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承前篇文章:

110年10月22日星期五 天氣:晴轉陰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59).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蟲爸打算原路往回走(蟲媽累了-留在涼亭裏休息),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96).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經過仿鍾理和故居門樓,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97).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開始走主步道,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98).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岔路出現,蟲爸選擇左轉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99).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往露營區的方向走-這裏屬於客庄水圳生態區,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00).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來到露營區,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01).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這裏一邊是盥洗區、廁所,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02).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另一邊是營地(設備相當高檔),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04).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露營區的停車空間還在施工中,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05).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生態池還沒放水,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07).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開始行走客庄生態區步道,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09).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來到望螢園出入口-可O形環狀走一圈,蟲爸打算順時針方向左去右回,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11).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步道一片碧綠,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14).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轉角區的樹木十分茂密,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16).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這一帶的林像轉變,水渠是螢火蟲的溫床,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17).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水渠匯入水塘中,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19).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回到望螢園出入口,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20).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繼續前行,岔路出現,蟲爸選擇左轉,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22).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這裏屬於客庄圳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24).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經過一處休息區,蟲爸繼續直行,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26).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讓胖蟲蟲休息一會兒,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30).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這是步道盡頭-水利設施的源頭,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33).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開始走O形迴圈路,這一帶是阡陌水園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34).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這一區是百草薪園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36).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步道的盡頭有一處造景,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37).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這一帶屬醉蝶園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41).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回到濕地公園和蟲媽會合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44).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到田園餐廳上廁所,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45).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開始走木棧道-這裏屬於自然草原休憩區(附註五)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81).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木棧道是觀賞景觀滯洪池的最佳地點之一,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82).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大部份的木棧道,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83).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這段木棧道林蔭茂密,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84).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從這個角度觀賞景觀滯洪池是一幅美景,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49).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回望菸樓展示館,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50).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經過竹涼亭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51).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來到木棧道的另一處出入口,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53).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經過火焰蟲(螢火蟲)的家,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54).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這一片大草皮是自然草原區的精華地帶,公共藝術作品-《移.墾.耕.讀》都位在此處,(附註六)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55).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墾  長900cm×寬600cm×高140cm  石材  2012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56).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接著來到耕  長620cm×寬80cm×高200cm  鑄銅、烤漆、石材  2012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57).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耕的另一個角度是讀  長750cm×寬750cm×高190cm  鑄銅、石材  2012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58).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草皮上設有模型區-後方是景觀滯洪池,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60).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經過多媒體展示館-一樓是第一特展室,二樓是環境教育研習教室、兒童館—六堆小星球,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62).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多媒體展示館的正對面是觀景舞台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65).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讓大家在觀景舞台上休息一會兒,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66).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觀景舞台旁是公共藝術移  長1150cm×寬200cm×高180cm  鑄銅、石材  2012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67).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來到中軸廣場,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73).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讓胖蟲蟲在這裏餵魚,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71).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回望觀景舞台,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74).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附近正在佈置活動場地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76).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經過多媒體展示館的另一側,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77).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來到九香花園景觀區(附註七)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82).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這裏的主角是六堆開基伯公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83).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六堆開基伯公旁布置了一個臨時神壇,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84).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池畔舞台是一座兼具藝文演出與遊客休憩多元功能空間,建築體採穿透式設計,讓觀賞者在欣賞演出時,讓身後的自然景觀成為最佳的演出背景。在未有演出活動時,更提供遊客在此休憩,靜靜的感受自然生態之美。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86).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在池畔舞台旁可以觀賞生態池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88).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讓大家休息一會兒-背後是多媒體展示館,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89).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繞行到多媒體展示館的另一側,這是第一特展室-目前展示六堆運動會特展,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92).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入場參觀,首先看到跑道造景,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93).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躺平的C字形造景也很特殊,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94).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胖蟲蟲打排球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95).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拔河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96).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解說員告知運動會是對外作戰實力的展示場…,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97).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來到傳統工藝館的後方,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200).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這裏是沙坑區-周邊設有水道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99).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沙坑區的對面是兒童遊戲場-與沙坑區同樣位於水道循環區中,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201).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蟲媽陪胖蟲蟲重溫舊夢…,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203).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經過木炭藝術館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204).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進場參觀,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207).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來到傳統工藝館的中庭,這裏設有藝術造景,旁邊是東興紙傘工藝坊,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208).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東興紙傘工藝坊內的紙傘牆開放拍照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209).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其他營業區域不開放拍照…,蟲媽在這裏買了三支梅花冰棒-@40元,來到東興紙傘工藝坊的另一處出入口,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211).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在戶外座位區享用剛在東興紙傘工藝坊買的梅花冰棒,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212).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穿越遊客服務中心出入口,這裏有一個景點-客家詩路,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213).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蟲爸一家人驅車離開六堆客家園區,

續次篇文章:

附註五:

自然草原區是六堆客家人最豐富的寶庫,也象徵著六堆的起點。在六堆先民開山闢地,物資貧乏的日子裡,阿猴林所孕育的多樣化生態環境,是供應六堆先民日常生活中,各種需求的最大來源。無論是飲食、衣著、建築,還是娛樂,阿猴林中的原生植物是先民就地取材的不二選擇。從各種植物與生活的連結,亦能深深地感受到先民樸實的生活智慧。
據六堆新墾民表示,園區為重現豐富的原生植物群,依季節於環園景觀自行車道旁配置不同的喬木植栽,隨著氣候的轉變,呈現不同的景觀變化;並於園區中央設置生態池,在環湖的木棧道周圍,栽植多種水生植物;竹林廣場種植了桂竹與建置面湖背山之竹涼亭,迎著涼爽的微風望著湖面景觀倒影,不但提供遊客一個舒適的歇腳空間,也喚回許多久違不見的自然訪客,充分地展現在地的原始生命力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61).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附註六:

客家農民渡過黑水溝,抵達嘉南平原南端,由於來台較晚,在西部平原主要屯墾區已無棲身之地,遂南下渡過下淡水溪,來到大武山腳下的沖積平原上,「就殘山剩水為宗社」,他們虔誠立石,奉為開基伯公,「祭告山川,懇祈上蒼,佑此土可大,亦因可久」。在未知未名的洪氾地上,六堆先民撿石作堋,犁耕蠻荒,土地從此有了地理。因此,藝術家在創作前實地訪談客家庄耆老、客家文史工作者與歷史悠久的伯公廟,深入瞭解客家聚落文化的核心,作品《移‧墾‧耕‧讀》以一群組式作品,結合現有地景,將客家精神實踐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的公共藝術創作,詮釋斯土斯民文化內在的靈魂。《移‧墾‧耕‧讀》以四種意象融合於三組作品之中;以大武山為屏障,與生態水塘為鄰,坐落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幅員廣闊的自然草原區,與傘架聚落建築區可隔水相望,草原後方有兩座土坵,左右彎臂造形,中間有大武山軸線貫穿其間,頗有如伯公廟前拱圓化胎之勢。依山傍水環境連結三組作品的關係,表現客家族群富饒人文氣質地傳統精神,並將客家文化歷史脈絡及內化的崇天敬地的精神深刻體現,亦使觀者在遊走場域時,不僅賞析作品在空間中的動感力量外,亦能透過作品省思天地、人與自身的關係。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68).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附註七:

九香花園景觀區以開基伯公為中心的九香花園,取自客家人以盤花拜伯公的生活習慣,當然還有生男的拜新丁習俗等,以帶狀配置之景觀區域編織有如客家花布地景,搭配戶外演出空間,讓文化演藝與周邊地景產生關連。

 110.10.22.六堆客家園區 (181).jpg - 110.10.22.六堆客家文化.萬金聖母.竹田驛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son56622 的頭像
    benson56622

    benson56622的部落格

    benson56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