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8月20日星期四 天氣晴
今天是旅遊的最後一天,早上到餐廳吃了合菜,
再到溫泉源頭煮蛋-同樣是八顆,因為今天的水溫不夠,原住民女老闆幫我們用瓦斯煮…,
等待期間女老闆把泡腳池的水打開,一開始是冷水,慢慢的就有熱水流出來,蟲媽和蟲蟲們都去體驗泡腳的樂趣,
女老闆還是在忙著曬香菇、野菜…,在休息區邊坐邊聊天,
這裏除了溫泉煮蛋還有販賣在地土產,但光顧生意的人不多,倒是有不少人打算走後方的步道進來問路…,回房間
再讓胖蟲蟲泡最後一次湯,
我們於10:30CHECK-OUT,
蟲媽找各種理由托運行李,蟲爸堅持自己拉行李箱-托運不知道要等多久,從廬山走台14線到霧社右轉接台14甲線往清境農場的方向,
中餐在路旁的全家便利商店解決,蟲媽買了四個便當、四罐飲料,又拿了早上的溫泉煮蛋、車上的蜜汁豬肉乾…,大家還是吃得好飽,
繼續往武嶺出發,蟲爸刻意慢慢開車,讓大家在車上睡午覺,可能是因為非假日又沒有特殊活動,今天車流量不大,順利的來到武嶺(附註一),
公路最高點「武嶺」,位於合歡主峰與東峰之間的鞍部,是全東南亞公路的最高點,並且也是台灣公路的最高點。武嶺海拔3,275公尺,高度甚至高過合歡群峰中的石門山與合歡西峰兩座百岳。
把車停在停車場,停車場旁有路標,
停車場對面是觀景台,
先到觀景台下方的廁所上洗手間,
接著爬上觀景台,這裏最熱門的就是位於中央的標高牌坊,來過的遊客都以牌坊為必拍景點,
接著開始在四周圍觀賞風景,在觀景台上可眺望合歡、奇萊、南湖大山…等群峰及合歡山坡綿延的箭竹草坡,視野壯麗遼闊,除西側有部份遮蔽外,四周山線盡收眼底。每逢冬季下雪時,武嶺便會呈現一片銀白色的世界,所以又有「銀鞍」之稱。
停車場的黑色破碎地形也是特色之一,觀景台及停車場附近岩石裸露,一片片破裂的劈理非常明顯,裂面非常光滑,這是合歡山上最常見的板岩。板岩是由頁岩或泥岩變質而成,顆粒非常細緻,用手就可輕易剝下,在高山地區容易風化破碎,這樣的碎石地也就成為許多高山植物生長的環境。
另一邊往松雪樓方向是鞍部地形,
走回停車場,在停車場邊緣可遠眺國軍雪訓中心
再往下走沒多久來到合歡山莊(附註二),
合歡山莊位於花蓮縣秀林鄉與投縣仁愛鄉的交界處,現已更名為合歡遊客中心-提供諮詢服務,蟲爸將車停在合歡山莊前方停車場,然後到觀景台下方上廁所,
這間廁很有特色,內部設有透明玻璃可以觀賞山景…,在觀景台上可以從四面八方賞景,背後是合歡山莊,
右手邊是松雪樓(附註三),
左手邊是周邊群山,
蟲爸打算從松雪樓旁的步道出入登上合歡東峰,
松雪樓是一棟四層樓的建築物,就位在合歡東峰登山口附近,建築物以藍、綠、灰為主色調,讓松雪樓融入週邊的藍天綠地及高山林木間。
門口有松雪樓的看板景緻,
讓蟲媽和蟲蟲們休息一會兒,蟲爸帶胖蟲蟲去松雪樓上廁所,入口大廳因為沒有甚麼多餘的擺設,只有服務台和靠窗邊的沙發,
顯得十分簡潔有些像國外的滑雪渡假山莊,
廁所前方是餐廳。
和大家會合後我們先到合歡東峰出入口合影留念,
步道一開始還算平緩,
沒多久就轉為上坡階梯,木棧道階梯設計得十分整潔好走,
一路都是階梯,在這3000公尺的山上,走來特別的累人,松雪樓海拔標高3150公尺,而合歡東峰海拔標高3,421公尺等於在步道短短1,056公尺內向上爬升了271公尺,約當於爬大屯山主峰的海拔上升高度,但大屯山主峰的高度只有海拔1,092公尺,空氣中的含氧量有很大的差別…,
蟲爸設計每走100步讓蟲媽和蟲蟲們休息一次,木棧道不寬,蟲爸得找路邊舊路遺跡當大家的座椅,
回望來時路,走了許久,滑雪山莊似乎一直在我們身旁。還有自登山口至山頂,一路上都可見的奇萊北峰,從合歡山遠望奇萊稜脊,因背對陽光而顯龐大、漆黑,山嶽氣勢懾人,奇萊山是台灣發生最多山難的山區,所以有「黑色奇萊」的稱號。
遠觀合歡山坡,一種是淺綠色的箭竹,一種是深綠色的冷杉,這兩種共存的植物邊緣形成了一條自然的森林界線。
東峰北面的主脊及東側的山腰,坡度都較為平緩,在過去曾被建成滑雪場,紅色鐵塔和上方的纜車站遺址,可想當年東峰穿上雪白冬衣定是相當美麗。
舊覽車站遺跡-1,980年建造的纜車站,僅只運作了五年(1,985年廢棄)即結束了它的使命,見證了以前曾經有過的滑雪纜車
纜車站後方分別是合歡尖、石門山和北峰,
來到步道500公尺,感覺上好像已經走了好久,蟲爸不敢讓蟲媽知道路途只走了一半…,
過廢纜車站至山頂,是今天覺得頗喘的一段,
蟲媽有點高山症的症狀,讓她在路邊休息,蟲爸帶蟲蟲們先行,
過廢纜車站後近山頂處,陸續出現玉山杜鵑樹叢,
合歡山東峰步道山勢陂度陡峭,四周還繞著奇萊山系、南湖大山、中央及畢祿、羊頭山等,是欣賞山岳景觀的極佳路線。回首石門山、合歡尖山、北峰,合歡山西峰稜線,一直延伸到左邊,很佩服那些連走北、西峰的人
玉山箭竹生長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高山上,是台灣高山草原上主要的物種,它的根蔓延速度快,生命力強盛。因為高海拔的關係,這裏到處都是玉山箭竹的復育區,
下午的天氣不穩定,雲霧一陣陣的飄忽來去,蟲爸遠遠的看到蟲媽又開始往上走了,因為速度很慢,蟲爸怕有其他因素干擾,帶蟲蟲們先登頂…,
好不容易走完了木階梯,已經完成大部份路程,休息一下,走一段原始道路,
接著是木板夯土階梯,在五、六月時,合歡東峰滿山滿谷盛開著玉山杜鵑,將翠綠的合歡東峰山巒妝扮得花團錦簇,令人目不暇給。東峰是賞玉山杜鵑的最佳勝地,此處為玉山杜鵑在合歡山區數量最集中的地方,若在五、六月到此造訪,恰好可一睹玉山杜鵑眾蕾齊發,像夾道歡迎訪客的花之舞者,為合歡山花季展開另一高峰,還有合歡山區以東峰較多的玉山山蘿蔔,也是賞花時不可錯過的重點,這一段路比較原始,而且相對陡峭,每格夯土階梯的高度都很大,
鑽進一段高山杜鵑花叢後
就來到假山頭,幫蟲蟲們拍幾張照片後
讓他們休息,
蟲爸到制高點去等蟲媽,只見蟲媽用好大的毅力一步拖著一步的往上走,
一上到假山頭還沒和蟲爸發脾氣就先討水喝,這是蟲爸的不對-蟲爸以為蟲媽剛剛會在原地等大家下山…,
假山頭展望也是360度,假山頭南側為岩石懸崖,一邊是奇萊群峰,
另一邊是合歡主峰,合歡北峰
在假山頭上可清楚的看到東峰峰頂(附註四),
假山頭離東峰峰頂並不遠,
剛剛和蟲爸一家人一起上山的一位小姐帶了一隻小狗正盡興的下山,看得出她對登頂很有成就感,錯身而過時她還主動要幫我們拍合照…,東峰峰頂360度無敵展望!
必須合照的無敵抱柱-合歡山東峰海拔三四二一公尺,
有一位大哥很熱心的蟲爸一家人照了全家福…,
立於頂上放眼望去,合歡尖山、石門山、合歡北峰、主峰盡收眼底,
展望視野極佳,被列為百岳九峨之一;
站在東峰峰頂上可以看到陵線上的山徑恰巧和合歡尖、石門、北峰連成一線,就像同一條山路一般!
還能看到武嶺全貌,
山頂解說牌只介紹合歡主北、奇萊連峰,沒有更遠山對照圖,
從這裏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假山頭的風光,
酒紅朱雀為台灣特有亞種鳥類,因會在垃圾堆覓食,故被戲稱「垃圾鳥」,羽色艷麗奪目,且生性不怕人,相當討喜。這隻酒紅朱雀在蟲爸面對跳來跳去卻又拍不到她的身影…,我們開始下山,胖蟲蟲腿軟了-癱坐在碎石堆上,蟲媽擔心他扭到腳了,蟲爸覺得不像-蟲爸的運動傷害經驗豐富,但還是一路攙扶著他下山,下山的速度沒比上山快多少-蟲爸下陡坡腳很容易發抖,回到松雪樓的合歡東峰登山口得合照一張,
進松雪樓上廁所-合歡東峰最大的缺點就是一路未設洗手間…,在大廳休息室拍張照,
接著開始往回走,從這裏看合歡山莊很有意境,
車道旁有一大叢高山植物-虎杖開得正盛,
上車後讓大家開始睡覺,蟲爸花了一個半鐘頭殺到埔里,晚餐在埔里的貴族世家牛排館解決,今天正逢七夕情人節,餐廳爆滿,我們到的時間已經算晚了還是等了20分鐘才進場,餐食一如往例的豐盛,大家都吃得飽足,
時間有點晚了,蟲爸在埔里加滿油,花了兩個半小時回到家,進家門時已經超過22:00了。
附註一:
武嶺標高3275公尺,號稱是全東南亞公路的最高點,並且也是台灣公路的最高點,因此武嶺標誌成為每位遊客到此的最佳留影地點,在武嶺的東面建有一座觀景台,供遊人眺望遠近風景。由於是全台公路最高點,地處偏僻,少有光害,在每年4~6月若運氣好加上天氣許可,可以欣賞到滿天的南十字星。武嶺位於合歡山主峰和東峰間鞍部,可眺望合歡群山及連綿的箭竹草坡,視野相當壯闊。
在太魯閣討伐戰之前,就已經有原住民來往部落或狩獵之用的蕃路(或稱社路)[5]。到了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上任後,為了進行五年理蕃計畫,南投廳廳長石橋亨便於1914年4月成立道路開鑿作業隊,是循著蕃路加以修築拓寬,以協助討伐軍的補給作業。同年5月16日,佐久間左馬太親自率軍,沿著作業隊開闢的道路前往合歡山督軍作戰,途中行經合歡東峰、合歡主峰間鞍部,為紀念佐久間左馬太,故取名佐久間峠。
國民政府遷台後,霧社供應線是為因應中橫公路補給需求,於1957年6月9日動工,其中從昆陽至合歡埡口此路段,則是交由步兵與生產作業總隊(監獄囚犯)操作機具來開闢,路線行經合歡東峰、合歡主峰間鞍部,當時是以座落位置於合歡山南側,故稱作「南嶺」,量測高度是海拔3284公尺,在整個中橫公路及其支線計畫案中,南嶺的路面高度為海拔最高所在。
中橫公路完成當時,蔣中正總統巡視公路沿線,每到之處改舊地名、取新地名,於是南嶺先是改名「武陵」,但因宜蘭支線有武陵農場,為免重複,於是改成武嶺。
武嶺是合歡東峰、合歡主峰間鞍部,因此視野良好,可展望周遭群山,東倚合歡東峰,並可望見合歡尖山、屏風山,而西北方與合歡主峰相鄰,西南方可眺昆陽與台14甲線橫亙合歡山腹,武嶺其下便是濁水溪主流發源地,在此形成谷頭侵蝕的一大崩壁。據地理學家楊健夫對台灣的圈谷地形研究來看,在武嶺的兩端是呈現不同地貌,往寒訓中心方向看去是呈U形谷,再往另一方向看去,濁水溪上游則是呈V形谷,這是受冰河作用下所形成冰斗地形。
合歡山全區地質是屬中新世廬山層,由於武嶺地處高山地帶,停車場與台14甲線於此闢建,切挖其山腹,致使邊坡的地層裸露,暴露在高山氣候下,易受風化、寒凍楔裂的作用,致使成土作用不易發揮,導致植被無法在此生長,因此在武嶺停車場可見板岩呈牆面般一整片分布。武嶺位在廬山層北段,相較於南段,則是顯得劈理發達,且長年崩落的板岩岩屑,也就堆積於坡腳。
附註二:
合歡山莊位在霧社支線33k處,於下石門山後,再往前至33k處,右邊金字塔形狀的山峰為合歡尖山,合歡尖山腳下的紅色屋頂建築物則為合歡山莊。合歡山莊是目前合歡山區小風口以上唯一一家的住宿點,並提供給遊客附近相關旅遊諮詢,所以也成眾多遊客聚集的地方站。站在山莊上可遠望奇萊山北峰、合歡群山等。
合歡山莊主要重要觀察重點是以仍在調查中的冰河地形,包含合歡山莊後的合歡尖山、合歡尖山與東峰間的鞍部及合歡谷等,這些地方都有可能是七萬年前以前冰河曾到過合歡山的證明。合歡山主要的冰河遺跡,冰斗位在合歡山莊對面的合歡谷中,而發源於合歡主峰下合歡谷1號冰斗的冰河,在向北方流動時,因冰河的冰巨大推擠的力量,將合歡尖山的西坡削成了平整的斜面,所以這片坡稱為「冰蝕三角面」,而合歡山今日的面容就是在大自然的力量所生成的。
合歡山莊後有一條攀登合歡尖山的登山道,約二十分鐘可登於冰斗峰的尖頂,登至尖頂可想像萬年前四周皆為冰河縱橫的景象。另外,從合歡山莊旁的公路向東望去,可見下方緩斜坡上有許多小丘,推測是當初冰河分流所造城的「冰磧壟」。若您有到合歡山莊,除了休息,不彷欣賞這些大自然留下的來遺跡,相信您一定不虛此行的。
合歡山松雪樓從民國98年6月份重新營業(住宿、餐飲)後,目前合歡山莊僅提供旅遊資詢服務。聯絡電話:(049)280-2732。
附註三:
松雪樓位於省道台十四甲線33公里處,合歡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臨近合歡山莊,屬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管轄。海拔3150公尺,是全台灣及東南亞最高海拔的旅館。
合歡山松雪樓最早興建於民國55年,原本是蔣公行館,民國58年開放住宿,從此成為遊客及登山山友的重要停留據點。60年代,奇萊山發生幾起的山難,松雪樓成為了指揮救援中心聲名大譟。民國85年因房舍老舊,颱風受創嚴重,停止營運。民國88年林務局將其拆除重建,睽違13年後,松雪樓終於在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及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共同努力下,民國98年以嶄新的風貌重新恢復營運,全新的松雪樓便又開始成為前往合歡山的住宿選擇。
目前松雪樓客房部由林務局直營,共36間套房,最多可同時容納88人。此外松雪樓附設餐廳部則透過公開招標委由民間機構(目前為大鼎活蝦餐廳)經營,從早上七點到晚間八點,分時段提供中西複合式早餐、八番拉麵套餐、輕食茶點及西式排餐。堪稱為台灣高海拔山區最優質的旅館及餐廳。
附註四:
合歡山東峰又稱合歡東峰,為台灣百岳之一,排名第33。合歡山東峰3,421公尺,屬於中央山脈,行政區劃屬於南投縣、花蓮縣。合歡山東峰南方可遙望奇萊北峰,北邊隔台14甲線、合歡山遊客服務中心與合歡尖山對望,西北邊被台14甲線穿過武嶺與合歡主峰對望,其西邊向南直至東邊,三面深谷受濁水溪所流經,其中西邊崩壁是濁水溪北源所在,為目前公認濁水溪主流之源。
合歡山東峰位處中央山脈之北段,北接畢祿山,南連奇萊群峰,同時也是台灣主要河流大甲溪、濁水溪與立霧溪的分水嶺。合歡群峰中的主峰、東峰、北峰、西峰及石門山,均為超過三千公尺,名列「台灣百岳」的高山。合歡群峰的高度分別是:合歡主峰(3,417公尺)、合歡北峰(3,422公尺)、合歡東峰(3,421公尺)、合歡西峰(3,145公尺)、石門山(3,237公尺)、石門北峰(3,278公尺)、合歡尖山(3,217公尺)(前五座更名列台灣百岳),東峰也是合歡群峰的核心,山勢峨巍、雄偉壯麗,合歡東峰是合歡群峰的第二高峰,只比最高的合歡北峰低一公尺,登山口有兩處,一處在合歡山莊對面,另一處在松雪樓旁,步道長度1,056公尺,從登山口到峰頂落差約三百公尺,坡度較陡,約一小時可登頂。冬季時,積雪掩蓋山徑,必須憑藉經驗尋路,但平時並不難走,而在武嶺附近也有一條攀登東峰的登山口,但路徑不明顯,較不適合一般遊客。合歡山東峰山勢高聳秀麗,被列為百岳九峨之一,所以甚至還有人說,到合歡山區不能不登東峰
合歡山東峰東面坡較緩,早期曾被用來作為滑雪訓練場,還建有滑雪纜車,但如今已廢棄。滑雪纜車旁的松雪樓最早是1964年所建,作為故總統蔣中正的行館,後來開放提供一般民眾住宿,但因建物老舊,林務局已拆除重建。松雪樓面對奇萊連峰,是欣賞奇萊晨昏景色變化極佳的位置。
合歡東峰是花蓮縣與南投縣的界山,山勢巍峨獨立,峰頂上視野開闊,不僅可博覽合歡群峰、奇萊連峰,天氣晴朗時,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甚至遠在南端的玉山也盡收眼底,此外也可俯瞰武嶺、昆陽等據點。
合歡東峰除了靠近公路附近有一小片冷杉林之外,盡是低矮的玉山箭竹林,無論從哪一條路線登頂,全程幾乎都走在玉山箭竹林中。走合歡山莊對面的路線,步道口附近有一小片台灣冷杉林,一棵棵台灣冷杉直挺挺地矗立著,森林的外緣則可見一些台灣冷杉小苗,在此處正可觀察到「母雞效應」。越過台灣冷杉林之後就再也沒有高大的樹了,只剩玉山圓柏、玉山杜鵑、高山薔薇、玉山箭竹等灌叢,合歡山的森林界線在此清晰可見。玉山杜鵑在這段路上有較多的族群分佈,每年五、六月杜鵑盛開時,可欣賞到花團錦簇的美麗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