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5年8月22日星期二 天氣晴

 P1250223.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為了配合公設區8:00開始營業-小蟲蟲想打保齡球,蟲爸一家人06:50就出發到接待中心,

 P1250074.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因為時間還早-牛仔廣場十分冷清,

 P1250072.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餐廳位於接待中心一樓,早餐採自助式吃到飽,餐食比想像中豐盛,中西式餐飲、各式冷熱飲料、水果齊備,

 P1250075.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蟲爸選擇的餐桌位於B1游泳池上方,胖蟲蟲邊吃邊欣賞其他泳客玩水英姿-看得眼睛發直…,

 P1250076.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胖蟲蟲吃飯速度不快,08:00讓蟲媽陪小蟲蟲先去打保齡球,等蟲爸搞定胖蟲蟲到B2公設區時小蟲蟲已經開打了,

 P1250078.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我們可以免費打四局保齡球-蟲媽全都讓給小蟲蟲享用,保齡球設備有點老舊,再加上小蟲蟲的技術不佳-洗溝的頻率很高…,

 P1250081.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胖蟲蟲在旁邊玩投籃機,

 P1250089.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小蟲蟲打完保齡球後也加入投籃機行列,蟲媽趁其他遊客還在吃早餐,先訂了半小時撞球-免費,大家的技術都不好-進球大多數是運氣…,

 P1250096.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其他遊客成群結隊的湧入公設區,蟲爸一家人見好就收-回到房間休息,

 P1250103.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上接駁車到停車場開始今天的行程,第一站是出火(附註一), 

 P1250106.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出火設有免費停車場,

 P1250104.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找好位置停好車後,步行至出火景觀區入口處,解說牌有解釋這邊出火奇觀是為什麼-因為天然氣的關係,就算是下雨天還是可以看到出火,停車場旁設有觀景台

 P1250105.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沿著觀景台旁的階梯往下走

 P1250109.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來到平坦的步道區, 

 P1250111.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走沒幾步路來到一處大草原,從這裏可以看到出火的整片景觀,四周設有簡易圍籬-禁止遊客進入,噴火的地方就算是白天也很明顯,而且出火點不只一處,

 P1250119.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聽說這裡有攤販在賣烤玉米和改運蛋,但我們當天去卻沒看到,第二個景點恆春古城就在附近(附註二),恆春古城共有四個城門,蟲爸只考慮參觀東門-城牆、城門保存的最完整,而且算是規劃比較好的古城門,蟲爸直接把車停在東門旁邊的停車場,

 P1250124.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搶孤棚就位於東城門旁邊的空地上,恆春搶孤不僅聞名全台,也成為鎮內最熱鬧的活動之一,中元普渡會將祭拜的用品發給孤貧-普渡的祭品也稱作孤品,因為分發孤品時常常發生爭搶推擠,才設計出「豎孤棚」的比賽方法,來爭取孤棚上的孤品(附註三),

 P1250122.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搶孤棚緊依城牆而建,中元節的搶孤活動剛過,全部設備都經過重新整理,

 P1250128.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搶孤棚對面設有小公園,

P1250131.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公園旁有洗手間,

 P1250133.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蟲媽嫌天氣熱先回到車上休息了,蟲爸帶著蟲蟲們開始逛東門,馬路旁是四驅吉普車俱樂部-附近停滿吉普車,

 P1250136.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馬路將城牆一分為二,一邊設有告示牌樓-後方是小型停車場,

 P1250139.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這段城牆是展示用,最大的亮點是固定搭建的搶孤棚…,

 P1250137.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過馬路來到東門的正前方,這裏整理得很不錯-有一大片空地被整理成長條形的公園區, 

 P1250142.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從城門洞可以看出城牆的厚度, 

 P1250143.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有階梯可以登上城門

 P1250146.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登上城門後可以在城牆上方的步道漫步-東門的城牆長約500公尺

 P1250148.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走上斜坡登上城樓

 P1250149.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可以看到砲台、砲孔,

 P1250154.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可以遠眺恆春鎮全景 

 P1250153.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還可以看到附近的搶孤台 

 P1250152.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慢慢的回到車上,墾丁海生館離這裏不遠-回到台26線往車城方向遇到台灣牛餐廳左轉循指標可達(附註四),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共分台灣水域館、珊瑚王國館及世界水域館三個展示館,以及特展區定期舉辦特展。入口迎賓廣場上設有兩座親水廣場,提供遊客嬉戲及休憩之用。入口處有太平洋親水廣場及鯨魚親水廣場,皆以等比例製作的實體模型展示,前者呈現台灣東部海域常見的海豚,旗魚等,後者有大翅鯨跟幼鯨躍出水面,抹香鯨噴水換氣,遊客可在此廣場中戲水消暑,享受南台灣的陽光和沁涼的水意

海生館全區圖

停車場大得驚人, 

 P1250158.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出入口是弧形設計,蟲媽先去買票-小墾丁渡假村提供兩張免費門票,

 P1250159.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蟲蟲們在附近的座位區等待,

 P1250160.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座位區旁是大型商場,

 P1250161.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裏面賣的商品大多是在地特產…,商場最讓人流連忘返的是冷氣,

 P1250163.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穿過商場來到驗票區,

 P1250166.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進到墾丁海生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迎賓廣場,太平洋親水廣場就在前方,

 P1250168.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這是一座很大的玩水區-水很淺,專供小朋友使用,池中有海豚、旗魚…等海洋生物等比例模型,

 P1250169.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四周圍立有造型公仔, 

 P1250172.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遊客中心本身就是大型餐食區,

 P1250177.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廣場另一邊也設有餐食區,

 P1250175.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廣場正中央是公共藝術品-愛與新生,

 P1250178.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鯨魚廣場是以座頭鯨躍出水面的動態等比例雕塑為背景的不規則形狀戲水池,

P1250179.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池水不深-吸引眾多大人、小朋友在此玩水…,

 P1250186.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終於進到主場館了,

 P1250187.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挑高的大廳,以強力鋼索懸垂而下的海洋生物模型,

 P1250198.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還設有海底魚類模型, 

 P1250195.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蟲媽決定先逛珊瑚王國館(附註五),

 P1250199.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珊瑚王國館以珊瑚礁漂潛為故事主軸,藉由逐漸下潛海底所看到的海底生物景觀及沈沒的海上交通工具「沉船」,是如何成為海底生物的樂園。最後,介紹全球努力拯救珊瑚的觀念在告訴遊客珊瑚在海洋中的重要性。 

珊瑚王國館平面圖

珊瑚王國館包含珊瑚礁預覽,主角是柱狀的水族箱,

 P1250200.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獨立礁也是大型水族箱,

 P1250206.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第一段海底隧道設有電扶梯-可加速遊客向前行進速度,可能是怕擾了遊客興緻-電扶梯沒有運轉,

 P1250209.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這一區的風景真棒,還可以透過魚池看到對面第二段海底隧道…,我們拍了好多照片,

 P1250212.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水下工作站是兩座海底隧道的緩衝區,

 P1250214.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第二段海底隧道來了,

 P1250221.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和第一段海底隧道類似,依舊是人潮洶湧,

 P1250220.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第三段海底隧道和前兩段海底隧道處於同一座魚池,整體氛圍相當特殊…,

 P1250237.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隧道沈船區模擬海底生物廢物利用的精神,

P1250248.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打造一個符合需求的生態環境,

 P1250245.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全球拯救珊瑚礁區有大量說明,花園鰻區是大型水族箱,

 P1250250.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白鯨海底隧道人氣爆表,好幾隻白鯨在隧道四周悠游,

 P1250256.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不時還好奇的看著隧道-好像進到動物園看動物…,

 P1250260.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探索海哺類是海中生物說明區-對白鯨的一生有深刻的解說,

 P1250265.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續次篇文章: 

附註一: 

墾丁是個無奇不有的地方,冬天有東北季風造成的落山風,夏天的颱風也經常從此地登陸,在墾丁半島的地底下,還蘊藏了天然氣,出火就是天然氣冒出地表,經過點火燃燒的現象,當地人視為奇觀。出火是恆春半島著名的地質景觀,儲藏於泥岩層中的天然氣從裂隙竄出至地表,經點燃後而形成的天然景象,故名「出火」。出火位置在恆春東門外約100公尺處,經由縣道200線可達,距離該條公路甚近,常有旅客於此駐留觀賞。目前,出火已被規劃為特別景觀區,有步道、欄杆、停車場,火也不會四處亂冒了。隸屬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所管轄,但常傳出旅客或小販利用出火烹煮食物,往往觸犯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公告禁止事項所規範之行為。

 P1250107.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出火」一名,原指這一帶散居著排灣族的聚落地名,不單是景點名稱。最早當地人的先祖移居至此,觀察其特殊的地理景觀後,加以命名並口耳相傳,最後才由漢人記錄下來。其後衍生出火山、出火溪等來命名當地的山水,但是形成出火的位置並非固定,過去出火聚落及山火橋的位置均與目前之景點不同。現在的出火聚落位於出火橋附近,日治初期則可能位在橋南側出火溪河畔(下游又稱為山腳溪)。現今所見的出火,是中油公司在墾丁鑽探石油氣所留下來的,孔隙大,出火旺,雖亦有春夏火之分,但終年不息。 

 P1250115.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附註二: 

恆春縣城位於臺灣屏東縣恆春鎮,是清朝牡丹社事件之後所設的恆春縣縣治所在,建於光緒元年十月十八日(1875年11月15日),光緒五年七月十五日(1879年9月1日)落成,是臺灣現存城池之中唯一保存所有城門的一座。該城的遺跡在日治時期昭和十年(1935年)12月5日被指定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之一,戰後則在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臺閩地區二級古蹟,後改為國定古蹟。恆春地區舊稱琅𤩝,原屬鳳山縣管轄,但實際上鳳山縣對此處的管轄能力有限。羅發號事件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六月奉令來臺處理海防與善後事宜,而在該年十二月初一時他命臺灣道夏獻綸、浙江候補道劉璈前往琅𤩝探查,後來沈葆楨本人也在十二月十三日親自探查,之後在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奏,其奏摺中提到認為可依照夏、劉之見選定「車城南十五里之猴洞」為縣治,並打算由「素習堪輿家言」的劉璈處理築城事宜,又謹擬縣名為「恆春」。後來恆春縣城在隔年,即光緒元年十月十八日(1875年11月15日)動工,經費由國庫支應,但仍動員嘉義縣、臺灣縣、鳳山縣的仕紳前往督造,後於光緒五年七月十五日(1879年9月1日)落成。日治時期,恆春縣城在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受颱風侵襲而受創,而後在昭和十年(1935年)12月5日被指定為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之一。二次大戰中,恆春縣城也受戰火波及而受損,之後在民國四十八年(1959年)碰上地震又再次受創,後來又因為開闢道路等因素,使得東門段的城垣在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及民國五十七年(1968年)先後遭拆除。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恆春縣城遺跡被列暫定一級古蹟,而屏東縣政府也在同年接受行政院交通部觀光局補助下重建南門城樓,而在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又重建東門城樓,但因整建過程中有缺失,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公告時降為二級古蹟。而重建的兩個城樓中,東門城樓在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因遭白蟻蛀蝕又再次傾圮。

 P1250129.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恆春古地名「瑯嶠」或「琅嶠」,指鳳山縣下林邊以南的地區,為排灣族對一種蘭科植物的稱呼(另有琉球、鯊魚之意),也是當地原住民的族名。一直到沈葆楨來了以後,因為此地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才改名為「恆春」。 擁有全台保有最完整的二級古蹟恒春古城,已有百年歷史,古城位於恆春鎮的中央,創建於清光緒元年,歷經四年完工,有東門、北門、西門、南門,古意濃厚的四座城門,上有城樓、下有門洞,如今保留完善的城門也並不太多,雖歷經天災地變、戰爭洗禮、城牆多巳破壞,只留四個城門尚屬完整。其中東門可讓民眾登樓遙望,欣賞恆春當地美景。南門是變化最多的城門,目前保留拱形城門及周圍磚砌城牆,上域牆也拆除予以重建。 北門原有單簷歇山式附軒亭的城褸,現在城牆上什麼都沒有,城頂枯黃的草木和左近破落的農家構築了一片蒼涼的景象。 

 P1250151.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琅嶠城門(恆春古城)的城樓為了因應當地炎熱的氣候,多了『抱廈』(亭仔腳)的設計,讓士兵有一個可以遮陽的地方,此外恆春每一個城門間都有一座砲台;琅嶠城門(恆春古城)的『城壕』(護城河),除了有防禦的功能,挖出來的土還可以築牆,但目前只剩東門還保存著;『雉堞』又稱城垛或是女牆,不僅實質上有防衛的功能,突出來的設計讓城牆更有造型,可惜的是現在只剩一垛在西門城;琅嶠城門(恆春古城)『慢道』是登上城門的斜坡或是階梯通道,『馬道』則是是城牆上通行的路,因為以前大官在上面巡視都是騎著馬因此故名之,『水關』是通過城牆的排、進水道等組成。

 P1250157.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建築琅嶠城門(恆春古城)材料多用糯米糊、蔗糖漿、牡蠣殼灰混拌一起,再在最外層抹上灰漿並在裡面填土;琅嶠城門(恆春古城)規模大小從東門到北門長540公尺,北門到西門有560公尺,西門到南門有720公尺,南門到東門最長有730公尺,氣勢相當雄偉,古恆春縣城周長有880丈(約2600公尺),城基厚2丈、而外牆高有1丈4尺5寸,內牆則高1丈3尺4寸,牆寬1丈6尺,設有四門,除南門有「明都門」之稱,其餘三門僅稱東門、北門、西門。城門外有壕溝,於城門處設有橋樑,而各個城門之間設有砲臺。而在城裡有縣署、典史署、文廟、同善公所、天后宮、風神廟、城隍廟、福德祠、三山國王廟、白龍庵、五龍君王廟、觀音廟等設施。又光緒四年(1878年)知縣黃延昭曾在城內挖掘五口水井,分別位在大街、縣署西轅門、風神廟前、縣署後與南門。縣城裡較為熱鬧的地區在西南部,主要街道有縣前街、西門街、打鐵街、南門街、客人街、東門街、北門街與土地公街等等。 

 P1250145.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附註三: 

搶孤閩南民系一種廟會活動,台灣部分地區、閩南潮汕香港潮州人中元節普渡後,會將祭祀的供品提供民眾搶奪,稱為「搶孤」,其中一種比較為人熟悉的為搶包山。一種說法是為了娛樂眾家先靈,扮演搶食的餓鬼,另一種說法是搶奪祭品,以嚇退流連忘返的亡魂;同時亦有賑濟貧苦流民的功能。台灣最負盛名的「搶孤」是東北角宜蘭頭城與西南隅屏東恆春的搶孤活動。潮汕地區潮陽區潮南區最為盛行,其中以貴嶼鎮南陽、臚崗鎮兩英鎮古溪比較大型。搶孤是先搭設十幾公尺高的「孤棚」,上層再搭「孤棧」,並在上頭擺放供品以及旗幟,而棚柱上塗滿牛油,整隊八人中六人為先發,以底座人撐起其他三位隊員及攻擊手完成任務,想要憑己力爬上孤棚並不容易,往年常有意外發生,因此據說,在台灣清治時期臺灣巡撫劉銘傳曾經下令禁止搶孤活動。現代的搶孤活動則有增加許多安全措施,例如下方之防墜網、登上孤棧時需鉤扣安全繩等。自屏東設縣以前就有搶孤的活動在進行,直到日治時代末期,因為第二次世界戰爭的緣故,禁止舉辦大型活動而暫時消失;直到1951年左右,再以舉辦三年、停三年方式重新將此項傳統恢復舉行,恢復期間亦曾間斷舉行,民國70年又再恢復。

P1250123.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恆春鎮主要文化節慶活動為「恆春古城國際豎孤棚觀光文化活動」,於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舉辦的搶孤活動,於恆春古城的東門旁舉辦;競賽參加者須每八人為一組,以疊羅漢的方式互助合作,運用繩索攀爬上十二公尺高塗滿滑膩牛油的大型柱體,爬到頂端時須以倒掛金鉤的方式翻上孤棚,取下順風旗,便完成搶孤的勝利。 參賽者用毛巾來刮除柱子上的牛油來攀爬孤柱,早期孤棚結構是:豎四根長度三丈六的原木代表恆春城內四座古城,原木上塗滿易滑的牛油,下舖防護網、地板鋪細沙,防止意外。原木上再搭建孤棚,孤棚頂端插放一面錦旗,率先搶得錦旗者即為優勝。民國96年時,恆春鎮長葉明順為推廣恆春搶孤活動的文化延續及藉此推動恆春半島的觀光文化活動,將由原本的四支孤柱擴展到36根孤柱,且於民國100年時,將孤柱的高度增加到23公尺高度,增加了豎孤棚活動競賽的困難度,更為一大創新。36根孤柱中,其中4根孤柱淨空(因分別代表東、南、西、北城門以及讓「好兄弟」攀爬),36根孤柱扣除4根後,報名參加的隊伍可達32隊,由恆春鎮公所對許多政府機關、學校、部隊、民間團體等發出邀請函,邀請組隊參賽,近年來,更有外籍人士組隊前往參賽。

 P1250126.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附註四: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簡稱海生館,位於臺灣屏東縣車城鄉,地處墾丁國家公園西北角龜山山麓的臨海地區,是以海洋生物為主題的大型博物館。此館占地約有96.81公頃,1991年籌備成立,於2000年2月25日開放。其公共工程建設曾獲得美國工程顧問協會頒發的2001年「美國國家工程傑出獎」首獎。 

  • P1250188.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 1991年,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正式成立。2000年2月25日,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台灣水域館」開館。7月,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水族館部委由南仁湖企業旗下公司「海景世界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經營管理,開創國立社教單位首宗委外經營、專業分工的合作案例。2005年,國立東華大學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共同成立「海洋生物科技研究所」、「海洋生物多樣性及演化研究所」。2009年7月,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與台灣大哥大合作手機語音導覽服務。2012年1月20日,立法院制定《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組織法》,全文5條。2012年2月3日,總統令公布《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組織法》。2013年1月1日,《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組織法》施行。
  • P1250359.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總面積廣達96.81公頃,主要以展現「水」的精神與特性為主,館內規劃區域有台灣水域、珊瑚王國、世界水域三大主題展示館、行政與教學中心、水族實驗中心、服務設施、研究大樓、維護設施、國際會議中心以及學研中心等主要建築區。其中以珊瑚王國館那長達84公尺的「海底隧道」穿梭於150萬加侖的巨型人造海洋中,體驗絢爛多采的珊瑚世界。
  • P1250241.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展示內容分為台灣水域館、珊瑚王國館、世界水域館等三大主題館。 第一展示館為仿自然生態的水族館,呈現台灣地區特有的水域稱為「台灣水域館」以高山溪流區、河川中游區、水庫區、河口區、潮間帶區、南灣生態區及東部大洋區等主題展現,最為引人入勝是以擁有高4公尺、長16公尺之觀景窗,展現大海洋的宏偉的東部大洋區裡的大洋池。
    P1250335.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第二展示館係以南中國海之珊瑚生態為主軸,並以淺海至深海方式介紹各式珊瑚的「珊瑚王國館」,最特別的是那長達八十四公尺的「海底隧道」區,民眾可透過這不用潛水即可置身海底的隧道來欣賞這繽紛亮眼的珊瑚礁世界,除外,在館內也有以人工方式來養殖室內珊瑚,在「珊瑚展示區」裡皆可看見養殖成果。
    P1250219.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第三展示館以3D虛擬實境的「無水水族館」作為展示主軸,呈現最新科技的海洋生態虛擬實境及罕見的極地生物的『世界水域館』,並以「古代海洋」、「海藻森林」、「極地水域」、「深海水域」為展示主題,藉由電子科技方式,呈現出台灣所處之熱帶水域所見不到的世界各大水域與古代海洋,以拓展民眾對於地球各個地方海洋生態的認識。
  • P1250389.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也自俄羅斯引進小白鯨,於91年8月亮相和國人見面,目前飼養在珊瑚王國館白鯨池裡,可透過解說員的介紹,讓民眾深入了解海中精靈「小白鯨」既可愛又聰明活潑的一面。
  • P1250261.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 夜宿海生館係全台首創深度海洋生態體驗,兩天一夜見證海生館不同的風貌,由專人深度導覽揭開海洋館日夜多變的風貌,進入從未開放的海生館、近距離接觸潮間帶及水母、夜探海生館等獨特行程,到了就寢時間更可自由選擇在企鵝極地區、美麗魚群大洋池、或蔚藍海底隧道,在悠然自在的魚群律動場景中,慢慢地進入甜美夢鄉。
  • P1250231.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 魚你同行顛覆一般參訪行程只是在水族箱前觀賞魚群與海洋生態的奧秘,「魚你同行」特別企畫,由專人帶領直擊海生館運作的樞紐地區與繁延養殖技術場地,轉換視角看飼育員如何細心照顧孵育海洋生物、訓餌乃至醫療等細節,了解美麗的海底隧道與活潑健康的海洋世界是如何一點一滴形成,除了觀看更可自己動手做,在飼育員指導先認識海洋生物的餌料、處理餌料、最後親自餵食,遵循飼育員的指導步驟中感受海洋生態與生命繁衍的感動,加深對海洋的認識與保育概念。
  • P1250217.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 在世界水域館設置兒童探索教室,主要展示對象為各年齡兒童,主題式規劃有「化石傳奇」、「海藻迷宮」、「極地探險」、「超時空探測艇」區域,透過故事與趣味性遊戲方式引發學習興趣,再由互動體驗設備加深兒童對海洋生態的認識。
  • 海生館內每日在三大主題館共計有超過10場以上的生態解說,包含台灣水域館的大洋池解說、珊瑚王國館的與魚共舞,世界水域館的企鵝、海藻森林、海豹、海鸚鵡餵食解說等活動,除了定時定點的解說,另外提供國外旅客英語預約導覽項目與手機導覽語音服務,雙語多元的導覽方式推廣台灣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
  • P1250228.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 珊瑚王國館」:活體珊瑚展示及海底隧道。海底隧道長約81公尺,曾經是亞洲最長的海底隧道。目前這個紀錄已經被中國大陸上海海洋水族館(長155公尺)所超越。
  • 「台灣水域館」:大洋池,其壓克力觀景窗有16.5公尺寬、4.85公尺高,池邊壓克力厚度約有33公分厚,其內曾豢養三尾鯨鯊及一尾鬼蝠魟
  • 「世界水域館」:在2006年4月28日完工開放,包括四大展區:古代海洋、海藻森林、深海水域、極地水域。除海藻森林以傳統之水族缸展示外,首創電子生態缸展示,以虛擬實境手法呈現古代海洋、深海、極地等生態環境。    
  •  

    附註五: 

    珊瑚王國館: 

    珊瑚礁預覽區:隨著深度增加,看到珊瑚礁頂、礁緣、礁壁,生成了哪些不一樣的珊瑚種類。此處為活珊瑚展示,遊客們到此可感受珊瑚五彩炫麗的色彩。 

    P1250204.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珊瑚礁預覽區提供珊瑚礁不同的生態區域的預覽,作為珊瑚礁之旅前的準備。從岸邊激浪衝擊的珊瑚礁頂開始,隨著深度增加,我們可以看到斜緩的礁緣,陡峭的礁壁,彷彿潛行於海底,觀眾可以仔細觀察,為了適應海水深度、地形、光線的變化,生成了哪些不一樣的珊瑚種類,居住其間的生物又有哪些不同。

    海底隧道:除了珊瑚,還有活力充沛的熱帶珊瑚礁魚群,讓遊客體驗宛若水晶宮般的世界,也滿足了探索珊瑚礁的好奇心。

     P1250210.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水下工作站在模擬的工作站裡,觀眾除了可以看見各種研究設備外,還可以實地感受於工作站裡的生活

    P1250215.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海底隧道:遊客可以在這目不暇給的參觀中緩步下潛,進入84公尺長之壓克力隧道,穿梭於150萬加侖水量之巨型人造海洋中,帶您親自體驗絢爛多采、生氣盎然的珊瑚世界

    P1250225.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洞穴生物展示池安裝於洞穴隙縫中,以龍蝦族群和面貌兇惡之海鰻為重點,人們可以藉由觀察與說明了解到難得一見的洞穴生物生態與習性。

    P1250229.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礁岩區漂潛:穿過魚群漫遊之礁岩洞穴,海底沈船便漸入眼簾。三座扶手解說牌提供詳細的海洋生物資訊。

    P1250247.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沈船探險:感受一艘沈船是如何成為海底生物絕佳的生存環境。不同的船身部位隨著明暗,居住著不同的物種。

    沉船探險:在這個單元裡遊客會進入一艘沈沒的輪船底部,穿梭於破敗的甲板、船艙之間。除了可以觀察附著於沈船上的各類珊瑚外,還可看見活潑鮮豔的各種魚類與海洋生物。 

    P1250246.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珊瑚礁保育:因工業污染以及人為損傷,造成之珊瑚礁破壞與衰亡。此區提醒人們海洋保育的觀念,有健康的海洋才有健康的環境。

    P1250252.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探索海哺類:完整介紹海洋哺乳類的生活、生存、生殖等生態行為,以及其所面對的環境問題與生存壓力。此處展示白鯨,透過近距離的接觸,來真實感受海洋哺乳動物。 

    P1250255.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白鯨池:接著將進入有著80加侖水量之海豚展示池,在這個池子裡住著最聰明活潑之海中金絲雀-白鯨。當置身於透明隧道時,可以看見這些頑皮之動物優游於你的身邊,與你做近距離之接觸 

     P1250259.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探索海哺類:透過互動式與平面解說,可以從中學習到海洋哺乳動物是如何進食,呼吸、游泳、育幼、保暖、潛水技能等相關知識,並比較海洋哺乳類動物與人類之間的異同。 

    P1250263.JPG - 105.8.22.墾丁海生館

    白鯨池看台(暫停開放):觀眾可以於白鯨池看台(二樓)觀察白鯨如何浮上水而換氣,以及工作人員飼育、照顧白鯨的情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son56622 的頭像
      benson56622

      benson56622的部落格

      benson56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