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4月4日星期一 天氣陰
今天是清明年假的第三天,因為卡到小蟲蟲補習的時間,前天到淡水老街玩,昨天到坪林餵魚,今天沒有時間因素稽拌,蟲爸打算到角板山走走,先到蟲媽娘家接到渴望出遊的鉉鉉,再到位於桃園市德華街的貴族世家國際店用餐,高速公路沒有出現預期的車潮-但對向塞得滿滿當當…,我們提前半小時到達餐廳專用的免費停車場,可能是因為時間還早-只停了我們一台車,蟲媽讓小朋友們在停車場打羽毛球,小蟲蟲和鉉鉉激烈駁殺,
鉉鉉的體能驚人,
好在蟲爸曾經指導過小蟲蟲-技巧明顯比蠻打有效率,
看鉉鉉滿場飛奔讓蟲爸不得不感嘆青春無敵…,胖蟲蟲不甘寂寞-也要加入,
蟲爸作陪,
胖蟲蟲從沒打過羽毛球,但表現不差,小蟲蟲和鉉鉉在旁邊接飛盤,飛盤是小蟲蟲的強項-從很小的時候接發都能做到有模有樣,
鉉鉉玩起來起伏性就比較大了…,
時間差不多到了-假日11:10開始入場,順利的進入餐廳,這裏的座位空間寬敞舒適,自助吧的餐食豐盛多元,小朋友們吃羊肋排,大人吃豬、雞排,胖蟲蟲還是吃得慢條斯理,最後還幫鉉鉉解決吃剩的食物,這一餐吃了兩個鐘頭…,
從國道2號接國道3號下大溪交流道往復興方向,道路雙向都有車流但還算順暢,把車停在角板山停車場,停車場管理員很友善的幫我們找到了停車位,上完廁所我們開始逛角板山老街,老街大部份都是餐廳和乾貨店,乾貨店主要賣的是香菇等當地名產,
老街並不長,我們很快的來到角板山公園(附註一),
公園的規模不大,中央有一座人工水池,
花木扶疏很有高山情境,小攤商總是在固定區域做生意,
最左側涼亭旁有石階可抵大漢溪畔,並有吊橋聯繫對岸溪口台地,這段路是陡下坡-今天不打算走,
來到觀景區,這裏有望遠鏡可以遠眺大漢溪,高水位的大漢溪彷彿一條綠帶-景色非常美麗,
觀景區設有造景意像,
公園中央有一塊草坪,讓小朋友們在上面運動,
鉉鉉鍾意打羽毛球,
和小蟲蟲捉對廝殺,
蟲媽坐在造景意像旁看網路小說,
胖蟲蟲躺在蟲爸的大腿上自得其樂,
換蟲爸陪胖蟲蟲打羽毛球,胖蟲蟲還不熟悉羽毛球的用力方式,
蟲爸球餵得辛苦…,
小蟲蟲和鉉鉉在旁邊扔飛盤,
雙方都扔得不是很精準但還是玩得津津有味,
順著公園內步道得復興青年活動中心走,
步入復興青年活動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枝椏相連的翡翠拱門;這是當年蔣公與夫人手植的兩棵合抱榕樹。
復興青年活動中心是由三棟不同形式的建築物所組成的,是地下一層與地上四層的五樓建築物。
活動中心內規劃相當完善,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包括住宿、餐飲與研習,也有代辦探索教育活動和山野訓練等活動,不僅適合大型團體舉辦研習,也可做為學校團體戶外教學的場所。
復興青年活動中心對面是一座梅園,如今是一片青蔥,
旁邊是復興亭,復興亭旁具有泰雅族特色的美麗衛生間是彩劵盈餘補助所建的,嘉惠遊客使用,
梅園前方是一座大廣場,設有司令台,司令台上方擺滿各式造景,
背景牆後方緊臨復興亭,從復興亭的方向來看,背景牆是一座高牆-蟲爸每次來都會往上爬,
今天在鉉鉉前面當然更要炫耀一番,蟲爸在體重近90公斤時爬這牆都沒有問題,如今體重降到65公斤左右當然更不在話下,嚐試第二次就輕鬆登頂,鉉鉉目瞪口呆的眼光滿足了蟲爸的虛榮心,
循原路往回走,介壽國小旁的老街設有一座挑高涼亭,
讓大家上去坐坐,
鉉鉉看到學校操場就腳癢,
堅持要進去爬桿,鉉鉉的身手果然很不錯,不是太粗的柱狀體都能爬上去,但野路子怎及得上蟲爸當兵時的500障礙經驗-這種規模的爬桿蟲爸拉兩把就登頂了…,
鉉鉉身體素質太好了,不斷的在爬桿支架上下移動-看得蟲爸贍戰心驚,
蟲蟲們也想參與,無奈臂力和靈活度太差-只能做做樣子…,
繼續逛老街,鉉鉉口袋裏有媽媽給的$100元零用錢,他一直想買玩具,終於讓他得手了-買了一個會下樓梯的小號塑膠彈簧,
天空有點飄雨-讓蟲爸心裏發毛,好在有帶雨傘,過了老街頭端的停車場後左轉來到角板山行館公園(附註二),
入口處設有休憩區,
右轉通往戰備隧道,步道開始下坡,設有衛哨崗亭,
沿路還有部隊裏三行四進的造景意像,
景觀台的視野不佳-只能當作休息區,
最下方設有500障礙板牆等造景,
旁邊就是戰備隧道出入口,
戰備隧道長80公尺、寬4公尺、高3公尺,兩端設有防爆金屬門-聽說可以抵擋核彈攻擊,內部經過裝修,原本的原住民圖騰轉為部隊景像,
開闊空間設有安全士官桌,桌上還置放了通訊器材…,
很快的走完戰備隧道來到另一邊的出入口,
這裏有一道陡上坡階梯,
階梯的盡頭就是角板山行館,
行館共有四棟房屋,有一棟具有客廳、主臥房與客房,另外三棟則是警衛與隨從人員的房舍。行館中展示著蔣公生前的老照片、文物以及蔣公在角板山的生活資料,以供遊客參觀。
大家走馬看花的把行館逛完-旁邊設有廁所供遊客使用,行館前方是一座廣場,柱狀造景很吸睛,
行館正對面是一座梅林,
梅林後方有森林步道,
這裏也有大型造景,
森林步道的盡頭是思親亭,
思親亭旁有一座眺望台,
眺望台是觀賞大漢溪的最佳景點,
今天的遊客不多,我們來到思親亭休息,
思親亭旁也是觀賞大漢溪的重要據點,
思親亭的另一邊有一座木棧道,這裏設有出入口-不知道通往何處,
眺望台的下方有一處草皮,讓小朋友們在這裏活動,
小蟲蟲和鉉鉉還是打羽毛球,
兩個人的默契漸漸打出來了,
蟲媽和胖蟲蟲坐在草皮上休息,
蟲媽怕胖蟲蟲無聊,讓蟲爸陪他玩旋風球,
旋風球的原理和羽毛球很接近,胖蟲蟲的表現很不錯…,
蟲爸和胖蟲蟲改玩羽毛球,
小蟲蟲和鉉鉉玩旋風球,
天色漸漸暗了,我們開始回程,草皮廣場的邊緣設有竹製環狀迴廊,
走在其間很有感覺,
角板山行館公園位於角板山台地上,佔地6公頃,四處都是綠意,梅林佔最大宗,右手邊設有生態池,
今天沒去走環池步道,中央步道主要是賞梅步道,
有一座咖啡廳矗立眼前-今天沒有營業,
附近的步道整修中,
左手邊是樟腦寮,台灣曾經是世界最大的樟腦產地,大量的原始樟樹林使得台灣佔全球產量的百分之七十,而復興區的角板山更曾經是台灣伐樟製腦的重要集散地,位於角板山行館內的樟腦收納所,在民國98年時修復後重新開放,是全台唯一日治時期遺留下的樟腦收納所,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樟腦收納所旁的原護衛宿舍,內有「百年角板見真樟–角板山樟腦文化特展」,展示了天然樟腦的提煉過程,還有開墾初期,泰雅族人為了捍衛家園,而與日軍浴血奮戰的歷史故事,
樟腦寮的對面是環池步道的出入口,這裏的造型木棧道在花季時是熱門步道,
木棧道旁有一座大型建物-目前開設客家菜餐廳,蟲爸離開時還看到有遊客專程來此用餐…,
長條型的建物未端設有洗手間,
在這裏休息一會兒就準備和角板山說再見,
回到車上開始回程,台7線大塞車,蟲爸回頭改走台7乙線往三峽走省道回台北,在路邊買了雞排等炸物當晚餐,蟲媽的口味很重-把蟲爸辣個半死,餐後嗽口的咖啡都變味了…,先送鉉鉉回蟲媽娘家,回到家已經接近21:00了。
附註一:
角板山位於大溪區東南方大漢溪的上游,海拔636公尺,隸屬桃園市復興區,四季氣候溫和,四周群峰南北插山、李崠山、枕頭山等羅列、空氣清新,鍾靈毓秀氣勢不凡。
角板山已經利用原有的景觀,再配合泰雅族的人文特色、和香菇等農業特產,統一規劃成「角板山形象商圈」。從北橫彎進入社區,一路行來都是泰雅圖騰,還有整齊劃一的商店招牌,主要道路的盡頭就是角板山公園,公園左前方是救國團活動中心,活動中心的右側即是蔣公行館。
角板山公園又稱復興公園,位於復興鄉,四周群山、溪谷環繞,景色絕佳,有台灣廬山的美稱。公園內古木參天,花木扶疏,綠蔭蔽天,空氣清新怡人。種植很多梅樹,春天一到,梅花盛開,一片紅粉黛綠,非常動人;也因此"角板尋梅"被列為桃園八景之一,更是全台著名的賞梅景點。深秋時節,楓紅與綠林相襯托,點綴公園別具風采。
公園一隅有石階可抵大漢溪畔,並有吊橋聯繫對岸的溪口臺地。臺地外觀為四層臺階式的地形,四周陜谷高峰林立,大漢溪蜿蜒在側,自石階處遠眺,山光水色,盡收眼底。梅林的後方是蔣公行館,不幸於民國81年遭大火焚毀,至為可惜。早年的角板山行館現已成為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原本為木造建築,一場大火後重建為新的四層樓建築,
附註二:
新的先總統 蔣公行館位於角板山對面的介壽國小旁,左側松下可遠眺峽谷風光、溪口谷地,行館旁的地下室有一「神秘避難隧道」,當年做為蔣介石緊急避難及作戰指揮所之用。洞內可看到厚實防彈鋼門,體驗舊時戰備生活,隧道開放參觀後,隧道牆壁彩繪了泰雅風味的圖騰,成為吸引遊客的景點之一。
蔣公行館合計房屋四棟,是以當年蔣公隨扈及侍衛居住的太子樓改建而成,原行館於民國81年遭焚毀-已改建為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其陳設維持原貌,行館內有客廳、主臥房及客房各一,其餘三棟為警衛及隨從人員房舍。館內展出蔣公生前文物、舊照片、紀錄片,還有蔣公至角板山停留的生活資料。行館所在區域視野遼闊、小徑蜿蜒、清幽雅致、四時花木扶疏、綠意盎然,且濱臨石門水庫,青山環繞、藍天碧波、相映成趣。晨昏之際,微風扶面、山嵐輕移,悠然漫步其間,和平寧靜,令人心曠神怡,故先總統蔣公生前常偕夫人來此小住,聽松濤,賞雪梅,
擁有北臺灣最大梅園的角板山行館種植的梅花園,當一波波寒流吹襲下,整片雪白如織的花朵有如一層薄薄白雪覆蓋枝頭。又因地勢關係,年初山區水氣足,氣溫降低,形成雲霧繚繞,仙氣彌漫景象,
桃園市政府於民國九十二年,邀請12位世界級藝術家在此創作,成立國際雕塑公園,不但是國內觀光新景點,並成為國內公共藝術教育的聖地。雕塑包括:飛龍在天(Flying Dragon in the Sky)、命運之愛(Love of Fates)、屋頂上的椅子(Chair on the Roof)、和平之境(Space of Peace)、中華影像(Chinese Shadows)、觀點(Perspective)、人形狐狸(The Human Fox)、復興鄉(Fuxing Township)、2003樟樹桃園(Camphor Taoyuan' 03)、人之初(About Base)、溫室提案(Green House Proposal)、藝術如樹╱樹如藝術 (Art as Tree╱Tree as Art)。
在19世紀時,天然樟樹所提煉而成的樟腦,在當時是極為重要的原物料,而復興鄉角板山更曾為全臺灣最主要的伐樟製腦集散中心,角板山行館園區內尚保存著國內唯一之「樟腦收納所」是極具有歷史意義之建築物,且園區內仍有十餘株樹齡已近百年之老樟樹,見證樟腦歷史的興盛與衰落;此處固定舉辦「百年角板見真樟~角板山樟腦文化特展」期以展覽方式提升臺灣樟腦產業知識與建構在地特色深度旅遊,歡迎遊客踴躍至園區觀光遊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