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7月14日星期日 天氣:晴轉陰
06:40起床,06:55出發前往飯店餐廳吃早餐,經過大廳,
今天飯店採自助式供餐,餐食種類不多但該有的都有,
大家都有吃飽…,
吃飽飯回到房間-讓大家休息一會兒,
蟲爸放了一缸水讓胖蟲蟲玩,
08:30退房,蟲爸驅車離開廬山,半小時後抵達清境農場國民賓館-清境農場國民賓館座落於中橫公路台14甲線霧社北端7.5公里處,地處海拔1,750公尺,每年5~9月份平均氣溫攝氏16度至22度,住宿設施部分設有客房128間,可容納420人,為清境地區唯一官方經營具污水處理衛生安檢合格之三星級住宿旅館。
去年12月起清境農場以驅趕長期佔用停車場的露營車為理由開始對周邊大型停車場收費-每小時$50元(未設收費上限-附近商圈末日將近…),蟲爸怕停不到國民賓館的免費停車位-早早出發卡位…,
蟲媽辦理報到-可先領取青青草原門票、小瑞士花園門票、高空觀景步道折價券,但16:00後才能進入房間…,
蟲爸整理行囊開始今天的行程-停車場旁設有階梯路,
附近設有清境農場地圖,
香蕉攤旁是櫻花步道下方出入口
櫻花步道全長約500公尺,
經過公車站牌,
來到假日醫療站-櫻花步道的木棧道段結束,
經過櫻花步道商場段-這塊商場區目前停業中(前方設有停車場),
走一小段階梯路來到清境紙箱王
讓大家休息一會兒,
接上櫻花步道的上端步道區,
這段步道綠意盎然,
走完櫻花步道後左轉觀山步道-全長約1,800公尺,
右側是無障礙步道出入口,
蟲媽在清境高空觀景步道蝴蝶園端售票亭補折價券差額,
讓大家休息一會兒,
蝴蝶園驗票處位於售票亭上方,
蝴蝶園驗票處後方設有臨時廁所,
開始走清境高空觀景步道-全長約1,600公尺,海拔上升約300公尺(海拔1,700公尺-2,000公尺),
右側是無障礙步道,
來到第一座觀景台,
步道橫越14甲線,
步道500公尺處可以俯瞰梅花平台
從梅花平台回望剛經過的天橋,
在梅花平台觀賞山景,
續行步道,
在第三座平台賞景,
來到蝴蝶平台
蝴蝶平台右手邊可以賞景,
左手邊是休息區,
步道900公尺處是緩上坡路,
來到第五座平台,
在第六座平台賞景,
續行步道-南商圈端平台出現,
南商圈端平台規模很大,
和明信片造景合影留念,
在平台側面觀賞山景,
讓大家休息一會兒,
續行步道-從這個角度可以觀賞步道下方橋柱,
經過畜牧中心
回望,
來到故事館端出入口,
蟲媽在售票亭繳交清境農場票卡(附註一),
我們在售票亭旁吃蟲媽自帶香蕉,
續次篇文章:
附註一:
清境農場海拔約1,700至2,000公尺,為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經營之公有事業。與武陵農場、福壽山農場合稱為台灣三大高山農場,有「台灣阿爾卑斯山」之稱。面積約有760公頃,地區飲食文化以滇緬料理聞名。
清境農場址原為賽德克族的「羅多夫社」(Drodux,意為公雞狀的山頭,為霧社事件抗日六社之一)放養牛隻的牧場,日治時期以日語譯為「朗土府」(Rotofu),日人徵收並設立「見晴農場」(Miharasi)或「霧社牧場」,但仍提供原擁有的部落認養在此放牧的牛
榮民闢建中橫公路霧社支線後,民國48年(西元1959年)退輔會請專家學者到當地勘查,農業專家認為此地可發展溫帶果樹事業,隔年7月台灣省政府同意將原屬南投縣政府的霧社牧場讓購於退輔會。退輔會購買後,民國50年(西元1961年)2月正式成立「台灣見晴榮民農場」,4月退輔會先安置12位榮民,後來又奉命安置滇緬地區撤台的反共救國軍(簡稱義民)與其眷屬。在見晴榮民農場附近提供就業與居住地,就業方面就是種植溫帶水果,居住地則是場部(管理農場的行政單位)在農場內興建眷舍,於是農場區域內先興建博望新村與壽亭新村,後來因為人口增加,再成立定遠新村來安置義民。榮民最早則成立仁、義、禮、智、信、忠、孝等七個榮民農莊,但後來逐漸合併成為村落形勢,所以後來榮民主要分佈在榮光新村、忠孝新村與仁愛新村。民國56年(西元1967年)退輔會主委蔣經國到農場視察,認為此地「清新空氣任君取,境地優雅是仙居」,退輔會便更名為「清境農場」,場本部地名則稱為「幼獅」(Youth,英文「青年」之音譯,為蔣經國所命名,意指期勉現代中國青年之英姿勃發如同獅子),海拔1748公尺,現今地名已統稱為「清境」。
原本退輔會希望清境農場可以自給自足,沒想到卻連連虧損,場方為增加收入,還成立「特產果樹專業區」、「溫帶牲畜發展之基地」,仍然無法改善虧損。直到民國74年(西元1985年)清境國民賓館完工開始營業,國民賓館的住宿收入遠大於農業收入。因此清境農場逐漸從單純的農場,發展成觀光農場。清境農場開始開發新景點,「青青草原」就是在當時開放為觀光牧場,民國79年(西元1990年)農場開始收費,清境農場逐漸成為台灣熱門的觀光景點。民國88年(西元1999年)九二一地震,中橫台8線中斷,台14甲線成為重要道路,加上民國90年(西元2001年)底,民宿管理辦法公布,開放申請。十年之間,沿著台14甲,出現了一百多家民宿。為了不再有新違章建築產生,南投縣府在民國101年(西元2012年)5月,公告停發建築執照,直到民國107年(西元2018年)才有條件開放。
清境農場緊臨中橫霧社支線(台14甲線),是近年來在台灣迅速崛起的知名觀光景點。農場周圍可見層疊起伏的高山(合歡山、奇萊山、能高山),因為地處賞雪聖地合歡山的必經道路上,所以冬季上山賞雪人潮絡繹不絕。此外,清境農場還有一望無垠的青綠色大草原(青青草原),悠閒散步在草原的綿羊為遊客照相的主角,民國86年(西元1997年)開辦的剪羊毛秀更是吸引眾人的目光,因為具有高山與草原等特色,產生濃厚的歐洲風味,當地民宿多以歐式風格興建,風格迥異且各俱特色的民宿,反而成為清境農場之特色之一。但實際上,各個旅館民宿林立,風格迥然不搭,更與周遭的茶園茶莊格格不入,同時過度的開發與觀光人潮、車潮,也造成了當地的環境汙染、噪音問題。靜謐山林成為都市人到郊區享樂的場所。
清境地區除了有優美的高山景觀外,還有當年由滇緬地區撤退來台的反共救國軍與榮民在此發展,因此擺夷料理亦成為當地特色之一。在清境的旅客服務中心廣場,設有全亞洲最高(2000公尺)的星巴克咖啡、連鎖便利商店、麵包坊、景觀餐廳等,別具特色。由於當地山區有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居住,在此採買一些具有民族風味的裝飾品也別也風味。
春季到清境農場,會感覺一片欣欣向榮,桃花、梨花、蘋果花陸續綻放,4月全月採收春茶;牧羊區毛地黃盛開,一片奼紫嫣紅,5月為牧區野菊花及合歡山高山杜鵑盛開季,除了春、夏景致不同之外,秋、冬的清境又有一番不同景致,10月的清境農場可以賞楓,一片片落楓散落,踩下去沙沙作響浪漫極了。
清境高空觀景步道位於海拔約1,700到2,000公尺間,全長約1.6公里,堪稱全臺最長、海拔最高的步道,沿途設置6個觀景平臺,可從步道穿梭在樹冠層之中,遠眺中央山脈、奇萊山等群峰,俯瞰牛羊低頭覓食,飽覽清境美麗風情。無障礙空間設計,讓嬰兒車及輪椅皆可無礙通行,是一非常適合親子全家出遊的觀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