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篇文章:
111.12.26星期一 天氣:晴
回到谷關溫泉飯店開車,我們來到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附註二),
購票入場,
蟲爸把車停在遊客中心旁的停車場,
遊客中心整修中,
遊客中心左側設有休息區,
和轉角處的造景合影留念,
經過第一停車場,
來到八仙山莊,
循馬路往下走,來到造景公廁,
聯誼亭的規模很大,
聯誼亭下方原住民氣息濃厚,
來到親水區,
俯瞰下方水池,
從另一個角度回望親水區,
讓大家在造景涼亭裏休息,
附近有一群學生怯生生的尋找遊客回答問券-問券內容很青澀…,
循步道往下走,
岔路通往飄香亭,
繼續直行,路底是觀瀑平台,
這座瀑布很可愛…,
原路往回走,
經過一小段捷徑,
開始走上坡階梯路,左上方是聯誼亭,
步道的盡頭接上八仙山莊木屋區,
這裏設有一座小花園,
兩座拱橋橫跨生態池,
從另一個角度觀賞生態池,
經過八仙山莊主建物,
步道的盡頭是綠色走廊-戶外泡茶區,
從木屋區往回走,
路底右轉通往天籟步道,
經過觀溪平台,
步道緊臨佳保溪-這裏是佳保溪與十文溪的交會點,
來到天籟步道涼亭,
後方步道因颱風災損封閉中,
讓大家在天籟步道涼亭裏休息,
原路回程,
蟲爸驅車離開遊客中心,把車停在第二停車場,
停車場右側設有路障,
經過一處表演廣場,
來到森活木屋,
附近出現岔路-兩條路皆可通往學校遺址,
佳保台車站意象是新設的景點,
附近設有軌道區,
從另一個角度觀賞佳保台車站意象,
草原的另一頭是復刻版佳保台車站,
經過星空木屋,
星空木屋的上方是聽泉亭,
續行階梯步道,
續次篇文章:
附註二:
八仙山的開發肇始於雲霧中珍貴的檜木林。1911年,日人因八仙山標高將近八千日尺(7,998日尺,約為2,410公尺),原擬名「八千山」,之後才以較典雅的「八仙山」名之。但是整體的開發則是始於1914年,當時由日本總督府殖產局指示阿里山作業所先行進行調查測量,以開發林區中的檜木、香杉、鐵杉等為主要的目標,計畫伐區總面積約14,600公頃,包含八仙山、白姑大山等地區。次年,總督府之下設營林局,從此八仙山林業之經營遂脫離阿里山作業所,而改隸於營林局。並從豐原鋪設森林鐵路進入八仙山區。在伐木盛期,曾有眾多伐木工人居住此地,並在佳保台興建學校、招待所、辦公廳、神社等,儼然就是一個小型的社區。八仙山林場經日治時期與戰後數十年的開採,林業資源漸漸枯竭,加上保育造林的環保聲浪逐漸抬頭,林場於民國54年(西元1965年)停止伐木事業,取而代之的是造林、育林事業。民國67年(西元1978年)林務局著手計劃設立「八仙山森林遊樂區」,民國75年(西元1986年)正式對外營業,森林遊樂區的成立與營業,代表八仙山林區的發展有著重大改變。民國88年(西元1999年)林務局改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因此在森林遊樂區前冠上「國家」兩字,即為今日之正式名稱,管理單位仍為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遊樂區內有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餐廳、步道、林間教室、生態教室、觀景台等各項設施,並設有「八仙山莊」提供旅客住宿服務。林務局為推動環境教育,於民國97年(西元2008年)在森林遊樂區內成立了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
昔日八仙山林場與阿里山、太平山並列為台灣三大林場之一,二戰後,則改制為八仙山林場,延續日治時代的發展基礎,繼續進行林業經營。八O年代全面停止伐木後,八仙山林區才開始朝向休閒觀光發展,因而設置森林遊樂區。而國小、神社都在地震以及歲月的流逝中失去了蹤影,八仙山通往豐原的森林鐵路也因為崩塌以及年久失修等眾多的因素下逐漸消失,成為當地居民的歷史回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