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承前篇文章:

112年12月29日星期五 天氣:陰轉晴

照片7

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就在附近,蟲爸找不到停車位-只能把車開回忠義公園再走路過去(附註二),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來到桃園神社正門口,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先走一小段參道(通往神社殿宇的道路稱為參道,多為碎石或石板舖成,藉由石子將腳下汙泥去除,保持淨身參拜),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步道兩旁廣設石燈籠(既是神社參道的照明,也是庭院造景,造型寓有點燈和召喚思念的意思),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右手邊大草皮的末端有一間咖啡廳-設有戶外座外區,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回望,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咖啡廳右側設有忠烈祠步道-蟲爸今天不走…,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咖啡廳左側是管理室(原為管理人員宿舍,民國96年(西元2007年)局部修繕並加建木製休息觀景台),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管理室側面設有日式造景,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胖蟲蟲竟然跑去敲鑼-嚇了蟲爸一大跳…,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通往管理室的走廊布滿許願牌,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開放空間才是許願牌的大本營,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管理室主建物現已變身為御祈禱頒布所,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管理室上方是社務所(原為神職人員處理日常事物、休息、齋戒、沐浴的空間,現為神社文化園區主要展區,兼辦公室及遊客服務中心),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來到社務所,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主建物後方有一間附屬建物-井上豆花,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主建物側面設有休息區,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來到社務所主建物正面,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社務所左側設有銅鐘、銅馬(眾神明在人間與神域之間往返的坐騎,腹部刻有象徵桃園神社的菊花紋社徽-已遭磨損破壞),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銅馬的後方是井上豆花的代表性造景,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從參道往回走,來到鳥居(神域和塵俗世界的分隔和相會之處,跨進鳥居便是神聖場所),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從鳥居往裏走,左手邊是手水舍(水池裏裝滿了澄淨之水,參拜者進入神社前,須先行洗手漱口,藉以清淨身心),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手水舍的的後方設有步道,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步道通往東司(係於民國75年(西元1986年)維修神社時新建,作為洗手間使用-日人稱為東司),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繞行到東司正面,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遠眺中門(與鳥居的象徵意義相近,現為忠烈祠祭祀空間與神社文化園區的分界點),下方的駁崁牆有個稱號叫一心六石(以一石為中心,周邊六顆石頭環繞,互相牽制以求穩固,石材採自桃園市南崁溪),蟲爸看不出哪裏有一心六石…,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中門前方設有一對狛犬-又稱唐獅子,為守護神社的聖獸,其作用與台灣傳統寺廟的祥獅雷同,現存的一對係於民國75年(西元1986年)以原貌重造安置,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來到中門正前方(牌匾已改為國魂),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中殿的背面有瑞垣(亦是一種結界,為了劃分神和人的領域,在神社周圍築起的牆)、透塀(適時遮蔽直視本殿的視線用以避免冒凄瀆神威),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中殿背面的牌匾題了"萬古綱常"四字,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接著來到拜殿(左右兩側原為神饡所、祭器庫,現供奉有革命先烈及國軍官兵外,尚有因公殉職之軍、警、消、民等個人靈位),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拜殿陳設簡單-兩側偏廂供奉了靈位,戶外設有1:1等比例戶外屋角足尺模型,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側看拜殿,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從拜殿側面回望,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最上層建物是本殿(又稱神殿,一般參拜者只能在拜殿祭拜,唯有主祭者才能進入本殿,現供奉有革命先烈及國軍官兵外尚有因公殉職之軍、警、消、民等個人靈位),海老虹樑(拉長版S形橫樑)是主要建物特色…,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開始回程,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蟲爸在鳥居前方的左側草皮吃晚餐-上午在全聯買的60元便當、自帶零食、飲料…,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草皮左側連結收費停車場-桃園神社意外的高人氣,蟲爸在這裏遇到好多外國人(多為東南亞遊客),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回望桃園縣忠烈祠修繕工程完成紀念碑,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從參道往回走,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蟲爸帶胖蟲蟲走馬路左轉小路回到忠義公園,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驅車離開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剛好遇到下班車潮-塞了好久才回到家,結束了今天的行程…,

附註二:

座落於桃園市虎頭山上的桃園市忠烈祠,落成於西元1938年 ( 民國二十七年),前身為日本人所建造的「桃園神社」,是臺灣保存最為完整的日治時代神社,建築風格融合了中國古代唐風、日本風及臺灣近代風,採用上等台灣檜木構築,並已在民國八十三年經公告正式被列為市定古蹟;也因為特殊的歷史文化價值,而被電影《KANO》選中成為拍片場景,引領觀眾深刻感受1930年代的歲月回憶。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早在日治時期,日本在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開始在全台建造了約兩百座的神社,桃園神社就是在這個時期所建造的;當時選擇依山而建,不但可遠眺西南方的桃園市區,視線大約可通過市中心的開漳聖王廟,象徵著守護百姓的用意。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隨著日本的戰敗、台日斷交,多數神社隨著無人參拜而面臨拆除、改建的命運,桃園神社也在民國三十九年改名為桃園縣忠烈祠,其仿唐式建築風格,加上建材採用上選的台灣檜木,在文史藝術的保護前提下,特別被悉心維護,成為目前台灣與日本境外唯一完整保留的神社建築。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現在的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建物規模完整,建築群主要以安置個人靈位的「本殿」、供一般信眾參拜的「拜殿」、神職或管理員辦公的「社務所」、進入神社參拜前可供民眾洗手與漱口的「手水舍」等組成,另外還有鳥居、石獻燈、高麗犬、銅馬雕塑、神社參道等設施,建造材料則使用檜木、杉木,質地細緻,搭配保留完整的大木結構系統,樑柱以嵌接方式固定,嚴謹的工法設計,說明了工匠的巧思,也更讓人感受到神社文化園區莊嚴樸實之美。若順應地勢,登上成功路旁的階梯,就可以看到神社文化園區前筆直的參道,中門與拜殿之間即以此參道相連接,可一路相連至桃園車站。神社文化園區的四周種滿了松柏古樹,環境清幽,祠前綠意盎然、古色古香;每到櫻花綻放的初春時節,浪漫粉嫩的嬌美花瓣為神社園區的樸實氣息增添柔美氛圍;秋天則可在神社園區前的庭園與停車場周邊,欣賞到片片楓紅景象,可說四季皆有不同的風貌。若是在拜殿前的階梯平台稍做停留,則可居高臨下眺望整個神社景致,感受被綠意所包圍的靜謐氛圍,成為遊客拍照、踏青的最佳去處。 

112.12.29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灣北部旅遊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son56622 的頭像
    benson56622

    benson56622的部落格

    benson56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