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3月23日星期六 天氣晴轉陰
上週到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看到對松羅國家步道的介紹,蟲爸心中重新燃起來走一走的念想,經蟲媽同意後,蟲爸打消了蟲蟲們想泡溫泉的希望-好天氣別想偷懶…,先送蟲媽去買便當,接到下課的小蟲蟲後和蟲媽會合,在車上吃完便當就朝位於宜蘭大同的松羅國家步道出發,
走北宜高至宜蘭市,再轉台七線(北橫公路), 約兩個小時左右,就抵達了松羅。
以上部份資料來源: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387)宜蘭大同.松羅國家步道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387.html
松羅步道座落於宜蘭縣大同鄉境內的泰雅族松羅部落,由松羅村進入步道入口處,海拔界於280至400公尺,平緩好走,溪水清澈見底,卵石游魚歷歷在目,封溪後形成稀有的台灣鯝魚成群,水中翻肚的螢火虫,真是令人驚艷。 天然的溪瀑幽徑,幽幽地蜿蜒在茂密的森林中,沿著松羅溪而上的步道全長2公里多,保有原始豐富自然生態,也是蘭陽地區消暑最佳步道之一。
松羅步道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境內的泰雅族松羅部落;社區入口有一一座雕塑著泰雅勇士與織布婦女的入口意象。步道沿著松羅溪而行,林蔭蒼蒼,溪水淙淙,著生殖物繁盛,是步道最大的特色。來回約需3小時,採直線來回,其間有三個環狀路段,形成由三個P字串連而成的路型,遊客可於去程右行走親溪路徑,回程改走山徑,體驗截然不同的風情。
由松羅村進入步道入口處,可見清澈見底的溪流,封溪後形成稀有的台灣鯝魚成群,水中翻肚的螢火蟲,真是令人驚艷。天然的溪瀑幽徑,幽幽地蜿蜒在茂密的森林中,沿著松羅溪而上的步道全長2公里,保有原始豐富自然生態。
從台七線97.7KM處,也就是玉蘭村往太平山方向約3公里處,就在往太平山路上的松羅部落裡,沿著松羅溪往裡走就會到達,因為有禁止車輛進入的管制,所以無法開到步道的入口處,一般車子都會停在攔沙壩附近,即管制站旁的空地處。
松蘿步道原為當地泰雅族的獵徑,全長2公里,大致沿著松蘿溪而建,2003年6月,林務局將這裡規劃成為國家步道並對外開放。如果根據步道解說圖的規劃,停車的地點還不能算是步道的入口,這裡頂多只能算是一個管制車輛進出的管制哨,
從停車的地方開始走,首先會遇到一個簡單的管制站,有原住民的朋友在這裡守衛,目前無須登記申請,所以可以直接進入。走了約十分多鐘路程後,首先印入眼簾的是被溪石圍繞起來的松羅溪和佈滿山蘇的林地。再往前走十多分鐘,可至自來水廠淨水廠,仍不見步道踪跡,但至此離步道入口就已相差不遠了,
從步道入口處開始,路程單程長約兩公里,來回約120分鐘,一路走來,有闊葉樓梯草、朱青帶鳳蝶、石牆蝶、桂竹橋、兩處桂竹涼亭、松羅吊橋…等陪著您走向終點--巨石瀑布。
步道走到路的盡頭,約1800公尺,只見前方松羅溪巨石塊成群,必須折回一小段路,至C段支線的另一條沿溪步道走去,你會發現,1900至2000公尺木樁在這裡,而這兒就是松羅溪的巨石瀑布處。
松羅是位於台7線的一個小聚落,共有三個出入口,蟲爸在前兩個出入口碰壁,才發現自己太心急了,第三個出入口有明顯的路標…,循著指標往前走,沒多久就到達停車場,這裏的停車場規模很大,今天的遊客沒有想像中的多-只有幾台遊覽車和小轎車,
我們循著乾涸的河床往前走,這是一個水泥道路,路還蠻寬敞的,
河道盡頭的瀾沙壩看起來像是萬里長城-完全沒水…,
路衝處有一個管制站,管制站是由松羅部落的居民負責管理,管制車輛進出,以免造成道路擁塞。 從這裡出發至登山口,約1.5公里,沿途青山綠野,景致佳,但無遮蔭,夏日行走較為悶熱。
管制站是一個大型聚落,許多人在這裏休息,涼亭的旁邊有一座廁所,廁所的管理和蟲爸以前所在的部隊差不多-得捏著鼻子上…,
經過這個聚落後遇到一條岔路,這條岔路就是通往松羅國家步道產業道路的起點,
和原來經過的產業道路一樣,緩步往上的步道一開始是水泥步道,路面寬敞平坦好走,
一座正式的觀光廁所矗立在眼前,這座廁所維護得很不錯,惟一的缺點是洗手槽的水龍頭扭不緊-這點讓胖蟲蟲很困擾…,
路旁不是會出現小型攤商-但今天大多沒有做生意,
步道一邊依山,另一邊種滿了經濟作物,大多數是果樹,也有原住民在石礫地上種起高麗菜-真是神乎奇技…,
路旁突然出現歌聲,有一處大型農園出現在眼前,
農園中設有卡拉OK,音響開得老大,一開始覺得有點擾人,但聽久了覺得唱歌的人歌喉還不賴…,
一些與步道相關設施的,從這裡便陸續出現。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賞魚區,就位於管制哨進入不久後的一大塊高台地,這裡就有一面寫著「松蘿國家步道」屏風木牆,牆前有一人工水池,水池內擺有斗杓,看來是提供給下山遊客盥洗擦拭用的,簡單的設計頗具古意,又有些許的東洋味;而水池旁就是松蘿溪,溪內的苦花由於受到封溪的保護,因此每一隻都是又大又肥,這可是當地人的驕傲。
蟲爸沒有下到賞魚區,直接繼續往上走,從這裏開始步道轉為碎石路,碎石路是人工鋪設而成,踢著碎石走路相當愜意-只有國家級的步道才有這種設施…,從這裏開始農場區結束,道路的兩旁都是綠色的林木,
有一群台灣彌猴出現在路旁的樹上,小蟲蟲興奮的在樹木間尋找牠們的蹤跡,
胖蟲蟲還是一路找起方休息,這裏的高麗菜賣得便宜-三棵$50元 ,但個頭比山下的小很多…,
自來水淨水場到了,這處淨水場是附近部落的主要供水來源,
過了淨水場就來到松羅國家步道的正式登山口,
位於宜蘭縣大同鄉的「松羅國家步道」,是羅東林管處在宜蘭縣內已開闢的六條國家級步道之一,由昔日泰雅獵徑整修而成,這裡溫暖潮濕的氣候,造就了雨林般的森林植被原始景觀。至今仍保有原始豐富自然生態的松羅步道,漫步其中,彷彿身在亞馬遜熱帶雨林,處處充滿自然野趣,是從事自然觀察、享受清綠森林浴的好所在。
延溪而建的松羅步道是比較輕鬆適合大眾休閒的路線,步道雖然平易近人,卻是掛國家級保證的生態景點。松羅步道沿早年泰雅族人狩獵步道修築,為了維護原始生態環境,自然步道皆是就地取材施作,儘量不使用違背原始自然生態的人工建材,松羅步道最大的特色在於延松羅溪而建,松羅溪近來護溪保育執行的相當徹底,溪內燐光閃摺的鯝魚群讓人驚豔。沿途可見豐富的低海拔林相生態,濃密的山蘇隧道、讓人誤以為鳥啼聲的斯文豪氏斥蛙鳴叫,及隨處可見的保育類動植物,說松羅生態之美盡在松羅溪也不為過了。著名的環保音樂家馬修連恩就曾在此溪畔夜宿多日,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松羅步道,顧名思義應該是通到松蘿湖的路徑。林管處為了保護松蘿湖不讓一般遊客破壞,步道只做了2公里,並沒有計畫要將這條步道開完。
步道轉為濃蔭蔽日,
地面也恢復原始-為石礫路,但依舊平整好走,
微微往上的道路在久未下雨的天候下仍然顯得潮濕,
附近可供休憩的地方越來越少,最後只好找到岩石就讓蟲蟲們休息,
桂竹橋到了,這座橋短短胖胖的,
旁邊有一顆巨大岩石,聽說在水位豐沛的時節隨時會有水流漫過岩石四處奔流…,
桂竹橋的附近有一間造型涼亭,步道不時會有林木空隙-現在的天氣已經轉為陰天,
飯糰石到了,好一塊岩石橫亙在路旁,這塊岩石是怎麼來的讓蟲爸費解-附近沒有其他類似的石塊…,
飯糰石旁邊是松羅吊橋,
松羅吊橋跨越松羅溪,吊橋極狹窄,僅有腳掌的寬度,走在上面,似走鋼索,搖搖晃晃。
吊橋相當堅固,顯然比木橋適合山區的環境。因為懸空越過溪谷,所以溪水暴漲時也不會危及橋身。
我們在橋下的溪谷玩水,
這裏岩石密布,到處都有地方泡腳,
蟲媽帶著蟲蟲們找到一處風水寶地,這裏地形開闊,水流穩定,脫鞋泡腳是一大享受,
蟲爸四處找角度拍照,
回到溪旁是一大挑戰,胖蟲蟲不靈活的身手讓蟲爸也拉不住他,時而見到在岩石間蟲爸和胖蟲蟲一起倒坐在岩石上…,
過了吊橋,才是松羅國家步道的菁華路段。步道至此一分而二,主線取直,遠離溪水,支線則貼近溪谷而 行。從這裡起至終點,共有三段支線繞經溪谷。
一過松羅吊橋就遇到A段岔口,
我們右轉入岔路,岔路比主道路小,貼著河岸走,
溼氣很大,路旁滿是蕨類植物,
道路頗有高低起伏,感覺上很像是來到洪荒時代,
A段岔路並不長,沒多又匯回主步道,
又走了沒多久B段岔路出現,B段岔路圍上了黃布條-今天整修中,
蟲爸一家人繼續走主步道,
沒多久來到B段岔路出口,這裏沒有被封路,蟲爸有點想走走看,但看到蟲媽的臉色還是算了…,
主步道的景色比較單一,道路維持緩上,
岔路的路況比較不穩定-起伏不定落差大頗溼滑…,
沒多久就到達C段岔口,
這段岔口往下,道路狹窄,
這裡有種珍貴的稀有植物,就是活化石「松葉蕨」。不過它的模樣並不起眼,好像是附生在筆筒樹幹上的幾根綠毛。
這裏有一種藤蔓植物「毬蘭」,星形的細碎花苞,看上去好像捧著一束星星,
捧著星星花很浪漫,但若能走到翠綠拱門就更完美。這裡還有一座兩公尺高、由天然山蘇形成的拱門,還有巨石瀑布形成的水濂洞,
以及終點的賞魚區。來到溪岸處,看見巨岩矗立,步道從巨岩間的狹縫通過之後,隨即看見巨岩後面 的「巨石瀑布」。瀑布不高,只是小瀑布而已。瀑布之下有潭水,潭深不見底。
澎湃的水柱從天垂直而降,撞擊的水聲替這段路程帶來更多驚喜。
不過從現場來看,巨石是有的,至於瀑布則不太容易觀察到,
主要是因為步道通過巨石的下方,狹窄的通道形成了類似「一線天」的景緻,
而瀑布沖刷下來的水則透過石縫,形成了「水濂洞」的畫面。
水濂洞的樣子並不明顯,雖然資料上說「經過水濂有著灌頂的冰涼滋味,會讓全身細胞都站起來了。」不過對於沒有衣物可以替換的遊客來說,還是寧可不要有水濂比較好。這段「巨石瀑布」,要走臨溪的步道,如果走上方的山徑,則可以再往前深入一些,不過差沒多少,終點都是兩股溪流的匯流處。
水濂洞僅能一人通過,猶如柳暗花明又一春,岩石縫並不規則-得拱著身體通過,岩石上布滿苔蘚-用手借力時得有心理準備,
路越走越怪,蟲爸沒有發現回到主步道的路徑,只好循原路退回,蟲媽不想繼續往上走了,蟲爸帶著蟲蟲們往步道終點移動,
到了C段岔路出口,
蟲爸忍不住好奇心,讓蟲蟲們在主步道休憩,蟲爸往下探路,原來我們剛才錯過了岔口,沒有找對O型道路的方向,不過這條岔口位於一個大岩石後方,又沒有標示,沒來過的人很難發現這條岔口…,
又走了沒多久就來到了步道的盡頭,
終點處的溪岸又有 生態解說牌,介紹台灣錮魚。泰雅族人稱台灣錮魚為「Kole-balai」,Kole是指「魚」,balai是「真」的意思。 意指台灣錮魚才配稱為是「真正的魚」。日據時代,日本人則稱台灣錮魚為「SEIBANGOH」,意指「高山鯉魚」。台灣錮魚遍佈於台灣各地的溪流,因為味道鮮美,極受饕客的喜愛,所以長期遭到濫捕,使魚群數量大幅減少。 近年來,台灣各地有不少鄉鎮紛紛展開封溪護魚的工作,居民自組巡邏隊,參與護魚的工作。一條河流源遠流長, 流域範圍廣大,單憑政府的公權力介入護魚,往往力有未逮,成效未彰;唯有結合當地社區居民的努力,共同參與 封溪護魚,才有機會能達成護魚的任務。松羅部落的經驗就是一個成功的範列。
這裏是一片亂石灘,是巨石瀑布的上游,
一路上時而互相超越的另一個家庭又比我們先到一步,讓蟲蟲們在這裏休息一會兒,我們開始往回走,
在C段岔路路口和蟲媽會合後我們從主步道回頭,
在松羅吊橋前方有一個苦花池,過去曾盛產台灣特有的台灣鯝魚,俗稱「苦花」,泰雅族原住民叫牠「蒂烈娜」。分佈於全省各山地溪流,多棲於海拔三百到一千餘公尺的水域,主要以矽藻、蜉蝣的幼蟲或石蠶為食。這種魚最大可長至30公分,肉質鮮美,因被濫捕,面臨絕種危機。在大同鄉鄉民自覺性的努力保育下,從2002年7月起封溪,到現在已滿兩年,成果豐碩,沿著松羅步道步而行,已可看松羅溪中,「苦花」成群遨遊。不過卻被遊玩的遊客們寵壞了,每感到有遊客餵食時,便成群蜂湧而至,
蟲爸從台北揹來的魚飼料終於可以派上用場,但苦花魚太小沒辦法一口吞下魚飼料,只好等魚飼料被泡軟再讓魚群分而食之…,
回程是下坡路,一路順暢,上車後我們到三星知名的卜肉店買晚餐,
沒想到卜肉店晚上5:00就休息了,只好買了六張三星葱油餅加蛋
再到對面全家便利商店買漢堡加飲料當作晚餐,今天是星期六,整個宜蘭的車流量不大,我們很順利的從三星經過羅東上北宜高,回到家時已經超過晚上7:30了。
松羅國家步道全長約2公里有三處岔路可通往松羅溪邊-濃蔭密布沒有日曬問題,從停車場到達步道的路程約1.5公里,一路沒有遮蔭,全程來回超過7公里,屬緩上坡,走來輕鬆愜意,宜蘭多雨,雖然今天的天氣陰涼乾燥,但步道中的三條岔路還是很溼滑,蟲爸想走這條步道很久了,今天終於遂了心願,小妹前一陣子也來這裏玩過-她現在喜歡走中級山,以後雨水豐沛時找機會再來玩-景緻會和今天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