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1年2月14日星期一 天氣:陰

 

06:50起床,07:00到車庫餐台取餐-昨晚蟲媽預訂了四套中式早餐(四人房可供應四份外帶式早餐)…,我們在餐桌上享用美味的食物-一份炒麵加蛋、一份煎粿加蛋、兩份滷肉飯加蛋(附三份綜合熱湯、一份奶茶),

 

吃飽飯讓胖蟲蟲在浴室裡享受三溫暖…,

  

08:50退房,戶外氣溫明顯下降-但沒有下雨…,今天的第一站是故宮南院(附註一),

 故宮南院3.jpg - 111.2.14.故宮南院.蒜頭糖廠

蟲爸把車停在收費停車場-計次收費$50元(週一公休日免費停車) ,

 

停車場側面設有公廁,

 

來到大門口,

 

回到園區,這座造景涼亭是公車候車區,

 

步道從這裏開始管制機動車輛進出, 

 

來到臨水廣場,

 

中央造景還沒到噴水表演時間…,臨水廣場旁是遊客中心,

 

開始走環湖步道,經過一處涼亭造景,

 

背面有一座表演廣場-水岸舞台,

 

右轉走一條迂迴小路,這條小路種了很多造景樹,

  

來到藝術之丘,

 

這裏是賞景的好地方,

  

藝術光河造景夜間可以發出雷射光束,

 

來到水景花園,左後方是長榮文宛酒店,

經過微笑-舞動造景,

 

這座小湖沒放水,

 

來到小湖另一側造景區,

  

這是Wapacapacase造景, 

 

麵線般的簾子中央另有洞天…,

 

另一處小湖也沒有放水,

這一處小湖也設有造景區,

 

經過南宮特有種造景-很像是野豬…,

 

步道上設有造景涼亭-天空飄起短暫小雨…,

 

回到主步道,經過茶文化體驗站,

 

茶文化體驗站對面設有瞭望台,

 

在瞭望台上賞景,

 

右轉岔路通往東側出入口,

 

岔路口設有公廁,

 

這座公廁是綠建築,

 

續行主步道-附近設有大型休息區,

 

從這個角度可以觀賞至德湖,

 

經過一處花園造景,

 

單車服務站旁設有休息區,

 

附近屬熱帶花園區,

 

續次篇文章:

附註一: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簡稱故宮南院,俗稱南故宮或嘉義故宮,為國立故宮博物院轄下兩座主院區之一。故宮南院坐落在嘉義縣太保市,鄰近高鐵嘉義站和蒜頭糖廠;以蒐藏、研究、教育、展示亞洲藝術品與相關文物為定位,院區戶外另設有人工湖和遊憩設施。

 

國立故宮博物院於民國90年(西元2001年)籌設建立南部院區,目的是希望能平衡南北文化資源差距,讓中、南部民眾也能享受故宮的文化資產,陳水扁政府於民國92年(西元2003年)1月3日核定在嘉義縣太保市設立南部院區,以帶動嘉義的產業轉型,此計畫隨後成為新十大建設中的一個項目並正式動工,其後馬英九政府在建造過程中修改、核定計畫,民國104年(西元2015年)12月28日啟用試營運;蔡英文政府於民國106年(西元2017年)提出新故宮計畫,並定位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未來將增設國寶文物修復展示館。

 

南院占地面積703,334平方公尺,院區三面臨路,北迎嘉58線,東臨嘉45線,南側寬50公尺的故宮大道為主要聯外道路;主要入口設於南側故宮大道上,北側故宮北路(嘉58線)另有一處輔助入口,故宮南院園區鄰近嘉義縣政府、高鐵嘉義站及長庚醫院嘉義院區,附近地區並以高鐵嘉義站為中心,規劃為大規模的特定計畫區…,

 

博物館位於院區西側,主體建築由姚仁喜設計,建築高度29.3公尺,造型以三個流線型量體交會組成,運用龍、象、馬為設計元素,分別象徵中華、印度與波斯三者間的文化交流;三個量體分別融入濃墨、飛白及渲染等三種書法筆法,位於主體建築西側的「實量體—墨韻樓」包含典藏與展示空間,外皮以三角形石材與鋁板覆蓋,東側的「虛量體—飛白館」包括公共服務與辦公空間,以深遮陽的結構式窗框提供戶外景觀,兩者間的「中間量體」則始於南端的跨湖景觀橋頭,穿越虛、實量體,終於北側湖岸;博物館主體建築內部共分四層及一閣樓層,地板面積為38,333平方公尺,其中包括展廳面積約8,800平方公尺(常設展廳5,200平方公尺、特別展廳3,600平方公尺)及庫房5,085平方公尺,還設有國內博物館第一間穆斯林祈禱室;館內規劃設有五個常設展廳、一個多媒體展廳、一個專題展廳、一個借展廳及兒童創意中心。

院區中央為一座人工湖,分為南側的至善湖與北側的至德湖,兩湖以跌落瀑布相連,面積合計133,200平方公尺;南側水位較高的至善湖為景觀湖,水面高度維持穩定,常水位約10.3公尺,蓄水量約270,000立方公尺。

至德湖作為生態滯洪池,水位約在5.65至7.85公尺之間,最高可達9.81公尺,以常水位7.85公尺計,蓄水量約210,000餘立方公尺;平時可以電能驅動地下管道輸水至高位的至善湖,維持至善湖水位,遇洪水則透過至真橋壩體水位重力差,溢淹到至德湖,藉以調整兩湖水位。

 

至善湖區設置跨湖景觀橋,名為至美橋,作為院區南側入口至博物館主體建築的進出動線。橋長141.74公尺,橋拱最高處17.5公尺,約為主體建築高度之一半。橋面微向南傾斜,南北端高程差一公尺。遊客可由南端入口處之圓形廣場,沿步道向北橫跨湖區,進入博物館二樓大廳;

博物館主體東側有另一座至真橋通往院區東側;院區沿人工湖規劃綠廊與園道,園道作為人行步道、自行車道及遊園車道使用;戶外多處陳設各地藝術家作品,包括草間彌生的石雕以及刻有張大千手書的巨石。

※ 免費參觀日:1月1日元旦、農曆1月15日元宵節、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9月27日世界觀光日、10月10日國慶日、10月17日臺灣文化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son56622 的頭像
    benson56622

    benson56622的部落格

    benson56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