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篇文章:
104年6月25日星期四 天氣晴轉陰雨
接著來到位於台14甲線33.4K處的石門山停車場,停車場的規模不大,可能是因為剛好在暑假前-還有停車位,蟲媽讓大家換上長袖衣褲,蟲爸今天的規劃是先走石門山(附註四),再登合歡尖山(附註五),
石門山登山口在停車場對面-得過馬路,出入口低於路面-不容易看到,
設有告示牌,
步道總長度只有784公尺,一開始是上坡階梯,上坡階梯不算很陡,但因為海拔高,走起來有點喘,
上坡階梯走到底有一處休憩區,這塊休息區還算平坦,可以回望合歡尖山、松雪樓和台14甲線,
休息區的另一頭是縱谷地型,遠處的合歡群山映入眼簾,
接著就鑽進箭竹林中,
步道不時會有起伏,有時得從破碎地質穿越,
有時可走獨木橋似的人工走道,
最平整的是階梯路,
左手邊緊貼著台14甲線,
右手邊隨時可以穿越箭竹木至崚線邊緣觀賞山景,
回頭看還是風情無限,
除了強風外步道還算好走,過了最後一個上坡後來到山頂,
石門山為台灣百岳之一,編號66,高度 3237 公尺,山頂有一顆三等三角點No.6389,為八小巒之一。石門山位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為合歡群峰之一,是台灣最著名的賞雪勝地,登頂約30分鐘,是最容易攻頂的百岳之一。因日治時代合歡越嶺道鑿開了這座山北稜的岩壁,形成一個石門,故得名。
石門山之所以稱為石門山,主要起因於1935年間日本人修築合歡越嶺古道,在這裡把石門山北側岩壁鑿成一個隧道,因此稱為石門,並在這裡設了一個「石門警官駐在所」﹔光復之後,為了修築霧社支線,台灣政府於是將這石門炸開,讓它成為一個風口,也就是現今要登上石門山的登山口「克難關」。
石門山攀登十分容易,但之所以被列名為百岳之一,主要因為百岳的評選標準主要重視兩個標準,一個是必須超過3千公尺、另一個就是最好山頂有個明顯的三角點,而石門山剛剛好就符合這兩個條件。石門山頂有一個平台,可以四面八方的觀景-到處都是百岳,
空氣相當冷冽,風很大,彷彿可以從毛細孔鑽入腦門,小蟲蟲一路抱怨,蟲媽和他換外套後他充分運用外套所附的帽子-把自己裹得像中東婦女…,
在這裏休息了一會兒我們就開始下山,沒多久回到停車場,蟲爸和小蟲蟲開玩笑-要把蟲媽給拐上合歡尖山,蟲媽果然上當-又累又氣的和大家一起準備上山…,
合歡尖山的出入口有兩個,南坡出入口位於合歡山莊後頭,全長94公尺,台14甲33K處,北坡出入口位於台14甲33.4K處,在石門山登山口對面,全長505公尺,
蟲爸準備從北坡上合歡尖山,北坡出入口設有告示牌,旁邊有一棟建築物,這棟建築物大門深鎖-不知用途為何,
一開始就是陡上坡,
沒多久步道轉為木棧道,木棧道更陡,得用手緊握扶手才能免於對高度的恐懼,蟲爸始終不敢回頭,直到讓蟲蟲們在稍微平緩的地帶休息,才能找到安全的地方往回參觀遠方的百嶽、松雪樓、台14甲線…,
山景相當壯麗,有一隊年輕的團體和我們一起出發,一路互相超越,他們比我們先登頂…,最後一段是原始階梯路,這段路緩和多了,沒走多遠就登頂了,
合歡尖山標高
在山頂可以360度賞景,
西側是合歡主峰,寒訓中心,
東側是奇萊山,
北側是石門山和台14甲線,
回到山下開車,蟲爸打算到合歡山莊放風(附註六),
沒想到剛上完廁所就下起雨來,只能狼狽的逃上車往埔里的方向開,蟲爸打算到位於埔里市區的貴族世家吃晚餐,這家店我們吃了很多年,每次行經埔里必定光顧生意,難得他能長時間維持各項品質,埔里也在下大雨,我們坐在窗邊的位子邊賞雨邊吃飯感覺好愜意…,
吃飽飯後蟲爸從國道六號於霧峰接上二高南下,下竹山交流道右轉台3線,循指標往溪頭的方向走,路途意外的順暢,19:15就到達今天下塌的米堤飯店,
米堤飯店的房間相當舒適,床很大設備也還算新,讓人驚喜的是附贈水果和在地土產…,
讓蟲蟲們休息一會兒就下到公設區,胖蟲蟲急著下水游泳,這裏的游泳池雖然設在戶外,但卻是溫水游泳池,
游泳用纜繩分為兩個區域,深水區可游泳,淺水區可玩籃球,游泳池前方有一座人工瀑布,是這裏的看板造景,
其他兩面是住房大樓,透明電梯以特殊的燈光、靈敏的速度吸引遊客的注意,
連蟲媽都下水了,蟲爸只有在岸邊拍照,游泳池旁的表演舞台出現菲律賓走唱歌手,是二男一女的團體,主唱是一男一女,男歌手唱得比女歌手好多了,
女歌手走下舞台和遊客打招呼,蟲媽換了咖啡和奶茶招呼大家上岸聽歌,女歌手走到我們這一桌來互動,蟲媽讓小蟲蟲扔$100元到小費箱…,
離開游泳池,蟲爸帶蟲蟲去男子裸湯,蟲媽獨自去女子裸湯,裸湯有一熱池、一冷池、烤箱、蒸氣室,規模不大但還蠻乾淨的,泡完裸湯洗完澡,蟲爸帶蟲蟲們去打撞球,小蟲蟲今天的球運極佳,玩了兩盤球幾乎都是他打進,
胖蟲蟲時而參與時而休息,蟲爸負責把球撞開…,蟲媽也進來湊熱鬧,但她對撞球沒興趣-先回房間了,
蟲爸又玩了一會兒才帶蟲蟲們回房間,公設區裏還有按摩區、
建身器材區、古董區…,
米堤最大的缺點就是四人房只提供兩床綿被一條毛毯,蟲爸今天只能穿泡袍蓋大浴巾睡,好在蟲媽半夜有起來把冷氣的溫度調高,要不然蟲爸很可能會被凍死…。
附註四:
石門山步道位於台14甲線的33.5公里處,左側立有解說牌的步道入口,為石門山登山入口,為方便遊客攀登瞭解,步道鋪有棧道及石楷,登山口和峰頂也都設有說明石門山地形及同圍群峰的解說牌。峰頂約有3237公尺,步道長度784公尺,不僅是合歡山群峰中最容易攀登的一座,也是最平易近人的百岳,山勢和緩,山頂平坦開闊。
石門山的東面坡較陡,向下俯瞰是立霧溪流域;西面則坡較緩,是大甲溪源頭之一的合歡溪,因此石門山正是立霧溪、大甲溪這兩條東、西部主要河川的分水嶺。
從石門山登山口至峰頂步行只需約半小時之內,即可到達,步道沿途雖然盡是玉山箭竹,但其間錯落生長零星的玉山杜鵑、玉山圓柏、刺柏等灌叢及台灣冷杉,都很容易觀察。此外,玉山箭竹林中或碎石坡、裸岩地上,也可輕易發現一些低矮的花草,種類相當多。一般而言,玉山箭竹林中常見的高山花草有當藥、台灣藜蘆、一枝黃花等,而碎石及裸岩地上可見到的種類包括玉山龍膽、阿里山龍膽、高山沙蔘、玉山佛甲草、高山白珠樹、尼泊爾籟簫、玉山籟簫、玉山薄雪草、早田氏香葉草、玉山小米草等,它們夏季時會開出色彩繽紛的花朵,不僅值得細細欣賞,同時也可作為觀察高山植物最佳的戶外教室。
登頂後,可站在平台上眺望四周,可依序見到合歡山主峰、合歡山東峰、奇萊山主峰、奇萊山北峰、屏風山、中央尖山、南湖大山等山脈,同時也是個觀望日出的好地方。從峰頂往合歡東峰及主峰眺望,看見山勢東坡就緩,西坡較陡的地形,其實山腳下的石門山及其他合歡山群峰的山形也都是這樣,峰頂上說明單面山地形的解說牌正前方就有一塊東緩西陡的裸岩,恰巧可跟眼前的東峰與主峰做比對說明。石門山步道又被稱為台灣「八小巒」之一,是因山勢平緩,常可見遊客扶老攜幼,從石階步道輕鬆上山,為一般人爬山的最佳選擇。
附註五:
合歡尖山是冰斗峰之一,即數百萬年前冰河時期的遺跡,又稱”角峰”。發源於合歡主峰下的合歡谷1號冰斗的冰河,因在向北流動時,冰河的冰巨大的推擠力量,將合歡山的西坡削成平整的斜面,合歡尖山的面貌,就是在自然力量所產生的,這面坡稱為「冰蝕三角面」。而東面坡為變質岩層的劈理面,亦是中橫公路所經之處。
位於合歡山莊後方一座尖尖的像金字塔般的山岳,那就是合歡尖山了。陡峭的合歡尖山雖標高梅拔3217公尺,卻未列入百岳之中,大約二十分鐘左右即可攻頂,但因陡峭,這看似容易的合歡尖山,登頂卻需費好一翻的功夫,不過抵達山頂後視野也遼闊也就值得了,可眺望合歡東峰、石門山等。合歡尖山兩邊的路差很大,一邊路程短都是岩石山徑,需要手腳並用而上,甚至有繩索協助攀爬,另一邊則是較為平緩的路,
合歡尖山步道登山口位於合歡山莊旁,全長僅94公尺,由於山勢較為陡峭,因此部分路段需攀繩而上。山頂視野極佳,不僅可環視合歡東峰、石門山等山容,還可一賭奇萊連峰的壯闊山景。沿合歡尖山登山道直上,登至冰斗峰尖頂,可想像數百萬年前四周冰河縱橫的壯觀景象。下山時,可依循原路或繞由北坡下至石門登山口附近,路程約十五分鐘。若由北坡下山,會明顯感覺山徑較為濕滑,是因合歡山區的東、北面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所以較為潮濕,而西南面因有中央山脈阻擋,固較為乾燥的原故。
位處高海拔的合歡尖山步道,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季殘雪漸融百物復甦,台灣冷杉與高山杜鵑逐漸伸展沉寂了一個冬天的新芽與花苞,高山沙蔘與玉山懸鉤子卻仍掛著枯黃冬衣。夏天玉山箭竹滿山翠綠,成片的虎杖、玉山杜鵑與紅毛杜鵑大量綻放;還有玉山龍膽、阿里山龍膽與玉山石竹等。蕭瑟的秋季,一望無際的壯闊雲海。嚴冬則是皚皚白雪
登上合歡群尖山頂,視線良好可遠眺周邊合歡山系與奇萊北峰。合歡山區為台灣針葉林與高山草原的交界處,深綠色區塊主要為台灣冷杉,草綠色部分為玉山箭竹混生部分玉山杜鵑與玉山圓柏。樹型筆直高聳的冷杉林為台灣分布最高的森林,受高山強風影響,林線位置會依山峰的背風面與迎風面有所不同,形成蜿蜒林線。
附註六:
合歡山莊位在霧社支線33k處,於下石門山後,再往前至33k處,右邊金字塔形狀的山峰為合歡尖山,合歡尖山腳下的紅色屋頂建築物則為合歡山莊。合歡山莊是目前合歡山區小風口以上唯一一家的住宿點,並提供給遊客附近相關旅遊諮詢,所以也成眾多遊客聚集的地方站。站在山莊上可遠望奇萊山北峰、合歡群山等。
合歡山莊主要重要觀察重點是以仍在調查中的冰河地形,包含合歡山莊後的合歡尖山、合歡尖山與東峰間的鞍部及合歡谷等,這些地方都有可能是七萬年前以前冰河曾到過合歡山的證明。合歡山主要的冰河遺跡,冰斗位在合歡山莊對面的合歡谷中,而發源於合歡主峰下合歡谷1號冰斗的冰河,在向北方流動時,因冰河的冰巨大推擠的力量,將合歡尖山的西坡削成了平整的斜面,所以這片坡稱為「冰蝕三角面」,而合歡山今日的面容就是在大自然的力量所生成的。
合歡山莊後有一條攀登合歡尖山的登山道,約二十分鐘可登於冰斗峰的尖頂,登至尖頂可想像萬年前四周皆為冰河縱橫的景象。另外,從合歡山莊旁的公路向東望去,可見下方緩斜坡上有許多小丘,推測是當初冰河分流所造城的「冰磧壟」。若您有到合歡山莊,除了休息,不彷欣賞這些大自然留下的來遺跡,相信您一定不虛此行的。
合歡山松雪樓從民國98年6月份重新營業(住宿、餐飲)後,目前合歡山莊僅提供旅遊資詢服務-合歡山遊客服務中心服務時間為上午8時至下午5時,周二休館(遇國定假日則不休館),館內展示合歡山歷史沿革、高山自然生態與動植物資源、生態影片,並提供雪季期間假日醫療團隊進駐,作為高山生態旅遊、研究、教育訓練、解說展示等多功能場所。。聯絡電話:(049)280-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