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篇文章:
110年10月22日星期五 天氣:晴轉陰
下一站是萬金聖母聖殿(附註八),萬金聖母聖殿設有免費停車場,
馬路旁有聖母出巡的壁畫-每年十二月的第二個週日舉辦…,
路底即是萬金聖母聖殿的正門口,
走進萬金聖母聖殿園區,首先映眼簾的是教堂主體,
教堂前方設有中庭休息區,
教堂左手邊設有一間造景咖啡廳,牆壁上有鮮明的宗教壁畫,
咖啡廳旁緊鄰聖殿教友中心,
來到聖殿教友中心正前方-教友中心一樓左側設有公廁,
聖母公園前方設有"傘立方舟"造景,
開始逛聖母公園,這棵緬梔樹是教堂的代表性植物-樹高9公尺,樹圍2公尺,胸徑達半公尺,樹冠約有8平方米,樹齡至少102年,據說與教堂同壽…,
聖母公園的面積不大,設有植物拱門,
公園邊緣的壁畫很具宗教性,
聖母公園的底部設有聖母像,
穿越聖母公園,回望教堂與聖母公園,
聖母公園旁設有大型司令台,
司令台原本應懸掛國父遺像的地方設有宗教彩繪,
司令台前方是籃球場及草皮區-舉辦大型聚會的場地,
草皮區周邊設有耶穌蒙難雕像-以連環圖方式陸續呈現,
草皮區種了一整排參天大樹,
讓大家在樹下休息,
草皮區的另一頭設有聖道明的雕像-西班牙神父,創立新修會…,
來到教堂右手邊的道明會無玷之母會院
讓胖蟲蟲在中庭側面休息,
中庭設有捐獻箱,
蟲爸一家人進入教堂,
宣講台莊嚴肅睦,
座位區規模不算很大…,
從左手邊上二樓,一樓梯間設有宗教文宣,
二樓梯間是宗教文物
來到教堂二樓座位區,
俯瞰下方宣教空間,
二樓右側梯間陳列了宗教文物-此梯間無樓梯可供下樓,
繞行左側梯間來到一樓右側梯間-設有神像和神父告解區
離開萬金聖母聖殿,蟲爸一家人驅車來到竹田驛園(附註九)-車停在路邊白線區,
竹田驛園左手邊設有小型公園,
公園底部是古蹟區,
這裏是廢棄了的景觀水池舊址-園區闢建一湧泉生態池,活力四射的噴水池,加上水中蓮花、小魚、浮游生物、青蛙、烏龜等池中生態,
旁邊是古井、水塔、澡堂
最外側是火車風情咖啡屋-昔日鐵路員工宿舍改裝,與鐵路站房、倉庫形成竹田驛園三大歷史寫照,
來到澡堂正面,
附近是台鐵高架軌道下方-設有自行車道,
自行車道連結台鐵竹田車站
台鐵竹田車站正對面是竹田驛站背面
竹田驛站前方廣場正籌備舉辦社區活動,
來到竹田驛園右側,
德興碾米廠現已外包經營餐廳-建於西元1942年,是早期竹田眾多碾米廠之一。竹田昔時地名『頓物』,其意表屯積貨物之地,是六堆客家稻米集散地,故有『米倉』之稱。德興碾米廠的碾米管路皆是木造,如今也成為懷念農業時代重要的文化資產。
"凝視壺中[凝]"造景,
附近設有涼亭
池上文庫即『池上一郎博士文庫紀念館』是為紀念日據時代的軍醫池上一郎先生,由於昔日為鄉民病患義診,深受鄉民敬重愛戴。行政院文建會將其捐贈的文史書籍,及民間善心人士後來陸續的捐書核定為鐵路文化財產,書目高達上千多冊,內容含蓋社會、史地、語文等十大類,並以池上一郎名字成立一座日文圖書館來感念他。這座全部為日文書籍的圖書館,讓竹田驛園更添書香氣息。
『李秀雲先生攝影紀念館』則是利用原本廢棄的鐵路南側倉庫,改建成為以攝影為主題的展覽館,館內提供許多古早原始原味的老照片,提供旅客賞析回顧先民生活的情境。當中展示已仙逝鄉土攝影家李秀雲的各項文物,是為了紀念他以畢生之力,用鏡頭寫下對這塊鄉土濃郁的愛,留存了許多客家文化、農村及古早慶典禮俗寶貴的歷史景象,具有相當大的歷史意義。
附近設有一座古老的舞台
舞台旁是廁所
回望
附近的休憩涼亭整理得不錯,
有一座以鐵絲為架構的火車頭造景,
火車頭造景的對面是竹田文化館-竹田文化館是昔日鐵路的北側倉庫整建而成,作為古農具展示場。並開闢藝術教室,其間有不定期的藝術展覽;或提供竹田鄉社區營造協會作為舉辦當地鄉土活動的場地,讓民眾及遊客能因此更深入地了解竹田。
與竹田文化館平行的是收費停車區,
回到台鐵竹田車站,
車站前方設有"竹田旅記"造景,
回到竹田驛站
進竹田驛站參觀,
蟲爸一家人驅車離開竹田驛園,把車停在位於萬巒的林家豬腳免費停車場,
走一小段馬路來到位於路衝的林家豬腳-平日只營業到17:50,
蟲媽點了一隻豬腳-秤重計價$450、小盤炒高麗菜-$100元、大盤油炸豆腐-$130元、三碗白飯-@15,結帳金額$725元,
室內環境整潔,服務態度親切,大家都吃得開心…,
吃飽飯回到房間休息,
胖蟲蟲泡水很放鬆,
泡完水蟲媽陪胖蟲蟲玩電腦拼圖,蟲爸看電視,22:00疲憊的蟲爸準時上床,今晚睡得不錯…。
附註八:
萬金聖母聖殿,俗稱萬金天主堂,是位於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的天主教會宗座聖殿,其堂區建立歷史可追溯至1861年,現有教堂建物則在1870年啟用,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在民國74年(西元1985年)11月27日列為三級古蹟,後改為縣定古蹟。堂區內附設有道明會無玷之母會院及一座教友中心。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西班牙籍道明會士郭德剛神父自打狗(今高雄)步行往返萬金傳教,建立了初期的信徒群體。1863年,以土塊建立了原先的小教堂,並有了固定的在地信徒。然而在1865年,南部大地震摧毀教堂。在當時的本堂神父良方濟與教友的協助下修復了。因為傳教士的勤力傳教,加上當地民眾對天主教會保持開放態度,最終使萬金成為臺灣少數以天主教徒為主的聚落。隨著信徒的增加,良方濟神父在1869年10月購入今日的堂區用地,開始興建新堂。該教堂仿西班牙堡壘式建築構造,在費時一年後終於在1870年12月8日進行落成祝典禮,由於當日適逢為天主教會的聖母無染原罪瞻禮,是故新堂以「無玷聖母」為主保。1874年,當時銜命來臺的欽差大臣沈葆楨奏請朝廷支持傳教,同治帝遂頒「奉旨」以及「天主堂」勒石,分別鑲嵌在教堂山形牆和門楣上。1984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將萬金天主堂列為宗座聖殿,自此該教堂的正式名稱為「萬金聖母聖殿」;而同年亦獲屏東縣政府核定列為地方政府維護的「三級古蹟」。之後該教堂又在民國88年(西元1999年)進行另一次的整修工程,在民國90年(西元2001年)完成。民國105年(西元2016年)8月3日下午4時許,教堂的告解室遭到縱火,造成擺放在告解室內的聖母像的頭髮和彩衣燒毀、木質的聖像本體也被燻黑;經過堂區方面近百日的修復後,於同年11月13日重新公開展示,當天並由高雄教區劉振忠總主教主禮聖母像修復完成的祝聖儀式,此事件後來被改編並放入輕小說『迷路小瑪在萬金2』中。
萬金聖母聖殿自建堂以來,每年12月的第二個週日(堂慶日)都會舉行聖母遶境遊行的活動,聖母像放置在重達300公斤木造神轎中,遶境赤山村、萬金村等地。此一遊行活動,早年還會有熱情村民自組宋江陣、車鼓陣、舞獅等臺灣傳統民俗藝團參與此活動。民國101年(西元2012年)以「天主教萬金聖母遊行」名稱被列為屏東縣民俗及有關文物。而在民國80年(西元1991年)及民國98年(西元2009年)-天主教在臺開教150週年,另各有一次巡迴全臺灣的紀錄。自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起,屏東縣政府將萬金堂區原有之聖母遊行及聖誕慶典活動,擴大舉辦為萬金聖誕季以促進觀光。民國102年(西元2013年)起,採用屏科大動漫社創造的「迷路小瑪」做為虛擬代言人受到好評。
附註九:
『竹田車站』位於屏東縣竹田鄉,於西元1940年建造,至今已超過一甲子的歲月了,是一臺灣鐵路管理局屏東線上深具歷史價值的鐵路車站,日據時期該線計畫名稱為枋寮線。原本這條鐵路線上還有歸來、麟洛、西勢站、三塊厝車站等站皆保有日式木造站房,但歸來、麟洛因旅客人數稀少已降為招呼站,已無木造站房,僅設有長長的月台而已;而三塊厝站則於民國75年(西元1986年)廢站,目前是做為鐵路材料的倉庫。西勢站的木造站房則改建為水泥式的,所以只剩竹田車站是台鐵屏東線上仍保留日據時代的木造火車站,但原木造的車站原地保存,並闢為觀光景點公園,現稱『竹田驛園』,今日實際通車的竹田站台則設於舊站北側月臺上,旅客可至『竹田車站』順訪『竹田驛園』的鐵路古蹟,尋幽一番!
竹田車站所以能倖存,實要感謝政府機關、地方民眾及一群認同鄉土文化人士的不斷努力,最後終於在有鑒於保留文化資產的重要性之下,將竹田車站列入政府城鄉新風貌改造計劃內,進行車站建築的修補工程。車站外面整理成為一個文化保存區,除保留車站原來樣式,即傳統的日式四柱造房舍,屋瓦加上斜屋頂,樑柱框架外露且構件不雕刻也不彩繪,完全簡單質樸的建築。另外同時也保留昔日的穀倉、碾米所、站房、候車室等設施,並增添景觀公園的景致,使得竹田車站雖奐然一新,仍古意盎然,舊車站的運輸功能不再,但竹田站卻得以『竹田驛園』的新風貌及名稱,於89年2月19日正式揭幕展開其新生命;現在的竹田驛園園區更豐富了,除了木造車站外,另外還有『池上一郎博士文庫』、『李秀雲先生攝影紀念館』、『竹田文化館』、『德興碾米廠』、『火車風情咖啡屋』、『湧泉生態池』等,也加入竹田車站為台灣歷史作見證的行列中。抽個空來參觀一個不再具有經濟效益的車站,如何在奮鬥中展現其歷史意義而重拾人們對它的珍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