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篇文章:
103年1月23日星期四 天氣晴
接到妻小後蟲爸往虎頭埤的方向前進(附註六),新化老街距離虎頭埤不遠,一路上標示清楚,沒多久就到達虎頭埤前方的停車場,
虎頭埤的大門很氣派,
蟲媽買好門票後
我們先到辦公大樓旁上洗手間,蟲爸今天打算用走的環湖一周,總路程大約4.5公里,
先來到迎賓廣場,
這裏有虎頭埤的招牌圖騰,
接著往左邊的步道走,
整條步道環虎頭埤一圈,彩虹噴泉定時表演,我們來時剛好看到,
紅厝是台糖市門,旁邊有戶外休憩區和停車場,
芬多精步道的入口就在旁邊,蟲媽買了四支冰棒讓大家在休憩區坐著吃,
胖蟲蟲還是老樣子-吃不完得帶著走,其他人三兩口就解決了,步道平整好走,遊客不多,隨時都可以看到虎月吊橋像利刃般插入虎頭埤中,
歇腳亭在馬路對面,
水上舞台很有特色,規模宏大,
岸邊還設有環狀的遊客座位區,今天通往水上舞台的浮橋封閉了,
竹林烤肉區旁設有洗手間,
這裏的烤肉區範圍很大,設備完善,
門口還有一座涼亭-師長專用,禁止炊煮…,
環湖道路四處都有清朝詩人王則修的詩文碑,
湖濱烤肉區設在一座龍形圖騰旁,有許多遊客在這裏烤肉,蟲爸一家人不是很喜歡露營野炊-既麻煩又不好吃…,
這一區很奇怪,短距離內設了兩間廁所,大部份的步道都有樹木遮蔭,
沒多久來到一處大聚落,這裏有一座大型建築物,設在其中的吊橋咖啡屋沒營業,
建築物的旁邊有兩棵樹,一棵是同根兄弟樹,
另一棵是相擁夫妻樹,
旁邊是第二碼頭的招牌(但第二碼頭已經遷到虎月吊橋下),
附近的涼亭休息區很多,
來自第二碼頭有幾名學生模樣的年輕人分別租了三艘相連結的腳踏船,不知道是他們的聲音大還是這裏的環境太安靜,蟲爸一路上都聽得到他們的喧鬧聲…,虎月吊橋的纜繩拉得很深遠,是這處休憩廣場的主角,
吊橋並不長,穩定度還不錯,
橋的兩邊各有不同的景致,
過了吊橋後來到八角亭,這是一座很大的涼亭,旁邊有樹木造景,在涼亭裏面休息一會兒,
我們繼續往下走,道路突然變得很寬大,
路旁有各種樹木和圖騰,
從這裏可以清楚的看到水中浮島,
這條路走到底突然斷了,只能接上馬路,
循馬路走上坡可以看到右邊有一條岔路通往蘇有志銅像,
左邊通往蟋蟀生態館,
蟋蟀生態館前方有昆蟲圖騰供遊客拍照,
蟲爸沿著馬路往下走,越走越疑惑,終於來到通往親子滑水道的下坡岔路,
親子滑水道冬天沒有開放,但更衣區可以上洗手間,
蟲爸繞著親子滑水道走了一圈,這裏到處都可以看到巨大的滑道,
回到與馬路平行的步道,我們繼續往下走,
附近多是植物造景,
沒多久來到芬多精步道出口,
再往來走來到一處大聚落,這裏是活動中心,提供了洗手間等各項設施,
南岸步道附近正在疏濬虎頭埤中淤泥,一大片區域童山濯濯的好像是來到月世界,
馬路的另一邊是山景烤肉區,
再走一段路來到露營區,這裏設有大型風雨棚提供露營遊客使用,
這一帶的景色因為沙石車進出頻繁而烏煙瘴氣,
蟲蟲們還是拼命找地方休息,
但因為我們有時間壓力-16:00前必須離開,連蟲媽都忍著腳痛盡量快走,柳樹桂花巷一開始樹木並不繁盛,
但過了三粒亭後,
漸漸就出現整排楊柳,
湖面因為步道轉折已看不到疏濬區,在夕陽西下的傍晚時分欣賞成排的柳樹實在是一件快事,
南洋杉涼亭的規模很大,
讓蟲蟲們在這裏上廁所,涼亭前方有一處木製平台,坐在平台上吹風有點冷-蟲爸誤判形勢沒穿外套下車,旁邊的一排杉木讓整個氛圍獲得重大提昇,
前方有一座不知名的寺廟,規模很大,
這一段路隨時有楊柳相伴,
環湖曲橋就在前方,曲橋可以通往湖中小島,因為島太小-一眼即可望遍,我們繼續往前走,
溢洪道木棧橋前方為馬路終點,
我們走上木棧道,這一段路是欣賞湖景的好地方,
水庫壩體就在眼前,壩體的規模不大,步道可以清楚的看到水壩的兩邊壩體,
下一段步道沒有樹木遮蔽,好在今天的陽光讓人覺得溫暖,
從這裏可以清楚的看到虎月吊橋,
越往前走第一碼頭就越鮮明,壩體重修碑設於路旁-並不明顯,經蟲媽的提醒蟲爸才發現…,
接近步道終點了,第一碼頭前方種滿了色彩鮮明的樹木,把整座碼頭染得五彩繽紛,
我們在這裏拍了好多照片,
回到大門口,
蟲爸得趕路了,扣掉加油上廁所的時間,蟲爸花了兩個半鐘頭從虎頭埤上二高到霧峰轉國道6號走到底到埔里左轉循指標到廬山,我們今天住水悅溫泉會館,
把行李拿進房間後到餐廳吃飯(住宿含早、晚餐),我們是最後一桌客人,整間飯店沒設空調,夜間的餐廳十分寒冷,飯店提供五菜一湯,菜色比想像中的好,白飯無限量供應,大家都吃得好飽,
飯店養的一隻大貓很溫馴,從櫃台跑到餐廳覓食,她很快的找到蟲爸腳下的剩魚…,
房間的空間不小,有兩張六尺大床併排放在和式的地板上,
室內湯池只有一窟,但還算大池,出水量不大,溫泉水放了好久才滿,因為沒有空調,大家輪流泡湯,但最後還是只剩胖蟲蟲在泡,飯店沒裝第四台,只能收看小耳朵節目,小蟲蟲想看的電視台都收不到,小蟲蟲和蟲爸玩樸克牌打發時間,
把胖蟲蟲撈起來吹乾頭髮後就上床睡了,飯店雖然提供四條棉被,但寒冷的空氣讓蟲爸和蟲媽整夜沒有睡好。
附註六:
虎頭埤位於新化區東郊虎頭山麓,這裡開發甚早,清道光26年間(1846),為解決居民缺水問題,台南知府周懋奇與地方士紳歐安陽築堤設堰,引鹽水溪上游河水,開發為埤圳,百餘年來,虎頭埤歷經地震、洪水氾濫以及淤積問題,容水量減少,至今仍為大新化地區的農田灌溉用水,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
園區內綠樹成蔭、湖面曲折蜿蜒,昔為台灣12景之一,虎頭倒影、虎潭釣月、水橋虹影、江亭坐月…皆是園區內著名美景,虎頭埤湖面廣闊,環湖步道貫穿全區,沿路樟樹、相思樹成林,虎月亭矗立湖心小島,並以虎月吊橋橫跨兩岸,吊橋細緻悠長,晨昏時立於橋上,俯瞰湖心,湖波光彩淋漓,煞是動人。
台灣第一水庫虎頭埤水庫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西元一八四六年),因山勢形狀如虎頭聳歭而得名,沿岸最高處為70公尺(位於青年活動中心北側山頭),埤面水最深約40公尺,背山面水,風景秀麗,西元1954年由台南縣文獻委員會選定「虎埤泛月」為「南瀛八大景」之一,亦曾創「台灣十二名勝」之一,有「小日月潭」之稱。
虎頭埤在新化東方虎頭山麓,係堵截大目降南溪,即虎頭溪而成的埤潭,水源地為約500公頃之中興林場,水質極佳。大目降溪主流發源於新化大坑尾,西流轉西北,經迦陵崁(又稱茄苓崁),至鳥占湖,會九層嶺諸山溝水,西北流經虎頭山南,轉西流,復轉北流,與大目降中溪會合,再西北流,為鹽水溪之上游,今以虎頭山為界,其上游稱茄芩崁溪,下游則稱虎頭溪,與大目降中溪會合後則稱無名溪。
虎頭埤是台灣第一水庫,為灌溉用水庫,水域面積約為二十七公頃。在台南這個人文薈萃的古都,存在著台灣第一的故事裡應不足為奇,但如此鮮明浩大的工程,她的象徵意涵與實質灌溉功能可說是等量齊觀,由虎頭埤所分流的灌溉用水,供給了五百多公頃的農地水源,也奠定了台南府城為全台首府的基礎,先人的智慧與無私的奉獻,讓虎頭埤靠著一鋤頭、一畚箕的傳統人力技術,克服興築工法上之障礙,在將近一百七十年前即已興修完成;歷經考驗虎頭埤依然屹立於府城的肩膀上,傲視著時間的演替。
虎頭埤本為灌溉儲水之用,埤潭於日治明治三十九年(西元1906)重建之後,當時地方政府台南廳即有意規劃虎頭埤闢建為風景區;於是,闢自新化國校起,經小學,貫穿中央研究科糖所至埤大門的道路。當時虎頭埤之整體風景旅遊路線,即由現今新化鎮中山路,往左鎮道路上之新化國小起,南行沿台糖鐵路邊道路至今新化國中轉東,順今信義街東行,經檀化高工至冷水埤,再轉東南行 至虙頭埤大門。路兩旁並植行道樣,以方便遊客。因之在日治時期,虎頭埤已成為著名的風景區,且為配合此風景區,新化街並大植樹木,使虎頭埤成為日治時期台灣十二大勝景之一。
位於台南市新化區的虎頭埤風景區,是台灣第一座水庫虎頭埤水庫,建於清道光26年,距今約160多年,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水庫。區內美景天成,日據時代曾列台灣十二名勝之一;民國43年臺南縣文獻委員會選定「虎埤泛月」為南瀛八大景之一,有「小日月潭」美譽,醉人的山光水色,深具觀光潛力。區外聯外路網發達,並鄰近台南科學工業園區及台南都會區,深具觀光潛力,蘇煥智縣長執政時,深覺其觀光生態優勢,因此積極推動「台南縣虎頭埤風景區特定區整體規劃、行銷及細部設計」,更向中央爭取經費,透過動線改造水、路域計畫的永續經營,讓虎頭埤兼具生態渡假中心、戶外教學等多元化功能。
虎頭埤風景區的各項建設以分區分期方式開發,交通部觀光局補助興建全區環埤步道、夜間燈光照明系統、水上表演舞台建設、碼頭區更新、水岸生態及登山步道工程、無障礙水濱步道系統,以豐富遊憩資源,提升整體環境景觀品質。在人文、歷史及生態環境景觀建設上,則由生態教育觀點出發,以環保而最接近大自然的方式,建立「生態休閒區整體形象」,藉由設施減量、動線改造、水陸域計畫的永續經營,讓虎頭埤成為兼具生態度假、戶外教學等功能多元化的觀光景點。
園區內有2000多公尺的芬多精健康步道網,及近四公里的環湖棧道,可供登山、健行愛好者做登山健行活動。尤其芬多精健康步道兩邊相思樹林高雅秀氣、林間棲息的鳥鳴叫生,皆令人賞心悅目。環湖步行棧道及湖畔置立之巨石上刻著清朝當地詩人王則修的詩詞,會讓遊客充分感受到浪漫詩情畫意。
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新化清水里誕生了一位文豪王則修,他在1950年詩人節時,曾被選為台南縣詩人代表,到台北參加台灣省詩人大會,並獲蔣介石總統召見,其所創辦虎溪吟社亦使新化文風名躁一時,在新化人的心目中,是一位值得尊敬和懷念的文人。
水是虎頭埤的特色,湖光景色,美不勝收,園區內設有三道直行激速滑水道、兩道360度旋轉滑水道,每年四月至十月開放,玩一天只要50元。另外有水上腳踏船及全國首艘太陽能電動遊湖船,環保無噪音,有專人解說,又能觀賞生態水鳥,如蒼鷺、夜鷺、白鷺、紅白冠水雞、綠頭鴨等。
本園的露營場地及烤肉區,設備齊全,各可容納1500人,腹地廣闊,風景宜人,適合舉辦各種團體活動,亦有絕佳的營火場地,便利團體舉行營火晚會。
園區中景點「雙水亭」是觀賞晨曦及夕陽美景的好所在,早上水霧壟罩,有著「虛無飄渺間、雲深不知處」的意境。另外本園區重地標「虎月吊橋」,又稱「情人橋」,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經改建後以LDE燈光環繞,夜景十分迷人,彷彿置身人間仙境,是遊客不可錯失的夜遊景觀。
本園區活動中心設有旅館部、會議室及餐廳,可供250人住宿、會議、用餐,收費非常便宜。騎腳踏車是最健康環保的運動,本園區內人車分道,環湖道路約四公里,又有樹蔭遮蔽,非常適合鐵馬愛好者來運動。
園區內虎月吊橋邊的湖畔設有「東山咖啡屋」,販賣道地東山鄉產的冷、熱咖啡,濃醇香,喝咖啡、賞湖光山色,與世無爭,悠然自得。
水上舞台:享受湖面美景的最佳場地,可供機關團體做家庭日、迎新、員工活動等用途,觀眾席有1500個座位,免費提供使用,請事前一週提出申請。(木造場地,禁用煙火)
虎頭埤青年活動中心目前四人以下套房約可容納100名遊客,加上團體套房共可提供約268人左右的住宿空間,雖然稱不上五星級的豪華,但是假日小憩旁晚時分攸遊散步林間,湖光山色楊柳飄逸,卻是人間一仙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