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5月7日星期日 天氣:陰轉雨
胖蟲蟲期待已久的外宿旅遊從今天開始,05:00起床,05:30出發,在車上把昨天蟲媽買來 的芝蔴餅嗑掉…,先到位於台北市興隆路的永和豆漿店買豬排飯糰加蛋當午餐,從北二高接北宜高下宜蘭交流道右轉宜蘭縣民大道左轉台7線,循指標來到太平山牌樓(附註一),
蟲爸把車停在路邊停車區,附近設有廁所,
購票入場,續行宜專一線-原為太平山林道,於民國66年(西元1977年)完工通車,民國91年(西元2002年)取得「宜專一線公路」專用公路執照。起點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土場家源橋,與台7甲線相接,終點位於太平山莊,全長25.3公里,從土場海拔約365公尺到太平山海拔2,000公尺,為通往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之主要聯外道路…;來 到宜專一線終點,蟲爸把車停在小客車專用停車場-因為時間尚早,停車場空蕩蕩的…,
附近設有太平山觀光導覽圖,
走一小段觀景步道,岔路為通往太平山莊住宿區的車道,
蟲爸選擇直行,又遇到岔路,左側車道通往下方停車場,右方車道設有路障-通往太平山莊,
通往太平山莊馬路旁的紫葉槭是秋冬時節落葉(隔年春天長出深紫色的葉子-一直維持到10月間,才會再度落葉…),來到太平山莊-為昔日太平山林場的行政中心,現在為森林遊樂區內最重要的膳宿遊憩據點與行政管理中心,迴車道設有標示柱,
廣場上的營帳和司令台是昨天結束的2023太平山雲端漫步路跑活動設施…,
讓大家在造景貓頭鷹旁休息一會兒,
進到太平山莊大廳,
太平山莊大廳右手邊設有類似文史館的休息區,
太平山莊側面是著名的中央階梯步道-中央階梯步道共有496級上坡階梯,直行而上可抵達鎮安宮-座落在海拔1,950公尺的山區,是宜蘭縣海拔最高的廟宇,前身是加羅山神社,西元1936年遷到現址,更名太平山神社,祀奉天照大御神,入口處設置鳥居,二次戰後改為鎮安宮,奉祀鄭成功,民國76年(西元1987年)整修成現貌,
來到中央階梯步道口,
這裏最大的主角是紫葉槭,
經過樹根展示區,
樹根展示區另一側是紅檜館,
續行中央階梯步道,
右手邊是餐廳,
左手邊是改裝過的雲海咖啡館,
我們先到蹦蹦車站售票處購票(附註二),
最近的一班車是09:30(為達分流效果,櫃台小姐強烈建議搭11:00時段蹦蹦車回程)
買完票我們到附近走走,這裏設有蹦蹦車廂展示,
經過香杉館,
來到觀景平台,
觀景平台側面設有廁所,
觀景平台的面積很大,
俯瞰中央階梯步道上方的紫葉槭林,
回望,
時間差不多了,蟲爸一家人從觀景平台側面的無障礙步道往上走,這段步道造景清奇,
蹦蹦車太平山站月台規模宏大,
蹦蹦車太平山站月台另一側設有機具展示區,
從另一個角度觀賞蹦蹦車太平山站月台,
開始排隊準備入場,
因為時間尚早,09:30發車的蹦蹦車沒有客滿,
蹦蹦車採開放式車廂,
約20分鐘後來到茂興站-這一帶的熱鬧程度堪比九份老街…,
續次篇文章:
附註一: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台灣東北部的宜蘭縣境內,轄屬於大同鄉及南澳鄉,為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所管轄。自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起區內餐飲、住宿、販賣部、溫泉及蹦蹦車等服務設施,從原本由羅東林管處職工福利會經營,全面改為羅東林管處(公部門)直接經營,所有營收均入公庫。整個太平山區幅員廣大,面積廣達12,930公頃,包括土場、鳩之澤(仁澤)、中間、白嶺、太平山、茂興、翠峰湖等據點。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林木蓊鬱、群山青翠的景象,區內有溫泉、檜木林、雲海、雪景、湖泊等豐富的景觀資源,以及瀰漫林間、充滿芬多精與陰離子的清新空氣,是民眾走向自然、從事森林育樂與戶外活動的最好場域。
1906年,日本理蕃警察路過梵梵山隘勇路時,驚見濁水溪(現今蘭陽溪)旁古木參天,碧綠動人,但不知該地為何處,這是引起日本政府重視之始。1914年,日本人先做了資源調查,1915年決議開發。《台灣日日新報》在1936年7月28日報導:「太平山之名乃由現在事務所轉移前,當時主任技師中里氏,將蕃語直譯者。且佐久間總督五年討伐告終,天下歸於太平之意」。所以,「天下太平」才是太平山地名真正的由來,命名者正是踏查先鋒中里正。太平山自1915年開始正式生產林木,至民國71年(西元1982年)林業經營政策改變,停止林木生產,並於民國72年(西元1983年)奉准正式成立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對外營業。
太平山以南湖大山為最高峰3,740公尺。地勢西南高而東北低,地形多變,兼具高山與河谷之美。其中森林遊樂區入口的土場地區海拔高度約為365公尺、鳩之澤地區500-850公尺、中間地區約為900公尺、太平山地區高度由1,950-2,000公尺、翠峰湖地區由1,850-2,050公尺;土場、鳩之澤地區地形上屬於河谷地形、太平山為山斜坡地形、翠峰湖為高山湖泊地形。
附註二:
太平山的蹦蹦車,昔日主要用於載運原木,其真正的名稱是"山地運材軌道車"。太平山運材軌道共鋪設16線,總長度達一百多公里,其中茂興線是太平山山地軌道橋樑最多、最具運材軌道代表性的路段,從太平山出發,沿線有太平山站、萬石(現稱茂興)、曙、壽、吉野等5個車站,長度約20.9公里,於1937 年開始林木生產,民國68年(西元1979年)停運。
民國74年(西元1985年)重新辦理茂興線山地軌道運材修復,長度3公里,從太平山至茂興,並將山地軌道運材車整修為可供遊客搭乘之車廂,並於民國80年(西元1991年)依據"機械遊樂設施管理辦理"取得合格證明後,以蹦蹦車為名,同年11月正式對外營運。
蹦蹦車命名由來有兩說法,一說是過去運材軌道,軌條是分段拼接而成,由於路基不平整,火車行經軌條的接縫處,發出蹦蹦聲,因而得名;另一說是柴油機關車的煙囪冒煙,其煙蓋上下合閉,發出蹦蹦聲。蹦蹦車創造了台灣現代的觀光台車文化,也保留過去林業生產機具文化,搭乘蹦蹦車開放式車廂的台車,沒有窗戶隔離,遊客在乘車過程中,穿梭樹林、鐵橋,自由呼吸森芬多精,擁抱大自然的氣息,是來太平山最獨特的遊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