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承前篇文章:

102年8月21日星期三 天氣陰轉雨

 

接著蟲爸打算到蓮花公園走走(附註八),

 

蟲爸一路找美麗的養蓮人家,有一個店家前方養了一池香水蓮花,

 

可能是因為颱風前-營業廳大門深鎖,我們停車賞玩了好久,水池裏還有養魚,讓蟲蟲們餵一會兒錦鯉,

 

通往蓮花公園的路標不是很清楚,蟲爸一半察看地圖一半用猜的來到蓮花公園-從大路右轉進到小路時要小心迷路,這時開始下雨,蟲爸一家人搶時間下來拍照,

 

有兩大池半枯蓮花池-季節不對,蓮花池的規模很大,

 

入口有一個遊客中心,遊客中心頗具規模,上方有平台可以賞蓮,

 

穿過兩個蓮花池中間的走道,

 

往右可以通往賞蓮涼亭,

 

往左有步道造景,

 

雨勢越來越明顯,蟲爸不得不撤退,蟲爸開車往蓮潭、四十九叢等號稱全台最大的蓮農聚落移動,邊開車邊欣賞蓮花,可惜蓮田已經開始凋萎-看來有點破敗,大聚落的蓮田規模不如預期,眼見蓮田越來越少,蟲爸開始往回走,途中經過白荷蓮香亭(附註九),

 

這家蓮農設計得古色古香,中式仿古九曲橋讓人不注意都難,我們拍了許多照片才離開,

 

回程蟲爸還是一路找景點拍照,有的是大片蓮田,

 

有的是特色蓮田-規模不大但會開出彩色蓮花…,

 

小蟲蟲想到7-11吃中餐,這時已經下起滂沱大雨,蟲媽點了一大堆食物,

 

7-11雖然只賣調理食品,但環境整潔明亮,又有冷氣可以吹,無聊時還可以逛逛商品區打發時間,這一頓飯吃了好久…,

 

蟲爸在等待胖蟲蟲吃完食物時偶然看到蓮緣香水蓮花園的指標,吃飽飯我們就朝蓮緣香水蓮花園前進(附註十),

 

蓮緣香水蓮花園的規模好大,有傳統的蓮田,

 

也有香水蓮田,

還有其他不知名的蓮花品種蓮,蟲爸快門按個不停,這才是蓮花故鄉應有的風範!

 

戶外仍然下著雨,店家還有開門營業,但蟲媽不喜歡在下雨天購物,我們拍完照就離開了,因為是雨天-蟲爸取消了下午所有行程,蟲爸打算到內角去看看過去當兵時的營區,讓大家在車上睡覺,但走了半天竟然陰錯陽差的回到關子嶺,索性讓大家回飯店泡湯,蟲蟲們玩了一下午的水,直到吃晚餐時才把他們撈起來-其實是胖蟲蟲全程玩水,小蟲蟲玩了一會兒就把電視霸佔了…,

 

小蟲蟲不想吃甕窰雞,蟲媽讓大家吃第二次泡麵晚餐,

 

吃飽飯蟲爸陪小蟲蟲下了幾盤象棋,今天小蟲蟲大盤棋被橫掃,蟲爸不得不在小盤棋讓步…,

 

胖蟲蟲下午泡了太久水-想睡覺,蟲媽怕他睡太早晚上會吵大家,還是依慣例讓蟲爸帶蟲蟲們去泡公湯-蟲媽留在房間獨享室內湯,

 

今天是颱風夜,窗外下著雨勢超大,蟲爸邊看著蟲蟲們泡湯,邊擔心明天關子嶺的路況…,

 

今天住宿的遊客不只我們一家人,也有其他遊客上頂樓泡公湯,他們帶了一條小狗,蟲爸很擔心他們會讓狗下水-小朋友不斷向父母提議,好在他們只泡了一會兒湯就離開了…,回到房間蟲爸帶著滿懷的擔心進入夢鄉。 

 

附註一: 

關子嶺位於台南市白河區,地處大凍山西北側的河階台地,東南側是台南最高峰-『大凍山』,海拔為1241公尺,丘陵、群山交疊,蒼蒼鬱鬱的景致,更是令人嚮往;關子嶺山區本來是平埔族的聚落所在地,到了光緒24年,1898年台灣日據時代,屯駐此地的日本士兵在東北方的露山谷-白河東北郊枕頭山發現了關子嶺溫泉,關子嶺溫泉的發展也就此展開。

關子嶺溫泉與北投溫泉陽明山溫泉四重溪溫泉並稱台灣四大溫泉;關子嶺溫泉是經白河大地震之後所造成的,泉源發自枕頭山、虎頭山、鷲鳳山環抱的滾水溪左側,處於泥質岩層,含沙量少;關子嶺溫泉的水質非常特殊,呈灰黑色,夾帶地下岩層泥質與礦物質,因此泉水呈現灰黑色,有『黑色溫泉』或『泥巴溫泉』之稱,也是全球稀有的泥漿溫泉,由於當地盛產天然氣與硫磺,泥漿水經過這些天然熱源加溫後滑膩而帶有濃厚的硫磺味,泉水可浴不可飲,浸泡後全身舒暢。而且洗後可令皮膚有柔滑感覺,堪稱天然美容聖品。
 

關子嶺溫泉風景區位於白河區東側,四周有枕頭山、虎頭山、大凍山、雞籠山等群峰環抱,環山風景點以關子嶺鹼性溫泉為起點,沿途有紅葉公園、水火同源等休憩玩賞地點。該處溫泉不僅與陽明山、北投、四重溪、知本溫泉並列台灣五大溫泉,其泉水終年豐沛,屬鹼性碳酸泉,溫度約在攝氏七十五度間,可浴不可飲,洗後全身舒暢,皮膚紅潤光潔,對於皮膚過敏、消除疲勞、美容、胃腸慢性病及風濕關節炎均具有相當療效,是天然的泥漿溫泉。  
 

「嶺頂春風吹微微,滿山花開正當時.....」,這首由吳晉淮譜曲的「關子嶺之戀」,曾經傳唱全台灣,觸動許多人的心弦,更為關子嶺增添了無限想像的空間,多少人尋著悠揚的樂聲前去,為的就是一探嶺頂峰迷人風采。

 

關子嶺地區境內包含關嶺里與仙草里,最早在清乾隆間就已經開發,日治時代則因發現溫泉大舉開發,於是在台地下溫泉谷中形成了溫泉聚落觀光區,而由枕頭山與虎頭山環抱而成,被群山圍繞的山城,在山嵐晨霧間,竟別有一番滿山花開蝶飛舞的風情,遠眺海拔1234公尺的最高山脈大凍山,彷彿伸手可及!

 

1955年經濟商業司輔導所成立的關子嶺形象商圈,不僅溫泉區有統一的店家招牌,過往街頭的傳統日式房舍,也與歐式、東南亞各式風格的建築相互交錯,關子嶺充滿了許多值得探索的好風情

 

開發甚早的關子嶺,早在日治時期與四重溪、北投、陽明山並列台灣四大溫泉區,關子嶺的泥漿溫泉全台罕見,主要是因為溫泉水湧出時,將沈積在珊瑚礁岩曾層的青泥岩挾帶湧現,才會呈現灰黑色系,關子嶺的溫泉屬於弱鹼性碳酸泉,很多人會用沈澱在底下的泥漿敷臉或塗滿全身,用作美容與保健。被稱為國寶級的泥漿溫泉,泉質含有硫磺與鹽類,浸泡後可以殺菌,也能軟化角質,是懂得美容之道者,最趨之若騖的溫泉。

 

關子嶺風景區位於海拔約 270公尺,紅葉公園就在關子嶺風景區停車場旁一條陡峭石階之上;再往前行,即可看到極富盛名的水火同源,崖壁同時有瓦斯及泉水流出,一經點火,乃形成水火相容的奇觀;水火同源附近約1公里處,有一座主祀觀世音菩薩的『碧雲寺』,關子嶺火山碧雲寺後方岩砌成的高台,塑有巨型的白色觀音像,也是該寺的特色之一,許多民眾都聞名前往參觀。

 

附註二: 

關子嶺溫泉的發現最早可追溯到清康熙54年(西元1715年),根據古籍《諸羅縣志》所描述:『在玉案山后山之麓,有小山,其下水石相錯,石罅泉湧;火出水中,有焰無煙,焰發三、四尺,晝夜不絕』,傳神的描繪出發現此溫泉之人的興奮。當時居住此地者為平埔族原住民,後隨著漢人逐漸遷入開墾,由於溫泉無法飲用,當時僅將溫泉用來灌溉。

 

一直到日治時期,日本軍隊因討伐山區土匪,駐紮在現今紅葉公園一帶 ,偶然發現溫泉老街溪旁的溫泉,且發現此地的溫泉對於治療風濕效果很好,逐漸傳開,日本人也開始於此設立泡湯屋與溫泉會館,以招待總督與高級官員。溫泉區最鼎盛時期當屬昭和初年,當時如果有日本皇族前來泡湯,整個街區高掛大紅燈籠,顯得非常喜氣熱鬧。

 

當時的溫泉街區即現今之溫泉老街,老街上有許多從日治時期經營至今的溫泉老旅館,像關子嶺大旅社(原「元龍田屋」)、靜樂大旅社(原「吉田屋」)、清秀旅社、洗心館、警光山莊等皆是。目前以關子嶺大旅社之木造建築為溫泉區最具歷史。

 

民國六十年代因溫泉設施逐漸老舊,缺乏整體發展規劃逐漸沒落蕭條,民國85年政府資源開始投入,成立「關子嶺形象商圈」,展開整頓與規劃改善,重新展現新風貌,民國86年以關嶺覽勝獲選台南縣南瀛八景十勝中勝景之ㄧ。目前老街呈現了新的關子嶺意像,接續規劃良好的木棧道可連接此區最末端的警光山莊與新好漢坡。  

 

好漢坡指的是位於舊關嶺國小下方的山坡階梯(坡底入口位芳谷大旅社後方),是日本人為了復健、鍛鍊傷兵而建的,原有300階,後因馬路拓寬,只剩約243階。因階梯陡又多,爬起來很吃力,能登頂即是好漢,故稱好漢坡。好漢坡是觀覽關子嶺風光必行經步道,在市府規畫下,新好漢坡以溫泉口為起點,讓遊客感受溫泉鄉氣氛,新步道階梯數不亞於舊步道,但提供更安全、更舒適的森林漫步空間,供民眾遊賞嶺山風情。 

 

位於溫泉老街最上方的天梯與景觀橋,可通上方的新溫泉區, 老街入口,旁邊有一塊大石上書"緣"相當醒目,整理美化過後的老街,最醒目的是閑雲橋,老街盡頭可接續景觀木棧道續往新好漢坡,新鋪設的木棧道一邊為公園,一邊為溪谷,木棧道沿綠意盎然的公園鋪設,老街旁的溪谷,也有階梯可通往下方,老街旁的溫泉溪谷下方仍鋪設有步道可供行走,關子嶺大旅社目前為溫泉區歷史最悠久的木造建築,湯泉美地溫泉會館的對面是位於老街最下方的警光山莊,位於175縣道道路上方的關嶺派出所旁邊是紅葉公園入口,

附註三:

關子嶺溫泉源頭有二處,一處在警光山莊旁寶泉橋後;另一處在火山王爺前路基下 方,近年又在嶺頂公園旁鑽得一處新的源頭,泉水豐沛。其泉質為弱鹹性碳酸泉,PH8,湧出時水溫約在攝氏七十五至八十度左右,水質滑嫩,有極濃的硫磺味。溫泉中蘊含了有益人體的礦物質和氣體,對於美容、皮膚及神經疾病等有相當的療效。 

附註四: 

水火同源又名「水火洞」,名列台灣七景和台南八景,幾乎是前往關子嶺必遊的景點,位於台南市枕頭山西南方,地質構造關係,崖壁隙縫常年冒出天然氣,由於天然氣及泉水從壁縫中同時流出,經點燃就形成水中火的特殊景觀。

水火同源位於碧雲寺東南方1公里處,依自然定律而言,水火本不相容,然而,此地地質構造特殊,崖壁間有天然氣冒出,經點燃後火焰不熄滅,而崖壁縫隙中同時又有泉水湧出,形成「水中有火,火中有水」的水火同源特殊天然景觀。

 

地方流傳著「火麒麟」水火同源由來的故事,文史工作者邱瑞寅表示,關子嶺所在的「枕頭山」有另一個名字「麒麟山」,當地還有麒麟隧道、麒麟尾部落等地名。傳說水火同源所在地是吐火的麒麟頭。

 
水火同源為泥火山的一種,為有氣有水的泥火山,分佈於台灣西南部地區的泥火山中其噴溢的材料,有泥、水、氣全含的為大部分的泥火山;其所蘊含的地質學意義也不可被忽略,至少地下有含水與氣的地層,至少有一破裂通路令其出來,地層含豐富的水和氣,有其一定的形成原因,破裂通路即所謂的斷層線,關子嶺水火同源的存在之意義不容忽略。

 

關仔嶺─水火同源,崖壁孔隙泉水流出,在其下方形成一水潭,池中岩壁又時時冒出天然氣,經過點燃後,火就從水中冒出,形成了水火同源的奇觀。昔日,由於鄉人迷信認為這是神火,便在其旁設置香案膜拜。水火同源是因天然氣與水同時自岩壁裂縫中冒湧出來,因此 燃燒時的火燄浮在水面上,景觀非常特異難得。

 

相傳在以前有一條火龍與一隻水虎因意見不合而起爭執,而想用打架決一勝負,卻兩敗俱傷。最後火龍化為火、水虎化成泉,變成現今水火同源的景象。當地更有「噴火麒麟」的地理風水之說。而在水火同源旁有此傳說之立體壁畫。但實際上是因為當地地質結構特殊,崖壁冒出的泉水因為壓力變小,水中所含之甲烷氣體變成氣泡向上飄升經點燃後火焰永不熄滅,成為火中有水、水中有火的特殊景象。

 

二百多年前水火同源已被發現,據推斷應是平埔族人焚耕所引燃,如今水火同源景觀已闢為公園,並配合關子嶺回春計劃,將昔日凌亂之商店,規劃為整齊清潔美觀之形象商圈,並且在水火同源下方闢一替代道路,建有小停車場,可免因環山道路無法停車之苦,出火處上方有一石雕神祇,此係日本之火神不動明王,為民國25年新營郡知事所立,光復後溫泉區民眾集資為其建火王爺廟於好漢坡旁。

 

 附註五:

碧雲寺原名火山廟,建於清嘉慶三年。位於枕頭山西南麓,俗稱「新巖」。源於大仙寺,供奉觀音大士,相傳為明鄭時期所建。古剎依山勢而建,寺門古樸雅緻,內部棟樑雕刻細膩,殿堂莊嚴清靜,香火鼎盛。碧雲寺附近有水火同源奇景,俗稱水土洞,地層裡同時冒出地下水與瓦斯熊熊火焰在水面燃燒跳躍,經年不滅。山門右方有一出米洞,寺前視野極佳,晴朗時可眺望嘉南平原風光與俗稱「舊巖」的大仙寺合稱前南瀛八景之「關嶺雲巖」。  

 

碧雲寺與水火同源承屬一脈,位於枕頭山南腰相傳為「半壁吊燈火」的麒麟穴,自大仙寺迎回觀音聖像坐鎮,涵蓋了佛、道教與台灣民間傳統信仰,建築構造大部分以台閩及日式混合為風格,民國86年由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

 

西元1792年,一名叫李應祥的文士自中國來台,起初在阿公店(現岡山鎮)居住,3個月後登上火山大仙岩,於西元1796年為尋晚年隱修之所,而攀山涉水,由於李應祥善於勘輿,發現在枕頭山南腰「半壁吊燈火」傳為麒麟穴,於是披荊斬棘,自大仙寺內迎回觀音聖像坐鎮於此,隱遁修行,即為今天碧雲寺的開山起源。

 

碧雲寺真正興建廟宇,是當時附近的8位儒生,因仰慕李應祥學養品德,與一書僮前往拜師苦讀,西元1806年前往福州趕考,連書僮9人皆應試登科,9人感佩觀音靈佑,於是合資大銀千兩,購買當時他們師徒所開墾的田地,捐作寺產,並興建寺廟,稱為碧雲寺,這座寺又稱為「新岩」,大仙寺則為「舊岩」。

 

碧雲寺在同治8年至西元1903年,曾陸續修建數次,1904年又因大地震毀損一次,但寺方因故無人管理沒有修建,1931年大仙寺暨碧雲寺管理人均為廖炭,然番社庄長陳按察因憤廖炭只建設大仙寺,而不修復碧雲寺,於是向日法院提出告訴,經白河庄長林占春及地方仕紳綢解,廖炭只好將碧雲寺產全部交與番社人管理,自此碧雲寺、大仙寺正式分家,陳按察開始組織管理,同年因原有建築陳舊,在陳按察發起之下,廟宇重新改建,大殿亦改建完,還有觀音菩薩聖像,善財良女及十八羅漢金身皆此時完成,1953清虛宮(天公廟)完工,蔣介石先生曾親臨獻香,並賜匾額「凌宵寶殿」。

 

附註六:

出米洞就在山門南側外面,兩塊岩石夾縫底下的一個小洞。相傳從前出米洞會自動漏出米來,恰巧是夠寺中使用,後來有位貪心儈人偷挖了一整晚並將米佔為已有,從此出米洞就不再出米了。白河鎮公所的網頁上面寫了一種說法:牆邊有一處「出米洞」乃日據時代民眾造反,寺方將米糧藏於洞中,要用時在從石洞中取出,被路人瞧見,以為石洞會出米,乃傳稱為「出米洞」。

 

附註七: 

大仙寺又名大仙巖,或稱舊巖,可以說是南台第一古剎,主祀釋迦牟尼,大雄寶殿仿日本奈良大佛建築,建於清康熙年間,佔地三甲,列為三級古蹟。不同於台閩一般寺廟造型,是承襲中原地方佛寺建築的傳統配置。位於台南市白河區枕頭山,由水火同源過火山碧雲寺,再往白河水庫方向行進,即可至大仙寺。 

 

大仙寺為清領時期福建高僧參徹禪師所創,位於關子嶺群山的尾端,俗稱舊岩,相傅是「仙人拋網」的靈穴,而相距不遠的碧雲寺則是「半壁吊燈火」的靈穴,又稱之為新岩,日治時期大正4年(1915年)建大雄寶殿,外貌仿照日本奈良大佛寺,屋頂為「日式屋瓦」樣式,為全台保存日式屋頂結構的2座寺廟之一,大雄寶殿通樑上的擂金畫是彩繪大師李漢卿作品,而大雄寶殿後的「大悲出相圖」則是名畫家潘麗水作品。 

 

台南市計有5處寺廟經內政部評定為『台閩地區古蹟』,南鯤鯓代天府為二級古蹟,學甲區慈濟宮、佳里區金唐殿、佳里興震宮及關子嶺大仙寺均列為三級古蹟。

 

關子嶺大仙寺,主要是一座仿日本奈良大佛建築的大雄寶殿而得躋身古蹟之列,大仙寺位於台南市白河區枕頭山麓,亦即在關子嶺群山的尾閭,古色古香的殿堂,極具古典之美,俗稱舊巖。

 

為國內佛教九大門派之一係國家核定之三級古蹟,南台灣第一古剎,建於清康熙年間,主祀釋迦牟尼、觀音菩薩、三寶佛祖、地藏王菩薩,其寺廟具有中國神州氣象之風格,不同於一般寺廟建築造型,建築群配置,承襲中國佛寺建築的傳統。 

 

大仙寺主祀觀音菩薩,總面積約六十餘公頃,建築物佔二十餘公頃,主要殿宇有大雄寶殿、觀音寶殿、三寶殿、地藏寶殿,系全台最宏偉的寺廟之一,目前有法定信徒423名,信徒代表39名,董事15名,監事5名,顧問10名,狀學金審查委員11名,執行秘書1名,書記2名,男女寺眾四百多名,是台灣寺廟中僧尼同寺人數最多的地方。 

附註八:
蓮花公園位於白河鎮玉豐里頂山仔腳部落北側,佔地約四公頃餘。公園自民國八十五年建造賞蓮亭後,即陸續加以規劃建設,內除有主要的蓮花池外,還有賞蓮棧道、主題意象廣場、休憩區、多功能藝文賞蓮台、蓮花主題意象瀑布、賞蓮休憩涼亭、多功能展演廣場、森林浴空廊等,另也規劃了完善的停車場、服務中心,供蓮花季時的人車使用。

 園區是依照自然生態所規劃,兼具園林教學之功能,又富詩情畫意之美。建議遊客先於賞蓮棧道近觀蓮花池,再入園欣賞園內多樣式的植栽,最後可上「賞蓮亭」,從高處遠眺附近景色,或居高臨下觀看蓮花田。公園四週則有一般蓮農經營的小店和蓮花池,逛完公園後,來此採購蓮花相關產品,或現場享受都非常適宜。
 

觀蓮亭係由原木興建的2層建築,登亭遠眺蓮海,晨曦欣賞蓮葉露珠、蓮花怒放;雨天聽細雨打蓮葉,激起漣漪;夕陽彩霞照映蓮海,如詩如畫。白河鎮蓮田主要分布在廣安蓮潭玉豐等里,尤以廣安最多,每當6月至9月為賞蓮最佳時節,一片蓮海,徐徐涼風送來清香,坐臥於蓮花公園的任一角落,均有偷得浮生半日閒之難得愜意。 

  

附註九: 

白荷蓮香亭是一個全年性的專業賞蓮區,園中大王蓮、香水蓮等各式蓮花,百花齊放、美不勝收。園區內中國古典式的涼亭、曲橋造景,景觀設計之優美,令人嘆為觀止,讓人彷若置身在江南風光。白荷蓮香亭另設有浪漫餐飲區,在雅靜的田園風光中,享受精緻傳統美食及園主精心研發的香水蓮花凍、蓮藕等,提供遊客優質深度旅遊服務。

響應環保與生態保護的重要性,規劃有生態教育專區,目前培育有獨角仙和鍬形蟲,可讓大家看到小昆蟲的俏模樣,在潛移默化中,達到環保與生態教育的效果。

荷藝生活是荷花與藝術結合的生活藝術,本園提供有彩繪蓮花,讓大家享受荷畫的意境,並有蓮花衫供大家採購,更有陶藝品展示,可享受親子DIY。

 

附註十:

位於台南縣白河鎮大竹里的「蓮緣香水蓮花園」,有佔地約四公頃的蓮田,是當地最大的蓮花種植區,園內種有各式品種的蓮花,從巨大可坐兒童的巴西亞馬遜河所產的帝王蓮,到最小的小白蓮,是家庭親子、學校教學最好的去處,販賣部販售蓮花茶、蓮心茶、蓮子、及各式蓮製果凍、酥餅、蓮藕粉、冷飲。 
"蓮緣"擁有全台種植面積最大的香水蓮產地,種苗年銷售約2萬苗市占率超過80%,花朵年銷售約83萬朵市占率超過60%,園區占地超過2萬坪,在地營業超過10年。所製作產品皆為純正品,並使用有機肥非一般農藥,製作過程透明, 

香水蓮早上七點左右開花,下午5點左右閉合隔日再開。 帝王蓮剛好顛倒,是晚上開花,早上閉合。 業者把這兩種花種於同一池,所以不管你哪時候來,都可以看到綻放的蓮花與閉合的蓮花。

蓮緣香水蓮花園是一處免費開放的休閒農園,園內種滿各式蓮花,每至蓮花開花時節,總會吸引許多愛蓮人士到此觀賞。蓮花園擁有不少蓮花品種,包括來自巴西亞馬遜河之世界最大蓮花─帝王蓮,以及全世界最小的蓮花─小白蓮,教人眼界大開。此外,園區並推出香氣襲人的香水蓮花茶,並展示蓮花攝影作品、蓮花盆栽等,喜歡鮮花的人,也可購買插瓶,讓清新的花香環繞家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son56622 的頭像
    benson56622

    benson56622的部落格

    benson56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