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篇文章:
106年8月7日星期一 天氣晴
3.5K到了
到達天空之城了,這其實是一座廁所,是全線唯二而且最大的廁所,位於步道的相對高處,大部分架高在陡坡上,所以稱為天空之城。由登山口至此約3.8K
讓胖蟲蟲在天空之城旁的座位區休息
天空之城的末端可以賞景
步道不時會出現倒伏的樹木,
4K到了
路旁有斷木座椅
倒伏的樹木還蠻有造型
4.5K到了
溪澗與步道平行
走過最後一座木橋
到達巨木群步道1K長的環狀線岔路口,建議右進左出,由登山口至此約4.2K
這裏設有休憩區,
旁邊是木製神木區地圖
一棵相對較小的巨木,編號1號
一座木橋,
溪景真美-一座水量豐沛的小瀑布,本身就是一個景點,
木橋右側溪床陡降-形成急流,溪水在大大小小的石頭間流動,創造出秀麗的景致
附近到處是水塘
2號巨木十分英挺,
3號巨木
4號巨木
5號巨木
6號巨木
這段路得跨越溪澗
7號巨木,是全線最大棵紅檜,胸圍19公尺多,曾是台灣第三大巨木,
7號巨木旁有解說牌,告訴大家這棵的名字叫YAYA神木,原因是此樹曾在日本軍警攻擊泰雅部落時,像母親一樣翼護族人,YAYA就是泰雅族"母親"的意思
附近設有休憩區
巨木步道沿途需橫越幾道小溪流,
第8號巨木
第9號巨木,
續走一小段路
回到環形巨木步道的岔路口,
此處有長椅可以休息
由環狀巨木步道叉路口還要再走約4.2K回到登山口,回程由另一個角度欣賞沿途的木橋、山徑,又是一幅幅美景,司馬庫斯步道全程走在原始森林裡,因此即使天氣很好,也幾乎曬不到太陽,加上步道坡度十分和緩、巨木溪流景致優美,是很棒的一條步道。
回到登山口,
旁邊是通往第三停車場的岔路,
由巨木群步道登山口出發,回到部落要走約1K的產道,部落在每一個叉路口都有指標,岔路通往住宿區,
左手邊下方香菇寮
套袋菓園
往司立富瀑布的叉路,左上方前往巨木步道,右下方前往司立富瀑布步道
有一座竹製工寮
補給站販售一些餅乾零食飲料與泡麵,也有水蜜桃攤商在附近擺攤
喜樂屋
佳美屋
伯特利屋
國光古麥的家
恩典屋
瞭望台
造景特異的路燈
雅竹餐廳供應早、午、晚餐,
司馬庫斯是無菸社區,
四處都有木製造景,
最具知名的就是這個Laqiklokah的木頭牌子,這個牌子的中文意思是加油吧孩子,木牌上面有不少的腳印,腳印代表了司馬庫斯的歷史,大家一開始都很團結,因此腳步很整齊劃一,中途因為日據時代而導致有點混亂的世代(雜亂無章的步伐),最後則是克服又逐漸走向整齊
生命之樹是延續了祖先的精神,背著臼的Makus是部落開拓者,抱著孩子的是Makus的伴侶,是當時是遷徙到此地第一個會織布的婦女,族人靠此方得過冬。打獵是我們的生存方式,但是,需要遵守傳統的智慧,祖先揹著獵物,這些獵物是要與部落一起共同分享。
第一停車場提供住宿遊客免費停車
遊客服務中心
提供諮詢服務、辦理入住手續並可在此蓋紀念章,還有供應熱水
旁邊是當地居民擺攤賣水蜜桃的專區,
咖啡屋營業時間平日09:00-14:00 16:30-7:30 假日09:00-21:00
車輛管制哨
司馬庫斯造景
伯特利屋
公廁
穀倉
遊客服務中心旁有岔路可以通往教會,
教會前方設有停車場,
兒童遊樂場
這是一座傳統教堂,每逢連假的晚上,村民會在這裡舉辦表演活動
教堂內部開放參觀,
教堂旁建物整修中,
新光國小司馬庫斯分班位於服務中心的右手邊,這間是司馬庫斯的小學,小學不管是房子的梁柱或者屋簷,全都是由當地居民以木頭搭建而成,
建築物分為三部份,最內側這棟規模最大,
為低年級教室,
下方是藍球場、
廁所
中間這棟規模居中,
是高年級教室,
最外側這棟是行政中心,
因為適逢暑假期間-沒人上班,
還有一座魚塘,
從教室旁邊有一條小徑,可以通往司馬庫期牌樓,
循原路回到休息區坐坐,
時間差不多了,蟲爸帶胖蟲蟲走車道回第三停車場開車,
車道有點陡,路旁的街燈很有特色,
回到第三停車場,
16:20下山車輛管制時間到了,但原本應上山的車輛還沒出現,出入口交通管制人員不讓大家下山,好不容易出發了又被道路工程阻斷,16:50下山車輛才開放自由通行,蟲爸陰錯陽差的成為開路先鋒,原本是想悠哉的慢慢下山,但接到今天晚上入住的峇里森林溫泉渡假村工作人員電話-晚上供餐只到18:30,蟲爸不得不提高車速,3小時的路程蟲爸1.5小時就趕到了,工作人員讓蟲爸先到餐廳吃晚餐,餐廳位在飯店最高處,需爬一小段階梯,
餐廳下方設有停車場
用餐區分為兩區,較大區塊沒有開放
旁邊是鱘龍魚養殖場
蟲爸和胖蟲被安排在小餐區用餐,晚餐還不錯,五菜一湯附水果,重點是吃稀飯-不容易吃過量,
因為公湯維修保養中-只能回房間休息,
好在有室內湯,湯池設在院子裏-空間很大,有活動棚架遮陽,
胖蟲蟲泡了一晚上的湯才睡意盎然的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