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6月29日 星期日 天氣晴午後雷陣雨
小妹在中央氣象局服務(附註一),
從去年開始,小蟲蟲就加入局慶志工-表哥阿亮作陪,今年阿亮考高中,小蟲蟲大部份時間都落單,但參加興趣依然濃厚,小蟲蟲報名昨天上午、下午和今天晚上的志工行程,昨天蟲爸、蟲媽和胖蟲蟲為了避暑去走陽明山連接冷水坑和擎天崗的冷擎步道-沒有陪小蟲蟲,今天蟲爸決定送小蟲蟲到氣象局順道參觀中央氣象局73週年慶(附註二),
上午游完累人的例行游泳-下午得回家睡個午覺,17:00準時把小蟲蟲送到中央氣象局,小妹把我們安頓好就帶著小蟲蟲去忙了-她這兩天假日出勤共26小時-可以補假,絕大部份的活動都在17:00結束,晚上的重頭戲是天文望遠鏡,因為下午的西北雨持續中,天上的雲層濃厚,小妹預言今天無法觀星,再加上排隊參加晚上天文望遠鏡活動的遊客人龍太驚人,蟲媽決定參觀完硬體設施就回家-晚上蟲爸再來接小蟲蟲…,我們從三樓逛起,三樓是氣象資訊特展副展場,有氣象資訊特展主題區、
氣候變遷問與答、
氣象應用服務走廊、
天文數位星象館…,
大部份都是給小朋友玩的活動,我們一路往裏逛,天文數位星象館已經過了最後開放時間,旁邊是影片播放區,
讓胖蟲蟲在這裏休息一會兒,
我們繼續走氣象應用服務走廊,走廊兩邊擺滿了各式氣象資訊,
從樓梯往下走,二樓沒有對外開放,四樓過了開放時間,我們直走到一樓,一樓有三大區塊:地震走廊SOS劇場-固定場次由氣象專家帶領大家認識地球氣候;地震走廊;
休息區,
SOS劇場居正中間,這時正好遇到講解,現場座無虛席,
地震走廊前方有一個活動是要用手機操作的,蟲媽在這裏搞了好久,
蟲爸帶走胖蟲蟲參觀地震走廊,地震走廊並不長,底部有一台大型顯示器,兩旁有各式輔助圖板介紹各種地震專業知識,
等到蟲媽搞定後我們再度經過正講解得熱火朝天的SOS劇場,從休息區旁邊的樓梯往下走可以通往B1,B1是夾層,從樓梯的中間可以清楚的看到下方的景像,
我們來到夾層的下層,這裏是南區展示場,有DIY區、
國際會議廳,
因為開放時間已經過了,這裏的遊客並不多,從夾層樓梯往上走來到B1的上層,
這裏才是今天的主展區,迎面是服務中心,提供諮詢和闖關換獎品服務,
往左走有衛星、雷達、觀測、預報等各個專區,
每個專區都設有闖關關卡和各式主題,
還有影片觀賞區,
到處都可以看到地球造型的特殊介紹工具,
蟲媽讓胖蟲蟲站到小小主播台,體驗當氣象主播滋味。
逛來逛去的在服務中心遇到經過的小蟲蟲,
小蟲蟲要求蟲媽幫他闖關-可以看獎品,蟲媽使命必達-雖然叼叼唸唸個不停…,一下子就消失不見了,服務中心的另一邊別有洞天,長條型的走廊充斥著各式氣象儀器,
包括舊型超級電腦等相關預報科技儀器。
長條型走廊走完是天文、
地震、
海象展示,
這裏同樣的有各式各樣的輔助設施和闖關設施吸引遊客注意,
蟲爸帶著胖蟲蟲四處參觀,很快的繞了一圈回到服務中心,
小蟲蟲今天的服務區域在B1休息區-對剛進來的遊客發放闖關暨說明資料,
這裏屬半露天區域,簡單的擺放了休憩桌椅,有許多大型水霧扇幫助降溫,
間雜著風速、雨量等儀器的現場體驗,
雨勢慢慢的變小,休息了一會兒,蟲爸帶著胖蟲蟲再往回逛,B1的邊緣設有餐廳
和福利社,
許多人在福利社買了泡麵到餐廳享用,濃郁的香氣讓蟲爸饞得流口水…,
再回到小蟲蟲發文宣的休息區,
和小蟲蟲閒話兩句,蟲爸帶胖蟲蟲穿過露天區來到一樓,地震體驗車已經撤走,
臨時搭建的帳棚只剩零星工作人員,空地是觀測坪,是星光夜活動的場地之一,
在這裏逛了一會兒又回到B1休息區,
蟲媽出現,
拉蟲爸和胖蟲蟲去服務中心領獎品,領獎品還要用電腦做益智活動,
最後領到了鑰匙圈、小型魔術方塊、造型氣球…,
蟲媽和小蟲蟲交待了一會兒瑣事
買了兩瓶飲料,打算直接回家,蟲爸帶蟲媽和胖蟲蟲去參觀福利社,蟲媽買了餅乾、冰棒、冰淇淋到餐廳享用,附近都是校外教學的中學生-為什麼假日會有校外教學…,青春活力無限,帶隊老師很不高興的把早已超過集合時間的學生叫回三樓集會地點…,胖蟲蟲還是慢吞吞的吃東西,
回程很順利,回到家沒多久就開始下起滂沱大雨,直到21:00蟲爸接回小蟲蟲雨勢還沒有緩和下來,今年的氣象局活動沒有去年豐富,可能是因為主題不同,感謝小妹對小蟲蟲的觀照,明年有機會再讓小蟲蟲來這裏當志工-體驗不同的人生!
附註一:
臺灣地區最早於西元1885年開始於基隆、淡水、安平、打狗(今高雄)等4海關及漁翁島(今澎湖)、南岬(今鵝鑾鼻)2燈塔實施有系統之氣象觀測,日治時代臺灣總督府於西元1896年起陸續設立測候所並於各地進行雨量觀測,至西元1905年已建立臺北、臺中、臺南、恆春、澎湖與臺東等6測候所並於78處進行雨量觀測,西元1938年,臺灣總督府並制訂「臺灣總督府氣象台」官制,逐步健全氣象業務。西元1945年臺灣光復,「臺灣總督府氣象臺」移交及改稱為「臺灣省氣象局」,當時所屬氣象機構計有氣象臺3處,測候所23處,尚有與其他機關合設之燈台11處,雨量站214處。
中央氣象局早於民國三十年在重慶成立,直屬行政院,民國三十八年隨政府遷台,民國四十七年將業務交由台灣省氣象局辦理,直到民國六十年七月才恢復建制,改隸交通部,主管全國氣象業務。
中央氣象局置局長一人、副局長二人及主任秘書一人,並設有第一、二、三、四組、氣象科技研究中心和秘書、人事、會計、政風四室;另轄氣象預報、氣象衛星、氣象資訊、地震測報、氣象儀器檢校、海象測報及台灣南區氣象等七個中心,二十五個氣象站,三個氣象雷達站及一個天文站,分別掌理氣象、地震以及和氣象有關的海洋與天文業務;並蒐集全球氣象資訊,研判大氣變化,發布各種天氣預報及警報,以供全國民眾參考使用。
氣象局的業務,涵蓋了氣象、海象和地震3個領域,舉凡氣象、海象監測和預報、地震監測和預警皆為其工作重點。氣象局所提供的各類資訊,除了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外,更在防災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本質上,氣象局是氣象、海象和地震科技的作業單位和相關資訊的提供者,也是相關科學技術研發的推動單位,不斷追求技術的提升與精進,以提供最準確的資訊,而最終目標仍在期待大眾與防救災單位能有效的運用這些資訊。因此,如何順應社會變遷,提供最適切的服務,也是氣象局不應忽視而且應該不斷加強的重要課題。
氣象局除了維持例行的工作之外,亦持續從事研發工作,適時改進作業效能。惟為期相關技術能夠有階段性、大幅度的精進,勢需借助於中、大型計畫的推動來達成。「災害性天氣監測與預報作業建置計畫」,是未來氣象、海象施政計畫的主軸。而兩年期的「發展鄉鎮逐時天氣預報系統」計畫,將是本局朝向氣象預報精緻化的成果展現。另外,「台灣地區雨量自動測報系統汰換及增設計畫」、「氣象衛星資料接收處理更新計畫」、「佈建海象監測網及精進海象預報計畫」及「西南氣流豪雨觀測及預報實驗計畫」等之執行,皆在持續落實氣象觀測的現代化。在地震測報方面,儘速達成地震預警系統的作業化,並加速與防災科技研究中心合作,推廣其應用價值,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再即是將地震監測擴展至東部外海的「台灣東部海域電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建置計畫」,並以更前瞻性的思維來建置新一代地震監測網。
附註二:
中央氣象局103.6.28至103.6.29每天09:00-21:00;103.6.30-103.7.2每天09:00-17:00一連5天舉辦73周年局慶活動,今年首度開放全台最古老的天文台供民眾參觀,並展示舊型超級電腦、雷達及相關預報科技,同時也設計多項益智闖關活動讓參觀民眾一起動手動腦,闖關完成還可獲迷你衛星接收塔溫度計,以及百年古蹟台南測候所模型等精美小禮物。
今年是氣象局推動業務全面電腦化第30年,因此今年局慶特展以氣象資訊為主題,展出過去電腦化資訊及演進過程。除此之外,包括全台最老的百年望遠鏡、舊型超級電腦、雷達、強震儀等珍貴骨董文物,參觀遊客可以一次看完。
為讓民眾更有參與感與樂趣,這次展場中特別設計了8個關卡,參觀遊客只要集滿戳章就可參加抽獎,例如在主展場特別設計解碼及網路測試遊戲,讓民眾體會早期資訊轉換過程,另外還有小小主播體驗活動、專題演講等,內容相當豐富。
氣象局今年也特別開放全台最早的天文台,讓民眾使用22.8公分的折射式望遠鏡觀測太陽黑子。在中央氣象局一樓廣場設有2台口徑35公分的望遠鏡,提供觀測土星的機會。更特別的是,今年氣象局特別準備了迷你版的衛星接受器溫度計以及台南測候所古蹟模型,外型相當精巧,讓不少看過的民眾大為驚艷!
以上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中央氣象局73周年局慶活動資訊表
活動時間 | 今起~7/2,每天早上9時至17時(周六、日增加星光夜,開放至至21時) |
活動主題 | 氣象局業務全面電腦化30周年特展 |
特殊活動 | ◎首度開放天文台供民眾參觀,並觀測太陽黑子 ◎小小主播體驗 ◎闖關體驗遊戲 ◎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等專家進行專題演講 |
特殊小禮 | 氣象局衛星接收塔溫度計、台南測候所模型 |
洽詢方式 | 網址:http://www.cwb.gov.tw/ 電話:02-23491000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