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2月12日星期一 天氣:晴
今天是大年初三,蟲爸規劃了新竹公園一日遊(附註一),
為規避新年期間高速公路 塞車-06:00起床,06:50出發(早餐在車上解決),一路車行順暢-順利到達目的地,蟲爸把車停在路邊停車格,來到新竹市立田徑場
新竹市立田徑場右側休息區設有廁所,
左側休息區是露天型式,
經過森林食堂
來到新竹市立動物園-台灣三座公立動物園之一,為全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動物園(附註一)
09:00準時開門營業,蟲爸一家人購票入場(也可刷悠遊卡),這裏是動物園一號門後方,
新竹市立動物園採高架式建構-可俯瞰下方景緻,
階梯下方有一座圓形廣場,
服務中心構造簡單,
鳥籠般的兒童遊戲場沒有開放使用,
我們找了一個出入口往外走,
來到羊駝區,
接著是梅花鹿區,
原路往回走,步道下方是隧道般的參觀區,
隧道內左手邊可以看到大鵝
右手邊是駝鳥區,
離開隧道區,
俯瞰大鵝區,
鴕鳥隔著稀疏的木柵欄和我們打招呼-想討要食物…,
來到噴水池區,
噴水池是主角,
讓大家休息一會兒,
附近設有何國華先生紀念碑-熱心捐助的愛國華僑,
新竹神社石燈籠就在旁邊,
動物園二號門位於噴水池旁,
來到河馬區,
胖河馬上岸了,
紅鶴區改養大鵝,
從另一個角度觀賞隧道旁的大鵝區,
這一區風景悠美,
特殊造景的末端是販賣區,
馬來熊的身形好可愛,
孟加拉虎不知所踪(民國112年10月25日於睡夢中歸天,園方已向六福村商借另一頭老虎-即將與觀眾見面),
紅毛猩猩背對著遊客,
這一區展示鴯鶓
蘇卡達象龜在陽光下挺活躍…,
這一帶很適合休息,
開始走食物森林,
回望,
來到柏之丘
俯瞰下方景緻-靈長類區,
來到馬來獮猴區
接著是台灣獼猴區,
灰長臂猿區的規模很大,
可從室內區隔著玻璃觀賞,
也可以從室內區邊緣參觀…,
來到靈長類區中庭,
順著步道往下走,
故事屋沒有開門營業,
這一帶屬於樂樂草原
讓大家坐坐,
噴水池造景後方是黃魚鴞造景,
回到河馬區
絨鼠區位在高架路下方,
絨鼠很難被看到…,
黑肚綿羊個頭不小,
天竺鼠不知躲哪兒去了…,
長鼻浣熊活潑好動,
北美浣熊的體型比長鼻浣熊大,
剛逛過的區域均屬於可愛之家,
廁所頗具規模,
一號出入口下方是紀念品店
進紀念品店逛逛,
從紀念品店側面的出口離開,
續次篇文章:
附註一:
新竹市立動物園(英語:Hsinchu Zoo)是一座公立動物園,於1936年創立,是目前臺灣原址現存最老的動物園,面積約2.7公頃,其舊大門、噴水池和黃魚鴞欄舍仍為最初興建時的樣貌,園內包含6個展示區。
1935年,為慶祝新竹街改為新竹市五週年,由市民捐款興建新竹市兒童遊園地。1936年8月,日治時期新竹州新竹公園內的兒童遊園地正式開園,園內附設動物園區,是其前身。二戰期間,新竹市動物園的動物被移至台北圓山動物園寄養。民國42年(西元1953年)新竹動物園修復並重新開放,為新竹市公園管理所管轄。而旅居日本大阪的華僑何國華開始捐贈新竹市動物園,後來也曾引進北極熊,造成轟動。民國49年(西元1960年)擴充修建動物籠舍,同時興建大型天然飼養場。民國60年(西元1971年)7月1日奉台灣省政府令,正式成立新竹縣新竹市立動物園。民國71年(西元1982年)7月,新竹市改制為省轄市,更名為新竹市立動物園。
民國106年(西元2017年)5月29日起,與新竹公園一同進行再生工程,因此進行封園,後於民國108年(西元2019年)12月28日完工重新開園,園區內的規畫完善,盡可能打造每種動物適合的環境,且有足夠的空間給動物活動,令造訪的遊客能感受到園方善待及保育動物的用心,展現了動物園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