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篇文章:
民國102年1月23日星期三 天氣晴
我們到車埕老街尋禮,觸目驚心的是上次火災後的斷恒殘壁…,
前往集集旅遊的遊客們,多數會選擇搭乘集集的小火車,而「車埕老街」位置就在火車的終點站「車埕火車站」附近,在老街中保留了許多當年木業盛行的樣貌,到處可以找到昔日木業盛行時的歷史痕跡。老街中建築是台灣早期的平房式建築,在磚造的小平房與狹小的巷弄中,處處充滿著濃濃的樸質古味,讓人彷彿來到九份,
在「車埕老街」裡有許多的作家隱身在這些不知名的巷弄其中,來到這裡除了去拜訪參觀這些作家的作品,也可以順便來個木工DIY,體驗一下創造的樂趣。在「車埕老街」中也可以感受一下如九份般的懷舊風,到老街上去尋找美食,在厚厚的木桶放著鐵道便當的木桶便當尤其特殊,來到這裡千萬別錯過!
火車站就在老街下方,車埕火車站建於日治時代,車埕站是集集支線鐵路的終點站,起點是二水,集集線全長29.7公里,是台鐵支線中最長的一條鐵路。車站有一段時間因木業產業的沒落,人口逐漸外移,使得車埕成為僅七百多人的小村落,於是車埕站雖有站亭、有月台,卻無人管理,顯得落寞寂寥。
現在的車埕站風貌,是經歷921地震的嚴重毀損後,由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使用原木重建而成的,連站前的空地也使用原木鋪設。最特別的是到了車埕站一下火車,四面環山的美麗景色馬上迎面而來。現在的車埕正全力地將其木業文化、鐵道文化、電力產業文化、酒莊產業文化和觀光休閒農業,匯集而成一處具有古蹟懷舊與人文氣息特色的示範社區,讓車埕火車站因著遊憩與教育功能的提昇,再度活躍起來!
我們循著鐵軌往回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鐵軌人力車,
總共有兩台-一台展示用,另一台營業用,
今天是非假日,兩台人力車都可以供人拍照,
人力車的後方有一列展示用火車,有好多學生攀在上面拍照,
蟲爸一家人不能免俗,也像一般群眾無視禁止攀爬的造示牌,讓蟲蟲們當暫時的火車司機…,
我們圍著火車拍了好多照片,
林班道前方有一排梅樹,盛放的梅花吸引了多數遊客前往拍照,
這些梅花樹開得燦爛,遊客以各種姿勢和梅樹合影,
有一組新娘攝影隊在最前端取景-讓蟲爸想起多年前的往事,
新娘子笑得很開心,配合攝影師的口令擺出各種姿勢…,
最盛放的梅樹總是有其他人卡位,蟲爸排到以後才肯離開…,
加煤平台與加水塔放在路旁,在蒸汽火車奔馳的年代,每天一大清早,都會由苦伕從加煤平台上將煤炭一鏟一鏟的加到蒸汽火車頭裡,並從加水塔注滿清水,為蒸汽火車補充好整天的動力,
火車保養棚裏有展示,展示場地設在火車的車廂中,光線不是很明亮讓人感覺陰森森的…,
和指標景觀樹說拜拜後我們就離開了,
我們趕到位於南投縣集集民生路200-2號的南軒99炒翻天吃中餐,這家店住於集集火車站附近,蟲爸把車停在店門口,
點了七菜一湯外加四瓶飲料只花了$1,027元,菜量豐盛,材料新鮮,大部份的餐點還都是海鮮(白飯吃到飽)…,
吃飽飯我們上車開始逛集集,集集是一個依山傍水,風光綺麗,擁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小鎮,走在集集小鎮可以聽到小火車的汽笛聲,在山中、在風中迴蕩,在集集老街可感受昔日風情,附近景點有集集大山、集集攔河堰、明新書院、台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水里蛇窯、明湖、明潭抽蓄發電廠、水里溪,緊臨著還有玉山國家公園、信義賞梅、東埔溫泉等。
第一站是化及蠻貊,「化及蠻貊」的石碣位在集集鎮的鄉間,路途為較為狹窄的產業道路,建議遊客以自行車的方式前往。「化及蠻貊」石碣長度為一百八十公分,寬度則為四十八公分,是清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時為紀念集集水尾古道開通,由當時的雲林撫墾局委員陳世烈所提,雖「化及蠻貊」四字經過縣府單位重繪,但歷經多年歲月的巨石周圍已有風化跡象,經評定為國家一級古蹟。進到化及蠻貊的道路狹窄,部份路段無法會車,蟲爸車開得緊張,直到確定景點只是一塊石碑後,蟲爸才晃然大悟為何沒有其他遊客進來玩…,
明新書院建於清光緒八年(西元1882年),書院中供奉著文昌帝君、紫陽夫子及制字先師,並收藏有「掌握文衡」、「鈞權造士」和「奎璧聯輝」等多塊古匾,民國六十年時曾修建為宮廷式外觀,燕尾氏屋脊、木柱與兩側廂房皆具有文化特色,
「明新書院」位在集集鎮永昌國小東邊,是集集一帶每年祭孔的地方,在清朝光緒年間「明新書院」是南投縣內四大書院之一,當時也是附近第一所免費的私塾學堂,在民國74年的時候被政府列為三級古蹟。
「明新書院」的建築形式,因為在講堂與齋舍間還有翼房,所以是屬於傳統的閩南式建築。書院的結構以正殿為中心,旁邊有拜廊、過水、翼房等建築,其中正殿為當時學堂講學所在,目前供奉文昌帝君、魁斗星君、制字聖人、紫陽夫子、至聖先師,一旁的過水則供奉地藏王菩薩及開廟恩主等神位。在書院的前庭空間是由石片所鋪設而成,
後院與側邊種滿了四種時節的花木,與假山、飾石、塑像,
空曠的地方則陳設了許多民俗文物,如石磨、酒罈、犁、簑衣、石臼、製茶車...等農家用品。
921地震的時候,「明新書院」與一旁的永昌國小都受到極大的毀壞,甚至書院的大門也被永昌國小的校舍所壓毀,當時只好在書院前搭起臨時的鐵皮屋,安置書院內所奉祀的神明,當時的明新書院實在不適合觀光。不過現在明新書院已經整修完成,修復完工後的書院已經恢復了以往日神采奕奕面貌,
蟲爸帶家人一路逛到最裏層的休息區,
這裏有涼亭花樹藤架,還算是頗有詩意,
但沒坐多久就被南投知名的小黑蚊給叮跑了,
緊臨明新書院的南昌國小操場正在更新跑道,
我們改到入口處的造型涼亭休憩,
這座涼亭很有特色,坐在裏面躲避太陽很愜意,
明新書院外就是生態教育園區的後門,
生為一個21世紀的現代人,對於「自然生態保育」這個名詞應該不陌生。然而,您對台灣這個美麗的寶島所蘊育的自然資源又瞭解多少呢?來一趟位於南投縣集集小鎮的保育教育館,將會讓您對於台灣的「自然生態保育」有更深入的瞭解。
當您走入保育教育館,一棵熟悉的老榕樹映入眼簾,彷彿回到懷舊時光,榕樹下不僅是以往人們聚集活動的場所,其巨大的樹冠層以及甜美果實,更吸引眾多鳥類、蟬、蜥蝪、松鼠、昆蟲等動物,這就是兼具「生物島」及「空氣清淨機」功能的生命樹。此外,館內還以臺灣本土生態及生物為主軸,規劃高、中、低海拔生態系、特有動物、特有植物、環境-生物-人、自然保育、植物的奧秘及動物的奇觀等主題,而各個主題都搭配生動活潑的電腦多媒體遊戲,彷彿把台灣各式各樣的生態環境都搬到館裡面,讓您可以在短短的幾小時一窺台灣生物及生態環境之瑰麗與奧秘。
參觀完保育館,戶外還有一個占地3.5公頃的生態教育園區及蝴蝶生態園,散步其中花鳥蟲獸不時出現給您意外的驚喜,將是多美妙的經驗。我們誠摯的邀請您,與我們共同分享臺灣自然生態的繽紛與美麗。蟲媽怕生態教育園區裏的小黑蚊把大家吸乾,我們只繞到生態教育園區的正門拍照後就離開,
下一站是軍史公園,軍史公園為921大地震後所建,佔地面積兩千三百餘坪,園區內擺設著除役的軍事裝備,包括有C119運輸機、
F104戰機、
海軍登陸艇、
多款型號的戰車以及車葉、
船錨等零件,
公園內充滿正氣凜然的氣息,是集集鎮上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
讓蟲蟲們先在門口的運動設施玩一會兒,
再進到軍史公園走一圈我們就離開,
下一是十三目仔窯,十三目仔窯建於民國二、三十年間的日據時期,為生產紅磚及瓦的磚窯,為目前較為罕見的舊式目仔窯,長度有一百四十公尺,寬度約五十多公尺,高度則有九公尺,這座箔窯共有十三個目,因此稱為十三目仔窯。在921大地震時舊有外觀不幸毀損,而後以原有的特色重建完成,目前十三目仔窯的窯洞中進駐多間特色店家,在窯洞前更建有一座休閒公園,設置有涼亭、公廁、烤肉區與步道等設施,是集集鎮上具有懷舊風情又新穎的觀光景點。今天十三目仔窯前方施工,蟲媽不想踩了一腳泥,我們沒下車,回到南軒99旁的大碗公冰店,這家冰店小蟲蟲吃完中餐就嚷嚷著要吃,蟲媽點了兩客綿綿冰和兩客刨冰,胖蟲蟲對冰品不是很有興趣,他的綿綿被大家瓜分,冰店裏的四處都開放塗鴉,小蟲蟲和隔壁桌姊姊借了奇異筆留下了醜醜的畫作…,
大家上車離開集集往廬山的方向出發,集集距離廬山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除了在埔里加油站上洗手間外讓大家在車上睡覺,到達廬山時天色已經黑了,廬山真是今非昔比,去年多次颱風重創了這裏,許多店家在是否復業中掙扎-街上亮灯的招牌不多,滿目瘡痍的道路還在施工中,溪流已經疏濬出一條水道,我們在左搖右晃中到達今天下榻的碧樺飯店,碧樺飯店是廬山數一數二的豪華旅館,但因為身處重災區-溫泉區的最低點,一樓曾被颱風淹沒,目前仍在全力復原中-地下室公湯暫不開放,蟲媽今天訂的是森湯房,
房間的空間夠大-擺放了兩張六尺雙人床和一張和式床,
浴室豪華-浴缸足以容納四個成年人…,
因為中餐吃太飽,今天晚餐吃泡麵,一人一碗乾麵加湯麵讓大家吃得飽足,
晚上想泡湯的,想下棋、玩樸克牌的,想看小說的各取所需,
蟲媽和櫃台多要了兩床綿被,一人蓋一床綿被讓今天晚上的睡眠品質很好(房間雖然有開暖氣,但因為有保溼裝置所以沒有空氣乾燥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