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1月31日星期三 天氣晴轉陰
7:30去吃早餐,房間的後方是玉山,
前方是飯店主建物,
早餐菜色相當豐盛,
大家都吃得超級飽…,
吃飽飯依慣例散步,天台設有休憩區,
公湯還沒開放
庭園不大,設有魚池,
植物造景,
主建物很有特色,
階梯通往觀景平台,
觀景平台規模不小,
可以欣賞玉山,
來到飯店門口,
下方有一株盛放的櫻花樹,
旁邊的草皮設有燈光造景,
順著木屋區的車道回房間,
胖蟲蟲繼續泡湯,
10:00CHECK-OUT,循指標往車埕的方向走(附註一),蟲爸把車停在親水步道旁的白線區,
遠方是明潭抽蓄電廠
老榕樹就在前方,
車埕火車站位在草皮區的邊緣,
到月台區走走,
車埕火車站到了,
內部各項設施齊備,
走廊擺了好幾個攤位,
車埕火車站的右手邊是日式宿舍和老街
左手邊是林班道體驗工廠(附註二)
維修機場改建的體驗工廠規模不是很大,
設有咖啡廳
藝品店
來到站前廣場,
火車進站了,大量遊客湧出車廂,
來到石碑前拍照,
附近有火車號誌
台車
台車旁是車廂展示區
鐵軌轉換鍘
老榕樹休息區
蟲爸回車上拿魚飼料,然後回到老榕樹下和大家會合,
水里真梅館
外部是咖啡廳(附註三),
內部販賣在地名產,蟲媽買了無核黑橄欖和黑糖塊…,
公廁也在這一區,
號誌樓
鐵道文物陳列館
內部的車廂有火車文物展覽,
車埕遊客中心(附註四)
內部設有休憩區,
外部也很有看頭,
蟲媽參與懸掛祁福卡…,
車埕梅莊是半開放式賣場,
停車場要收費,
車埕酒莊
林班道是大型賣場(附註五),
對面有天車
舊的遊客中心改為隱茶茶屋
木茶房是一間餐廳,
木桶便當造景是最大特色,
貯木池已改建為生態池(附註六),
設有環湖步道
有一座觀景平台,
站在平台上回望是一幅美景,讓胖蟲蟲在這裏餵魚,
蟲媽和小蟲蟲在旁邊休息,
步道兩旁種了美麗的喬木,
這段步道呈不規則狀
這一帶的風景十分美麗,
荷花區到了,
魚群對魚飼料十分捧場,
遠眺美麗的樹林,
續次篇文章:
附註一:
車埕位於南投縣水里鄉明潭壩頂下方,在日據時期曾經因興建大觀發電廠以及木材業而興盛一時,也是振昌興木材場所在地,為了運送發電工程所需的設備、原料及南投木材,早期的車埕,是一人力台車的轉運站,在當時,車埕可是南投木材的重要集散地,人車總是絡繹不絕、熱鬧非凡,使得水里車埕一帶被稱為「小台北」,可見車埕當時的繁華盛況。
日據時代為了輸出埔里糖廠所產的蔗糖,於1916年開設埔里至車埕的輕便車鐵道,後來為因應大觀發電廠的興建,便拓寬車埕至二水間的七分車鐵道匯入西部幹線,1922年完工,成為今日的集集鐵路支線,工程技師、建築工人再加上輕便車的客貨運,為車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熱鬧景象;由於車埕的地勢平坦、腹地廣大,當時由埔里運出的蔗糖皆在車埕裝車轉運,常有上百台的輕便車停放於此,於是有人以閩南話稱之為車場,因此這裡就叫做車埕;直到1937年電廠完工,工程人員撤離讓車埕這個小鎮又恢復原來的平靜。
當山林資源殆盡,政府在1995年起禁止伐木後,叱吒一時的木業公司也跟著關門,車埕也漸漸落寞,繁榮不再;現在的車埕正積極發展觀光,計劃以木材工業、電力、鐵道為推動主軸,許多木工廠已成廢墟現已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結合鐵道文化與木材工業,開發出木製生活用具及木桶型鐵路便當盒,也受到民眾的歡迎。
梅子是水里鄉的特產,在這個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當地政府規劃了車埕酒莊,於92年4月20日正式開幕!車埕酒莊是以種植梅子為主的水里鄉農會果樹第三產銷班為班底,初期酒莊以融入車埕的鐵道文化,將主要推銷的酒品依濃度取名為鐵道公主、車埕老站長、烈車長等三款推出,酒精濃度不一的梅酒更是讓民眾有更多的選擇!車埕酒莊堅持只用當地黃熟梅釀酒,製造出品質優良、口感滑順的好酒,也讓車埕又新增了一個景點。
車埕火車站建於日治時代,車埕站是集集支線鐵路的終點站,起點是二水,集集線全長29.7公里,是台鐵支線中最長的一條鐵路。車站有一段時間因木業產業的沒落,人口逐漸外移,使得車埕成為僅七百多人的小村落,於是車埕站雖有站亭、有月台,卻無人管理,顯得落寞寂寥。現在的車埕站風貌,是經歷921地震的嚴重毀損後,由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使用原木重建而成的,連站前的空地也使用原木鋪設。最特別的是到了車埕站一下火車,四面環山的美麗景色馬上迎面而來。現在的車埕正全力地將其木業文化、鐵道文化、電力產業文化、酒莊產業文化和觀光休閒農業,匯集而成一處具有古蹟懷舊與人文氣息特色的示範社區(車埕聚落),讓車埕火車站因著遊憩與教育功能的提昇,再度活躍起來!
附註二:
林班道體驗工廠
「林班」是依照天然地形或人工區劃所劃分的永久性森林區劃單位,目的是利於管理與開發。林班「道」則是未來要走的道路,秉持著老董事長 孫海先生的理念-教育與環保,從傳統木材產業轉型,推廣休閒林業與環保再生林的使用。走觀光休閒、環保、永續發展的新道路。林班道代表的是我們對林業未來的期望,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林班道商圈」結合購物、美食與育樂,彷如置身大自然般的放鬆心情,來到了「體驗工廠」 體驗木工DIY,這裡延續「振昌木業」的專業技術,用創意與童心和木頭產生一次親密的接觸,讓每個人都能享受親手打造的生活樂趣。漫步林班道可悠閒地逛逛商圈內創意店家,徜徉在購物的樂趣中;品嚐木茶房有名的木桶便餐、美食,順道來個口感濃 郁的優格冰淇淋,就在這裡,我們邂逅一個美好的回憶。
附註三:
水里真梅館
水里鄉的車埕村是集集線之終點站,目前尚留存有振昌木業大型舊廠房,大型貯木池、員工宿舍區、車埕村落、水里溪谷。日據及光復初期,車埕曾是多少年輕人的夢想,萬商雲集,一度繁華,因此水里素有「小台北」之稱,而集集支線正是這交通大動脈。
「水里真梅館」位居車埕火車站旁,原係舊鐵道倉庫,經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採用檜木重新整修後,由水里鄉農會洽租規劃為具地方產業特色農產展售中心,主要是水里鄉農會多年來努力開發的梅子相關產品及伴手禮,還有結合水里蛇窯文化的特色產品,多項榮獲農漁會百大精品獎,頗具特色,適合您典藏與分享。
特色產品:梅有精神、享受梅醋、梅子醬油、梅子油膏、麻吉梅梅、書香梅,書香梅介紹:古早味手工梅,絕無添加防腐劑,與水里蛇窯共同設計的窯器,一支水里鄉梅子食品中兼具色香味的代表作,是一款文人雅士愛不釋手的跨時代巨擘。
附註四:
車埕遊客服務中心,日式的木造建築顯得優雅而寧謐;除了提供遊客諮詢服務,簡報室播放車埕多媒體文化產業簡介,以增進遊客對車埕的瞭解;
附註五:
林班道商圈內以各式各樣的木製品及舊物利用的環保概念打造商圈環境。內部設立了四個主要廣場,位於一樓的車站廣場及中央廣場分別為美食及手創DIY商品的主要分布區域;車站廣場位於車埕火車站旁,遊客一下火車即可看見林班道商圈,從車站廣場進入則可達中央廣場,主要為體驗及DIY商品區。位於二樓的天車廣場以及觀景天橋除設有紀念品販賣區以及便利商店外;另設立室內展演活動空間作為藝文活動演出場地。
林班道商圈以探索、美食、購物、育樂等四大主題,帶給民眾充滿驚奇、創意的DIY體驗,以綠色及原木營造處於森林的感覺;響應環保及樂活精神。在【體驗工廠】,有可愛的小童玩、實用的文具、小家俱、以及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都是取材於挪威進口、台灣加工的【雲杉木】,其木質細緻,顏色柔和,且全部作品都以榫接方式組合而成,完全不用一根釘子,還可以在上面烙印可愛的圖案,每一件成品都令人愛不釋手!在這裡,您除了直接購買成品之外,也可以自己動手DIY來組合您所喜愛的作品。【體驗工廠】已事先把木材都裁切好了,並且有DIY木工組合教學。
附註六:
早期用於浸泡原木的貯木池,經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規劃整修,綠美化成生意盎然的生態池;遊客可漫步環湖人行木棧道,享受濃蔭的沁涼;或靜坐遊客中心的觀景台,欣賞池中的綠頭鴨悠然覓食,感受秘密花園的那份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