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9年12月29日星期二 天氣:陰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96).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06:10放了一缸水給胖蟲蟲玩,07:00從二樓住宿處直接離開,這裏可以俯瞰中庭廣場,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因為二樓的門無法從外面鎖住-真奇怪…,蟲爸只能從一樓車庫來到餐廳吃早餐,今天的餐食依然美味,大家都吃得飽足…,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2).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吃飽飯回到房間休息一會兒,08:20出發,蟲爸利用車用衛星導航來到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計次收費停車場-@$30元(與山川琉璃吊橋共用停車場),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3).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停車場邊緣有岔路通往山川琉璃吊橋-標示明顯,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1).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後方帳篷係購票區,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2).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走一小段上坡路遇到一座簡陋的商業區-未開門營業,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3).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續行上坡路,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4).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來到山川琉璃吊橋瑪家鄉端出入口驗票-山川琉璃吊橋連結三地門鄉三地村與瑪家鄉北葉村的吊橋,擁有二個入口,一個在三地門端,一個在瑪家鄉端,二邊的入口都設有門票售票亭,以前只能從三地門端進入,再從瑪家鄉端出來,搭乘接駁車往返,現在可以從任可一端折返-三地門端出入口現正進行無障礙通道施工封閉,遊客只能從瑪家瑪家端出入口進出(附註一),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5).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山川琉璃吊橋潔白的橋身設計是以原住民琉璃珠做為意象,兩邊有原住民百步圖騰,夜晚會有光雕藝術秀,橋上不可以使用雨傘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6).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在吊橋上觀賞左側溪床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7).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在吊橋上觀賞右側溪床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8).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吊橋長262公尺,整體結構相當穩定-和固定式橋樑沒太大差別…,限定最大承載量為100人,吊橋每間隔一段距離就有琉璃珠展示,吊橋中央段有鏤空設計-可以直接看到下方的隘寮溪底,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21).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來到三地門端觀景台,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22).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三地門端因施工封閉中,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23).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觀景台的空間不大,可以俯瞰吊橋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25).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擋土牆上的壁畫很生動,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26).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讓胖蟲蟲休息一會兒後蟲爸開始回程,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27).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回到瑪家鄉端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32).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在瑪家鄉端的觀景台上拍照留念,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33).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離開瑪家鄉端出入口,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34).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瑪家鄉端出入口附近設有琉璃珠造景,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35).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讓胖蟲蟲在攤商區休息一會兒,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37).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回到售票區,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38).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經過服務遊客中心,遊客服務中心為一棟充滿原住民風味且現代的建築-提供多項遊客服務設施;包含「咖啡書坊」;除此之外也提供簡單餐飲 ,本棟建物內包含行政中心、遊客休息區、國際會議廳、ATA Inn琉璃珠風情旅店-旅店為一四樓建築,建築本體呈現原住民強烈建築風格特色及神話圖騰符號。大量使用富饒原味並具代表性之石板建材,保存原住民史蹟文物和布置原住民藝術雕塑,呈現文化保存和藝術表現,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8).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遊客服務中心前方設有休息區,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5).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附近有一座小公園,這是"項鍊"造景,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0).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來到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397).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迎賓區在正門口(附註二),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39).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附近有松鼠造景,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40).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此時有大批表演者正展開迎賓禮讚歌舞表演,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41).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蟲爸來到入園售票處購票,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42).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通過驗票區-進入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得全程戴口罩…,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43).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第一棟建築物是園區導覽解說站,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44).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接著來到文物館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45).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原住民文物陳列館為園區內的最大靜態展出空間,為以主題館區之形式,分門別類展示原住民日常生活文物以及原住民族之人文,其中包含農耕區、狩獵區、漁具區、飲食區、運輸區、蘭嶼區、衣飾區、雕刻區、巫術區、音樂區、陶藝區等。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47).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噴水池已改建為大型造景,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46).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原住民文物陳列館有空橋通往馬路對面的工藝街及八角樓特展館-重建中,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48).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經過遊園車停車區,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49).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這座候車亭設計得美崙美煥,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50).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讓胖蟲蟲休息一會兒,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51).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蟲爸請教免費遊園車司機大哥往裏走的距離-單程約20-30分鐘的走路時間,蟲爸決定健行走完全程…,彩虹橋就在旁邊,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52).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這是一座普通吊橋,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53).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走彩虹橋可以省很多路-截彎取直…,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54).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回到車道,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55).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來到一處造景休息區,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57).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座落"造景是休息區的主角,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58).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馬路的對面是捷徑-通往塔瑪麓灣上段,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59).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隧道般的彩虹階梯路很有造型,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60).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這裏是泰雅族區,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61).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往上走經過望樓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63).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來到賽德克族穀倉,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65).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賽德克族住家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67).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南山社家屋-泰雅族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69).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南山社穀倉-泰雅族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71).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南山社雞舍-泰雅族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73).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美巴拉社穀倉-泰雅族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75).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這座石板屋是廁所,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76).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美巴拉社家屋-泰雅族,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78).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依拉派斯貯藏室-泰雅族,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80).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依拉派斯雞舍-泰雅族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82).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依拉派斯家屋-泰雅族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84).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依拉派斯浴室-泰雅族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86).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依拉派斯豬舍-泰雅族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88).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玻可斯依社家屋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90).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太魯閣族傳統家屋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92).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這是內部陳設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93).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穀倉-太魯閣族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95).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大隘社住家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98).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內部陳設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99).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附近有人在燃燒垃圾-有童年的味道…,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00).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瓦羅社住家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02).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內部陳設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03).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周邊聚落緊密,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04).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回到車道,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05).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附近的區域屬於賽夏族,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06).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十八兒社住家-賽夏族(這是樂器敲擊教室),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08).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入內參觀,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09).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車道旁有一連串旅遊設施,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12).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包含"最後的信仰"造景,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11).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造景涼亭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13).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聖誕裝飾造景,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14).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這裏是文化廣場,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15).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接駁車候車亭裏設有飲水機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16).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續次篇文章:

附註一: 

 山川琉璃吊橋位於茂林國家風景區內,為連接屏東縣三地門鄉與瑪家鄉的人行吊橋,跨越高屏溪的支流隘寮溪。橋體為吊床式吊橋,橋長262公尺、距河床平均高度45公尺,曾是全臺灣最長的吊床式吊橋,直至民國106年由桃園市復興區的新溪口吊橋(橋長303公尺)超越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4).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山川琉璃吊橋為聯絡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與瑪家鄉北葉村的吊橋,屬於吊床式吊橋,最大乘載人數100人。琉璃珠的意象裝置為由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所設計,橋體兩側鑲有32面故事牌,講述32個不同部落的故事。吊橋兩端設有馬賽克藝術作品以及巨石裝置藝術。橋體兩側在試營運結束至正式營運期間加裝了1,664顆琉璃珠-琉璃珠在開放期間被參訪遊客挖除132顆,管理單位於休園期間將已被挖除的琉璃珠分批補回,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9).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鄰近山川琉璃吊橋的三地門吊橋早期為屏東縣三地門鄉、霧台鄉與瑪家鄉等原住民部落物資買賣交易的重要聯絡要道,惟民國98年的莫拉克風災造成橋梁結構受損,故於該吊橋附近重建了山川琉璃吊橋。民國104年12月26日,山川琉璃吊橋開始試營運,期間免費入場,直至民國105年2月29日試營運結束為止。民國105年4月16日正式營運後重新開放,並且開始收費。民國106年3月1日,開放山川琉璃吊橋三地門端,自此可雙向進入,惟不得折返。民國106年10月1日,屏東縣政府於山川琉璃吊橋三地門端進行旅遊服務中心與步道綠美化工程,為期3個月,期間內不開放三地門端,僅能從瑪家端進出。民國107年2月6日恢復雙向通行。民國107年6月19日起,屏東縣政府開放入橋民眾可持票券折返1次,往返兩端之接駁車亦停止接駁服務。

開放時間:3月~9月,AM 9:00~PM 5:00、10月~2月,AM 9:00~PM 4:00 (週一公休)

全票50元、優待票30元、團體票40元,6歲(含)以下幼童免費,實際收取費用以現場公告為主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36).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附註二: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管轄之「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位於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原為瑪家山地文化村,處於三地門、瑪家、霧台等3個原住民鄉對外交通之樞紐地帶,距屏東市僅24公里,交通便利,附近均為排灣、魯凱族群聚之村落,深具原住民文化特有氣息。 海拔145公尺至220公尺之間,地形頗為崎嶇,自然景觀極為俊美且富變化。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7).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隨著現代化日趨成為主流價值,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認知與文化保存變成為刻不容緩的事情,民國65年,初期訂定設置「山地文化村」,維護及保留原住民固有文化,提供學術研究交流,民國69年3月,改為「臺灣山地文化園區」,園區成立於民國74年(西元1985年),民國83年第五次修憲,將「山地」修正為「原住民」,確立了「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的名稱。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佔地面積約82公頃,園內主要以展示、保存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為主,是國內規模最大、最具研究價值的野外博物館。 規劃成迎賓區、塔瑪麓灣區、娜麓區及富谷灣區四大參觀區。分別介紹了臺灣目前16族的原住民文化及傳統家屋-台灣原住民族共有16族,泰雅族、賽夏族、太魯閣族、邵族、阿美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布農族、鄒族、魯凱族、卑南族、排灣族、雅美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335).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主要設施分為綜合建築、特殊展示、傳統聚落建築等三大部份,又劃分四個參觀區:「迎賓區」有停車場、Moagaii咖啡屋與小陶屋書坊、遊客暨行政中心、工藝商街、八角樓特展館、原住民文物陳列館等綜合建築;「塔瑪麓灣區」展示泰雅、賽夏、卑南、雅美、阿美、太魯閣、噶瑪蘭、撒奇萊雅等族的傳統聚落及家屋建築;「那麓灣區」以動態表演為主,有360度環形歌舞場、餐飲中心、露天歌祭場、峨格那邊咖啡藝品屋以及原住民生活型態展示館-有16族塑像及介紹,以動、靜兩種方式來展現各族的風俗文物,並設有「我們的教室」提供手工藝教學。區內建有登山步道,登高俯瞰整個園區,石板屋、竹屋、木屋等…高低錯落於綠林中,加上散置其間的山地雕刻,處處表露著原住民的傳統軌跡;富谷灣區則有布農、排灣、魯凱、邵族、鄒族之傳統聚落及家室展示。

地址: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電話:08-7991219   08-7993511-2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08:30-17:00,每週一休園(如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

 歌舞展演時間:每週二至週六AM10:30、PM3:00;週日及國定假日AM10:30、PM2:00、4:00

迎賓禮讚:每週二~週日上午9:30‧下午13:30 

迎賓禮炮:每週二~週日上午:10:00‧下午14:00

 門票資訊:全票150元;學生、軍警票80元;團體30人以上打八折優待;身心障礙者及其陪同人員1名、持有志工榮譽證者、65歲以上老人、110公分以下免購票入園

停車費:大客車$50元;小客車$30元;機車$10元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 (187).jpg - 109.12.29.原住民文化園區.屏東公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son56622 的頭像
    benson56622

    benson56622的部落格

    benson56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