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篇文章:
110年2月1日星期一 天氣:晴
經過日月湖側邊,
側看中正橋,
來到中正橋正面,
讓胖蟲蟲在中正橋上方餵魚-這裏的魚群超級捧場…,
和大家會合,
側看中山橋,
日月湖中有噴泉造景,
來到湖心亭(附註八)
湖心亭的另一側是划船區,
湖心亭的內部空間不大,
穿越中山橋,
來到台中公園的正式出入口,
這裏設有雙心造景,
從另一個角度觀賞日月湖的噴泉造景,
經過划船區,
來到划船區收費亭-每小時收費$300元,限乘3人;營業時間10:00-19:00,假日會延長營業時間,
經過放送頭-1935年,於公園內建造的廣播擴音臺,此播音臺為台中放送局所興建,一般臺灣人稱之為「放送頭」,台灣目前僅有台北228和平紀念公園及台中公園內各存一座,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由中國廣播公司台中廣播電台接收,一直使用到1960年代才停用。
後方是銅像紀念臺(附註九),
來到砲台山(附註十)
循階梯路往上走,
這裏設有一座涼亭,
涼亭旁邊是抗日勝利紀念碑(附註十一),抗日忠勇將士民眾紀念碑旁,有一方形大理石的原始基準點-台灣地區地籍坐標原點,原始基準點後方是爪哇銀合歡樹-台中公園建園之初,從南洋移植了很多樹,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爪哇銀合歡樹-有兩棵,一棵在砲臺山上抗日碑旁,有百年歷史;另一棵原在入口處附近網球場旁-已枯死。
砲台山旁設有一座紀念碑(附註十二)
讓大家休息一會兒-背後是兒童遊樂區,
回到來時路-從另一個角度觀賞2003年台中公園燈會主燈「吉羊康泰」
蟲爸驅車離開台中公園,把車停在路邊停車格,蟲爸一家人步行來到台中黃記鵝肉冬粉吃晚餐,
這是一家網路名店,蟲爸一家人來的時間算早-外帶客遠多於內用客…,蟲媽點了半隻鵝(附贈鵝翅一份)-@$600元、米血-@$40元、高麗菜-@$40元、桂竹筍-@$40元、鵝油白飯6碗-@$15元,結帳金額$810元,大家都吃得飽足…,
等紅綠燈時讓大家在路邊休息一會兒,
來到柳川藍帶水岸出入口(附註十三)
有一座出水口造景,
海豚造景,
聖誕節造景已經拆除,
這座造景不知道是牛還是羊?
這一區未設造景,
經過一座大橋,
這一帶有燈管造景,
來到藍帶水岸的末端,
我們從這裏跨越水道,
對岸的橋下風景,
回到出入口的另一側,
離開時剛好遇到點燈時間,
蟲爸一家人開始回程,在國道3號關西服務區放風,
廁所規模很大,
進到賣場參觀,
蟲媽在這裏買了隔日的早餐-五仁酥餅,
從另一區離開賣場,
一路車行順暢,20:30回到家,結束了這次行程,蟲爸最近流年不利-1月27日晨泳時嚴重拉傷左側前胸和後背的肌肉(受傷前三個月開始,睡前躺在床上耳際會有轟鳴聲-身體反撲前兆…),1月28日起停止每日例行的晨泳-2,500公尺(一週六次)、連續引體向上-21次(一週六次)、伏起挺身-109次(一週七次)、每週兩次的單車騎乘-每次30公里,只維持每週五次每次7公里的走路運動(原本每週三次-與單車交錯運行)-蟲爸很怕連續走路也會造成運動傷害…,蟲媽介紹蟲爸到位於溝子口的宏福中醫診所就醫,坐診醫生看起來不太靠譜,推拿師張師傅倒是厲害,但他出手真重-好像在熬酷刑…,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恢復的速度很慢,蟲爸決定從下週開始自行復健-減少運動量的蟲爸有開始發福的趨勢…。
附註八:
湖心亭建於日治時期1908年,是為了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典禮而建。典禮主持人「日本閑院宮載仁親王」還曾夜宿於此,讓湖心亭聲名大噪,時至今日依然是台中最知名地標之一,台中市政府府徽、台中市教育局Logo等皆是以湖心亭為設計概念,
湖心亭位於台中公園之日月湖內,不僅是市定古蹟,更是臺中市的精神象徵,也是台中市政府的府徽意象來源。日治時期有「雙閣亭」、「弘園閣」、「香閣」之稱,為雙併式尖頂涼亭,亭子水面下以混凝土柱支撐,平臺以上樑柱以木架為主結構。外圍護欄以鑄鐵式欄杆。主柱上亦設鑄鐵造燈架。屋頂尖端以四脊圓弧交又為頂高設計之造型
附註九:
銅像紀念臺建於1911年,為紀念後藤新平而設立的雕像,位於今兒童園區內。他輔佐兒玉源太郎完成臺灣西部鐵路的全線貫通,故在臺中公園內設立其銅像紀念。1947年(民國36年)台中參議會決議拆除後藤新平銅像,改立國父孫中山銅像。
附註十:
砲台山原是東大墩孤丘,海拔89公尺,為日治時期的台中市第一高峰(當時北屯、西屯、南屯三區尚未納入台中市)。為何成為砲台山有兩則由來。一為清康熙年間,台灣鎮總兵藍廷珍平朱一貴事件時,於大墩街旁置高點處架設兩門砲,而得砲台山之名。另一個為1895年時日本攻打台灣,在此地架設三座大砲以防止台灣反抗軍,後稱為砲台山。
附註十一:
建於1908年,為紀念臺灣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對於臺灣的貢獻,因此在砲臺山上立了大理石雕像。國府接管臺灣後1947年,大理石雕像被拆建為抗日紀念碑。
附註十二:
1898年(明治31年), 日本人開始在台灣實施土地調查,零星設置了一些測量用的基石。1900年,臨時土地調查局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土地測量,就在台中市的砲台山設置了原始基準點。1898年,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設立,1900年8月於砲台山設置主三等三角點第89號,以此為原點展開台灣史上第一次的三角測量,由監督官池田文友及技手大江狷三郎進行觀測,得到經緯度為東經120度41分45秒,北緯24度9分30秒,方位角為17度44分45秒(台中原點至主點第30號葫蘆墩方向),此經緯度一直沿用到1902年,布袋嘴原點由海軍水路部觀測得到經緯度,因其數據較為精準(經緯度小數以下2位),改算臺中原點經緯度為東經120度40分6.24秒,北緯24度8分34.39秒,布袋嘴原點後稱三角原點B,台中原點稱三角原點A,由此改算全台三角點經緯度,台中原點亦為直角縱橫線(地籍座標)原點,原點旁另有兩個三角點,三等三角點第120號和第160號,此兩點為台中原點引照點,可在原點毀壞或遺失時,根據原來和引照點之間的相對關係,重新補立原點。1984年在原點之上包覆設立「台灣地籍深量三角原點中心碑」,並銘文以誌,原點高程為89.598公尺,銅標高程為91.020公尺。
附註十三:
柳川藍帶水岸位在台中市綠川與柳川一帶的水道 原本因長期水汙染而被民眾忽視,經由政府改造後成為有著台中版清溪川的封號,親水河岸規劃有造景水池、植栽生態區、柳樹風情區、景觀平台及光之隧道,白天在這裡經由藍天白雲的襯托下,有著鬧中取靜的愜意,當夜晚點燈後則顯得浪漫唯美,這裡有小型音樂廣場可供商榷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