。
附註十:
150歲的介壽松屹立不搖的守護著福壽山農場人們,見證著農場的種種改變。其樹形似「壽」字,故名為介壽松,先總統蔣公與夫人曾留影於此,本場將此合照拓於石上,立於介壽松左前方作為紀念。相傳蔣公逝世時,介壽松曾遭雷擊並留下長長的雷劈裂痕。現今當您抬頭仰望這顆百年二葉松,身上被雷擊的傷痕已經癒合,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展露無遺。
附註十一:
農場辦公室前的蘋果王為農場的珍寶,亦是每位旅人蒞臨本場時必訪的景點。只因一顆蘋果樹上可同時發現43種不同品種的蘋果,實在是只有福壽山農場才有。樹上除了可長到一台斤重的世界一號外,更有櫻桃般小巧精緻的圓葉海棠,獨特的令人嘆為觀止。 除了蘋果王外,在蘋果王另一頭的則是梨王與桃王,除了展現農場精湛的農業技術外,更是為了方便旅人們能夠認識蘋果、梨子與桃子的差異,並對蘋果、梨、桃有更多的瞭解。目前,蘋果王、梨王與桃王被統稱為福壽山三大王,而近年來農場亦陸續嫁接楓樹、櫻樹、梅樹以及柿子等樹種,希望將嫁接技術的精妙傳遞給眾人,讓眾人一同分享農業技術神奇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