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篇文章:
112年1月26日星期四 天氣:陰轉晴轉陰
蟲爸左轉步道來到教育中心-教育中心係展示動物園文化的櫥窗,包括動物生態及恐龍博物館、演講廳及動物標本、模型、生態全景展示及多媒體等方式,傳達動物知識及保育觀念,全館常設展區包括:現代方舟、動物園園史區、林旺展示區、恐龍探索館及自然生態保育區。
購票入場,
來到現代方舟-動物模型展示區,
這一區從地下室開始挑高,
開始參觀翻轉未來特展-不要向生命說再見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發起了翻轉物種瀕危趨勢行動(Reverse the red),期望阻止生物多樣性下降與恢復自然生態系。透過本次特展的介紹,讓大家能認識野生動物面臨的危機,進而響應保育行動,展期自民國111年12月1日起至112年10月29日止,
來到地下室,
參觀恐龍探索館,
這裏展出恐龍骨骼,
周邊設有恐龍模型,包括迷惑龍、長棘龍
暴龍、三角龍、恐爪龍
原角龍、恐爪龍
離開恐龍探索館,來到林旺展示區
附近設有動物園園史區
草食動物模型區,
兒童互動區,
回到現代方舟
離開教育中心,附近設有造景區,
來到台灣動物區-臺灣動物區展示臺灣的原生動物與棲息環境,展場模擬動物原生棲地的生態環境。以高比例的台灣特有種與亞洲種著稱,包括臺灣黑熊、穿山甲、歐亞水獺、白鼻心、石虎、山羌等,其中不乏幾近絕跡的珍貴品種,如雲豹(展示樣本非台灣原生種)、藍腹鷴、台灣穿山甲等。
這裏設有造景,
經過山羌區.
山羌很難找,
來到保育廊道,
保育廊道的主題是穿山甲保育,
來到昆蟲館
昆蟲館位於南北座向的山谷中,建築物佔地面積1,990.54平方公尺,為兩層樓建築。於民國94年(西元2005年)4月24日開幕。共有兩層樓,一樓包括網室生態區、食草栽培溫室、昆蟲未來館、昆蟲特展室;二樓則有序幕展示室、多媒體教室、台灣昆蟲區、夜行昆蟲區、溫室區。,
昆蟲館下方設有生態水渠,
走進昆蟲館的造景樓梯間,
昆蟲館二樓大廳以大型鍬形蟲模型為開場,為大家介紹昆蟲的起源與演化、昆蟲的構造與適應等主題,
開始參觀台灣昆蟲區,
附近設有生態網室,
這裏是蝴蝶的天堂,
水棲昆蟲區主要是文字敘述,
來到另一處生態網室,
木棧道迂迴向下,
步道彼此穿插,
來到土壤昆蟲與節肢動物區,
小朋友對昆蟲的興趣濃厚,
昆蟲體驗展示區的主題是蜻豆初開時-蜻蜓特展,
離開昆蟲館,
經過猴島,
山羌區,
來到台灣黑熊區,
石虎區的外觀很炫
內部卻找不到實體…,
大冠鷲的野外復育很成功,
這一處造景很特別,
領角鴞區造型觧明,
但牠是夜行性動物,
藍腹鷴是野外常見的鳥類,
經過台灣野豬區,
這座造景茅屋封閉中,
來到服務中心上廁所,
出入口廣場人來人往,
經過表演舞台,
來到台北市立動物園出口,
離開台北市立動物園,動物園前方熱鬧滾滾,
捷運動物園站擠滿了遊客-蟲爸放棄搭捷運回家的想法(用走的),
來到動物園地下停車場上方的展演廣場,
讓胖蟲蟲休息一會兒,
經過捷運賣場的末端
這裏是捷運賣場的頭端,
附近設有貓空纜車纜索線捲展示,
頭廷魁福德宮的上方是纜車道,
側看貓空纜車動物園站,
來到水舞廣場,
回望水舞廣場,
從萬壽橋側面的無障礙步道俯瞰河濱公園
經過位於木柵高工旁的原野運動公園,
17:30回到家-結束了今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