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2年2月1日星期五 天氣陰

 

今天小蟲蟲沒上課,上午9:10接到謝老師(原本約9:00,我們遲到了),謝老師帶我們到住家附近買了咖啡,口味不錯,便宜又好喝(@50元),蟲爸從至善路明德樂園左轉上山,一路觀賞陽明山的櫻花,今年陽明山櫻花開得好亂,有的已經冒綠葉了,有的還沒開花,即使花開也不鮮明…,謝老師對台北奧萬大的春楓很感興趣,我們還特別開慢點讓她看清楚點(楓葉還沒轉紅)…,今天的第一個景點是大屯自然公園,

大屯山系群峰區約在50萬年前形成,包含面天山(海拔高977公尺)、大屯主峰(海拔高1,092公尺)、大屯西峰(海拔高980公尺)、大屯南峰 (海拔高960公尺)等一系列死火山群。大屯自然公園位於在大屯山北側與菜公坑山南側的盆地上﹝往北新莊、淡水的百拉卡路旁﹞,興建於76年6月,海拔高度約800公尺,佔地約55公頃,以植生復舊所形成之自然公園,暖溫帶闊葉林和火山錐體最具特色。公園為火山盆地,以水池、沼澤生態景觀為主,因其地形屬於山中的凹地,林木鬱閉,氣流穩定,水氣充沛,植物繁多。由於地形開闊,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此開闢一處以種植陽明山六種野生杜鵑為主的自然公園,周圍山坡為次生闊葉林相,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遊客中心下方大屯池乃山谷凹地積水成池,終年不凅,內有許多蛙族,在公園的天空也不時有鳥兒的身影出現。

 

百拉卡公路自始就是有名的蝶道。大屯自然公園水氣豐沛,水生植物蓬勃蔓生。此地除了自然的芒草景觀外,還設有木棧道、石階步道、眺望平臺及原生杜鵑復育區,金毛杜鵑、西施杜鵑處處可見。行走于水塘上的木棧道,水波粼粼、魚群活躍,間或傳來幾聲蛙鳴,頗有一番閒情雅趣。炎夏,除了賞蝶,聽蟬、觀蜻蜓也是重頭好戲,公園左側有寧靜的樹林、草地,是觀察昆蟲的好地方。


園區內有完整的步道可以欣賞到陽明山上一些特有的植物如:杲月杜鵑、久留米杜鵑、水芹菜、筆筒樹等等也有各種的水生植物,園區內有一水塘偶爾還有一些野鴨在水塘中嬉戲,抬頭還可見到翠鳥飛過,且週圍步道有完整的解說牌介紹,小朋友來到此地可以藉由許多小型植物解說牌認識自然公園裡的各種杜鵑、山櫻 、吉野櫻、楓香 、紅楠 等花木,是個認識植物鳥類的好地方,並遠眺大屯山、觀音山和菜公坑山。另設有大屯自然公園遊客活動中心,是陽明山國家公園六個活動中心其中之一。

 

除動植物及昆蟲標本外,大屯遊客服務站為以陽明山早期人文活動藍染產業介紹為主題館,展示館雖小,然甚具巧思,尤其坐於館內大落地窗前向外望,湖水、山嵐、蒼松、天光,思幽谷之情懷,遊客服務中心開放時間:每日9:00~16:30,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遇國定假日順延一天)及農曆除夕休館。

 

這個景點很輕鬆,今天的遊客不多,我們很容易的就停好車,

 

一開始是一個小上坡,

 

坡頂有一個涼亭,

 

既然是輕鬆的行程,我們就在涼亭裏閒聊了好久,

 

蟲蟲們扒在長條椅子上各玩各的,真是一派悠閒歲月…,

 

是非聊夠了,我們開始走步道,這裏的步道圍繞著一片草原而建,

 

我們沒有往上走,直接往小湖而去,

 

小湖裏的魚群已經被餵食習慣了,一看到人影就聚攏過來,蟲爸今天又忘了帶魚飼料來…,

 

在湖邊流連了好一會兒,我們又開始往上走,這裏的坡度平緩-幾乎是平路,

 

路邊有各色造型樹木,

走沒多久就到達頂點,這裏有一個遊客中心,遊客中心旁邊是廁所,

 

廁所前方有一個大型休憩區,好像是流動咖啡廳的座位區,

 

我們到遊客中心對面的觀景台休息,這座觀景台的規模很大,有一座望遠鏡可以投錢使用,

 

從這裏往下看可以看到整個大屯自然公園,

 

休息一會兒我們就開始往回走-得吃中餐了…,

 

我們到位於竹子湖的吉園葡吃中餐,這家店我們時常來,是屬於做口卑的店家,蟲媽點了一桌子菜,花了$1,700,大家都有吃飽,

 

吃飽飯就要去竹子湖賞海芋,

 

竹子湖海拔670公尺,氣候冷涼多雨,終日雲霧繚繞,讓竹子湖彷彿似個蒙上面紗害羞的小姑娘,更增添一份浪漫氣息與神秘色彩;然而竹子湖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及其擁有豐沛潔淨的山泉水源,形成蘊育海芋成長的最佳環境。

陽明山竹子湖是臺灣少數適宜白色海芋栽培的地區,海拔650公尺、濕冷氣候及豐沛潔淨的山泉水提供白色海芋絕佳的生長條件,因此臺灣90%白色海芋皆產自北投竹子湖。早期竹子湖海芋在花季盛開時節,皆以切花產品供應市場,至1996年之後部分農園開始讓遊客親自採摘海芋,竹子湖觀光海芋產業模式才逐漸形成。

 

早期先民抵達竹子湖時,已不見湖水景觀,只見山谷滿是竹林,隨風搖曳,因而稱此地為竹子湖。 當時先民所見的竹林,學者認為可能就是陽明山常見的包籜箭竹, 如今在竹子湖地區已幾近匿跡,取得代之的是綠油油的農田景觀。這裡是台灣蓬萊米的故鄉, 也是台北市高冷蔬菜的產地,如今更是大量栽培海芋花田,白色海芋已成為竹子湖最重要的經濟作物。

 

海芋原產於南非,海芋有個優美的正式名稱叫做「馬蹄蓮」,這是因為它的苞片盛開時有如倒立的馬蹄,而植株又如同蓮花般生長在水中。目前竹子湖海芋花田生產總面積約有十三公頃,占全台海芋產量百分之八十以上;海芋花期自每年元月至五月,花量最盛期在三至四月;竹子湖海芋以白色海芋為主,但其實潔白素雅的海芋,白色部份並非其花,而是形姿優雅的佛燄苞,苞片中央黃色的肉穗花序上開滿了許許多多毫不起眼的小花,雌雄分隔,井然有序。

此外,海芋可分為濕地型和陸生型兩大類,濕地型海芋也就是我們較為常見的白色海芋,另外有一種綠色海芋則是白色海芋的一個品種,品種名叫做「綠女神」。至於陸生型海芋則以黃色海芋和紅色海芋為代表,它們和一般植物一樣生長在排水良好的陸地上。近幾年來,市面上可以看到許多顏色鮮豔亮麗的彩色海芋,有黃、紅、橙、紫紅等顏色,就是以黃色海芋和紅色海芋為親本的園藝品種群。

 

海芋有「雄偉之美」和「潔淨」兩種截然不同的花語,前者源自它的花形,而後者則源自它的花色,用在海芋上倒也都很貼切。近幾年來,由於彩色海芋的新品種陸續上市,許多不同花色的海芋也被紛紛賦與不同的花語,例如黃色海芋代表「志同道合」,粉紅色品種代表「有誠意」,橙紅色品種則代表對異性「有意思」。在占星學上,海芋是金牛座(四月二十一日至五月二十一日生)的守護花,可賦與持有者端莊大方的優雅風度及獲致愛情的力量。

 

蟲爸打算帶大家去逛頂湖環狀步道, 自名陽匍休閒農莊至花谷海芋園,

 

竹子湖賞海芋的區塊主要分佈在東湖、頂湖和下湖海芋大道。東湖在入口處,海芋農場不多;頂湖往右手邊走,有美麗的小油坑山谷景觀,覓食主要以餐廳為主;而最熱鬧的算是左手邊的下湖海芋大道,這裡人潮多攤販也多,車輛很容易塞在這;另外,官網上還有馬槽地區的海芋田。

台北市北投區竹子湖五條環山步道100年元月正式完工,而且都是靠近海芋田的溪溝步道,有魚有蝦,還能串連陽明山公園,走春時可以一氣呵成,欣賞美景。

 

北投區竹子湖屬於典型的山坡地農業作物區,曾經盛產蓬萊米,因天候濕冷,適合海芋的生長,也是全台重要的海芋產區,但是歷經多次颱風的豪雨沖刷,造成溪流改道、排水灌溉系統損壞,土石流夾雜枯木巨石大量堆積於河道,對當地環境造成重大的衝擊。

 

台北市大地工程處為了徹底解決水患問題,九年來持續進行竹子湖地區溪溝治理及維護,總共花費八千五百多萬元,運用自然工法,恢復環境生態,建造五條環山步道系統,而且採取緩坡建法,老人與小孩都可以輕鬆漫步。

 

大地工程處表示,特別將社區動線適度引進竹子湖溪流域中,增加民眾親近溪水,並將親水步道與周邊登山步道等遊憩景點做有效的串連,可以延伸至小油坑遊憩區、擎天崗、百拉卡、陽明山步道,遠眺竹子湖、大屯山、七星山與小觀音山等火山錐體,讓竹子湖變身為多元的休憩場所。

頂湖環狀步道:起訖點:冠辰餐飲店前小橋,環狀一圈,回到原點。順遊景點:沿路的數家海芋園、梯田。

海芋環狀步道:起訖點:苗榜海芋園旁溪畔至公車站牌。順遊景點:水車、拱橋景觀、生態池、棧道等。

文學步道:起訖點:公車站牌花架平台對面,沿階梯而下至觀景山丘結束。順遊景點:刻石、拱橋。

湖底環狀步道:起訖點:「聽聽潺觀瀑玩石步道」上階梯進入海芋田,順山丘而行回到海芋大道。順遊景點:沿途之梯田、海芋園、聽濤平台。

竹子湖環狀步道:起訖點:從湖田橋入東湖、水尾至湖田橋。順遊景點:沿途的海芋花園、梯田

資料來源: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840)[陽明山].竹子湖環山步道(海芋賞花步道)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840/tony0840.html

蟲爸把車停在名陽匍休閒農莊外,

 

名陽匍休閒農莊旁有一條小路可以通往海芋田,這裏有一大片海芋田,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花谷海芋園,

 

我們先往裏走,這裏大部份的海芋田都比較簡單,海芋農多是現採海芋擺攤販售,

 

也有讓遊客自行下田採摘的-得穿上連身雨鞋,

 

財福海芋田造型出眾,但屬於比較封閉的經營模式-海芋田外設有圍籬,

 

在這片海芋田裏最大的特色就是每個角度都可以看到遠方小油坑硫磺礦冒著輕煙…,

 

一路閒逛,最終回到金谷海芋園,

 

金谷海芋園設有風車等各式圖騰吸引遊客的注意,

 

整體而言,這家店的海芋種得最盛,建築物也最引睛,

 

海芋田外的小馬路上還有很多店家,

 

續次篇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son56622 的頭像
    benson56622

    benson56622的部落格

    benson56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