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8月1日星期三 天氣晴轉陰
今天的天氣和昨天相反-是個大晴天,蟲爸上午到餐廳吃飯,小蟲蟲老是喜歡挑不臨窗的座位,幾經折衝,我們坐在靠近游泳池的窗邊吃飯,菜色和昨天大同小異,
我們吃飽飯後回到房間休息,
今天的行程是重頭戲,為了怕下雨,蟲爸打算今天要把墾丁主要景點儘量都玩到(下圖資料來源:阿呆老師的墾丁地圖),
明天打算到海生館玩,很快的開車出發,
蟲爸打算從出火玩起,結果開過頭,直到恆春古城東門才回頭,
恆春古地名瑯嶠或琅嶠,直到清朝以後,因為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才改名為恆春,座落在鎮中央的恆春古城是台灣保留最完整的城門古蹟,已列為國家二級古蹟,四季如春有130年歷史的古城,歷經物換星移,古風味猶存,古城門的城牆以磚石灰土砌築而成的,高約2丈、厚約8尺,全長計972丈,建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內外門洞皆半圓拱,在上建有城樓,四個城門最好的景點應該是東門!城牆、城門保存得最完整,而且算是規劃比較好的古城門,
恆春搶孤棚就位於東城門旁邊的空地上,登上城門也可遠眺恆春鎮全景,恆春搶孤和東港王船祭一樣,每三年一次,舉辦地點,為恆春福德宮廣場,普渡法會一般都會於下午進行,由道士向普渡公請示搶孤與爬孤棚的時間,一般搶孤時間約定於八點左右,鄉民會蜂擁而上搶祭品,活動最高潮應是晚間十時左右的搶孤棚活動,搶孤棚是由4根12公尺高的木柱組成,柱子會塗上牛油,增加攀爬的困難度,參賽隊伍每隊人數約12-15人左右,當鑼聲響起時,參賽隊伍就會往沾滿牛油的柱子上攀爬,強奪柱子上的旗子,因為需要費上一些功夫與技巧,現今恆春搶孤已成為台灣中元節重要節慶賽會,除了當地民眾會自行組成參賽隊伍以外,外縣市的民眾也會組成隊伍參與比賽,因此每年中元節的晚上都會吸引數以千計的民眾至當地觀賞此盛會,
為延續這項傳統民俗活動,恆春鎮公所推陳出新,在中元平安祭前夕推出首創的恆春兒童豎孤棚活動,為搶孤和爬孤棚活動暖身,在恆春東門城外豎孤棚場所登場的恆春搶孤親子學習營,設有10項闖關學習遊戲以及精彩有趣的小朋友爬桿賽,為鼓勵小朋友重視地方文化傳承,並提供奪標獎金,恆春搶孤親子學習營已造成全國轟動,恆春鎮公所將繼續擴大舉辦。
既然來到東門,就順道參觀旁邊的搶孤棚,
恆春古城保持得很好,我們環繞著它走一圈才離開…,
第二站是出火,
墾丁的出火奇觀,早在清朝年間的恆春縣誌山川篇中就提及:出火在城東五里,三台山之左,古人還記載:火徙無處,然相處不遠,冬春有,夏季無,這表示古代的出火可能只是小火,會受晴雨天的影響,尤其是在雨季,地層的裂隙被雨水阻塞,天然氣上不來,就出不了火,然而現今所見的出火,是中油公司在墾丁鑽探石油氣所留下來的,孔隙大,出火旺,雖亦有春、夏火之分,但終年不熄,
出火是墾丁半島上很值得一遊的景點,經由國家公園整理後,增建停車場,在出火處構築圍籬,周圍還有一大片青青草原,有些情侶刻意選擇晚間來看恆春出火,認為比較浪漫,尤其是在冬北季風強烈時,出火的火影幢幢,再加上不遠處有些古墓,更增添此處神秘肅殺氣氛。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道家術士指說,出火是位居台灣島的火位,所出之火乃「天火」也,吃了用天火烤的東西,人就可以改運,所以現在隨時都會有農民在此地烤蛋和烤玉米賣給遊客,人稱「改運蛋」。
從停車場開始還得走一段下坡棧橋,進入林間小路後沒多久就會覺得一股熱風撲面而來,出火口被圍欄圍住,旁邊有小攤販在賣爆米花,蟲媽嫌昨天的大雨讓出火口附近很泥濘,我們只看了一眼就往回走…,
接下來的行程是七孔瀑布,
七孔瀑布位於屏東滿州鄉的永靖村,恆春半島北方的加都魯溪中,鄰近出火,發源於高674公尺的老佛山上,其高度落差非常大,瀑布溪水長期沖刷溪床,因而形成深淺不一的池穴,為此當地人將此潭穴稱為「孔」,指的是七個主要孔穴,也就是由七層小瀑布所組成的瀑布群。從入口處沿著步道往上行走,不久就可以見到第一、二層瀑布溪水從岩壁直瀉而下,從右側邊的陡坡攀爬往上,則可見到三至五層連瀑的景觀,到瀑布的六至七層,地形較為險峻的關係,必須攀附樹根,手腳並用小心攀爬,當您至第七層時,由上往下俯瞰可將整個山林景觀盡收眼底。
收費員在睡覺-我們下山時他還沒醒,我們直接開到停車場,這裏的野狗相當肥碩-但很溫和,我們往入口走進去,植被相當濃密,可能是經常下雨的關係,地上的青苔很明顯,過一道小溪後開始走上坡,這條小溪得踏著石塊過,蟲爸不喜歡太簡陋的道路,在溪前打了退堂鼓,小蟲蟲在臨走前還發現了一隻死螃蟹…,
佳樂水我們上次過門而不入,這次蟲媽居然同意付費進佳樂水-蟲爸好意外…,
佳樂水原名佳洛水,為閩南語「瀑布」之義;1975年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來到此地巡視,取「安和樂利」的典故而改名為「佳樂水」、同時將原先無名之瀑布命名為「山海瀑」迄今,山海瀑是罕見的臨海大瀑布,高達30公尺,雨季時水量豐沛,氣勢磅礴,乾季時涓涓細流,另有奇趣,這裡也是觀賞海上日出的最佳景點。
此地濱臨太平洋,是標準的海蝕地形,與北海岸的野柳有異曲同工之妙,從風景區入口到山海瀑,沿途長達2.5公里皆為鬼斧神工的海蝕岩、蜂巢岩、壺穴、棋盤石、海蝕平石等地形景觀豐富,如海蛙石、兔石、球石、方格石、蜂窩岩等分佈於海岸邊緣,其中尤以海蛙石最具代表性。
另外於附近海岸邊可見雀鯛、龍蝦、九孔、笠貝、彈塗魚等豐富的海洋生物,有黑潮流經,大型迴游性魚類多。每年2至4月有雨傘旗魚、4至7月為虱目魚苗產季。風景十分秀麗,佳樂水風景區內備有完善停車場及導覽遊園車,搭乘遊園車還有專人導覽解說,開放時間:每天早上7:00至下午5:30,全票$100元半票$60元-門票包含搭乘導覽車費用。
我們把車停在停車場,今天的海浪好大,10:45才有導覽車,在等車區閒逛,這裏有幾家商店,賣的是貝殼串成的手工藝品,門前還有寄居蟹區,有幾位年輕人在跟老闆娘殺價…,
這班導覽車只坐了我們一家人,
導覽車採開放式的車棚,每到一個景點就會停車讓遊客拍照-不能下車,
知名景點有:犀牛石、觀音石、處女石、仙女石、蝸牛石、青蛙石、臥豬石、蟾蜍石、海獅石、山豬石…,
導覽的終站是山海瀑,
一邊是洶湧的海浪,
另一邊是高壯的瀑布,讓這裏充滿了力與美,
台灣石就在山海瀑的旁邊,
為了怕司機大哥久等,我們匆忙拍了幾張照片就上車回程了,
整體來說導覽時間約半小時…,
港口吊橋』又名茶山吊橋,位於屏東縣滿州鄉港口村往佳樂水的路上,是港口溪注入太平洋之處,每到冬季枯水時期,出海口會出現砂堤因而形成沒口溪的特殊景觀。因此,滿州鄉公所將此港口從中闢設通道吊橋,將其橫跨港口溪。由於吊橋橋身冗長之故,而被譽為最長的人行吊橋,主要讓當地民眾或遊客們通行用。
通行於這條港口吊橋上,其周圍景致遼闊宜人,可將整著港口溪景觀映入眼簾。尤其每到清晨或黃昏時分,其天上雲彩千變萬化,如此美麗的天色奇觀,令人為之驚豔讚嘆不已。目前港口吊橋已成為恆春半島東海岸最為著名的景點地標之一,吸引了許多遊客們不遠千里慕名而來,只為一探港口吊橋及其周圍宛若披上神秘面紗般那美麗夢幻的景致。
風吹沙是南台灣極具知名景點,
由於佳鵝公路的開發,地形受到阻礙,風吹沙的景觀已經不像往常那樣壯觀,但在冬季強烈的東北季風吹起落山風,還是可欣賞較小規模飛沙漫天的自然奇景。
在陽光季節站上風吹沙景觀台時,當你看到眼前180度廣角且延伸無限蔚藍海岸,還有通透藍到令人悸動的天空,低空雲瀑近在眼前開展,更讓人久久不能自已,
我們在停車場前看浪,
順便買了兩顆椰子,椰子的果肉還算豐厚,但可能是蟲爸對椰子水敏感-喝完肚子不舒服好久…,
道路左側有著連綿不絕的大草原,這就是隸屬於墾丁牧場最東邊的籠仔埔大草原,遊客可以從龍磐公園旁小路進入,蟲爸看到好多人從路旁的便道往下走,有點心動-想下車觀賞美麗的海岸線,但今天行程很趕-下次再說,上午的最後一個行程是鵝鑾鼻,
明清以來,外國船隻與本地原住民紛爭不斷,原住民殺害外國人的事件屢有所聞,於是清廷委託英國皇家學會的畢齊禮至鵝鑾鼻興建燈塔。為防原住民侵擾,該塔建築成砲壘形勢,以塔基作為砲台,圍牆上設有槍眼,牆外四週設壕溝並置槍械自衛,該塔建成後派有武裝士兵守衛,為世界上唯一的武裝燈塔。
民國18年(1929年)鵝鑾鼻燈塔被定為台灣八景之一,名聞全國,至二次大戰末期遭盟機炸毀;光復後經海關改建並換裝新式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每十秒一閃,是目前台灣地區光力最強之燈塔,有『東亞之光』的美譽。民國71年(1982年),劃為墾丁國家公園的史蹟保存區。
鵝鑾鼻位於台灣最南端,從前為海底礁岩,所以園內珊瑚礁、石灰岩地形遍佈,因受海浪、強風及雨水侵蝕,造成巨礁林立、奇峰、洞穴等奇觀。園內步道縱橫交錯,就好像是迷宮一樣,好漢石、滄海亭、又一村、迎賓亭等風景點,處處引人入勝。
鵝鑾鼻燈塔自高潮面算起,至燈火中心的高度是56.4公尺,白色圓形鐵塔內共分五層,第一層儲煤油,第二層置格林砲,三層為洋人休憩所,四層則設置榕林砲,第五層則為光源所在。燈塔外圍環築白色圍牆,此外在塔旁恭建 蔣公巨像一座,供遊人瞻仰。巨像前有「臺灣八景」紀念石碑一座,供旅客照相留念,,開放時間: 1-3月、11-12:07:00~17:30;4-10月:06:30~18:30,收費標準: 全票:40元、半票:20元、團體票8折優待;停車費收費標準:大型車60元、小型車40元、機車10元。
我們買票進場,映入眼簾的是美麗的步道
和廣闊的草原,
一路上處處可見攤商在販賣紀念品-望而即知是大多是針對大陸遊客設計的…,
我們到燈塔區逛了一圈,
正想從小徑接上濱海步道時發現因為颱風濱海步道被封閉了,
蟲爸無奈,只好原路折回,
出口很有特色-有一條陸客專用的商店街,
中餐蟲爸打算到在網路上享有盛名的阿利海產解決,蟲媽點了一桌子菜,不知道是不是海產比較不佔胃,感覺上是用飯塞飽的…,
下午的第一站是貓鼻頭,
貓鼻頭是台灣尾兩隻腳的左腳(右腳是鵝鑾鼻),岬角西側是台灣海峽,南側是巴士海峽,因珊瑚礁岩受浪潮沖刷侵蝕,狀似一隻貓蹲伏於海上而得名;由於位在海峽交會之處,風浪海流變化大,常可見浪濤衝擊海岸,浪花飛揚,蔚為奇觀。





清朝總兵梁燕恆春八景詩:「貓鼻龜蛇峙海邊、三台高聳入雲巔、龍吟雨化潭心月、虎嘯風清岫口煙、牛背躬耕歸野徑、馬鞍誰著出塵鞭、千秋洞鑑封猴績、雄振東南半壁天」。其中「貓鼻龜蛇峙海邊」指的就是貓鼻頭。恆春八景:貓鼻頭、三台山、龍鑾潭、虎頭山、赤牛嶺、馬鞍山、猴洞山、關山。
◎收費時間 08:30~ 18:30 免門票 停車費:大型車60元 小型車40元 機車10元




墾丁地區有兩個知名的遊艇港口,一處為大家很耳熟的後壁湖,另一處就是知名度高,卻非常不起眼的紅柴坑漁港。
位在恆春半島的西海岸,有關山和西屏山作為天然的屏障,宛如世外桃園,僅管恆春地區正刮起落山風,紅柴坑漁港卻仍然可以安全的進行水上活動,因此紅柴坑是一處可以將美麗的海底風全收入眼底的最佳地點。得名為紅柴坑是因為此地曾是一種名叫紅柴的樹的集中地。

提供民眾高品質的環境教育空間,龍鑾潭自然中心是國內第一座專為鳥類觀賞與研究所設計的展示館,提供多樣靜態展示及動態的實體觀察,自啟用以來,參觀團體及遊客人數逐年遞增,遊客可以透過自然中心東向的大型落地窗,欣賞潭面的旂旎風光,並藉著現場所提供的單筒望遠鏡觀賞在潭面或岸邊休息、覓食的水鳥,
在靜態展示方面,自然中心內部區隔了A、B、C及D等四個展示區,以圖版、模型及標本展示說,藉以讓參訪遊客瞭解龍鑾潭的自然生態溉況、當地鳥類與環境的關係、東亞地區候鳥遷徙的路徑、鳥類繫放的意義與過程、鳥類與人類之互動的關係等,
除了以上四個展示區外,自然中心也將地下層D展示區擴增功能為簡報區,約可容納50人,備有影片放映、幻燈機及白板等設備,定時播放簡介影片及配合活動專題演講,自然中心開放時間:自上午8:30起至下午17:00止。
付費停車後還得走一小段路才能到得了自然中心,
大家都累了,到自然中心吹冷氣最好了,我們從地下層展覽室、簡報室逛到平面層觀察區用高倍數望遠鏡看野鳥,
蟲爸的眼力不好-望遠鏡看久了會頭昏,帶胖蟲蟲到旁邊的展覽區閒逛,
這裏有一區專門賣紀念品-還有賣蟲媽很有興趣的帽子…,
我們在這裏休息了好久-讓蟲媽和蟲蟲們休息,離開時天色轉陰,
最後一個關山看日落的行程取消,蟲爸直接帶大家到墾丁一條街買晚餐,墾丁一條街大部份的攤商都還在備料,幾經考慮,蟲媽買了肯德基的全家福桶餐回飯店當晚餐,這時開始下起雨來了,等到我們回房間,雨勢轉大,蟲爸只能感歎不能去關山看日落是天意…,小蟲蟲真好運,陰錯陽差的,他又趕上了晚上6:00開播的航海王,晚餐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中解決,
吃飽飯後我們到公設區玩,蟲媽還是買了四局保齡球,
蟲爸依然陪著胖蟲蟲玩籃球機,
今天是我們第二天玩公設,時間的掌握比較精準,撞球台住客不用付費,
蟲爸、蟲媽、
胖蟲蟲、
小蟲蟲都有參與,
胡亂打完一盤花式撞球我們回到游泳池畔,今天的戶外游泳池有開放,但念舊的胖蟲蟲還是得玩一會兒SPA才肯進游泳池,
戶外游泳池水溫意外的高,在不熱的天氣裡讓人覺得很舒服,
在水裡漂來漂去的玩各種花樣好愜意,蟲爸今天打算玩到9:50-游泳池晚上十點才休館,9:30以後就沒有其他遊客了,蟲爸帶蟲蟲們去玩SPA,
準時撈起蟲蟲們洗澡後回到房間,游泳後讓人覺得很累,蟲爸看新聞報導確定明天屏東不因蘇拉颱風來襲而維持上班上課後就睡覺了-屏東若停班停課明天的海生館行程就去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