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篇文章:
107年7月31日星期二 天氣晴
台11線南下64.1K左手邊是石梯坪遊憩風景區(附註三),這裏設有停車收費站,
讓大家上個廁所,
遠方是遊客中心
把車停在路邊停車格,
來到觀景區,觀景區邊緣設有大型休憩涼亭,
循岔路往海岸的方向走,
這一帶景色清奇,
遠方出現單面山-海岸的右方有座高17公尺的單面山,會稱作單面山是指一邊陡峭而另一邊緩斜的山,形成的原因為傾斜排列的岩層質地不同,上層堅硬下層鬆軟,經過長時間風化形成兩面侵蝕速度不同造就的景象,這樣的地形在石梯坪隨處可見。
蟲爸先繞到側面
蟲媽不敢下來,呆在上面休息…,
這一帶又是另一番風光,岩石呈半白半黑的奇異景觀,
單面山的側面也很雄偉
海水穿叉的黑色礁岩,
來到單面山的另一側,可以遙望站在單面山頂的遊客,
在單面山的另一側能看見壯觀的海蝕溝,
突出海面的白色岩石,
從另一個方向欣賞礁岩,
遠方是潮間帶
與蟲媽會合,
回到單面山正面
單面山西側的坡面因受到海浪侵蝕而成天然的石梯,
沿石梯而上俯瞰汪洋,讓人覺得又可怕又壯觀
從單面山頂側望礁岩,
另一個方向也是美景,
這個角度還可以看山景,
換個角度拍照,
沿原路往回走,
有一座封閉式涼亭,
旁邊有木棧道往上走,
來到一座大涼亭,
讓大家在裏面坐坐,
附近有一座封閉的廁所,廁所外設有觀景台可以賞景,
上車往裏走,來到露營區廁所,
悶熱的天氣讓蟲媽大發慈悲-一人買一瓶冷飲坐著喝,
開車回程繳停車費後回到台11線繼續南下,65.2K附近是月洞遊憩區(附註四)
入口處有個巨石上面刻著月洞的來由,
順著階梯走上觀景平台,地標石頭就在眼前
觀景平台上設置了原住民風味小船,
再往上爬一小段樓梯遇到東部特產推廣區,
販賣部主打月之井咖啡與果汁,咖啡取用的就是月洞內滲透的天然泉水烹煮,
東部特產推廣區的前方有造景休憩區,
再往前走幾步路來到售票處, 參觀費用全票100、半票50元;含搭船參觀和解說服務,滿20人以上有團體優惠。
走一小段木棧道
有一座觀景亭
坐在觀景亭裏可以賞景,
左手邊是登船入口處
開始排隊
入洞探秘參觀,必須搭乘由專人遊駛的小舟,
一艘小船只能乘坐10人-單程約15分鐘,等了好一會兒,
蟲爸一家人坐上第三班船,解說員會邊划船邊講解,蝙蝠是這裡的住客,在船頭燈光下,上百隻的臺灣葉鼻蝠正安靜的倒吊在洞穴上方-小蟲蟲一直害怕衣服上沾到蝙蝠糞…,
回程站在觀景台上賞景,
上車續行台11線南下,約152公里處右轉水往上流遊憩區(附註五)
把車停在免費停車場,
旁邊就是公廁
溝渠旁邊並有塊刻著「奇觀」的石碑
水往上流奇觀是因灌溉溝渠的動線大致和下坡的公路平行,傾斜度大於一般人站立的地面,人們也因周遭許多大地型標地物的影響,感覺溝渠的水流是緩緩向上,所以造成水往上流的視覺錯覺,大大違反常理,故被稱為「奇觀」,其實原理很簡單:水溝旁的道路是條下坡路,但是水溝卻並非是下坡,反而是坡度很小的上坡,所以當遊客們站在低處,並連著道路一塊看時,就像是水往上流一般,是個相當神奇的地理景觀!
來到最高點的平台,
附近設有露天表演台
大型公廁
上流部落藝廊是水往上流部落工坊最重要的部分,除了展覽室還有室外展演空間,主要任務是服務部落族人和社區居民;而「手創藝品展售區」所有展售的商品,全部都是部落的手創藝品,一律將工廠大量生產的商業產品排除在銷售項目之外,一方面讓部落產業有適當管道展售,同時也進一步為部落注入 活水,重現生命力。
而「飲料吧」、「水果吧」、「椰子吧」、「伴手禮吧」、「現做杏仁酥吧」等美食飲品區,則由部落裡不同年齡階層的族人分別販售,提供東海岸最道地的農特產品給到訪的遊客們,
來到環狀步道的另一處出入口,
上車續行,沿台11線接台9線左轉台26線,蟲爸打算直接殺到墾丁,晚餐在位於200縣道的小翠越南美食阿嘉耕逃餐廳解決,
這家餐廳的訂價較高,但餐食份量頗大,蟲媽點了椒麻雞、鮮蝦春捲、蝦醬炒空心菜、蝦醬炒高麗、超厚月亮蝦餅…,結帳金額$1,260元,整體來說CP值相當高-連蟲媽都認可…,
今晚我們入住小墾丁渡假村,行李一放下,胖蟲蟲就催促著往遊客中心跑,公設的遊樂設施很多,我們今天晚上都泡在游泳池、
SPA區
蟲爸今天累壞了,躺在游泳池畔的沙灘椅上休息,22:00回到房間,六人房最大的好處就是讓蟲蟲們各睡一張床,蟲爸和蟲媽睡一張床-蟲爸終於逃掉和最不安份的胖蟲蟲同睡的噩夢了!今晚蟲爸的睡眠品質挺好,
附註三:
石梯坪位在花蓮縣豐濱鄉石梯灣的南側尾端,整個區域是一個面積極大的海岸階地,海蝕地形十分發達,海蝕平台、隆起珊瑚礁、海蝕溝、海蝕崖等舉目皆是,尤其是壺穴景觀堪稱台灣第一。石梯坪海岸蘊藏著豐富的珊瑚礁群和熱帶魚群,潮間帶上與壺穴形成的潮池,生長著各式各樣的海藻、魚蝦、貝類等海洋生物,使石梯坪成為觀察潮間帶豐富生態和潛水、磯釣的絕佳場所。遊客可沿著風景區的環狀步道實地觀察,或是登上17公尺高的單面山,不僅可飽覽石梯坪的地質景觀,太平洋的壯闊浩瀚景象也能盡入眼底。
進入石梯坪,在海岸的東南角落上,可以觀察到一個顏色呈現淡白色至白色的山坡。這個山坡在靠近陸地的一側緩緩的向內陸傾斜,然而靠海一側的坡度則是陡峭地插入海中,形成二側傾斜角度不同的山坡,這種地形稱為「單面山」,在石梯坪地區小單面山隨處可見。單面山西側的坡面因受到海浪侵蝕而成天然的石梯,沿梯而上俯攬汪洋,實令人心曠神怡!
天然海拱通常發生在突出的海岬,因為海蝕作用特別強,歷經百萬年的海浪雕琢後,最後洞身被貫穿,形成海蝕門,像座橋,所以又稱為「海拱」。在石梯坪,可以看見許多狹窄的「溝」與海岸線垂直,這些凹入海岸的溝,是海水沖蝕形成的,所以稱為「海蝕溝」。在單面山北側,有一條東西向的海蝕溝,底下已被海浪沖蝕甚寬,但表面卻只有一條窄縫,每有大浪撞擊時,大量海水沖入,並由狹縫中噴出,空氣壓縮的爆鳴聲與海水噴泉相應,頗為壯觀。
從天然拱橋再往東走,可以看到石梯坪最著名的壺穴群,有的壺穴遠離海邊,有的仍在海浪所及處繼續受著海浪的雕鑿。石梯坪的壺穴珍貴之處是它竟然形成在蕈狀石的頭頂上!大退潮時,可以在東北角的波蝕棚上看到三個頗深的壺穴,壺穴中有十來種造礁珊瑚及各種藻類、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壺穴是海蝕地形的珍貴歷程,隨時可能消失,而已形成的離濱壺穴亦可能隨風化而消失,故是來到石梯坪頗值得一看的自然景觀。
從石梯坪工作站旁的步道走下,會到達一處廣闊的潮間帶,農曆初一、十五前後幾天的中午,大退潮時,是觀賞潮間帶生物的最好時機。春夏之際到潮間帶,看到那一大片綠油油,猶如海洋牧場的植物群,就是提供潮間帶動物豐沛食餌的各種藻類。在高潮線上,數量龐大,卻最不顯眼的是玉黍螺,還有一個個像小火山般錐狀的藤壺;如果藤壺住的是3樓,那麼2樓的居民便是牡蠣了。潮溝岩縫中,常見的則是陽燧足。低潮線附近,常可看到海膽、硨磲貝。寶螺是常見的動物,礁岩上,亦可發現石鼈和蜑螺。此外,潮間帶的潮池,更可發現許多魚、蝦、螃蟹、海參和貝類在此繁殖。
附註四:
月洞位於花蓮縣豐濱鄉,南距港口村約一公里,目前為私人開闢經營的神祕岩洞,其海拔高約八十公尺, 距海岸約八百公尺,洞口高約二十五公尺,全長約一百七十六公尺,造型十分獨特。山洞內分左右兩洞穴,左方洞口較大,可深入約五十公尺,上方尖狹,頂端棲息成千上萬的蝙蝠,憑添幾許神祕氣氛。右方洞穴較短,約四十公尺,洞內幽暗神祕且洞中有水,洞內有鐘乳石、石筍、魚頭化石、燕窩化石、蝙蝠群、伏流及滴數等,想入洞探秘參觀,必須搭乘專人操作之小舟,藉著舟上的照明燈光,方能一睹奇景。「月洞」有著許多傳說:「月洞」原本就是一個天然洞穴,洞中積水成湖約五公尺左右,且會隨著月之盈虧而漲落,所以有人稱之為「月井」。湖中有許多鱸鰻,傳說中亦有所謂的千年鰻,而至目前為止曾發現最大隻的竟重達十餘公斤,已具攻擊人類的能力,目前尚無人敢潛入水中探險。月洞的溫度約攝氏二十度左右,終年如一,冬暖夏涼,十分怡人。
附註五:
水往上流奇觀位於台11線約152公里處,原本是條農用灌溉溝渠,因為地形微小差異的錯覺而讓人覺得水往上方流因此聲名大噪,並在溝渠旁設立刻有「奇觀」的石碑。
此奇觀是因溝渠旁道路是下坡路,但溝渠本身卻並非是下坡,而是坡度很小的上坡,因此當站在低處時放眼望去,就像是溝渠中的水沿著下坡道路往上流,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東管處)為方便遊客參觀,除了整建水往上流周邊區域之外,也設置了公廁及部落工坊,除了觀看奇觀之外,也可在部落工坊的吧台稍事休息,點杯飲料或水果,甚至購買伴手禮,十分方便。
「都蘭部落水往上流部落工坊」位於水往上流景點販賣區,營業時間: 上午8時至下午17時,全年無休。目前主要由都蘭部落的成員們一同經營管理,販賣區共包含:上流部落藝廊、 手創藝品展售區、 飲料吧、 水果吧 、 椰子吧、 伴手禮吧、 現做杏仁酥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