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承上篇文章:

102年2月6日星期三 天氣雨轉陰

接著是本山五坑,

園區參觀的另一個重頭戲就是一探坑道內的神秘世界。為了讓遊客親身體驗當時採礦工們在漆黑的坑道中工作的經驗,園區特別從有的舊的坑道內,向上掘進一條長約110米的新坑道,歷時三個多月的辛苦掘進,當中也碰到颱風下雨導致坑內積水超過膝蓋高度無法施工,以及找不到適合的出坑口等種種困難,雖然歷經各種磨難,但是,所有的努力及工作人員的辛勞都在直徑不到五十公分的坑口開通那一剎那獲得了回報。

民國93年1月4日新坑口開通了!這歷史的一刻也讓大家有機會在總長約180米的新舊坑內體驗礦工的辛苦工作。除此之外,進坑參觀流程的第一關也是依照當時採礦進坑工作時的程序:先在入坑準備室做完安全宣示,再入內參觀體驗。(體
驗活動票價為50元)
為實現生態博物園區之理念,特與台糖合作,讓遊客能夠親身體驗實際的礦坑坑道,並對其工作環境有所進一步的了解,特地將舊有的本山五坑坑道重新整修,開放部分路段,成為坑道體驗區。並利用蠟像展示當年的採礦過程,模擬當時礦工運作的情形。

蟲媽以天雨路滑為藉口不想進坑體驗,蟲爸只好帶大家到本山五坑拍照留念…,

黃金館到了,

黃金館內部展覽圍繞著黃金的主題,展覽以常設展的方式來呈現,位於黃金館一、二樓,可分為兩大主軸:

一樓以九份、金瓜石一帶的採礦歷史和相關礦業文物為展示主題,內容包括了坑道模型、斜坡索道圖說、礦業器具與礦工用品、戰浮營等等,這些與煉金樓所反映的過往礦區日常生活、環境館所呈現的礦山氣候地理風貌、本山五坑的坑道體驗…搭配在一起,恰恰完整顯示了此地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觀,

展示中最引人注目的,乃是新加入的展品九份金球,它可代表了從前九份地區私人煉金的具體成果,

二樓則是彷彿攤開了一張黃金藏寶圖般,由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多元面向來探討黃金的無限可能,主要規劃為三個單元:

一.亙古而來的黃金:從黃金的歷史時間軸、地理分佈圖與特別設計的尋寶遊戲,深入淺出地介紹黃金在人類歷史中長期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黃金在不同文明中的特殊文化意涵,

二.生命的金河:人的一生中,有許多重要時刻都可以發現黃金的身影,在此一單元中可以看見各式各樣、不同場合所使用的傳統民間黃金飾品,以及在現代金工藝術中展現新生命的黃金工藝創作,

三.你所不知道的黃金科學記:透過活潑的互動式遊戲和有趣的魔幻劇場小故事,使人認識黃金獨有的金屬特性,同時,本單元也介紹黃金在日常生活中的諸多科學應用,由此瞭解黃金的蹤跡無所不在,更值得一提的是,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認證的世界最細金絲與最薄金箔,以及經過特殊鎔鑄的園區鎮館之寶-220公斤999純金大金磚都位於本區,是千萬不容錯過的重點品項, 

蟲爸一家人從一樓逛到二樓,最引人注意的金塊讓大家摸了又摸,

蟲媽、胖蟲蟲、小蟲蟲都多次體驗…,

雨勢變大了,我們在金采賣店前拍照留念後

就鑽進戶外壓風機展式區,

壓風機可將空氣加壓,經由連通的大小風管,將風力送進坑內主要巷道與支巷。除了提供風鑽機的動力,也是四到六坑的空氣來源。這兩座壓風機為光復後台金公司時期所添購,分別有五百及六百馬力,當壓力不足時,兩座壓風機會同時啟動。

戶外壓風機展示區旁邊有一個美麗的步道可以通往勸濟堂,這條路我們沒有走過,今天這種天氣當然更加不考慮去走…,

戶外壓風機展示區設置有天棚-不怕雨淋,人體工學的椅子讓人坐起來很舒適,

蟲爸認為下雨天到九份吃飯很不方便,蟲爸建設放棄其他行程直接回台北吃飯,蟲媽雙手雙腳都舉起來讚成,黃金館三樓有淘金DIY課程-非假日採預約制,蟲媽今天無心戀棧,

我們上完洗手間就往回走,金采廣場的對面有一條岔路,這條岔路可以通往環境館,沿著四連棟旁斜坡步道往上走,或是從金瓜石派出所旁階梯往上走,映入眼簾的環境館,座落於金水廣場旁,融合了木造建築及洗石子外觀的特色,與周遭的煉金樓與水池,形成本館新地標。根據地方耆老的印象,環境館的前身「金光路55號」大約建於1974年左右,是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俱樂部、餐廳,二樓則是圖書室,是當時金瓜石居民的休閒與飲食中心。在老建築再利用的精神下,重新整修打造成為環境館,一樓規劃為金瓜石生態環境的教育場域-環境館,以及金屬工藝發展的基地-金工教室,二樓則規劃為多功能閱覽室,提供社區居民閱覽及交流使用。進入環境館常設展,入口主意象「水水山城,金奇美妙」,即帶出金瓜石多山、多水與多金的特色,民眾依序參觀即可觀賞到金瓜石的四季氣候、動植物生態、地形與地質環境、金礦成因、礦產特色、人文聚落發展及建築特色等展示內容,展場中還有展示愚人金和真金、九份金和金瓜石金之不同,以及探測金礦脈的遊戲機,可說是認識金瓜石概貌的最佳展館。

胖蟲蟲正在吃麥芽糖,蟲媽不想進環境館…,

環境館前方有一座廣場,廣場中央的圖騰很特殊…,

煉金樓就在旁邊,日治時期,「煉金樓」據說原為提供外地賓客住宿之旅館,台金公司時期(光復後)則曾短暫作為煉金工廠,後來台金公司將煉金工廠遷移至水湳洞,煉金樓因而轉作為其他使用,據地方耆老表示這裡曾經用來收藏金子,也曾設立土地銀行辦事處,提供當時礦區員工服務。因本建築造型特殊,並曾作為「煉金」使用,黃金博物園區曾向當時的職員(陳耀芬先生)查證,因此命名為「煉金樓」。
2009年7月3日「煉金樓」重新開館,籍由新館的啟用,讓金瓜石的觀光發展更美好。煉金樓內增設了劇場展設廳,裡面除了播放以真人結合動畫的礦工故事外,也在劇場內展示挖礦工具以及文獻資料,讓民眾了解九份的金礦歷史的淵源。

環境館和煉金樓的中間有一座大型休憩區,

休息區的邊緣有一座平台可以眺望山景,從這裏可以俯瞰整個金瓜石地區…,

上完洗手間我們從旁邊的步道往下走,這條步道很特殊-步道旁有一個區塊好像是礦場的牽引設備…,

走出步道就回到四連棟,讓蟲媽帶著小蟲蟲在黃金博物館外的公車站休息,蟲爸去開車,接到大家後我們往陰陽海的方向前進,在一個替代道路的指標出現以後黃金瀑布就在眼前,

金瓜石充沛的雨水經礦區表層裂隙滲入礦場,與黃鐵礦及硫砷銅礦接觸產生氧化還原及鐵菌催化作用而形成酸礦水,因地勢落差而形成的天然奇景「黃金瀑布」,也是陰陽海重要的源頭之一。

黃金瀑布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興村與梅蘭村之間,由於早期於瀑布小溪上游,為採銅礦之處,長年來因重金屬類礦砂沉積溪床作用之下,使其水質氧化而形成奇特的金黃色瀑布景觀,當地居民將其稱為『黃金瀑布』。

於黃金瀑布景觀處,可將鄰近的陰陽海其美景致盡收眼底,也可從此處遠眺到整個金瓜石山城,如此遼闊的視野,總是吸引許多遊客們慕名到此賞景拍照留念。尤其每當夕陽西下時,在夕陽的餘暉照映之下,更為黃金瀑布添增三分色彩,使其看來金碧輝煌宛若一座黃金寶庫。

而平日於黃金瀑布,也會看見即將步入禮堂的新人到此景拍攝婚紗照,藉由黃金瀑布的背景陪襯,使婚紗照看來更顯浪漫、唯美,和著新人們臉上幸福喜悅的表情,增添出濃烈的甜蜜感。

我們在黃金瀑布前拍照後就啟程回台北,我們到位於景美的貴族世家牛排館吃中餐,這裏沒有中午休息時間,我們一直吃到下午四點多才離開,

蟲爸規劃最後的行程是到位於貓空的杏花林賞櫻,

下北二高木柵交流道右轉接木柵路、木新路,由木新路2段255號旁7-11轉入恆光街過恆光橋,左轉老泉街後約4公里,隨”杏花林”之指標上山,即可到達杏花林農場。杏花林休閒農場位於台北市文山區老泉街45巷30號,日前經台北市政府建設局審查通過,並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正式發給休閒農場許可登記證(編號:052),成為台北市第二家經政府單位許可經營的休閒農場,農場總面積0.85公頃,作物以杏花、茶樹、櫻花、蘿蔔與柚子為主,自然資源豐富且充足,一片未開發的原始林區是生態導覽的最佳場所;依不同時節還可以體驗當農夫的樂趣,播種、澆水、除草或採收,都讓遊客有親自體驗的機會!

杏花林位於木柵觀光茶園的西側,遠離了所謂”主流”的貓空,回溯源頭,民國75年,當時65歲的張丁頂老先生自茶農退休,憶起以往曾在指南宮附近栽種杏花,於過年前後販售新鮮的杏花切花與人分享喜氣,人稱「阿頂伯」的他決定在位於文山區老泉里的自家茶園種些美麗的杏花,他用台灣山桃花做為基底接上杏花的枝,一開始栽種小片面積,後來不斷擴大,杏花林的阿嬤也將花帶到台北販售,但一路遙遠十分辛苦,因此孝順與心疼阿嬤的張丁頂父子決定開放園區免費讓民眾參觀,直接在園內販售新鮮切花,近20年的今天杏樹成林,園區主人希望與幸福的幸同音的杏花能為民眾帶來好運!

現今的「杏花林休閒農場」由張丁頂照顧杏花林區,張智揚負責茶葉管銷,第三代張欣柔、張依平分別開發生態導覽解說課程與DIY體驗教學。園區除了有杏花樹、茶樹、相思樹等樹種與原始林相的生態導覽解說外,還有風味獨特的木柵鐵觀音餅干、鐵觀音草仔粿的DIY手工教學活動。另外,由於張家已有超過半世紀的製茶歷史,來到園區的茶坊,可以一嚐正宗木柵鐵觀音的醇厚口感喔!

幅員廣闊的杏花林共分為三區,最上層的A區除了杏花,還有許多柚子樹,開花時期花香迷人,中間的B區為杏花林主要栽種的區域,並有完整步道供遊客賞花,下方的C區則保有大片原始林地,此外,幾年前張家第二代張智揚在杏花林畔開設杏花林茶坊,讓民眾賞花之餘享受山間品茗的樂趣。

每年國曆1月底至3月初,絡繹不絕的遊客們總是不忘造訪盛開的櫻花、杏花,但當大家專注於欣賞美麗的花海時,卻忘了留意杏花林其他時節的美,因此園主開始思考如何讓農場裡的自然資源得到最大的利用,也讓想到木柵山上走走的遊客能有不同的選擇,在木柵區農會及台北市農會的協助之下,通過了台北市政府建設局的審核,同意籌設杏花林休閒農場。

 

從原本純粹種花欣賞到開放觀光,而今將轉型為休閒農場,無論型態如何改變,不變的是張家三代一脈相承的理念;阿公切花一定是剪園區裡面的花,步道兩旁的杏花要留給民眾欣賞,也因為「阿頂伯」的堅持與細心,杏花林內鋪有寬廣的石板步道,對行動不方便的老人或身障者極為友善,許多身障者如杏林子劉俠都曾來到這裡賞花、享受自然,在這裡,隨時可以看到父母牽著小孩、扶著老人家全家出遊的景象,全園3千多株的杏花就是遊客照相取景的最佳素材,這裡彷彿成為繁忙都市人卸下壓力、輕鬆享受天倫之樂的最佳去處。

在杏花林休閒農場的自然資源豐富且充足,一片未開發的原始林區是生態導覽的最佳場所;您也可以依不同時節體驗當農夫的樂趣,不論是播種、澆水、除草或採收,都讓您有機會親自體驗!農產品的加工更是杏花林阿公阿嬤的拿手好戲,自製的醬油、醃漬品、草仔粿……等,讓您品嘗保證不加防腐劑的古早味;園區主人張智揚對於茶葉的種植、製造、烘焙及品茗都有豐富而獨到的見解,來到杏花林您可以學習當個茶葉小博士、品茶高手。

未來計劃在杏花林增設體驗教室及茶葉製造廠,讓園區有更多的硬體教育資源;在軟體方面,杏花林的第三代將四健會的扎實經營應用於休閒農場的經營,手工茶葉點心的教學由張依平負責,才從台大植物系畢業的杏花林店長張欣柔,將針對小學教育的教學內容與老師們共同設計學習課程,希望對體制外教育的熱誠,能讓杏花林成為台北市民的另一間戶外教室。

杏花林休閒農場,一個用自然生態、茶與杏花構成的台北後花園,位處台北市南區,站在園區裡眺望,高聳的101大樓、川流不息的北二高車潮、絢爛的台北夜景盡入眼廉,在此邀請您在花季之外的時節一同來體驗杏花林之美。

杏花林入口旁的櫻花已經過了最盛的時期,

滿地都是殷紅的山櫻花,

我們循著石板路環繞著杏花林散步,時間接近傍晚-人潮早已散去,蟲爸一家人悠遊的和杏花林周遭的盛放櫻花合照,

杏花雖然沒開,但有力的枝枒凌空飛舞,一大群聚落充分表現出力與美…,

我們以畫圈圈的方式儘量走過園區的毎一個角落,園區並不大,沒多久就走完了,

小蟲蟲急著回家看航海王,蟲爸順著公路繞行貓空一圈,今年的花期真是奇怪,許多櫻花樹都冒綠葉了-花況不如往年…,在一片感歎聲中回到家結束了今天的行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son56622 的頭像
    benson56622

    benson56622的部落格

    benson56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