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篇文章:
111年12月25日星期日 天氣:晴
蟲爸驅車離開山豬湖生態親水園區,把車停在路邊,開始往回走,
經過月眉休閒農業區遊客服務中心,
附近設有綠色造景,
這株榕樹枝業繁茂,
來到河堤上方步道,
觀賞攔河堰,
回到馬路旁,這一帶設有觀光步道,
這座建物很有特色,
讓蟲媽和胖蟲蟲在路邊休息,
蟲爸回到停車區開車接到大家,來到大溪河濱公園(附註四),
蟲爸把車停在免費停車場,
從側面進入大溪河濱公園,
起點廣場設有植被廣懋的巨樹,
經過體健遊戲場,
壘球場就旁邊,
湖濱觀景台很有造型,
坡地景觀池規模不大,
單車遊戲場沒人使用,
經過另一座休息區,
來到表演舞台,
附近種了一排落羽松,
主步道側面的休息區真不少,
花園周邊被酒甕包圍,
這一片草皮整理得很好,提供造景涼亭供遊客休息,
這座造景叫山林遊樂場,
山林遊樂場內有乾坤,
旁邊是來時路造景,
這座造景內部好像是捕魚用的陷阱,
這裏是坡頂活動廣場-大溪河濱公園的另一側,
路旁設有金屬造景,
我們開始往回走,來到看見,流域造景-一座低矮的蒙古包式建物,
我們在這裏吃午餐-蟲媽前一天在全聯買的甜甜圈、麻糬、自帶零食、飲料…,
來到草皮區,
附近設有兒童遊戲場-大溪區公所於民國108年將大溪河濱公園的兒童遊戲場重新打造為共融式遊具兒童遊戲場,遊具包含昔日大溪渡船頭意象的兒童遊戲場,內容有吊樁、平梯、滑梯、繩鑽籠、圓木吊橋、造型攀爬等等,
旁邊還有設置大轉盤、鞦韆、傳聲筒、音樂牆板、互動牆板等等遊戲,
這座涼亭很有型,
涼亭連接木棧道,
從木棧道平台觀賞生態調節池,
從水岸廣場回望木棧道
這座涼亭規模不小,
生態調節池旁種了整排落羽松,
從另一個角度觀賞表演舞台,
這座紅色建物右側是廁所,左側是管理室,廣場上的藍色圍欄用途不明…,
來到生態調節池的另一側,
附近設有日光之下造景,
從另一個角度觀賞生態調節池,
來到LOVE造景,
附近有分子結構造景,
這一帶設有桃喜滿園石刻,
這裏是入口廣場,
回望,
落羽松林設有愛心造景,
回望,
小橋後方設有石塊造景,
從另一個角度觀賞落羽松林,
蟲爸驅車離開大溪河濱公園,下一站是中庄調整池(附註五),
蟲爸把車停在七張土地公廟附設停車場,
來到七張土地公廟前方公園,
俯瞰中庄調整池,
經過千風萬縷情造景,
草皮中央有一座土地公造景,
這一棵大樹另有乾坤,
大樹下方設有八卦造型座椅,
這座水池裏設有跳石區,
經過餐食區,
這裏的土地公模型是批量製造…,
黃金祈願樹位於七張土地公廟左側,
來到七張土地公廟前方,
土地公廟右側是單車租借站,
土地公廟右後方有一座小花園,設有台灣造型花圃,
這裏可以觀賞中庄調整池,
這座秋千頗有童趣,
回望,
蟲爸驅車環著中庄調整池走-中庄調整池周長3.6公里,蟲爸一家人沒時間步行完成…,把車停在附近的免費停車區,後方是透明觀景平台,
觀景平台還沒有開放遊客使用,
觀景平台旁是已完工但還沒開放使用的中庄吊橋-通往山豬湖生態親水園區,
來到彩繪電塔-前方是免費停車區,附近設有單車道,水圳是主要灌溉設施,
側看彩繪電塔,
因為時間有限,蟲爸放棄參觀中庄調整池管理站,
續次篇文章:
附註四:
大溪河濱公園位於大漢溪左岸,占地高達6.9公頃,擁有廣袤無邊的草坪,並串聯壘球場、湖濱木棧道,構築悠閒愜意的共享空間。從圓形廣場入口處進入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一排排如衛兵般種得筆直的參天落羽松林。秋冬時節,整片橙紅色的林木讓人彷彿置身北美的森林,看得人心裡暖暖的;而每當「春風又綠大溪岸」的時節過後,蔥翠蓊鬱的落羽松林,總使春夏那被豔陽曬得燥熱的心瞬間平靜下來。此外,為打造「共融式場域」,除了常見的溜滑梯、繩橋、單槓等遊樂設施,也設置了如鳥巢式鞦韆、旋轉盤、傳聲筒、音樂牆板等無障礙遊具,即使是行動不方便的孩童或年長者,也能自在玩耍
附註五:
中庄調整池是一座備用水庫,設於攔河堰下游約一千四百公尺處左岸陸地,以寬3.2公尺、高2.5公尺之暗渠與攔河堰相連。池底標高53公尺,設有自由溢流堰一座,溢流頂標高68公尺, 蓄水面積約42.6公頃,總庫容約五百零六萬立方公尺。池尾設輸水閘門一座,寬2.5公尺,高2.5公尺,主要功能是當颱風期間石門水庫原水濁度升高時提供緊急備援水源,讓石門水庫在颱風期間以水力排砂方式排除水庫淤砂時不致於影響下游新北市板新地區及桃園地區的民生用水-為了有效解決颱風期間取水及維持庫容,經濟部水利署於民國98年興建石門水庫防淤功能改善工程,將既有的石門發電廠二號機組的壓力鋼管改建為排砂鋼管,以增加排砂功能,降低石門水庫淤積速率,延長石門水庫壽命,於民國101年完工。為了在石門水庫水力排砂期間,大漢溪原水濁度過高超出自來水廠處理上限時又不致影響下游板新地區供水,於是經濟部水利署計劃在位於桃園市大溪區的大漢溪左岸,即鳶山堰上游處,利用大漢溪舊河道(中庄舊河道)開挖中庄調整池,作為排砂期間之備援水源,以解決大漢溪鳶山堰受水源濁度抬升而影響供水之問題。民國98年10月通過環坪,同年底行政院核准興建,民國102年3月正式動工。
中庄調整池總面積87公頃,係一離槽水庫,水源取自於截取大漢溪之中庄堰。中庄調整池工程包括橫跨大漢溪的攔河堰(中庄堰)、引水道、中庄調整池,及送水到板新水廠與大湳水廠的出水道等四大部分。攔河堰的堰長200公尺、堰高僅5公尺,採用倒伏堰,閘門平時豎立,遇到颱風、暴雨來襲前,閘門則倒伏,使洪水快速通過,可避免造成上游淤積、下游沖刷及洪淹現象,較低的堰高也可以減少堰體對於環境景觀的衝擊,共計9道閘門,每道閘門寬20公尺、高4公尺。引水路總長約1.7公里,採箱涵輸水,設於地底,開挖施工完後回填整地,並設置簡易道路。中庄調整池可儲存690萬立方公尺備用水,可供八天的備援飲用水。一旦颱風豪雨造成上游石門水庫原水濁度高時,上游停止供水,改由調整池供應下遊民眾飲用水,在備援供水的8天內,等待上游原水濁度降低後,再供應下游桃園市及新北市板新地區約300萬用戶的用水。預計中庄調整池第一期工程每日可提供80萬噸的原水,於汛期高濁度時可供應大湳與板新淨水場約6.2天,有效降低桃園及板新地區之缺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