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篇文章:
109年2月14日星期五 天氣:晴
來到模擬機區、武器及裝備區,
這裏有各式飛彈
高射砲
電子設備
飛機模型
各式飛機發動機
還設有拓印區,
繼續參觀飛機, -民國61年越戰期間,空軍應美國要求移交48架F-5A/B給越南空軍,美國則另移交28架T-38A教練機供空軍作為F-5部隊過渡訓練與全軍戰轟機部隊儀器飛行訓練,至民國64年歸還美國。民國84年向美國租借40架T-38A,代號「子鷹計畫」,作為空軍換裝二代機前置訓練,民國87年任務結束,歸還美國。
-民國65~70年量產包含2架原型機共生產52架。民國65年加入空軍服役,民國67年起擔任空軍官校59期乙班~66期甲班基本組飛行訓練使用機型,民國74年改裝為攻擊機(A-CH-1)與偵察機(R-CH-1),撥交第443聯隊第71及72隊,擔任空中前進管制與海岸巡邏任務,至民國87年除役。
循指標往一樓的方向走,
來到一樓地面展示區
進到航空教育專區參觀,
地面上有實體飛機,空中懸掛了模型飛機,
這台飛機被剝殼作介紹…,
這台飛機只剩半截,
這是操作模擬機,
這裏有飛機飛行的各項原理介紹,
和造景合照,
飛機駕駛艙展示,
這裏有登月模型,
-民國46年美國提供無武裝之B-26C機,由空軍執行對大陸空投心戰傳單、敵後人員空降與物資空投任務,民國49年歸還美國。本機為空軍以F-5E/F戰鬥機各1架與美國古典飛機博物館(The Classic Aircraft Aviation Museum)交換而來,原為美國序號44-35444,民國101年運抵空軍軍史館組裝,並復原為空軍第34隊使用時塗裝。
-民國48年加入空軍服役,執行偵察任務,至民國62年除役。
-民國49年加入空軍服役,至民國73年除役。
經過飛行員重力訓練器材,
讓大家休息一會兒-背面是拍照體驗區, -民國56年即加入空軍服役,由反潛中隊負責臺海之偵潛及攻潛任務使用,民國67年起部分S-2A拆除偵潛設備,改裝為拖靶機,擔任靶勤任務,至民國83年除役。
後方是台灣版的空軍一號-羅列了曾經使用中美號的國家元首公仔肖像-入艙體驗需要另外付費…,
F-5F型機係由我國航空工業發展中心與美國諾斯洛普(Northrop)公司合作生產,為F-5E型戰鬥機之雙座教練機,機身較F-5E延長以增加1組操作系統,F-5E/F合作生產計畫由虎安三號起增加F-5F生產,首架於民國68年6月15日完工出廠,至虎安六號止共計完成66架。目前以人員訓練為主,並擔任各項演訓及偵巡等任務。
- 我空軍於民國64年向美國軍購6架,代號阿里山7號,加入F-104機陣容,並撥交427聯隊使用,至民國77年11月15日D型機正式除役。F-104D戰鬥教練機十餘年來支援各項戰演訓任務卓有貢獻,本機曾於民國67年10月20日由飛行員周文沖中校及宋孝先少校駕駛試降落中山高速公路員林至花壇間戰備路段,總行時間4951:50小時,於民國75年間汰除後,送至航空技術學校陳展,並於民國87年8月23日再移至軍史館展示。
-我空軍於民國52年10月7日接收F-104G型機,開始以代號阿里山二~五號計畫進行換裝。民國56年1月13日「113空戰」中,胡世霖上尉及石貝波上尉各擊落米格19戰機1架,創下2比0戰績,這是兩岸最後一場空戰。民國70年代陸續購入德國(阿里山八號)、丹麥(阿里山十號)與比利時(阿里山十一號)等國汰除的F-104G補充,使用至民國87年5月22日除役。
-此架MiG-15型機係由反共義士劉承司於民國51年3月3日自浙江路橋機場起義歸來,降落桃園基地。此機為蘇俄製造,可擔任空中攔截或地面支援任務。本型機於韓戰期間由蘇聯支援中共,對美國為首空中兵力F-86戰鬥機造成極大威脅。
-民國45年加入空軍服役,擔任海上搜救與傷患運送任務,至民國76年8月1日除役。
-此架IL-28型機係由反共義士李顯斌、李才旺及廉保生於民國54年11月11日自浙江筧橋起義來歸,降落桃園基地。此機為蘇俄製造,機員三人,擔任轟炸任務。
-民國25年,全國各界發起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50壽辰之獻機運動,首架霍克Ⅲ型機於同年3月19日運抵上海,後續並成立「中正隊」(第21中隊前身),李桂丹擔任首任隊長,其後併入第四大隊。民國26年8月14日,我空軍健兒由第四大隊高志航大隊長率隊,駕駛霍克Ⅲ型戰機迎擊來犯之日本鹿屋航空隊,並以劣勢裝備及超高戰技,創下四比零輝煌戰績,特將此日訂為「空軍節」。民國27年各部隊將存留之霍克Ⅲ型機撥交予昆明的空軍官校,成為該校高級教練機。總計,我國使用該型機約120架。
-民國32年11月1日中美混合聯隊於桂林成立,我國空軍第三、五大隊與美軍並肩作戰,使用P-40E、P-40N型,抗戰後期新戰機P-51引進,第三、四、五大隊所使用的P-40N機逐步移交第十一大隊繼續使用,直到抗戰結束。其具有短場起降功能,擔任剿共任務,期間曾參加長沙、衡陽、桂林及柳州等地會戰,總共出動366批,2194架次,並創下空中擊落18架,擊傷8架及地面擊毀160架敵機之輝煌紀錄。民國37年隨政府轉進台灣,翌年於屏東基地除役。抗戰中期屢建其功之周志開曾駕此機一次擊落日機3架,獲頒青天白日勳章。
-本軍於民國34年至43年間使用,抗戰期間為零式戰機之剋星,戡亂期中更屢立戰功,功不可沒。
-PT-17教練機係由美國波音(Boeing)公司製造之雙翼帆布蒙皮式螺旋槳教練機。1942年,美國根據《租借法案》向中國提供了約150架PT-17初級教練機,供已遷到印度旁遮普邦臘河機場的中國空軍航校作訓練用。1947年筧橋復校,PT-17教練機於是隨著部隊遷回杭州繼續使用,後來國共發生內戰,於1946年該批飛機編隊飛越“駝峰航線”返回國內杭州供筧橋航校學生飛行訓練,同年空軍第三飛機廠於台中仿製PT-17,計畫製造100架,首架於1948年2月製成。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又將此批飛機飛至岡山空軍官校使用,後來一直服役到1958年才自空軍除役,是在中國航空史上具有歷史性的飛機。
-民國31年底加入空軍服役,抗戰時參與著名的「駝峰」空運,戰後復員與戡亂時期擔任運兵、空投、空運等任務。民國36年(1947年)元旦,專機組成立,選C-47機一架命名「美齡號」,作為元首座機。遷臺後擔任人員專機與短暫海上搜救任務。民國46年移交空軍官校空運組飛行訓練,至民國83年7月除役後,民國83年9月6日移至空軍軍史館展示。
-本機於民國74年接收服役至民國104年4月27日除役,捍衛臺海達30年,服役期間多次執行漢光、華統及僑泰演習及歷次海鯊、海獵、聯興等操演任務,其中於民國83年5月的漢光演習期間,在距離臺南安平外海12.5浬處偵測到中共「R級」潛艦,隨即與我海軍艦隊執行聯合反潛獵殺任務。民國103年12月10日奉國防部命令,特將此機納入空軍官校「航空教育展示館」永久保存,國人可深入瞭解本機發展歷程功績。民國104年4月20日完成最後一次飛行任務,飛交空軍官校陳展。
來到拍照體驗區,
讓大家上吉普車,
女飛官和兩個傻地勤…,
武裝直升機上的三個活老百姓…,
蟲媽帶蟲蟲們保麗龍飛機比射準…,
拍照體驗區旁邊設有休息區,
和空軍軍徽合照,
這裏有竹製品展售會,
設有布袋戲台造景,
來到眷村文化館
這裏復刻了台灣光復初期的眷村場景,
可以免費套啤酒瓶,
用樂樂棒球擊倒標的物,
虛擬的里民辦公室服務台,
小木馬、偉士牌機車,
DIY區-手作村,
這裏也可以收集印章,
回望,
蟲媽買了四盒冰淇淋-@40元,
這裏設有結帳區-展場上有貼標的商品都可以買…,
收集印章可以在這裏換禮品-四張紀念明信片
在另一處座位區吃冰淇淋順便放鬆一下…,
時間接近17:00,繳了停車費後離開航空教育展示館-我們是最後一組客人,
蟲爸帶大家到德昌羊肉吃晚餐,
這裏的環境整潔明亮,服務人員年輕而且態度佳,
蟲媽點了兩份羊肉米粉-@60元、兩份羊肉麵-@60元、一份大的沙茶牛肉@250元、小的烤羊小排-@220元、汽水三瓶(蟲媽和蟲爸喝一瓶)-@20元, 結帳金額$770元-便宜又好吃
回到飯店讓胖蟲蟲玩泡泡浴,
洗完澡胖蟲蟲玩電腦拼圖,其他人當低頭族,22:00蟲爸準時進入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