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4月24日星期五 天氣晴轉陰
胖蟲蟲上週五的校外教學因故延到今天-蟲媽沒有參加,蟲爸規劃今天要去苗栗賞油桐花,送小蟲蟲上學後就出發,國道1號苗栗交流道下,往苗栗方向,左轉72快速公路,往汶水方向,至22.5K附近,右轉119甲縣道,過客屬大橋,即抵達客家大院園區。
位於苗栗銅鑼鄉的桐花樂活公園是全台第一座以桐花為主題而打造的公園,於民國99年4月份啟用(附註一),
桐花樂活公園停車區很大,但蟲爸來晚了-只能停在馬路白線區,入口處設有路障,
路旁有一處休憩區,這裏是桐花樂活公園的招牌景緻,有熱心遊客在桌子上用桐花排了心形圖案,
道路圍繞著各主題區域環走,從入口處通往停車區有一座大型造景區,這裏設了好幾座拱橋跨越小溝,小溝的另一頭是木棧道,木棧道的頭端有休息區,
充滿可愛童話趣味的十二生肖陶塑伴隨步道左右,
木棧道走到底是涼亭造景,
我們環著停車場走,販賣部還沒開始營業,
農特產品展售中心尚未啟用,走廊下的休息區坐著三三兩兩的遊客,
洗手間就在旁邊,設備很新也很乾淨,
穿越停車場
來到另一頭的販賣區,這裏主要是販賣農產品,蟲媽看上了生薑…,
我們開始往上走,
生態池種植了許多水生植物,每逢夏季,滿池的荷花便成了美麗的焦點!
生態池旁邊的桐花林滿是落花,香味撲鼻而來,
從這個角度可以清楚的看到玉兔花燈的側面,
再往上走又有一處販賣區,附近遊客眾多-商機滾滾…,
走進桐花公園內處處可見綠意盎然。尤其當朵朵桐花盛開時,無論步道或綠草地上都遍布油桐花,每個角落都有令人駐足賞看的美麗。
台灣栽種油桐樹,最早記錄為1850 年間由中國華南引入的日本油桐,而1915 年圖南產業株式會社從中國引入三年桐及千年桐後,開始大量種植。而臺灣於1960 年前後,開始鼓勵栽種油桐,希望以油桐原木加工爭取外匯,供外銷日本為主,主要 栽種區域包括:臺北、新竹、苗栗、南投、雲林、花蓮等地,由於油桐的速生性及廣適應性來替代當時泡桐木材之缺口。
在1977 年政府實施山地保留地加速造林政策時,油桐樹正是重要樹種之一。栽種以千年桐居多,園區也大部份為千年桐,三年桐則占少數。千年桐的葉子頂端,會凸出兩顆如螃蟹眼睛般的杯狀腺體,葉型闊心形,通常3-5 裂,少部分全緣;三年桐則沒有杯狀腺體,葉型闊心形,通常全緣,少部分淺裂。
桐花季處處可見桐花飄落
客家大院近在眼前(附註二),
客家大院的左後方有一座石砌的小土地公廟 ,廟旁有森林小徑可以通往雙峰山,是園區內較為自然原始的賞桐路線,較適合登山客造訪。
我們繞到客家大院的後方,這裏才是桐花的大本營,四處都是老欉油桐樹,
斜坡上滿是油桐花,
油桐樹相當高,因為種得密集形成濃蔭-光線只能以光影呈現,
到處都是家族出遊的景像,可拍之處相當多,這裏可以讓人流連很久…,
從這裏可以清楚的看到客家大院的建築群,
先到客家大院的側面上洗手間,
來到客家大院的正前方,
右手邊有一座抽水幫浦,
我們進入客家大院開始參觀,正身-中間為正廳,左為大房,右為間廳。客家大院在內部擺設復古式傢具,如神桌、眠床、衣櫃、梳妝台、書桌等。
耳房指加蓋在主房屋兩側的小房屋,高度與體積小於主房,就如同正房兩側的耳朵,故名耳房。
廂房又稱作「護龍」,為正房左右兩側的房屋,為家中晚輩的住所,傳統以左尊右卑的秩序分配房間。客家大院則將廂房作為「客家特色展及文創展」之用途。
中間庭房屋正身與護龍前的廣場,又稱「埕」。傳統埕的用途:1.家族聚會 2.曬稻穀 3.養禽類 4.晾衣服 5.辦喜宴 6.供孩童玩耍 7.設壇拜拜 8.舉辦活動 9.辦桌宴客
內部陳設主要有書房擺設
正廳
八角床
建築之美
文物展覽
客家傳統生活用具展示
我們從另一邊往回走,這裏有大片的花海,花海前方還有火車造景,
另一片花海更壯觀,
桐花仙子散佈園區
還有各種造型公仔
園區內的道路平整好走,路面寬闊,
觀景台可遠眺造型優美的客屬大橋,銅鑼鄉山巒美景盡收眼底。
從荷花生態池的正面拍照更有味道,
從另一條路來到兔年燈會主燈區,兔年燈會主燈以台灣皚兔為造型,有玉兔呈祥之意涵,號稱全世界第一座以LED光源設計製作的巨型藝術燈籠,為2011台灣燈會之主燈。
回頭和桐花樂活公園說再見,
循原路回到72快速道路,下頭屋二交流道往苗栗市政府方向,接玉清路(苗27-1),在玉清路與中正路交叉口讓蟲媽去買昨天預訂的香酥鴨-@550元當中餐,中央飯店創立於1937年,位於苗栗市中正路311號,三代傳承。店裡面的招牌菜有香酥石頭鴨、香酥豬腿、手工鮮肉包。負責人張堂煌以七十多年老滷汁,手工肉包、滷鴨和豬腳,料理味道豐富、手感佳,故總統蔣經國、故立法院長劉闊才都喜愛,是苗栗人難忘的美味。因為限量供應,香酥鴨、蹄膀必須前一天預約
蟲媽順手買了三個便當,蟲爸右轉中正路,再左轉建中街,穿越鐵路下方地下道後左轉英才路遇到第一個小巷子左轉來到位於台鐵苗栗站旁的苗栗鐵道文物展示館(附註三),
苗栗鐵道文物展示館前方設有大型停車場,停車場內設有廁所,蟲爸停好車直接進入外部展示區,外部展示區是一座大型淺色金屬棚區,
因為是非假日-只有我們一組遊客,找到座位開始吃中餐,蟲媽準備了可樂、橘子,搭配剛買的香酥鴨、排骨便當吃得好飽足,胖蟲蟲的心好大-想把整隻鴨子吃完,蟲媽堅決阻止他這種自虐行為…,正中午艷陽高照,在大棚下吃飯卻是涼風習習…,
吃飽飯後開始逛展區,
苗栗鐵道文物展示館在 137 家苗栗縣觀光排名第 25 , 於民國88年6月開館,展示十幾輛來自臺鐵、林務局、臺糖的鐵道車輛,這些車輛展現臺萬近代鐵路發展過程,部分車輛依臺灣特殊地形訂做或拼組而成,不乏獨一無二的車型,是國內鐵道迷最愛。
汰換零件組成機械人,從實用功能轉型為藝術展示。
苗栗鐵道文物展示館館藏文物包括:鐵路牽引機車、鐵路設備、鐵路建築,車輛展示區展出西元l918年等早年的貨物列車用、林業用、糖業用蒸氣火車機車頭,各年代的柴電機車頭,載運原木用的林鐵平車等。展示場主要展出鐵路牽引機車,包括蒸汽機車-臺鐵CT152煤水車式蒸汽機車,1919年日本大阪汽車會社製造,為台鐵於1920年至1930年代中葉牽引旅客列車的主力機種,同時也為台鐵單一型式數量最多的蒸汽機車(43輛),是台鐵用途最廣的蒸汽機車。
阿里山林鐵蒸汽機車28號,1913年由美國LIMA公司製造。為一款專門使用於山區鐵路的蒸汽機車,由於本型機車設計在世界鐵路史上尚屬少見,目前殘存全球各地之同型車為數甚少,在東亞地區更是鳳毛麟角。
電力機車、柴電機車-臺鐵S305號調車專用柴電機車
柴液機車-阿里山森林鐵路的11403-1柴油機車
鐵路客車-阿里山森林鐵路光復號客車SPC2
柴油客車、電聯車、鐵路工程車、鐵路貨車及部份鐵路設備組件,
續次篇文章:
附註一:
桐花與客家庄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美麗的桐花背後有著一段客家族群辛勤努力的動人故事。位於苗栗銅鑼鄉的桐花公園是全台第一座以桐花為主題而打造的公園,於民國99年4月份啟用,園內有100年玉兔主花燈、森林步道、12生肖陶塑步道、觀景台、荷花生態池以及客家大院。
桐花樂活主題公園擁有體驗客家生活的客家大院和滿滿的桐花樹,園內處處散布著可愛的桐花仙子,無疑是賞桐驚艷的最佳景點。公園內有良好的規劃動線,寬敞的空間非常適合散心及運動。放眼望去的是一片綠油油的樹木和雪白桐花交錯的景致,每年4、5月,便是油桐花盛開的季節,5月更是到達顛峰,整片山林開滿油桐花,形成白茫茫的花海,放眼望去如同積雪一般。幽幽的桐花香撲鼻而來,隨處可見由飄落在地上的桐花瓣交織成一條綿延不絕的雪白花毯,
附註二:
苗栗縣民有客家、閩南、泰雅、賽夏、巴宰、道卡斯等族群,其中客家佔65%,是名符其實的客家大縣,縣政府乃在桐花公園內設置客家大院,原意在作為桐花公園的管理站,漸漸發展出傳統匠師與現代建築師共同構思的「客家大院」,使得這座三合院融合了古典與現代建築美學。
客家大院位於銅鑼鄉有「雙峰筆架現文光」雅譽的「雙峰山」山脈山腰,約朝東北向,面向後龍溪與銅鑼公館平原。山下「客屬大橋」一端是72線快速道路,72線是「苗栗之心桐花山城環狀旅遊線」上的重要路段。
位於桐花公園內的客家大院,從民國97年底起進行規劃設計,98年中建築施工,至99年4月完工,歷時約一年半,擷取全國各地客家傳統三合院之優點,設計出一座現代風格結合傳統精神的復古式建築,成為旅客值得前來造訪且富有文化內涵之景點。
客家大院建築物目前面積約300坪,是座層次豐富的建築,以「體驗客家」為主軸設計;大院內展示先民日常生活用具與古傢俱陳設,讓人猶如置身古代。這不但強調了正統客家元素,也充分展現出客家人本文化精神。理念包含「遵古、模仿、創新手法併用」、「開放觀光與深耕客家同步」、「體驗與解說整合」、「硬體與軟體兼具」、「長遠規劃與分期實施」。目前完成中心三合院,未來再集縣民與專家學者智慧,定位客家大院功能及設施擴大方向,例如客家藝術村或客家書院等。擴建的初步構想,至少包括客家山歌戶外劇場、客家文化學習館、門樓、角樓、展覽室、住宿室、照牆、半月池、菜園…等,讓客家大院成為「活的三合院」。
客家大院正廳牌匾依古制,字體從右往左是「客而家焉」,意即客家人來到這塊土地生活後,認同、熱愛這塊土地,並定居下來、以此為新家園、新家鄉,因此牌匾下方對聯橫批即寫道「客居苗栗永為家」。也可以解說是貴客來到客家大院,感到賓至如歸,感到有家的親切感、歸屬感。
客家大院展現客家人勤儉樸實的人文精神,其所希望營造的美感包括格局大氣與莊嚴之美、傳統木造建築形制與比例之美、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穩定與永恒感之美、屋頂漸層與韻律之美、左右對稱與平衡之美、量體虛實與對比之美、色彩純淨與豐富之美、聯語文質與深情之美等。
開館時間上午8:30分至下午5:00整, 農曆除夕/國曆2月18日休館一天, 免費參觀,
電話:037-985783
地址:苗栗縣銅鑼鄉龍泉15號(桐花公園內)
歡迎20人以上團體行前預約導覽。
附註三:
民國88年6月10日,全台首座鐵路博物館苗栗分館舉行揭幕典禮,館址位於苗栗市鐵路一村1號。民國92年4月,完成苗栗鐵路機車展示館,並移交苗栗機務分駐所負責管理。現名為苗栗鐵道文物展示館。
苗栗鐵道文物展示館,又稱鐵路車輛文物展示館、苗栗鐵路機車展示館,位於苗栗市,座落於苗栗車站旁,隸屬於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目前由新竹機務段苗栗機務分駐所暫管,是一座以鐵路為主題,專門保存臺灣鐵道文物並公開展示的鐵路博物館,採用白色屋瓦鋼梁設計,目前為苗栗市著名鐵路交通觀光景點,車輛展示區全日開放自由參館,展示區以外部份則需預約導覽參觀,可以書面或電話申請,導覽時間約1小時,
除了機車頭展示場外,台灣鐵路管理局針對現有腹地,目前正積極籌建服務中心,綠美化環境及增設充實館內設施等。鐵道文物陳列館,同時也保存許多文件資料,訓練教材,許多台灣鐵路的機務單位,過去因為單位搬遷改建,或是颱風、水災等天然災害,許多珍貴資料都已經渫失,唯獨苗栗分駐所位在偏遠的山區,依然保存這些完整的資料,許多日本的鐵道迷都會來尋找資料。
民國103年,台鐵局計畫委託民間經營活化苗栗鐵道文物展示館,公開徵求「苗栗縣苗栗火車站鐵道博物館興建營運移轉案」民間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