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8年2月9日星期六 天氣:陰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89).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今天是大年初五,蟲爸恢復晨泳,蟲媽和蟲蟲們06:30起床吃早餐,蟲爸於06:50回家和大家會合,07:30出發,先到桃園接到溫豬,再出發前往位於北埔的麥克田園,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60).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蟲爸準時於09:30到達-把車停在第一停車場,現場工作人員很熱心的帶我們到包廂營位,先帶大家去上廁所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附近的風光秀麗,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4).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來到護理站-園區僅提供家庭式醫護箱藥品,無護理人員進駐提供服務,此護理站僅提供給客人身體不適時,稍作休息使用,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6).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公用焢窯區正在升火幫遊客烤雞、地瓜…,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8).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護理站旁的焢窯區、烤肉區,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0).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金豬和美萍於09:50到達,先玩一會兒大老二,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6).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蟲爸帶無聊的胖蟲蟲開始逛園區,首先來到涼亭-這裏是大型烤肉區,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9).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附近的包廂式焢窯區、烤肉區,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21).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戲水區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22).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後方是米食教室,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26).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米食教室包含客家擂茶區、客家米食DIY區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25).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回望戲水區,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28).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另一頭是司機休息室和鐵牛車等候區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32).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來到鐵牛車停放處,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34).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背後是可愛動物區(附註二),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38).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這裏有懷孕了的母牛,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40).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兩隻麝香豬,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45).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鐵籠區的左側是大型飛禽獸欄,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47).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右側是小型家禽和山羊獸欄,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50).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旁邊有焢窯區、乘涼草坪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52).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可愛動物區旁有竹製棚屋,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53).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竹製棚屋內有牛糞牆、復古機車、復古單車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55).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牛欄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57).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來到第一停車場,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62).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這裏是麥克田園的出入口,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66).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出入口後方是美麗的綠色步道,走在綠色步道下,抬起頭,可以看到我們種植了許多不同的植物與蔬菜,從上垂下的瓠瓜、菜瓜和蛇瓜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67).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後方是水車小站販賣部、哺集乳室、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70).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有一座小橋,一邊是錦鯉池,旁邊的大水車利用水的流速轉動水車,將水從河面送到高處,是以前農業時代不可缺的灌溉工具。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73).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另一邊是烏龜池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75).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背後是綠色步道,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78).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讓胖蟲蟲餵錦鯉,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82).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綠色步道旁是無障礙空間廁所,讓胖蟲蟲方便一下,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84).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遲到大王劉博士現在才匆匆趕到,剛好和胖蟲蟲在生態池前方合影-生態池的興建過程當中,充滿了種種的挑戰,園方堅持採用原始的自然生態施工法,全程不使用水泥、防水等等的現代化施工,使用最自然的材料,前後歷經了三次的大施工才完成,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86).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劉博士到達就可以開始DIY活動,先讓大家洗手,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91).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第一站做菜包和紅粄,蟲媽、蟲蟲們、溫豬很認真的操作,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02).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劉博士、金豬、美萍也很專注,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08).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展示成果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11).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應工作人員要求再洗一次手,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16).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這次是擂茶,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31).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展示成果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39).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開始捲粄條-自己捲一條,另外送一條成品…,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43).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米食教室最邊緣設有電動磨米機,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40).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讓大家回營位,蟲媽去領烤肉用品,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50).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蟲蟲們來幫忙拿東西-背面是洗手/洗腳區 (老式汲水機)、涼亭,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53).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烤肉前先合照,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54).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金豬和劉博士先烤肉,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59).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其他的人玩大老二,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62).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蟲爸讓無聊的胖蟲蟲來刷烤肉醬,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64).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美萍和溫豬接手烤肉,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66).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烤完肉大家到附近的草坪上紮草人-金豬和美萍看守營地,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69).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展示成果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74).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開始搭鐵牛車(附註三),今天的鐵牛車開得比較平穩…,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76).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紮草人時就開始下雨,大家上車拿了雨傘後來到出入口拍照,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79).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蟲媽和劉博士在磨米區磨米,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82).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小蟲蟲也參與其中,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84).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胖蟲蟲不甘落後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86).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在大水車前合影留念,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91).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回到營區休息,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93).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繼續玩撲克牌,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98).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蟲爸帶胖蟲蟲逛園區,麥客亭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202).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草坪區,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206).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焢窯區、草坪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208).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苗圃區,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214).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無障礙空間廁所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215).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古農具展示區(附註四)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217).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擂茶教室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219).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柑橘園區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224).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焢窯區、乘涼草坪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234).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回到我們的棚區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236).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時間差不多了,大家開始整理行裝,和麥客田園說再見,套裝行程@598元,蟲媽認為相當划算,下次再來…,蟲爸載溫豬到仁愛路誠品-明天公司吃春酒,今天住台北同學家,17:40回到家,結束了今天的行程。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229).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附註一: 

 麥客緣由-北埔居民大抵來自廣東,惟溯及先祖乃源於甘肅中原,北埔境內一級古蹟金廣福、天水堂即可徵也。甘肅較之南方,緯度稍高,農作成長較緩。當替農民組麥子收割隊,沿黃河南下協助收割賺取工資,待返鄉後,此時自家所種之麥田已臻成熟再行收割,人稱此收割隊為《麥客》。飲水思源,取《麥客》為名,冀望真誠服務,顧客心喜,知性感性兼而有之。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80).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麥客田園成立於2002年,位於新竹縣北埔鄉南埔文化生態區內,佔地 12000 平方公尺,可同時容納1000人進行活動,並備有三座大型停車場,是體驗客家米食與傳統文化的最佳鄉土旅遊景點。園區內設有:焢窯區、烤肉區、客家擂茶區、客家米食DIY區、大型水車乙座、洗手/洗腳區 (老式汲水機)、古農具展示區、可愛動物區、哺集乳室、護理站、會議室、無障礙空間廁所、青青草原、柑橘園區、生態池、綠色隧道..等。在此不僅可回味古早時代傳統農村生活、更可親身動手製作客家季節米食點心,是大人小孩都適宜的最佳休閒去處!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147).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附註二: 

  • 山羊--快樂的生活在麥客田園綠油油的草地,每天陪小朋友們玩。黃牛「虎妹」和「茶妹」--以前農業時代是農人最好的工作夥伴,但現在都機械化了, 耕田插秧都有機器代勞,就在麥客田園拉牛車陪小朋友們玩。火雞--大部份的火雞是是不會飛的,只有少部份的野生火雞可以飛一段小距離。當火雞鼓動翅膀,擦著地面發出聲響,還從嘴裡 發出咕嚕咕嚕的叫聲的時候,不是在求愛就是有人捉弄牠!當火雞鼓動翅膀展開扇形尾羽,咕嚕咕嚕地叫時,頭上的肉廇和肉瓣還會由紅色變成藍白色,小朋友們下次可 以注意看。孔雀--學名(Pavo),是一種美麗的鳥類,又名越鳥、南客。孔雀主要有兩種,即綠孔雀和藍孔雀。藍孔雀又名印度孔雀,雄鳥 羽毛為寶藍色,富有金屬光澤,分布在印度和斯里蘭卡。綠孔雀又名爪哇孔雀,分布在東南亞。牛蛙--住在麥客田園的荷花池裡,長的雖然像青蛙,但叫聲像牛所以叫我牛蛙,祖先是從美國引進台灣的。因為農藥及住宅區不 斷侵犯青蛙的地盤,所以小朋友們已經不能像以前一樣很容易在田間看到青蛙了,即使有,很多都是畸形。雞--在麥客田園雞也是很受小朋友們喜歡的,常常可以見到有母愛的母雞帶著一群小雞,搖搖晃晃的走過你的眼前。麝香豬--俗稱小香豬,不但全身自然散發出奶香味,就連出汗的味道也宛若桂花的香氣,抱在身上,不會像 其它寵物一樣有股騷味。目前園區現有大麥克及小麥克兩隻麝香豬,非常的漂亮、可愛。牠們聽得懂我們說的話,雖然有時還必須溝通許久牠們才願 意動作。像大麥克就非常喜歡被人抓癢,當你的手一碰到他的身體時,只要輕輕抓兩下,牠就會自然而然地躺下要你幫他抓癢、按摩。   
  •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43).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附註三: 

    麥客田園共眷養了兩頭黃牛,以前常由黃牛茶妹及虎妹載客人徜徉在風光明媚的南埔小徑上。這兩隻黃牛從小就一起長大,所以每當其中一隻在拉牛車時,另外一隻就顯得相當急躁,會不斷的發出哞叫聲,似乎 是在擔心牠會被帶走。虎妹和茶妹,以前都需要要拖犁耕田,但現在務農幾乎都已經機械化,耕田插秧都有機器代勞了,因此黃牛或是水牛務農的場景都以不復見。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42).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有感於園區有責任教育小朋友疼惜愛護動物的觀念,因此兩年前即已經改由鐵牛車來取代牛隻拉牛車了,所豢養的兩隻黃牛仍可跟牠互動拍照留念,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37).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附註四:  

    進入工業時代後,許多小朋友都看不到、大朋友漸漸遺忘了過去的曾經,麥客田園特別保留了農村生活中所會用到的工具,也讓來園的朋友回顧及體驗曾經的美好。

    • 秧盆--放秧苗的盆子。
    • 秧秕子(秕唸ㄅㄧˇ)--也是插秧時放秧苗用的。
    • 犁--農耕與翻土整地的重要機具,前面由牛拉動,後面由農夫操縱,將田犁成一條土壟,使泥土翻鬆,重新整平,以利播種。
    • 碌碡--可以碾穀類或碾平場地(唸路讀)插秧之前,田園必須經過犁、手耙、割耙、碌碡等步驟,才可進行插秧的動作。碌碡是一個木製矩形框,框中滾筒狀的木製圓軸上裝置七片木葉,兩邊有踏板,人站其上,用牛拖拉,碌碡葉片便翻滾拍打,以壓平插秧前的水田。「碌碡」是一種輾平土地的工具,同時也把草禾輾壓入土中,它用木製造而成,寬度約八十公分,長度約一百六十公分,中間的碌軸有三十公分深,碌軸由八片葉板和一根可轉動的軸所,為原木刻鏤而成,形狀就像楊桃。打碌碡時,農人的左右腳分別站在碌碡的前後邊框上,耕牛在前拖行,碌碡向上轉動,就把草根壓入泥底下。一般操作兩次,第一次重心放在前頭,第二次,重心放在後面,邊走邊壓。泥土壓平就可插秧,一季農事之牛耕工作就告一段落,我們也可以稍入休息了 。
    • 脫榖機--旋轉時將稻榖與稻桿分離的機器。使用方法是用足踏「腳踏板」使打榖筒迴轉,手持稻束,自穗尖漸放於打榖筒上,使稻粒脫落。
    • 風鼓(風榖機)--利用風將壞米與好米分開。清除稻穀中之塵埃及雜物。使用方法/一人以栗箕將稻穀倒入風鼓斗內,另一人以右手轉「風鼓手」,左手開「風鼓掩」,使榖落下,由落下速度之快慢及風速之差異選別稻穀及其他雜物。
    • 插箕--完成秧床後,農夫會將發芽的稻種放在竹製的插箕,走在秧田溝中,左手持插箕,右手抓種子撒在秧床。以粟箕嘴插入榖堆中用手撥榖入內,以兩手持粟箕兩邊,把稻穀傾入麻袋等容器中。
    • 米籮--是上圓底方的竹編器具,盛放穀物或白米之用。在播種之前,將「種穀」裝在米籮之中,泡進溪或溝的水中,使「種穀」吸收水分以利發芽,大約三四天﹝視季節天候﹞後再把整個米籮從水中取出,水自然從米籮縫中流出,再用麻袋或其他同類物品覆蓋其上,一來可保持種穀的溼度與溫度,二來可防雞隻啄食;早晚最好翻攪穀粒,種穀發芽方能均勻,大約過了幾天,種穀就會發出白色的芽。
    • 飯甑(唸贈)--木制飯甑狀似水桶,由甑體、甑箅、甑蓋組成,甑體外圍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均用竹片編成的花箍箍緊。為民間使用的一種炊具。通常用木頭箍成,有大有小。大的炊30~50斤米,小的炊幾斤米,適合農村煮粥撈飯習慣,即將一天的飯一鍋煮熟,飯撈起來分三餐吃。紅白喜事都用大飯甑炊飯,出飯率高,硬軟適度。食時可口。
    • 籠床--也叫蒸籠,籠床是用竹篾編成的單層獲多層蒸籠,其大小不定。普通的直徑約七十公分左右。每當過年時家家戶戶炊甜稞、菜頭稞、發稞等等,都會用到它。吃年糕的那分滋味,永遠帶給人們一份家鄉的回憶。
    • 洋菇籃--民國50、60年代,北埔鄉村每到秋冬就開始重洋菇,一大早採下洋菇並將菇頭切掉後就放在洋菇籃送到洋菇工廠,製成罐頭外銷。
    • 搖籃--舊時農村小孩大都是睡這種竹搖籃,搖籃以竹篾編成,成橢圓長盆狀,裏面鋪上麵粉袋,就是嬰兒舒適的小床了。一邊加蓋,上面披上一層碎花布,可以擋風遮日,可說是冬暖夏涼小床。
    • 焙衣籠(焙唸被)--舊時農村沒有洗衣機,更遑論烘乾機,冬天多雨或梅雨的天氣,衣服不易乾,就鋪在焙衣籠上,籠子中燒木炭,再翻動濕衣服。
    • 毛欄--或叫毛蘭,製茶時揉製茶業的用具,做粄時也可以拿來揉製粄脆。下面那張圖是揉好湯圓時放在上面脫水用的。
    • 魚簍--釣魚時裝魚獲的器具。
    • 茶蔂--(蔂念雷)或叫蔂公,婦女上山採茶時,放茶菁的器具,用布帶綑綁在腰側。
    • 粄圓飾--揉好湯圓後,上面鋪一層綿布放在上面脫水用的。
    • 焙茶籠--製茶工具。
    • 熨斗--打棉被機 時雙手抓木柄壓平棉絮的機器。
    • 簑衣--簑衣可分成上下兩截,上衣寬肩,便於揮動手臂工作;下截部分像圍裙,長度及膝,至於腳步就要赤裸了。據葉老先生說,穿簑衣最難受部分,莫過於頸部了,簑衣的領子,又粗又硬,若是穿著薄衣服,再穿簑衣,渾身可就刺痛難堪了。然而習慣成自然,在沒有更好的替代品之下,就沒有選擇的餘地了。此外穿簑衣要戴上斗笠,配備才算齊全,否則雨一來,也會成為一隻落湯雞。所以古詩中才將「青箬笠、綠簑衣」排成對句了。蓑衣和斗笠,是古早的遮陽擋雨用具。蓑衣是用草或棕櫚皮編成的雨衣,農家製作蓑衣,先把從山間採回的棕櫚片,用鐵刷刷洗棕尾,使棕毛平順,並清理附著的碎物,然後曬乾。江曬乾的棕片,以棕毛橪成的細線,一片接一片的縫製成衣裙狀,袖子與下襬的棕毛讓它自然垂懸,領口與衣襟包邊縫妥,綴上帶子和扣子,可以繫綁扣住,一件可遮避風雨的棕蓑即已完成。    

     108.2.9.仲遠同學.麥克田園 (223).jpg - 108.2.9.麥克田園--五專同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son56622 的頭像
      benson56622

      benson56622的部落格

      benson56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