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5月6日星期日 天氣晴
蟲媽厭倦了假日幾個景點輪流玩的規劃,蟲爸今天挑選了十九公頃青青草原-多年前曾經去過,為了避免蟲媽體力不濟時遷怒,蟲爸事先把青青草原的特色表達清楚-總距離超過6公里且頗有起伏…,上午蟲爸送小蟲蟲去補習班-小蟲蟲上週六長水痘,學校及補習班請假至本週五…,回到家接了蟲媽和胖蟲蟲後上北二高往新竹出發,下香山交流道接台1線,先到位於交流道附近的東東小館買了午餐(焢肉飯和炒米粉),續行台1線往新竹方向,循指標來到香山車站(附註一),
香山車站旁設有機車停車場和小型休憩區,
停車場底部是廁所,
休息區的規模不大,
香山車站是一個小站,內部空間很小,
戶外的天橋非常吸睛,
香山車站門前設有類似鈴鐺的造景,
附近還有抽水幫浦供遊客洗手,
回到台1線(中華路)往新竹方向,在中華路五段676巷附近,右轉大湖路,再左轉大湖路167巷,循指標即可抵達青青草原東南出入口(附註二),
這裏設有小型免費停車場,
休憩涼亭
高級廁所
大門前設有電子鐘,
由此進入園區,直行的柏油路即是櫻花大道, 道路兩旁有新植的山櫻花。前行不遠,馬路右側出現岔路,是有一條寬闊的碎石子步道-青青步道
蟲爸選擇右轉青青步道,步道以枕木為主,間隔鋪以碎石子,
時間差不多了,先找一個座位區吃中餐-東東小館的餐食CP值頗高…,
續行青青步道
路旁不時會出現說明牌,
胖蟲蟲有座位就休息,
大部份路段植被濃密,只有少部份路段陽光直射,
步道不時有上坡,
下坡,
竹林的蚊蟲不算多,路旁的路標
走過一段陡上坡,
路旁有一座雙層涼亭,
附近有廁所,
路標
讓胖蟲蟲在第一層涼亭休憩,後方的岔路是應該續行的青青步道,
蟲爸一時不察,往前走向第三草原,第三草原頗具規模,綠草如茵無盡綿延,
從草原末端回望第三草原,
來到櫻花大道,櫻花大道上標明的距離兩端的長度和可消耗的熱量…,蟲爸選擇往青青草原的方向走
步道旁設有路標,
路旁公廁前方的小徑是通往楓香小徑的岔路,
櫻花大道上也有說明牌,
有一座大型涼亭,
岔路是楓香小徑
來到涼亭裏休息,
涼亭旁邊是第二草原,第二草原的規模最小,
附近有建物和高壓電塔,
岔路,
讓大家休息一會兒,
路旁的植栽,
地面上的路程距離和即將消耗的熱量標示,
讓胖蟲蟲休息順便等蟲媽,
路旁的岔路,
建在高處的休息區,
落隊的蟲媽趕到後就可以繼續出發,
休息區的對面也是岔路,
距離步道終點越來越近,
續次篇文章:
附註一:
香山車站位於臺灣新竹市香山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的鐵路車站。日治時期當局興建縱貫鐵路,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新竹~中港(今竹南)間通車,同時設置香山車站。現今站體於昭和三年(1928年)完工,目前為市定古蹟。
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11月8日臺灣總督府成立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同時開始鋪設縱貫線的計畫。三十五年(1902年)8月10日新竹~中港(今竹南)間通車,同時設置香山車站。昭和三年(1928年)1月現今站體完工,同時建有倉庫與宿舍等附屬建築。五年(1930年)新竹~香山間雙軌化完工。六年(1931年)香山~崎頂間雙軌化完工。1990年3月1日停辦路料之外的貨運業務。1991年10月1日降為甲種簡易站,並由新竹車站管理。2007年2月12日臨時天橋完工。2013年5月30日啟用多卡通刷卡機。2013年9月站房開始進行整修,同時去除外牆油漆,於2014年7月竣工。
香山車站現役站房建於昭和三年(1928年)1月,占地約44坪,為木造日式建築,以阿里山的檜木打造,是臺灣僅存的檜木造車站。屋頂覆日本黑瓦,兩側具入母屋造樣式。站房外側另加一圈迴廊,並以木構架支撐。入口位於站房端部,設有玄關,上置三角形破風,相同的設計尚有縱貫線保安車站、集集線集集車站與阿里山森林鐵路北門車站。玄關木柱以雕花牛腿支撐,破風下另開兩扇小窗,並以木條排成格式窗櫺。2001年前破風曾被大型招牌遮擋,後更換為較小的招牌,整修後已拆除。
值班站長室內尚保存名片式車票票櫃(包括售票櫃、去回票櫃與儲票櫃)、天虎工業製的名片式車票日期戳章與檜木製辦公桌等古物。香山車站擁有島式月台兩座,曾一度無遮雨棚。於2010年完成月臺加長工程。
附註二:
新竹市青青草位於香山丘陵內,佔地面積約64公頃,前為行政院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放牧地點,後為新竹師院遷校預定地,因師院遷校改弦易轍,教育部決定廢止遷校計畫,後由市政府進行低度的整理開發,提供新竹市市民休閒使用,而整個範圍內以西北區位為佔地廣闊的草原現況,取名青青草原,並展開聯外道路興建計畫。路興建計畫。
青青草原廣大的香山丘陵草原,保由原有牧草區與林像,為新竹市難得之自然山林。鑑於當地自然生態豐富,市府逐進行計畫,並陸續完成停車場、5公里長步道、5處公廁、一處生態池、7座涼亭等等各項基礎公共工程建設。
十九公頃青青草廣植山櫻花、楓林、油桐步道銜接主要的五大草原,搭配小型生態池與果樹的植栽,提供市民休閒娛樂的大型公園,讓民眾得以放鬆身心至此享受大地的寧謐之美。
青青草原已是新竹市民重要的公園休憩場所。市府近年計畫性提倡植樹工作,以每年植栽一萬五千株到二萬五千株的數量,持續增加綠地空間,期建構綠色生活環境提升居住品質,為地球減碳降溫盡一份心力, 97年更被交通部觀光局評選為全國新興十大景點之一。
園區內有兩條主要的步道,一條是位於園區東側的青青步道,以枕木碎石子路為主,另一條是位於西側的櫻花大道, 以柏油路為主,兩條步道頭尾相連,形成一O形的環狀路線,而兩條主步道之間又有多條橫向的聯絡步道(如油桐小徑、楓香小徑、草原小徑等), 因此在大環狀路線之內,又形成許多小環狀路線,可隨個人興趣,走出不同的環狀組合。
園區共有兩個出入口,分別座落於園區的西北及東南處,而園區最大的一片草原,名為「青青草原」, 就座落於園區的西北角,從西北處的入口進入,即可抵達大草原。若純粹以欣賞草原景觀為目的, 則可以選擇從西北處的入口進入。開車就可以輕鬆抵達這片大草原,交通便利就如同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擎天崗大草原, 可以開車直達擎天崗的停車場,走兩、三分鐘,即可看見大草原的景觀。
若是以登山健行為主,則可以考慮從東南入口進入,一路迤迤而行,走在青青步道,欣賞沿途樹林花草, 最後來到青青草原,以景色最優最美的青青草原做為旅途的目的地,留待最後欣賞,則更能滿足旅遊的心情期待。
以上部份資料來源: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905)[新竹市].19公頃青青草原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905/tony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