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篇文章:
105年12月30日星期五 天氣陰雨
胖蟲蟲餓扁了,蟲爸打算到九份老街覓食(附註二十二),找了許久才停好車-各停車場都大排長龍,
從停車區走到九份老街還可以順便欣賞海景,
在基山街口的7-11買了兩瓶冰鎮紅茶(附註二十三),
基山街是九份老街的主街道,現場人山人海-一點都沒有非假日的氛圍,遊客來自四面八方,彷彿全世界的黃種人都喜歡到九份來玩…,蟲爸花了$100元買了三支起司條給胖蟲蟲吃-CP值很低,早知道就買同價位的山豬肉香腸…,
有一家紀念品店賣的麥芽棒棒糖很便宜-@25元,
中餐時間每家店都爆滿,蟲爸找到一家店-二樓有座位,
點了兩份肉圓、兩份貢丸湯-@45元,這種點心類的食品只能塞牙縫,
店家展示一大平口鍋茶葉蛋,蟲爸買了五個-@10元,
原本想坐在九份國小的階梯上慢慢享用-但胖蟲蟲堅持馬上吃,茶葉蛋的顆粒蠻大,很好剝殼味道也不錯-物超所值,九份特產菜頭餜和芋餜翹賣的商家很少,蟲爸不喜歡排隊-竟然沒買到…,蟲爸左轉豎崎路走上坡階梯(附註二十四),
豎崎路最有名的是面具店
和阿柑姨芋圓,
我們排了好一會兒隊才買到兩份綜合冰芋圓-@45元、一份熱桂圓湯-@55元,
景觀用餐區裏人山人海,蟲爸的運氣不錯-有一大批人剛走,芋圓剛好可以把胃填滿,
離開阿柑姨芋圓,蟲爸帶胖蟲蟲來到九份國小前方的階梯休息,可能因為斜風細雨的天氣趕走了大部份遊客-只有少數遊客在這經典景點賞景,
下方的秘密基地停止營業了-蟲爸一家人曾多次光顧這家店,店主因經營理念特殊,多家媒體追踪報導過…,
回頭繼續走基山路,沒多久就來到轉角的觀景台,這裏好像是電影院散場-人潮洶湧,
蟲爸繼續往下走,商家已經轉變為咖啡館或民宿業者,
有一家廟前設有棚架,
這裏也是觀景區,但光線不好…,
再經過一些咖啡廳後
來到一處觀景木棧道區,
拍幾張照片再往前逛,
商家漸漸稀疏,
又有觀景區,
這一區就比較有遮蔽物了,
觀景區的終點是一間頗具特色的民宿,蟲爸打算從這裏折返,
回程只要經過需排隊的店家就一定會大塞車,走了好久才離開九份老街,
從九份方向下山的車輛大排長龍,蟲爸很慶幸車停得比較靠近黃金博物館,從黃金博物館的方向回台北順暢多了,因為時間充裕,蟲爸買了便當,帶胖蟲蟲到碧潭走走順便吃晚餐(附註二十五),蟲爸把車停在新店大潤發旁邊的碧潭公有停車場,非假日很好停車,
停車場旁邊是單車出租區,
這裏設有單車專用道,
到堤岸區上廁所,
繼續走親水步道,
碧潭吊橋就像是橫跨水面的彩虹,
西岸崖壁陡峭,素有『小赤壁』之美譽;
東岸有真愛碼頭,新店溪流經此地,形成水色澄碧,平靜寬廣的河面,從渡船頭至碧潭大橋,面積為27公頃,是歷史悠久的遊覽勝地。
提供遊客踩天鵝船、游潭、搭乘8人小船,體驗昔日水上交通工具悠閒樂活,近距離接觸新店溪,
岸邊設有觀景臺、階梯式看台
隔著廣場堤岸上方地方政府整頓原有茶棚及商家成煥然一新的水岸街坊,
展現歐洲河岸景觀,
蟲爸帶著胖蟲蟲坐在階梯式看台上吃便當配自家中帶出來的橘子,
有一隻小黑狗繞著胖蟲蟲討食-被主人捉走,
回程我們走堤岸上的行人專區,
再讓胖蟲蟲上一次廁所,
廁所旁有階梯通往水泥橋下,
這是一處賞景平台,平台中央設有凹狀水利設施,
上方架有行人步道,
平台邊緣的階梯路通往親水步道,
17:20接到放學的小蟲蟲,送他到位於台北車站補習班附設的K書中心讀書,再帶胖蟲蟲回家,結束了今天的行程。
附註二十二:
九份隸屬新北市瑞芳區,相傳在陸路尚未開通之時,一切物資供給仰賴海路進行,由於村落中只有九戶人家,故對外採買時皆要求備妥「九份」,久而久之,人們便以此命名。九份之發展過程可謂一段先民採金史,隨採金人潮的湧入而繁華,又隨採金事業的沒落而褪色。約略西元1890年左右,居民在福山宮土地祠距小金瓜不遠處掘到金脈,這使得原本只有九戶人家的貧窮村落,頓時聚集了三、四千戶的淘金人口,此為九份的第一次繁華。
日治時代,大量的黃金被輸往日本,致使九份產金量達到顛峰。三○年代,隨著金價上漲締造了「亞洲金都」繁華絢麗的輝煌盛況,當時由海上遙望九份聚落,燈火燦爛,時人稱之為「小上海」、「小香港」。臺灣光復之後,金礦因前期的開採殆盡,產量大幅下滑,終在缺乏開採價值與經營不善之下而結束,採金事業也因此走入歷史滄桑中。曾幾何時,隨著電影「悲情城市」一片在威尼斯影展中造成轟動之後,這個沒落數十載的小城,又三度勾起了人們的注視與回憶。昔日繁華的老街、廢棄的礦坑、自成一格的礦區風光與淘金史,經由媒體的一再傳播,吸引了四方尋找靈感的藝術家尋蹤到此,嚮往復古的遊客也大量前來緬懷思古、細細品味這悲情城市中的有情天地。
同時擁有高山屏障與遼闊海景的九份,除了有首屈一指的山海風光,春夏秋冬晴雨晨昏日夜景致各具物色。區內任何面海窗戶、陽臺、門口埕等地,均可欣賞到不同季節、相異時段的自然景觀、青鬱尖聳的「雞籠山」與開闊碧藍的港灣海濱。「春櫻花、夏清風、秋芒花、冬雲霧」為九份美麗多變之四季容顏最佳寫照。春日踏青,臺陽公司瑞芳礦場辦事處與福山宮前埕,幾叢櫻花迎面展姿。夏日山嵐清風,溫差效應造成日吹山風、夜吹海風,令人暑氣全消。晚秋時分芒花抽穗,隨著東北季風吹拂,一波波白芒如浪潮般在山巒間浪漫搖曳,駐足頌德公園上方涼亭、大竿林、雞籠山及往雙溪的 102縣道上,感受款款詩意。冬日霪雨連綿,細雨中石階兀自流著瀑布般的水流,寒意襲人的繚繞霧氣,為九份增添幾許若隱若現的另一種冷清、蕭瑟面貌。白天若無雲霧瀰漫,海上一片清朗蔚藍,可遠眺層層的海浪;入夜後,海面上漁火點點,更襯托出山城夜晚的寧靜。其它諸如坐看日出雲起、晚霞滿天、觀星賞月……,均令人動容,難以忘懷。
金瓜石,60年代以後,隨著礦脈枯竭,採金的事業雙雙走入歷史,留下的礦場景觀在70年代末期隨著懷舊風潮吹起,反而成為觀光熱門地。
附註二十三:
走進九份最熙攘的街道基山街,商家櫛比鱗次,小吃店溢出濃濃香味,琳瑯滿目的民俗藝品攤,還有古早式雜貨鋪、民宿、茶藝館,洋溢著懷舊風情的熱鬧氣氛,順著人潮走,一起感受老街的熱鬧繁華。街道兩旁的特色店家,販賣許多竹製的各式藝品、復古玩意、小物的店家,是許多遊客特地前來搜尋的寶地。走進復古玩具商家,勾起許多大朋友的兒時記趣,也是小朋友喜愛停駐的一站,不同年代的玩具,卻有著相同的趣味及玩興。琳瑯滿目、應有盡有的九份紀念木製明信片,可以貼郵票寄出,木屐、木屐吊飾也是許多遊客到此會選購的紀念品。
跟著排隊人龍,排隊嚐食趣。『賴阿婆芋圓店』,是九份芋圓店的始祖,不少遊客奔赴九份後的第一站,就是賴阿婆芋圓店。賴阿婆早期以養豬維生,後來運用最常見的芋頭變化出口感彈牙的芋圓,成為九份當地最著名的名產。從早期單純的芋圓以及蕃薯圓,現在還發展出許多新口味,讓客人的選擇變多了。店內的芋圓是以整顆鮮採芋頭磨泥,再用麵粉緊緊裹住,因此充份保留芋頭的香甜;咬起來時外Q內軟,還能嘗到新鮮又甜滋滋的芋頭香。
附註二十四:
接著來到豎崎路,整條路全由石階所組成,一排扶遙直上,略帶崎嶇的一條小徑,來九份如果沒有走過豎崎路就不算來過九份。
沿著石階一步步向上走,階道兩旁,挨家比鄰著茶藝館、咖啡屋、藝品店,拾級而上,濃郁茶香迎風飄來。石階、茶香、日式老房,勾勒出一幅懷古美景,就是這股特殊的美,吸引遊客到此一遊的最佳據點。走累了,找間茶坊歇歇腳。
『阿妹茶樓』為觀光客喜愛的景點之一。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神隱少女」,裡面有一些場景和九份老街相似,傳說宮崎駿的靈感來源就是老街的阿妹茶樓,不少日本觀光客到九份尋找卡通裡的場景,和神似「湯婆婆」的面具。
品完茶後,步行約十分鐘,來到九份國小。學校被四周的民宿包圍著,小巧精緻的九份國小,有著絕佳的風景點,站在操場司令台遠眺,基隆嶼近的好像在眼前,湛藍的大海映著淺藍的天空、白透的浮雲,令人心曠神怡,幾乎要忘了這是一所學校。是百大特色小學的九份國小,學校內更有一座非常特別的礦坑文物館,走入其中,彷彿置身於礦坑。另外,阿柑姨芋圓就在一旁,校前的階梯上常見遊客手捧芋圓席地而坐,畫面相當有趣。
附註二十五:
碧潭是新北市新店區境內的知名觀光點。根據《新店市誌》記載,碧潭又稱為赤壁潭、石壁潭、獅山邊大潭,是新店溪從山區流入新店市區時,因為河面變得較為寬闊而形成類似水潭狀的河段。由於河面水色澄碧因此被稱為碧潭,並因為其景色優美且擁有台北周圍地區少見的吊橋建築,橋下有小船、遊艇出租,泛舟於溪上,別有一番風味;是早年台北郊區很受歡迎的風名勝之一。
碧潭最早的命名由來源自新店客家住民將此處命名為赤壁潭或石壁潭,當地的詩人鄉紳蔡玉麟在與友人聚會吟詩作對時,以新店的青山碧水創作並且文藝化改命名為《碧潭》,後來這首詩被收錄於詩刊之中,再加上當時新店風景入選「台灣八景十二勝」行列,因此廣為流傳而成名。惟按客家話水色澄碧的水潭,只會稱為「青潭」,故碧潭溯本追源,得命源於潭邊大石壁,而並非水色,一如安坑則是過去客家話「暗坑」的國語化,石壁潭和安坑符合石壁村、葛藤坑的客家傳說命名法。早期碧潭面積很廣,一直到中正區寶藏巖(又稱為石壁潭寺),都屬於石壁潭未淤積前範圍,而早期真正水色澄碧的青潭則在石碇、翡翠水庫一帶。
關於台灣八景十二勝,是日治時期的1927年時,台灣北部的主要報社《台灣日日新報》根據清朝時官訂八景的作法,以民眾票選方式選出新版的台灣八景,並且在同時另外選出二別格與十二勝作為補充。其中當時的十二勝包括了草山、烏來、大溪、角板山、五指山、次高山、八卦山、霧社、北港、虎頭埤、獅頭山、旗山,但有說法指出當時十二勝中的烏來其實實際上是意指以碧潭為中心的新店風景,也就是上面提及碧潭之名被廣為宣傳的原因。
二戰之後,國民政府副主席孫科曾來台遊歷參觀碧潭的景色,並且稱讚碧潭的美景因此在吊橋頭西岸旁的大岩碧上提上「碧潭」兩字留念,至今孫科的提字仍然可以在岸邊石壁上看見。
除了美麗的潭面外,河岸被暱稱為「小赤壁」的巨大石壁與碧潭吊橋是碧潭另外兩個重要的景點。在19世紀初之前,新店溪今日被稱為大坪林與安坑的東西兩岸間原本是沒有任何的交通路線可行走,最早年的原住民通常僅靠游泳渡河,直到清乾隆年間,因永豐圳、瑠公圳的修築而在兩岸間架設了竹蛇籠之後,就被當作便橋在使用。1881年開始新店溪兩岸間開始有了渡船的經營,從新店溪上游到中游共有廣興渡、小坑渡、礦窯渡、塗潭渡、灣潭渡、小粗坑渡、直潭渡、新店渡、挖仔渡等九個渡口。
1937年碧潭吊橋正式建成,兩岸之間首次有了固定的交通路線,而原本的渡船仍繼續存在,只是漸漸轉變成休憩遊樂的性質。不過,因為鐵索吊橋不耐侵蝕再加上荷重有限不適合逐漸出現的汽車等重型交通工具通過,因此在1956年時,又在碧潭下游處修築了水泥結構的碧潭橋(當地俗稱「碧潭水泥橋」以便和吊橋分別),碧潭橋早年曾因新店溪雨季時的兇猛洪水沖毀數次,並經重建與拓寬。1997年8月拱橋結構的北二高碧潭大橋完工,北二高全線通車,變成老中青三代三種不同結構、不同高度、不同用途的橋樑近距離並排橫越過碧潭上空的景色。碧潭吊橋總共歷經三次的修繕而成為今日的樣貌,2000年時因為老舊的碧潭吊橋搖搖欲墜有結構上的安全問題,決定拆除重建,但關於重建後的造型原本有許多爭議,但最後仍以原貌重建的方式處理。2013年時在相關團體各方的奔走之下,碧潭吊橋於7月30日獲得新北市政府列為市定古蹟。
碧潭雖稱為「潭」,但它其實不是真的湖泊地形,而只是因為地形造成一段比較寬闊的河面。曾有一度因為新店溪上游的支流北勢溪上修築了翡翠水庫造成碧潭水位嚴重下降而破壞了景觀,相關單位特別在碧潭橋下修築攔水堰幫助碧潭積蓄水量,保持舊日美景,因此今日的碧潭反而可以被視為類似人工湖泊一類的景觀地形。
如前述所提,在幾條跨河的橋樑陸續建成之後,碧潭的水面交通就漸漸的失去了運輸方面的需求,轉為休憩用途。近年來由於傳統的撐船夫陸續消逝,碧潭的水面已被划槳小艇或天鵝船之類由搭乘者自己操作的休閒用腳踏船給取代。早年的碧潭河岸為鵝卵石灘,因此有許多民眾會在碧潭中玩水、游泳,但由於潭底的河床深度不一且因為本身畢竟是河道,因此水面下藏有許多暗流與漩渦,每年都會造成不少民眾溺斃的意外。
目前碧潭已被官方訂定為市級風景區,中下遊河岸經過整頓後已經全部改為堤岸般的平整形狀,因此也相對的失去了直接游泳玩水的功能。取而代之的,碧潭的河堤上陸續出現許多露天咖啡廳、茶座或遊戲攤位,雖然帶來大量的觀光人潮一掃先前的蕭條氣味,但也造成環境雜亂的問題,破壞了碧潭原本為人所稱道的自然寧靜感覺。
至於跨距約200公尺長的碧潭吊橋,則一直都是碧潭風景區的參觀重點,拆除改建後的碧潭吊橋因為沿用了舊橋的白色橋塔結構與紅色的橋身配色,因此遠看並沒有與原本舊橋差別太大,只是近年來多增加了夜間的燈火裝飾,形成一種過去沒有的景致。在碧潭水泥橋建成後,碧潭吊橋一直是台北地區年輕情侶約會遊覽的熱門地點,但也因為這緣故,高高懸掛在空中的吊橋,也成為沒有高樓大廈的年代許多人跳河自盡的選擇地點,徒增許多冤魂。許多老一輩的當地人都以這理由告誡後輩,認為碧潭常有人失足溺斃是因為跳河亡魂要尋找替身的緣故,但這其實都是單純的迷信。此處之所以危險是因為表面看似平靜水潭的碧潭,實際上是正在流動中的河流,經過長年侵蝕搬移與堆積作用後河床底下主河道與副河道的深度落差極大變成暗流,不諳地形與過分大意的玩水民眾因而落水溺斃,是值得注意的危險之一。
由於碧潭的河堤正好就緊鄰在台北捷運新店線的終點站——新店站旁,連接捷運總站與吊橋橋頭的老街道在近年來也發展為類似夜市般的觀光街道。此街道由碧潭橋前延伸到新店路和文中路一帶。
碧潭也是新北市自行車道的起點之一。從碧潭出發,沿著新店溪可以一直到騎到大漢溪、淡水河,最遠可到達新北市八里區,也可利用關渡大橋跨過淡水河到達淡水,淡水河沿岸風光盡收眼底。沿路上設有自行車出租站,可以租借自行車。每到假日,就有許多人騎著自行車馳騁在河岸上。
為解決北台灣用水問題,1979年於新店溪上游興建翡翠水庫,也因此保留碧潭的美景。近年來因攤販量巨增,環境欠缺管理,導致遊客量每下愈況。新北市政府為振興碧潭觀光,於2006年進行碧潭再造計劃,並於2008年底陸續完工。
其工程內容包括:
- 碧潭再造:原商業化行為濃厚的碧潭,改造後,增加了許多自然景觀、休憩空間供民眾使用,並以親水城市做為城市標的。
- 轄內觀光景點再造:包括二叭子植物園、獅頭山登山步道、銀河洞及和美山步道等相觀景點進行部份整建工程。
- 瑠公圳再造:為妥善保存瑠公圳遺蹟,台北縣政府以「臺灣城鄉風貌整體規劃示範計畫」進行工程,由捷運新店總站至景美溪以分段式進行再造工程,並於2008年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
- 新店溪沿岸景觀再造:將與陽光運動公園做結合的溪州地區河濱公園,園區約有10多公頃的綠化園地,民眾可以自行車的方式遊園。
- 公園及街景再造:於2008年進行13處公園及主要道路口槽化島的綠化工程,美化碧潭的市容。
- 觀光活動的舉行:結合碧潭再造及捷運的開通,重新塑造碧潭的觀光產業,透過活動的舉辦,推展碧潭的文化藝術。
以上部份資料來源: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873)[新北市瑞芳].驚艷「水」金九 -水湳洞遊憩園區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873/tony0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