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9年9月1日星期二 天氣:陰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34).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武陵農場一大早就下起陣陣大雨,07:00到餐廳吃早餐,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1).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吃飽飯回到房間休息-蟲媽整理行李,08:30退房,因下雨而心情低落的蟲爸慢慢開車,雨漸漸停了,在梨山中油加油站加滿油,來到梨山(附註一)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8).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蟲爸把車停在遊客中心停車場,和停車場旁邊的造景合影,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2).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這條文化長廊延伸到後方的廁所,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3).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廁所後方是梨山賓館的停車區,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4).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剛經過的文化長廊屬於梨山遊客中心的一部份,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5).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文化長廊的內部也設有看板,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6).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梨山遊客中心前方設有跑馬燈,因為入內要戴口罩-蟲爸選擇過門而不入…,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7).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遊客中心旁設有眺望台,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9).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回望,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10).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來到梨山賓館的側面,梨山賓館是台灣最高的宮殿式賓館,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12).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梨山賓館的正面雕樑畫棟,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13).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右手邊設有觀景台,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14).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左手邊也有一座觀景台,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15).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門廊的旁邊是餐廳,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16).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下方廣場的對面設有景觀樹,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17).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馬路旁是行政區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18).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隔著台8線,右手邊是水果街,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19).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和楓之谷1956秘密花園的造景拍照,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20).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旁邊是楓之谷1956秘密花園出入口說明區,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21).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這裏我們前兩年曾經走過,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22).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另一邊也是水果街-蟲媽沒找到CP值高的水果…,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25).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來到一處地標造景,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28).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下方是廁所,在造景旁的平台上可以觀賞附近的山景,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30).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旁邊有另一處觀景平台,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31).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這裏也可以賞景,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32).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回望梨山賓館,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33).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蟲爸循指標驅車往福壽山農場的方向走(附註二),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171).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買了門票後先來到天池停車場,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36).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出入口有一崗亭為當年的外衛,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35).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外衛的下方設有廁所,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37).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進入步道不遠處有一崗亭為內衛,旁有一棟木建築為當年的警衛宿舍,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38).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路邊出現觀景平台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39).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可瞰視農場主要山頭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41).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也可以觀賞露營區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42).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續行馬路旁的賞景步道,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43).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來到天池的牌坊造景,天池標高海拔2,614公尺,據傳沿天池繞行三圈後許願,可心想事成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44).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環繞天池有二層步道,一高一低,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46).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達觀亭是先總統蔣介石先生修心、思考國事之處所,為一棟十字形格局之二層樓房,一樓有玄關、侍衛傳達房、中庭、書房、暫憩房,中庭只有簡單擺設,裝潢簡樸明亮,書房已改為場史館,暫憩房尚有二張臥床一張坐椅,後門廳有場史介紹與相關圖照,二樓部份有外景觀陽台及議事廳,四面都是落地玻璃窗-視野清晰,四週並有座椅-供蔣介石先生於天候不佳時在室內漫步之用,達觀亭現已改為咖啡廳,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49).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屋外松林中有一磚砌烤肉架,是為了 蔣介石先生與夫人在此烤肉所造,現為戶外座位區,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48).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從另一角度觀賞達觀亭,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50).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開始走天池外環路,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51).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進入森林區,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52).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天池南端蒲團樹下是全台磁場感應最強的地方,為台灣著名禪修之所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53).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這裏設有三等美化控制點,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55).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旁邊有一座祭壇般的小廣場,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56).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外環路上出現眺望台,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57).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在眺望台上可以賞景,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58).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來到天池的另一側,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59).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續次篇文章:

附註一: 

梨山(泰雅語:Slamaw),台灣地名,位於台中市和平區梨山里,是由多種族群所混居而成的聚落,包括原住民(泰雅族)、客家人、閩南人、榮民(或軍眷)等;另以梨山為中心,由梨山(Slamaw)、松茂(Tabuk)、佳陽(Kayo)、環山(Sqoyaw)等四部落所構成生活圈,涵蓋了整個和平區的東半部(梨山里、平等里),合稱「大梨山地區」。 梨山是泰雅族由今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遷徙到蘭陽平原過程中所建立發展起來的集落,有中繼站的作用,歷史約可追溯至18世紀,當時原住民稱為「斯拉茂」(Slamaw),日治時代寫作「サラマオ」(沙拉茅)。1920年,族人曾因反對日本統治與部落間嫌隙引發薩拉矛事件戰後改稱梨山。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11).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民國49年中橫公路完成後,許多參與興建工程的榮民配合政府安置政策在梨山落地生根,並由政府引進溫帶水果,開設福壽山農場武陵農場進行墾植,成功發展起優質農業觀光業;民國62年至民國70年設立梨山建設管理局。民國88年921大地震摧毀了中橫的青山德基路段,重創了梨山的經濟命脈。歷經5年剛修復,隨即於民國93年再遭七二水災土石流使得重建工程再度歸零。現在雖然整修完成通車,稱台8線臨37便道,但地質非常不穩,極易落石坍方,為安全起見,原僅供工程車輛與梨山當地居民緊急使用,未對遊客開放,自民國107年11月起,恢復台中市公車865路通行。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24).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梨山風景區原指位於台灣臺中市和平區東部,地處中部橫貫公路中間站的梨山一帶風景區。民國90年3月,在交通部觀光局主導下,將範圍向西擴展至谷關、和平地區,向東北擴展至環山部落勝光部落,面積達31,300公頃;並與獅頭山風景區八卦山風景區整合成為參山國家風景區梨山區域平均海拔為1900公尺,地理環境位於梨山風景區內,鄰近雪霸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水果類盛產水蜜桃蘋果甜柿;蔬菜部分則以初秋高麗菜大白菜、青聞名全台,近年來之特色產品有梨山茶娃娃菜番茄青椒奇異果等。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29).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附註二: 

福壽山農場位於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群峰之間,海拔高度2100公尺至2614公尺,群山環抱視野遼闊,四季明媚景色萬千,晨昏彩霞驚艷動人,擁有獨特的高山田園景觀,出產的高山茶(福壽長春茶)與水果(蜜蘋果、水蜜桃、水梨等)品質精良,旅遊中心提供舒適的住宿與用餐,是闔家出遊、探尋秘境的絕佳景點。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173).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因四季各有不同風采,十二個月份亦各有不同景色,特別用一首詩表達農場的十二月風情,『一月雪天飛,二月讚櫻花,三月舞桃花,四月笑蘋梨,五月齊花開,六月捻茶香,七月瀲菊黃,八月覓桃香,九月品梨甜,十月秋豐收,十一月賞楓趣、採蘋樂,十二月盈霜降。』農場結合珍貴農產品和天然觀光資源,四時景觀饒富趣味,適宜春季賞花、夏季避暑、秋季採果、冬季賞雪;白日觀山巒,入夜賞星空,絕妙勝景,時時引人入勝。農場最高處之天池,傳說有股天地靈氣,使得池中之水,終年不竭,極目遠眺,天池之美,山嵐風光,映入眼簾,令人流連忘返。農場內種植多種溫帶水果、高山花卉等,冠絕全台;其中之福壽長春茶,為全台灣之極品,香醇味美,喉韻無窮,廣受品茗大眾所喜愛,年年供不應求。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113).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民國43年農復會依據政策,委託中興大學之前身省立台中農學院園藝系師生,利用2個暑期完成東西橫貫公路主支線園藝資園之調查,建議政府於高山發展溫帶性農牧事業。民國46年,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響應政府號召,以高山園藝調查報告為依據,從各療養大隊待退士官兵中,遴選身心健康志願從事山地農墾者100人,攜帶3天乾糧由谷關徒步向山區進發,當時公路尚未開通,第1夜宿佳陽部落後山草叢,第2夜宿梨山山麓「好漢坡」,至第3天早上10點找到有水源的廣大草生地。即今日之福壽山農場。當時歡愉之情,達到頂點亦忘掉了數天來旅途之辛勞,開墾人員依到達山頂之順序,每20人為1組,共分5組,互選資深人員擔任隊長,並將隊伍分5個方向帶開,大家卸下行李後立刻砍伐茅草搭建茅舍,日後演變成為現在之周、漢、唐、宋、明5個農莊。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62).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本場於梨山設場伊始,即依據老主任委員 經國先生指示經營原則:農場生產對國家外匯沒有幫助的不做及農場產品不能與平地農家爭利;我們即針對高山氣候,擬定生產計畫:利用高山特殊氣候試種落葉果樹及夏季蔬菜。於民國47年定植之果苗,3年後結了桃子,4年後生了梨子,5年後也結了蘋果,經專家品嚐鑑定,口味及品質絕佳;後因產量豐富售價高,使榮民收益急遽增加,先總統 蔣公指示農復會支助經費,由農場自行繁殖果苗,無條件供給梨山地區之原住民,並給予技術指導,此乃梨山地區落葉果樹之肇始。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133).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本場設場伊始,即利用高山之特殊氣候,倡導發展落葉果樹暨高冷蔬菜,自48年起於場部中心地帶開闢品種觀察試驗區,由國外先後7次引進桃、梨、蘋果、李,板栗、胡桃、及獼猴桃、藍莓等15種類,近200品種試種,並依據試種結果作為梨山地區繁殖推廣落葉果樹之依據。民國68年政府開放蘋果自由進口後,各類果品售價低落,而生產成本不斷上揚,且因工商業發展迅速,使高山地區人力缺乏,使新興落葉果樹面臨重大之危機,本場為此於74年辦理園相更新,針對新品種、新技術之引進,重新規劃園地,並矮化樹型,利用農機操作以降低生產成本,進而提高果實品質,現尤以「蜜蘋果」為甚。69年又發展高山茶葉,種植烏龍、鐵觀音及武夷等品種,而以「福壽長春茶」馳名中外。本場亦奉命於民國60年起,負責執行我國援助泰國「泰王山地計畫」,將本場落葉果樹栽培成功之範例推廣至泰北山區,每年指派技術人員2人長駐泰北山區指導,經過工作人員之努力,使泰王多年來倡導「以農產品替代鴉片」之理想得以實現。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132).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農場初期以純農業生產,近來因社會不斷變遷,傳統農業已漸沒落,為因應時代潮流,發展旅遊觀光與農業生產之多角化經營發展,自82年起規劃發展觀光休閒,以特殊之高山自然景觀,吸引遊客來場遊憩,先後興建有旅客服務中心,小木屋、宋莊、福壽館等住宿區及天池露營區,並逐年自籌及爭取經費辦理設施更新、整建及景觀美化,如旅客服務中心之整建,松盧、宋莊、福壽館等住宿區之設施更新、整建及鴛鴦湖周邊景觀美化、露營區及天池之景觀美化,期給予遊客最佳之服務品質。近來為配合國土復育政策,辦理整體規劃,保留部份果園及茶園做為品種觀察試驗及生態教學,其餘均辦理景觀造林及原生樹種造林,配合綠美化,全力發展農林並貌之生態旅遊區,使本場以嶄新之面貌發展一新紀元。民國102年11月1日政府組織改造生效,本場全銜改為「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福壽山農場」。

 109.9.1.福壽山.合歡山 (140).jpg - 109.9.1.梨山.合歡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son56622 的頭像
    benson56622

    benson56622的部落格

    benson56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