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承前篇文章:

103年7月1日星期二 天氣晴

 

原本想到位於旗津的萬二或萬三吃海鮮,蟲媽不經意看到位於高雄市五福四路145號的東京小城100元熱炒,附近還蠻好停車的,蟲媽下車看了環境後決定在這裏吃中餐,這家餐廳屬於美國西部啤酒類型的裝潢,

 

有一座旋轉樓梯通往二樓-二樓中餐時間未開放,

 

牆上掛滿了美國西部的意象裝飾品,叫不出名號的各式人像,充滿美國在地形像的立牌…,

 

餐廳採白飯、麥茶無限量供應的方式經營,絕大部份的菜餚都是100元,每盤菜的份量還不錯,蟲媽點了九道菜,小蟲蟲吃了四碗飯,其他人也都吃了兩碗以上的白飯…,冷氣開得很強,在這裏完全感受不到外面的酷熱,結帳金額1,275元,真是物超所值,如果下次還有機會來到附近,蟲爸考慮再度上門光顧生意…,

 

讓大家在車上睡覺-中餐吃太飽,連蟲爸都睏了…,高雄改變了很多,蟲爸費了一番功夫來到旗津(附註一),

 

先開車逛旗津一周,旗津的停車位很難找-海岸公園附近有比較多的停車位,蟲爸的運氣很好,繞了三圈終於在找到停車位,停車的地方離旗津輪渡站很近(附註二),

 

附近是藍汪汪的大海,風景十分宜人,

 

旗津輪渡站前方是海產街,雖然正值日正當中,遊客還是不減熱情,

 

蟲爸打算先搭渡輪到鼓山吃大碗公冰,渡輪的班次很密集,感覺上運機車渡海的人比遊客還多,

 

上到渡輪以後,

蟲爸主動跑到第二層的甲板上-第一層是機車位,

 

從渡輪上看旗津輪渡站別有一潘風味,

沒多久下一個船班來了,渡輪很快的啟動,

 

蟲媽和蟲蟲們想回船艙找座位已經來不及了-客滿, 只能陪著蟲爸吹風,

 

今天的太陽很大,沒多久就汗流浹背,但因為海風還算大,並不覺得特別難受,幾分鐘的船程一下就過了,眼見鼓山輪渡站越來越近,現場的氛圍好不真實…,

 

渡輪靠岸後大家魚貫下船,鼓山輪渡站清靜很多(附註三),沒有旗山輪渡站的諠囂,

 

沿著不算寬的街道往前走了一會兒,

 

大碗公冰搬家了-我們最後一次來大約是十年前,原本佔到位於騎樓的位子,蟲媽後來找到店內的座位,蟲媽點了四人份的芒果冰,一個小臉盆大的玻璃碗盛了滿滿的冰與料,要價240元-一人份60元,蟲媽直呼物超所值,

 

招牌冰品果然有其獨到之處,大家都吃得很開心,胖蟲蟲吃冰的動作慢,等他吃完一碗時所有的人都吃了好幾碗-碗底也朝天了,胖蟲蟲頗感不滿…,

 

吃完冰在附近街道逛了一圈,沒有遊客如熾的感覺,

 

回到鼓山輪渡站休息了一會兒,

 

我們開始回程,回程錯過了一班船-稍等了一會兒,

 

這次蟲媽學乖了,真接在船艙找座位吹冷氣,

 

蟲爸還是習慣站在甲板上吹海風,沒多久回到旗津,我們開始逛海產街(附註四),

 

海產街沒有記憶中的長,因為是非假日,沒有車輛管制-走路還得注意前後來車,

 

大部份的攤商是以擺攤的方式經營,可能是過了吃飯時間-店面的生意不是很好,

 

旗津天后宮在海產街的中央地帶(附註五),

 

蟲媽要幫岳母買衣服,四處找成衣攤商,讓蟲蟲們在路旁休息,

 

蟲爸記得星光隧道在醫院附近,找了半天沒找到,連帶也放棄燈塔和炮台的行程,等蟲媽買到衣服,蟲爸帶大家往旗津海水浴場的方向走(附註六),

 

這裏有細白的沙灘,南洋風味的休閒涼亭,涼亭的陰影處早已坐滿了遊客,

 

蟲爸帶大家坐在木棧道的邊緣,這裏種有不知名的植物又像是景觀植栽又像是防風植物…,

 

蟲爸讓大家休息一會兒,獨自走到遊客中心,遊客中心旁邊有一條單車道可以通往星光隧道,但炎熱的天氣讓蟲爸打消去星光隧道的念頭,沙灘上的風光十份亮麗,遠處的各種風光讓人心曠神怡,

 

和蟲媽、蟲蟲們會合後我們開始往下走,旗津海水浴場與海岸公園相連(附註七),這裏有各式的植物造景,

 

造型涼亭到處林立,不時會有供遊客休憩的區域出現,

 

有一座好大的玩沙場,

 

蟲蟲們童心未抿,蟲爸找了一塊陰影處讓他們玩沙,蟲媽在旁邊的長條式休息區躲太陽,

 

背後的舊區公所拆除中,用的是最原始的方法-挖土機開上頂樓,以各種工具往下方拆柱子…,強大的撞擊聲吸引遊客的注意,讓蟲蟲們玩了好一會兒的沙,我們到玩沙區旁邊的盥洗區上廁所,

 

接著就開始悠閒的散步,海岸公園的設施很多元,有兒童遊樂區、觀海景區、

 

人工造景區…,

 

我們的目標是住於馬路對面的旗后觀光市場(附註八),旗后觀光市場的造型非常現代-遠遠的看到還以為是什麼特殊單位,一樓是魚貨市場,二、三樓是飯店,

 

魚貨市場主要賣的是乾貨,攤商開工率很高,現場維持得十分整潔清爽,但所販賣的商品重疊性很高,

 

蟲媽先在出入口處買了可現吃的干貝和料理用干貝,

 

又買了金鈎蝦等料理魚貨,

 

回程順道逛了位於馬路兩旁的攤商,

 

太陽依舊刺眼,帶著典型炎熱氣候造成的疲憊回到車上,循指標上到高速公路,18:00左右來到位於關子嶺的湯泉美地溫泉飯店,

很湊巧的住在與之前相同的房間,房間裏有兩張雙人床,

 

浴室很大,有兩座溫泉池,

 

晚餐我們吃自己帶來的泡麵-蟲媽不想每天連續吃大餐,

 

吃飽休息一會兒放水讓蟲蟲們泡溫泉,這家飯店有第四台,小蟲蟲樂得自由看節目-之前因為考試蟲媽限制小蟲蟲看電視…,蟲爸這次旅行帶了智慧型手機,手機上網連線看小說讓蟲爸好晚才睡…。 

 

附註一: 

旗津是高雄市發祥地,包括旗後、中洲兩大聚落。旗津孤懸島外,與鼓山對立,扼著打狗隙,為內外船舶往來津渡之處,昔日此地文風頗盛,文人曾組織「旗津吟社」,且以「旗鼓堂皇,維揚我武;津樑鞏固,克狀其猷。」的聯語自勵,光復後遂取[旗津]為區名。

 

旗後─又寫旂后或岐後,以位於「旗山」之後而得名。其後山海拔僅48公尺,西側垂直陡落海面,因沙洲似旗桿,山似旂,乃有「旗山」之名,部落在其後,故有「旗後」稱。 

 

中洲─謂沙灘的堆積地恰位於高雄港與外海之間,且地處旗後沙洲的中央而名。今所謂的中洲,除中洲本身外包括烏松、大汕頭、赤竹仔、七柱、土地公、崩隙等的總稱。 

 

旗津自民國56年(1967年)第二港口開闢後,又成為孤立的離島,對外交通非船莫行。幸而高雄港過港隧道於民國73年(1984年)5 月竣工通車,長1,550公尺,不但連結市區交通,更助長了旗津的發展。旗津是高雄古蹟的大本營,旗津目前有列名 古蹟四處:旗後砲台為二級古蹟,天后宮、旗後燈塔與旗津國小舊校舍(現已大致舊址改建)各為三級古蹟。

 

旗津是一個狹長型的小島,距高雄不遠,約莫是西子灣便可眺望的距離。往旗津主要交通為搭乘渡輪,也可自行驅車穿越過港隧道,旗津主要的觀光焦點在於復古的三輪車、別具意義的旗后砲台和其他的建築風景名勝,但大多數的觀光客到此處遊覽時,念念不忘的就是那聞名遐邇的旗津海產。

 

一出渡輪站便可發現旗津海產店是旗津最繁榮的地帶,除了林林總總的海洋工藝紀念品外,這裡的新鮮海產店更是招牌林立,店門口擺著一缸又一缸的鮮魚、籃子裡裝著一尾又一尾活力十足的鮮蝦、號稱大補帖的蟳蟹類,還有旗津三寶-螃蟹、小管、烏魚子,

  

附註二: 

早在日據時代,小木殼船為旗津至高雄往返的交通工具,渡輪為旗津與高雄的唯一橋樑。雖然過港隧道的建立 ,為旗津居民帶來往返便利,但渡輪仍是旗津的主要交通工具。 

旗津為高雄之外灘,也是較早有人開墾之地,因此旗津之商品輸入都較高雄市區豐富,因此常需前往旗津採購。旗津往返高雄即以渡輪為主,不論婚喪喜慶,都以渡輪為主要交通工具,為旗津之特殊景觀。旗津往返鼓山之渡輪雙向三班對開,隨時有船可坐,但每到假日仍大排長龍。民國87年市政府整修旗津渡輪站,將其改成紅色復古式建築,樓高四層,於二樓設有咖啡廳,可以瞭望高雄港美景,觀賞大船進出港口,假日午後來此乘著咖啡香,欣賞美景, 

 

附註三:

鼓山輪渡站,也稱西子灣渡輪站或渡船頭,主要連結旗后山(旗津)與鼓山之間的交通往返。 在明清時代僅靠竹筏舢舨撐度,時常發生意外,涉渡者須打鼓鳴鑼,焚燒紙錢以避災厄。1910年,打狗巡航船株式會社成立,採用石油發動機船載渡旅客。1912年由打狗內地人組合接辦經營,直到1920年由高雄街引繼經營權。1924年實施市制後,交由市役所收歸公營,成為市營公共事業之一。1954年先後建造了四艘鐵殼渡輪,取代了原有的木殼渡輪汽艇,由於旗津逐漸發展為觀光據點,1985年加以改建,以兩層式觀光渡輪航行往返於鼓山旗津之間,目前每日有160個班次往返哈瑪星旗津兩地,成為高雄重要的旅遊據點。 

 

附註四: 

旗津四面環海,漁獲豐富,造就了專賣海產的店家,除了旗津渡輪站前的廟前街海鮮店、海水浴場前的海產攤生意興隆外,開車從旗津路到過港隧道沿途,隔幾步路就有海鮮店老闆向您招手吆喝進店消費。 

 

旗津海產街是旗津最繁榮的地帶,一出旗津渡輪站,一路熱鬧的人潮,讓人感受到觀光的氣氛,各家海產店在廟前街上迎風搖曳著。除了販售富有旗津味的海洋工藝品外,這裡的海產店更提供近百道的美食嚮宴,讓遊客盡情的享用。因旗津的海產價格公道,漁貨新鮮,所建立的口碑更是遠近馳名。旗津海產的主要來源除了中洲魚市可提供貨源外,有部份漁貨是從前鎮、外地進口而來,旗津海產的種類多不可數,著名的旗津三寶:螃蟹、小管、烏魚子,在此地處處可見。來到旗津,不要錯過品嚐旗津特有的風味旗津海產喔! 
  

 

 附註五:

「旗津天后宮」是目前高雄地區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創建於康熙30年(1691),主祀媽祖,其祭典是每年的農曆3月23日。關於天后宮的傳說是緣於清康熙12年(1673),有福建漁民出海遇到颱風漂流到旗津,知道這裡有一處美好的天地,返鄉後便邀集鄉民攜眷來此定居,並從家鄉奉迎湄州媽祖隨行,以草寮供奉。 

康熙30年(1691)移民人口日漸稠密,各姓族人乃立開墾契文,並聚資鳩工庀材建造一座較正式的媽祖廟,奠定了日後的基礎,不過志書上正式的記錄是光緒13年(1887)有洋商張怡記等號重修。至民國15年又有一次大修,成為今日所見的規模與形態。

 「旗津天后宮」的平面格局屬於兩殿兩護室之形式,前殿與正殿之間又有一座拜亭相連。前殿三川門,有一對精彫細琢的龍柱,東牆上的龍與西牆上的虎為近年所置。中門的石獅造型優美,石質亦堅良,尤以廊牆下的花岡石花鳥堵最具古拙味。另外木門扇上的歷史人物及麒麟木雕,姿態生動,栩栩如生,皆為不可多得之民間藝術傑作。

  附註六:

「旗津海水浴場」位於高雄市旗津區的廟前路上,與"旗津海岸公園"相鄰,是海岸公園北邊的起點,綿延數公里的海岸線,走在上頭吹吹海風欣賞宜人的美景,都是不錯的心靈與視覺的饗宴。由於「旗津海水浴場」的沙質細軟、海水清澈,以及完善的救生設備及沖水設備,每逢夏日豔陽時節,總不乏戲水的人潮,時常聚集了許多的游泳、衝浪、拖曳傘的玩家。

 

「旗津海水浴場」內設施相當的多元,有"觀海景觀步道"、"自然生態區"、以及"越野區"等不同的休憩區,即使是海水浴場不開放的季節,遊客來到這裡還是可以從事其他的休閒娛樂。在「旗津海水浴場」若是您玩的滿身是沙,也不用擔心,這裡規劃有便利的沖水設備,讓玩水的人們可以乾乾淨淨的回家去,浴場內雖然也沒有提供餐飲,但走出海水浴場,對街即有各式販賣旗津名產與美食的店家。

 

每到傍晚時分的時候,「旗津海水浴場」看著夕陽斜掛、彩霞滿空的美景,搭配一波一波的浪花拍打著沙岸的樂音,加上海水浴場內廣闊的視野,可輕鬆遠眺遠方的船隻與旗后山,是個適合情侶們在此談情說愛及製造浪漫的絕佳地點。

 

 附註七:

旗津海岸公園
高雄市政府為了因應旗津特有的地理特質所規劃開發,其設計以觀賞海洋水文景觀為主,並設置步道貫穿整個公園,依序規劃為海水浴場、觀海景觀步道、越野區、自然生態等四種不同型態設計,展現多元的觀光遊憩功能。 

 

 附註八:

 「旗后觀光市場」位在旗津三路,是具有海洋特色的3層樓鋼骨建築物。1樓採開放式設計,設置160個攤位由現有攤販進駐,2、3樓以旗津特色海鮮及海產食品的美食街為主軸,由民間業者經營,屋頂規劃為景觀平台,遊客可在這兒吃海產賞美景。有25年歷史、位於旗津海水浴場前的旗后攤販集中場,建物老舊,因產權、安置等問題,延宕了改建時程,最近總算解決。市政府斥資2億餘元,改建旗后觀光市場,日前營運中,原來販賣海產乾貨的攤販遷入營業,髒亂的旗后攤販集中場將走入歷史。魚骨型鋼構外觀、外加太陽光能綠建築的旗后觀光市場將成為旗津觀光的新地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son56622 的頭像
    benson56622

    benson56622的部落格

    benson56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