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2月7日星期四 天氣:晴
今天是大年初三,07:30起床,08:00出發,從萬芳交流道上國道3號南下(從三鶯交流道後開始塞車),新竹系統接國道1號北上,下新竹交流道往新竹方向,循指標來到新竹城隍廟外圍,把車停在青少年館前方路邊停車格,來到新竹市政府前方,這裏有活動,
新竹市政府另一頭有紀念石碑,
往新竹城隍廟前進,經過消防博物館,
來到新竹城隍廟前方廣場,新竹城隍廟周邊設有大量攤商,
原本想先吃冰-今天沒開門營業,讓大家到新竹城隍廟上廁所-附近有高大的金爐,我們常吃的攤位還沒開始營業但已大排長龍,
蟲爸放棄排隊,隨便找到另一間有冷氣的店家吃蚵仔煎、槓丸湯米粉、乾米粉…,
吃飽飯後循原路往回走,先讓大家在陰涼處休息一會兒,
驅車從光復路接東大路走到底來到南寮漁港,這裏屬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附註一),
把車停好,步行來到許願鐘樓,許願鐘樓矗立於頭前溪河海口堤岸邊,醒目耀眼,與旅遊服務中心對稱倒映於舊港泊灣內,景緻幽雅,流露異國風情,是遊客留影、新人婚紗的熱門景點。
附近的廣場有遊客正在放風箏,
停車場的規模宏大,
許願鐘樓的後方有造景樓,
背後是貝殼公園,
回望
從貝殼公園往左邊走,
來到南寮漁港的旅遊服務中心(附註二)
附近有造型大螃蟹
大章魚
讓胖蟲蟲在旅遊服務中心前方的溜滑梯上重溫舊夢
蟲爸是石碑控
旁邊是南寮休閒舊港(附註三)
附近有休息區,
讓大家坐坐,
休息區的邊緣有藝術水塔(附註四)
回望
南寮舊漁港的水閘門
這一帶最醒目的是遊客服務中心,
步道走到底來到大圓鰺魚雕塑(附註五)
背面是歐式造景建物, 中間建物是由廢棄漁具倉庫整修完成的公廁
穿越公廁來到和平塔,
走上和平塔旁邊的沙丘,可以回望下方建物,
附近的海景,
貝殼公園連接遠方的許願鐘樓
馬路兩旁設有造型涼亭,
廣場上有人在放大型風箏,來到風箏的正前方,
過馬路就來到新竹漁港(附註六)
這座廣場上也有遊客在放風箏,
後方是新竹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
新竹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前方是攤商區,
天氣很熱,蟲媽買了霜淇淋@$40元,
逛市集就是要邊走邊吃…,
新竹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為兩層樓建築,
一樓是漁產品販賣部,有各式海鮮漁貨,可細細挑選。
二樓是海鮮美食區,有各種美味海鮮與小吃可供品嘗,亦可自備漁產品請廚師代為料理,
離開新竹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我們開始逛攤商區,蟲媽買了三支烤香腸-共$100元,
兩支烤魷魚@$120元,
三盒章魚燒$125元,
在路邊把章魚燒嗑掉,
開始往回走,回望新竹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
續次篇文章:
附註一:
為了營造新竹市民良好的休閒空間,吸收外地觀光人潮的進入,新竹市政府精心闢建了「十七公里海岸線」。近年來市府更致力打造城市親水藍帶,積極建設新竹左岸、17公里海岸及新竹漁人碼頭,整建17公里海岸線景觀,並活化港南風景區,串聯起「微笑水岸」,打造親水城市。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指的為新竹市的海岸線,北起南寮,南至南港,長約十七公里,屬離水堆積海岸,上千公頃的潮間帶是北台灣最大的海濱溼地,孕育了大量的蝦蟹螺貝類。 其中香山泥灘濕地潮間帶出沒的和尚蟹、萬歲大眼蟹等螃蟹景象,種類之多、族群之大,為新竹市海岸最引人入勝的生態景觀。海山漁港以南的南港濕地,為瀕臨絕種的特有臺灣招潮蟹,佔全省高達百分之八十總族群數的主要棲息地。另客雅溪口北岸金城湖一帶,為大批水鳥重要棲息地,登錄鳥類多達二百七十七種,其中經農委會公告為保育鳥類達三十多種,海洋哺乳類九種,為沿岸最具特色之生態景觀及資源。
海岸風景區包括帆船運動公園、南寮舊漁港、新竹漁港複合遊憩中心、環保休閒公園、新竹市苗圃、環保教育館、港南濱海公園、大腳丫公園、環保科技展覽室等景點,提供多元化、多面向的美食、美景、遊憩、運動及文化巡禮等休閒功能,成為全台灣知名的觀光休閒基地。另外還擁有漁港風貌、紅樹林公園、賞鳥區、沙灘區、風帆運動區、自行車步道,其間加上市政府積極推動的風力發電廠、海水淡化廠和客雅水資源處理中心,將使全區具備生態資源、產業經濟、教學研究及環境品質指標等多重價值,不但有助提升在地生活品質,更充滿發展「無煙囪」旅遊事業的雄厚潛力。
附註二:
南寮漁港的旅遊服務中心,採地中海風情藍白相間建築的旅遊服務中心,為新竹市17公里海岸風景區的地標,新建於95.7月完工,是新竹市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的新景點,總樓地板面積有一千一百七十四平方公尺旅遊服務中心外觀造型採用藍白兩色,圓形的屋頂與圓柱狀的觀景台樓層外觀,五層樓高的艦橋頂端保留觀景空間,觀景台部分高廿九公尺,配有景觀升降梯,採光、夜間照明、欄杆扶手等人性化服務。遊客可乘電梯至頂樓,鳥瞰新竹漁港整體面貌,以不同角度欣賞新竹市海岸之美。登上觀景台眺望四周,三百六十度美麗的海景、夜景景緻盡收眼底。
107年5月新竹市政府在南寮旅服中心,由建築師巧思打造的親子沙灘戲水區在親子沙灘上可以看到繫船柱、踏石跨橋、洗腳區石材,以及造型的大螃蟹、大章魚與烏龜石雕,都是將過去散落在港區鄰近廣場、街角的雕塑,移動至沙灘成為戲水的造景遊具。
附註三:
南寮舊港於民國四十八年完工啟用,面積3.4公頃,為台灣早期頗具規模之港口,加上近海漁場遼闊,漁產資源豐富,近年來,休閒漁業及海上觀光遊憩活動之盛行,新竹漁港經市政府積極爭取,進行了娛樂漁船碼頭及運動公園工程,為漁港新添了一處兼具發展休閒漁業及多元使用的設施。
南寮休閒漁港前身即是「南寮舊港」,其周邊聚落為新竹市早期發展地區之一。 但在新竹漁港開闢之後,南寮舊港的功能逐漸式微,在新竹市府重新規劃下,把舊港引入漁人碼頭、環港步道等觀光遊憩設施,除了活化及保存舊港的文化資產,也兼顧了生態、休閒的功能。
已設置的旅遊服務中心,除了可以取得十七公里海岸最新的旅遊資訊,隨著環形樓梯登上瞭望台,可以遍覽此處的地中海建築,如由舊漁具倉庫改建的展示館與公廁、藝術水塔、舊港水閘門橋&木造彩虹橋牌樓、拱門式造型鐘塔,還能乘坐腳踏船遊港,享受愜意時光。特殊藍白造景更是拍攝婚紗的浪漫天堂。
附註四:
藝術水塔為新竹市南寮舊漁港漁具倉庫水塔新建工程。這座藍頂白牆採文藝復興式圓頂的水塔,為十七公里海岸地中海型景觀,再添一處地標,同時水塔支架採「羅馬四式」建築,前往之遊客可了解造型之美,兼具教育意義。新竹市南寮舊漁港漁具倉庫水塔,興建的主要目的是供應舊港區建築物用水,水塔是採文藝復興式圓頂作為水塔主要特徵,利用西洋古典石柱作為支撐柱。 而四根支撐水塔的石柱都各有特色,分別為華麗的「愛奧尼克柱式」、捲葉式柱頭的「柯林斯柱式」、由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學者阿爾伯特所設計的「組合柱式」以及西西里島流行的「多利克柱式」,讓普遍性的水塔容器,成為美麗與藝術的化身。
附註五:
大圓鰺魚雕塑運用2006年觀光月鰺魚節活動南寮海鮮一條街的大型鰺魚模型,放置固定於貝殼公園入口,展現漁港風情。除了造景意象與資源利用的功能外,以新竹漁港主要漁獲鰺魚來彰顯新竹市臨海城市風貌,並期盼延伸漁業發展、漁港興衰的社會型態變遷,展望產業文化結合休閒觀光帶來的新契機。
附註六:
新竹漁港為解決南寮舊港不敷使用的問題,同時保障漁船作業安全及配合當地漁業發展實際需要,選定在頭前溪出海口南邊約二公里海岸開闢能全天候使用之新漁港。港區建有完善的道路與排水系統及多處廣大公園綠地,假日多為民眾來此從事釣魚、風箏、遙控車等休閒活動。 隨著魚源的枯竭,原為漁民謀生興建的漁港,轉而成為休閒為主的港口。 93年起市府大力開發沿海十七公里觀光帶,新竹漁港不斷擴充休閒設施,變更港區範圍釋出商業用地等等,發展前瞻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