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3年12月13日星期六 天氣陰

 

今天的天氣很冷,原本想到石門水庫賞楓,但因畏懼賞楓專案期間免門票吸引來的遊客潮破壞旅遊品質,改到位於頭城附近的北關海潮公園走一走(附註),

 

10:25出發,由石碇交流道上國道5號,頭城交流道下,右轉台2丙公路,往頭城方向,接台2線北部濱海公路,今天國道5號很好走,先到位於蘭陽博物館旁的蘭海歐義餐廳吃中餐,這家餐廳我們最近時常來光顧-享受$368元的專案特餐,餐食很豐盛,主餐是墨魚加豬排,附餐的水準也很高,餐廳挑高,座位寬敞,具有十分優質的用餐環境,大家都吃得開心,

 

今天的天氣很冷,吃飽後頂著冷風來到餐廳的天台,這裏設有觀景台,從觀景台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蘭陽博物館全景…,

 

回到車上往基隆的方向開,行駛至台2線127K處即到達北關海潮公園。

 

北關海潮自古以來名列蘭陽八景之一,這裡也是重要的關隘,控扼噶瑪蘭北方門戶, 而有「蘭城鎖鑰」之稱。清代在此設置營壘,據險以守,控制通行,盤查奸宄,以維護治安。

  

北關海潮公園現在隸屬於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公園旁側有民間經營的東森海洋酒店及獅子博物館, 公園內設有停車場及公廁,有商店區販賣冷熱食,遊憩設施相當完善。

 

步道沿著海岸通往海岸礁岩區,海岸有單面山、豆腐岩、小海岬等地質景觀, 巨岩林立,奇形怪狀,巨岩之間有狹窄的一線天景觀,也有海蝕岩洞,蔚為奇觀。

 

步道或繞經海岸岩壁下,可以近觀礁岩節理;或盤攀爬上礁岩高處,可俯瞰海岸地質或遠眺海上風光。 龜山島如海龜浮現於海面,而漁舟成群捕魚於海上。步道沿途有老榕綠蔭、涼亭坐椅及觀景平台, 供遊客休憩及觀景。

 

在寒風中把車停在停車場,停車場要收費(小型車計次收費$50元),先到停車場對面的東森海洋酒店逛逛,

 

停車場緊貼著海岸線,設有希臘神殿般的大柱子,

 

柱子旁廣設石椅,

 

今天有好多水彩畫高手在寫生,

停車場周邊都被規劃為觀景平台,從觀景平台眺望地質景觀區非常壯麗,

 

先去上廁所,廁所位於賣店區頭端,今天大部份商家都開門做生意,商品以海產為主,有乾貨區和熟食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氣太冷,捧場的遊客並不多,

 

過了賣店區來到一處天橋,這處天橋設計得好像是古蹟,

 

從這裏回望海岸風景別有一番風味…,

 

道路接上北關海潮公園步道,步道鋪設整齊的石板,路旁種滿了各式海岸植物,因為是經過慎密規劃,頗有花團錦簇氣象…,

 

步道平緩,沒多久就來到榕樹區,

 

這裏多是枝幹橫生的老榕樹。老榕樹樹根攀附岩石,樹下石桌石椅可乘涼。

 

榕樹區旁邊臨海岸處有一座砲台,

 

北關海潮公園現保存了兩尊嘉慶二十二年(1817)的古砲,砲管以凸鑄方式鑄刻,這並非北關的舊物, 而是來自於當時的烏石港砲台及頭圍營壘。民國六十七年(1978)政府興建頭城分駐所(今頭城派出所),整地時挖出這兩尊古砲, 原交由頭城鎮史館保存,後來遷移至北關海潮公園內,

 

東北角模型圖位於古砲旁,這座模型的規模不小,但因為是平躺在地上-得站著高處才能看清楚…,

 

從古砲處可眺望海岸礁岩,這裏也有很多寫生客,大部份的作品都還沒有完成,少數完成了的作品讓人驚歎,

 

續行海岸步道往海岸礁岩。這附近視野被綠蔭或巨型礁岩遮蔽,

 

間或有空隙可以看到大海,

 

有一處開放空間-規劃了大型休憩區,

 

從這裏可以清楚的看到黑色的礁岩和白色的浪花交錯形成美景,

 

這附近往前、往後都是美景,來到一處上坡階梯,

 

階梯上方的視野良好,可以清楚的看到附近的景物,

 

接著回到平路,有一條岔路可以通往一線天,

 

走沒幾步路就到達一線天,一線天是兩群巨型礁岩間的通道,規劃了好走的階梯提供遊客通行,

 

過了一線天後又有岔路,往右方有階梯路朝上走,從這裏可以爬向海岸礁岩的高處。

 

在這裏隨時可以回望四處的美景,高處可以北望三貂角。

 

沒走幾步路來到北海母娘廟,

 

這裏好像正在做法事,

 

我們從旁邊的階梯路繼續往上走,沒多久來到岔路,往右走是一座觀景平台,往左走可達步道最高點,先到觀景平台休息一下,

 

觀景平台的右方可以看到來時路,

 

左方岩石的空隙可以看到部份大海,

 

回頭再走步道最高點,這裏聚集了好多遊客,

 

蟲爸好不容易找到了一處空地觀賞風景,這裏可以從高處眺望濱海公路,遠處為梗枋漁港,最遠處隱約可見烏石港。

 

步道最高點,有巖高水遠的石碑。民國六十六年,頭城鎮長題字。

 

循原路往回走,北海母娘廟的法事還沒結束,

 

來到一線天後往右下方繞行海岸旁的步道,

 

這裏可以清楚的看到海岸礁岩,

 

也可以往回看到曾經走過的步道美景,

 

繼續沿著海岸岩壁下的步道,抵達地藏王菩薩岩窟洞口。海蝕岩窟內設有地藏王菩薩廟,類似基隆仙洞巖,但規模較小。 

 

地藏王菩薩廟前的單面山,岩面有豆腐狀的節理。

 

單面山形成的原因是由於地層的傾動,造成岩層傾斜,傾斜的沉積岩在海蝕平台上,受到海浪侵蝕及風化作用,留下上層較硬砂岩。日久之後上層的砂岩因懸空崩落,形成不對稱的山形。

 

豆腐岩地形的成因是由於堅硬岩層面被兩組發達的節理所切割,形成交角約為90度的破裂面。 經過風化之後,此破裂面再被侵蝕擴,大就形成了一塊塊類似豆腐外形的岩塊。

 

因為太平洋板塊從東南方衝過來,所以本區的岩層都向西北方傾斜,傾斜角度約介於30度至40度之間。

 

巨石嶙峋峨立海岸,海濤洶湧,驚濤裂岸,一波波浪濤湧進石腹之中,潮聲迴盪,不絕於耳。

 

岩壁步道環著海岸旁的巨石而行,不時會出現轉折,從轉折處可清楚眺望龜山島、外澳等海上景致,以及北關一帶全景。

 

步道開始往下,

 

接著來到一處岔路,有一處往上的階梯可以通往觀海亭,

 

觀海亭的視野受限於四周濃密的植被,讓蟲媽和胖蟲蟲在觀海亭裏休息一會兒,

 

我們繞行一圈回到平地,這是是大型休憩區,

 

附近有好幾棵大樹,猙獰的枝幹不斷向四方伸展創造出如太極般的威勢…,步道的終點就在這兒,

 

我們坐在臨海的石椅上休息,

 

旁邊是海岸矗立的巨岩,宛如巨大的石筍。從這裏可以遠眺龜嶼佳景,近觀驚濤拍岸,氣象萬千、景色壯麗,

 

臨走前回望剛才走過的岩壁下海岸步道。

 

回程的速度很快,上完廁所開始回程,先到位於新店的三峽金牛角買下週的早餐,再到景美接到下課的小蟲蟲,買了便當回家結束了今天的行程…。北關海潮公園小而美,幾乎所有北海岸的奇岩地形都聚集於此,因為位處平地,夏天走來汗流浹背,冬天來玩倒是輕鬆寫意,蟲爸多年前曾經帶胖蟲蟲來過-他還記得,蟲媽是第一次來,可能是因為新鮮感十足,她對今天的行程還算滿意…。 

 

以上部份資料來源: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920)[宜蘭頭城] .北關海潮公園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920/tony0920.html

附註: 

北關海潮公園位於頭城鎮更新里(舊名梗枋),舊稱蘭城公園,清嘉慶年間宜蘭通判「高大鏞」鑑於此地形為防盜進入宜蘭的最佳關隘,而奏請設立的駐兵關卡。南端設有南關,遙相呼應,成為進出蘭陽的門戶,是一座景觀豐富的海濱公園。園內現存的兩座嘉慶年間的古砲砲台,約180年的歷史,沿著園內的步道前行,可觀賞單面山、豆腐岩、海蝕平台等造型獨特的地質景觀,已成為濱海公路上最佳遊覽據點之一。公園內設有眺望平台、觀海亭、古蹟文物、觀景步道、停車場、公廁、解說牌以及餐飲中心等設施。站在觀海亭上可清楚眺望龜山島、外澳等海上景緻及北關全景。 

 

園內步道依地勢而築,引領穿越巨岩夾峙的一線天,在崎嶇礁石間巡遊,由觀海台上南望,可遠眺龜山島及蘭陽平原;近看則驚濤拍岸,“北關海潮”聽濤觀浪,氣象萬千,此地巨石嶙峋,驚濤裂岸。宜蘭山脈在北關形成隘口,形勢險要。北關無村無城,只有公園,在巨石與山勢對峙中,設有步徑、階梯迴欄及聽濤涼亭。步道依地勢而築,引領穿越巨岩夾峙的一線天,在崎嶇礁石間巡遊,由觀海台上南望,可遠眺龜山島及蘭陽平原;近看則驚濤拍岸,蘭陽八景中的“北關海潮”非浪得虛名。因此自古即有「蘭城鎖鑰扼山腰,雪浪飛騰響怒潮」之名句,形容北關海潮澎湃壯闊的景致。 
 

北關海潮公園古稱「蘭陽之鎖」,是著名的蘭陽八景之一。據文獻記載,清時北關北通三貂角,南趨烏石港,為昔日進出蘭陽平原之咽喉,北關的海岸地形以豆腐岩和單面山著稱,一面傾斜,一面陡峻的單面山,形勢蒼勁充滿力與美,由於巨岩面海,在浪濤的拍打之下,濤浪更是澎湃四起,因此才有北關海潮的美名。台灣東北角沿岸有很多經過千萬年沖刷而成的單面山、豆腐岩、小海岬等自然石岩景觀。 屬北關公園的規模最大,此地巨石林立、嶙峋險要蔚為特殊的奇觀。


由於雪山山脈向東延升入海,造就北關海潮公園礁岩遍立,到處盡是天然的奇岩怪石。本區因北有三貂角屏障,東有黑潮流經,許多珍貴的魚類經常出沒在此海域,因此也是釣友們所喜愛的磯釣場,是磯釣、觀海、聽濤的好去處。

 

登上古砲台旁的觀海台,可見龜山島及蘭陽平原。到達北關最高點,可見中國式涼亭、豆腐岩,也可見公路和鐵路在海岸線中穿梭的景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son56622 的頭像
    benson56622

    benson56622的部落格

    benson56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