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1月31日星期日 天氣:陰雨
今天是除夕,蟲媽在家陪小蟲蟲閉關準備研究所考試,蟲爸帶胖蟲蟲出外運動兼散心,依慣例往礁溪的方向走,今天的交通十分順暢,蟲爸汽車導航定位五峰旗瀑布,把車停在停車場,來到大型車迴轉區,
這裏設有一座大型涼亭,
大型涼亭的下方是廁所,
回望攤商區-今天的攤商區沒有營業…,
蟲爸從攤商區的盡頭左轉,
這裏設有涼亭區,
涼亭區前方是休息區,
從另一個角度觀賞涼亭區,
另一邊也設有休息區,
回到攤商區,攤商區的盡頭設有小型停車場,
正式出入口的柵欄緊閉-一張白色公文指出五峰旗瀑布步道今天休息,明天恢復對外開放…,絕大部份遊客都視若無睹-從柵欄側面進入步道,蟲爸選擇回頭…,
第二順位的景點是林美石磐步道,
汽車導航設定林美石磐步道,路程比想像中遠,蟲爸把停在路邊白線區,來到引道出入口,
這裏有一群大猴子擋道-蟲爸帶胖蟲蟲從側面繞過…,
引道是無障礙步道,步道緊鄰礁溪高爾夫球場-設有綠色防護網…,
路旁出現岔路-通往賞景平台,
在賞景平台上可以觀賞草湳湖-胖蟲蟲想餵魚,但蟲爸沒帶魚飼料…,
路旁出現另一座大型休憩區,
上層出入口設有無障礙步道,
這裏的景觀不佳-植被太茂密…,
開始走休憩區的下層步道,
露天休憩區設計得很有型…,
續行引道,來到一處廣場,
廣場的右手邊是公廁,
左手邊是座位區,
來到林美石磐步道正式出入口-右手邊通往燒炭窯的步道封閉中…,
步道呈O形迴圈-蟲爸選擇右去左回,右手邊的步道設有第二處出入口造景,
每間隔100公尺設有距離標示,來到木馬道出發點
木馬道的招牌是復刻版木馬,
步道100公尺景緻,
步道200公尺景緻-後方有一座木橋,
步道300公尺景緻,
步道400公尺景緻-可以看到下方的得子口溪,
來到滾木陡梯,
走完下坡路開始走下坡路,步道500公尺有一座木橋,
路旁出現小瀑布-這是昔日取水處,
步道600公尺出現亂石堆,讓胖蟲蟲休息一會兒,
經過一座小木橋,
過橋後的風景如畫,
這一座瀑布的規模不大,
開始走高架木棧道,
在高架木棧道可以賞瀑,
步道700公尺剛好脫離高架木棧道…,
經過一小段平路
又有一條高架木棧道,
來到一處休息區,
從休息區旁觀賞石磐瀑布
步道800公尺是上坡石階路,
附近是大樹公寓,
這座木橋的下方是石磐瀑布上游,
圓形休息區旁是四稜砂岩
步道900公尺處是平路,
步道1,000公尺出現熱帶寄生植物,
步道1,100公尺處是單調的窄步道,
步道1,200公尺出現木橋,
步道1,300公尺樹木斜向一邊,
步道1,400公尺植被濃密,
步道1,500公尺有一座木橋,
步道1,600公尺陽光直射-步道由此轉為下坡…,
步道1,700公尺步道變寬,
步道1,730公尺是竹林區,
回到步道出入口,我們已走完O形一圈…,
回到廣場區,
蟲爸和胖蟲蟲在這裏享用午餐-蟲媽準備的粽子、雞腿、蜜蕃薯、飲料…,
吃飽飯上完廁所開始回程,
經過兩層式休憩區,
續次篇文章:
附註一:
林美石磐步道有著低海拔亞熱帶溪谷的景色,步道沿舊水圳整建,現寬敞平緩好走、又不失幽幽古意;沿途生態豐富,樹林成蔭,潺潺流水,散發陣陣芬多精,走在其中清爽無比,非常適合闔家一起健行。步道中沿途常見溪流瀑布、大小不一的水潭與峽谷地形,景色秀麗,有「宜蘭的小太魯閣」之稱。當陽光透過樹葉射在步道上時,光影迷人,時有樹蛙及昆蟲在葉片上休息,是一條可以呼吸到大自然生動氣息的野趣步道。
林美石磐步道位於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礁溪高爾夫球場旁,它的名稱是由林美、石磐這兩個名字所組成的。林美指礁溪鄉林美村,本來為林尾村,後來才改為林美村。而石磐指的是石磐瀑布。石磐瀑布的上方有一塊堅硬的四稜砂岩,大石如盤,所以瀑布取名為石磐。林美石磐步道沿著得子口溪的溪谷而建,由於河川侵蝕而形成大小的瀑布景觀,其中最高瀑布就是石磐瀑布。礁溪林美石磐溪瀑為雪山山脈新北市與宜蘭縣分水嶺,山勢十分陡峭,只有林美山區山勢較為平緩,溪水源源不斷,提供附近居民農作及民生用水,經過政府的規劃,目前為林美石磐步道。林美石磐步道全長1,689公尺,寬約3公尺,呈O型環狀,右去左回,去程及回程各約八百多公尺。
路面舖設細碎卵石,平緩好走,是一絛景觀優美自然生態豐富,漫步其間需時約一個多小時至兩個多小時。在進入林美石磐步道入口處之前,右前方有一座埤塘,為草湳湖,過了草湳湖,就來到林美石磐步道的入口。步道入口的右側有一座當地居民為了慶祝林美石磐步道啟用時所新建的燒炭窯,是依古法建造,現場燒材製炭,讓遊客體驗昔日的農家生活,讓民眾除了能體驗步道之美,也能感受古人之情。林美石磐步道鋪上碎石路,經過一段不長的小道,陽光照射,真是有森林的感覺,加上夾道旁的樹木草蕨,頗為美景。這時路的右側出現一個木馬及木馬道。木馬是早期的伐林工人在缺乏道路、卡車及機器動力載運木材的情況下,所使用的一種簡易運送木材的工具。木馬造形類似雪橇,然後以一排排的圓木鋪成木馬道。木馬的底部則抹上烏油來潤滑,使木馬在木馬道上拖行,將木材運下山,可別小看木馬,一次乘載的量可頗為驚人。過了木馬,開始有亞熱帶的感覺,森林景觀越來越豐富,植物也越來越茂密,過棧道後,有小徑可通往溪畔。溪畔有水圳遺址。
這時步道緩緩向上,有木板工法堆砌的階梯往上走。原來這條森林步道的前身是一條古老的水圳路。在這之後,林務局每隔100公尺就設置了木製里程牌,讓人能夠了解到底步行至步道的何處。通過一座木橋。原本溪流在步道右側,過橋後,溪流在步道左側, 再往上走,來到了瀑布的上方。再越過得子口溪,對岸的地表有一大塊的四稜砂岩,剛好是林美石磐步道的中點,開始迴轉,便是回程的開始,開始另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