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2月10日星期六 天氣:陰
今天是大年初一,蟲爸怕遇到高速公路塞車-06:00起床,06:50出發,目的地是峨眉湖(附註一)
汽車導航設定"富興國小",因為時間還早,高速公路車流量不大,八點出頭就到達新竹縣峨眉鄉忠義街(竹43線)與太平街的交叉口,蟲爸把停在老樹下免費停車場(側邊設有臨時廁所),
過馬路進入文化街,
竹東分局富興派出所的規模不小,
來到富興國小校門口,
富興國小側面邊牆設有拔河造景-左手邊是免費停車場,
從側門進入富興國小,
這棵雨豆樹頗壯觀,
籃球場與排球場共同基地,
教室區前方設有小花園,
這座造景很搶眼
操場不是很大,
希望農場聊勝於無,
離開富興國小,續行車道-經過峨眉湖咖啡館
這段車道旁種了很多柚子樹
來到一處聚落
右手邊是十方平安寺
左手邊是雪之湖咖啡-旁邊是細茅埔吊橋出入口,
蟲爸一家人從雪之湖咖啡和細茅埔吊橋間的小路往下走,這段步道風景真美,
步道中段設有廣場,
步道走到底是峨眉湖遊艇遊湖碼頭,
原路往回走,來到步道中段廣場-邊緣設有傾斜監測裝置,
廣場的另一側是剛完工不久的峨眉湖環湖步道
回望位於上方的細茅埔吊橋,
續行環湖步道-峨眉湖邊緣充斥綠色浮萍,
來到第一座涼亭,
讓大家休息一會兒,
續行環湖步道,這裏是第二座涼亭,
來到環湖步道終點-因分段施工,不久的將來步道將連結成環狀…,
開始往回走,經過第二座涼亭,
來到第一座涼亭,
回到廣場區,
讓大家休息一會兒,
側看細茅埔吊橋,
開始走細茅埔吊橋
右側是剛走過的環湖步道,
回望-右側是峨眉湖遊艇遊湖碼頭
來到細茅埔吊橋的另一處出入口,
連絡道旁設有休息區,
讓大家休息一會兒,
續行連絡道-連絡道的盡頭可以觀賞大自然文化世界-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彌勒大佛的背影,
連絡道的另一邊是彌勒殿後方園區(附註二)
來到彌勒殿正門口,
進入彌勒殿得戴口罩-來到快樂廣場,
從另一個角度觀賞彌勒殿,
室內不能拍照,再加上脫鞋才能進入大殿-蟲媽只打算環走廊逛一圈,
後方是彌勒殿附設停車場,
俯瞰彌勒殿廣場,
蟲爸一家人繼續參觀B1展示區,(彌勒殿B1展館除原有攝影展及三聖館(老子、孔子、布袋彌勒之展示館),日前於快樂講堂以 「書墨與文創相遇」為題,展出國畫、書法、佛雕、樹雕等藝術創作),離開彌勒殿-彌勒殿側面是大自然文化世界,
右方車道通往彌勒殿附設停車場,
蟲爸一家人轉入右側岔路,
路旁的豪宅很吸睛,
經過峨眉湖環湖步道至真段出入口,
讓大家休息一會兒,
我們今天不走至真段-往十二寮休閒農業區的方向走,
回望,
經過十方禪林-峨眉道場
這裏設有石碑造景,
山門口挺寂廖的…,
另一側建物下方也有石刻,
岔路出現-蟲爸選擇右轉,
車道旁設有行人步道,
來到十五寮橋
從十五寮橋觀賞大自然文化世界,
續行車道,路旁是橘子園,
岔路右轉通往湖畔人家餐廳
車道走到底左轉竹49線,
柑橘的故鄉是觀光果園,
果園旁設有造景,
讓大家在路旁休息一會兒-蟲爸回頭開車,30分鐘後把車停放在附近白線區,
續次篇文章:
附註一:
峨眉湖位於新竹縣峨眉鄉湖光村和富興村間,建於民國四十五年,民國四十九年完工,又稱為「大埔水庫」;峨眉湖(大埔水庫)具灌溉、工業用水與防洪功能,環湖沿岸風景優美景致怡人,深具觀光遊覽價值。峨眉湖(大埔水庫)位在參山國家風景區的獅頭山風景區內,因水庫景致優美,青山綠水互相輝映,所以獅山管理站於峨眉湖畔構築多條步道,不僅可更接近峨眉湖水岸,更可看清楚峨眉湖水中與湖岸水鳥生態。
位於新竹縣峨眉鄉富興村與湖光村交接處的峨眉湖,有著十分開闊且美麗的湖光山色景緻,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座由國人自行設計興建的水庫—大埔水庫,是一處擁有豐富自然資源及人文氣息的景點。當年為了方便附近居民交通,曾修築五座橫跨峨眉湖的吊橋,雖然如今僅剩一座細茅埔吊橋連結著十二寮休閒園區與富興老街,但桐花裝飾的橋塔,以及走上吊橋便能將峨眉湖美景一覽無遺的特點,已成為峨眉湖極具代表性的景色,也是旅客的必訪景點之一。
來到峨眉湖,除了從吊橋上俯瞰湖景,也可以沿著環湖步道,靜靜欣賞鷺鷥、夜鷺等水鳥生態,每年3-4月黃花風鈴木盛開,以及秋冬鸕鶿過境的畫面更是美麗。而為了感謝當地仕紳余錦奎伯伯協助步道建設,途中設有一段「余伯伯的橋」,橋下的3D彩繪溪流栩栩如生,宛如流水正汨汨而去,溪上還有油桐花、蓮花荷葉點綴,是環湖步道的一大亮點。
峨眉湖周邊也有許多景點值得細細品味,大自然文化世界的彌勒大佛、保留過去製茶痕跡的富興老街,以及十二寮休閒農業區、十二寮登山步道等,都是造訪完峨眉湖後值得順遊的景點。
附註二:
天恩彌勒佛院又稱大自然文化世界,位於新竹縣峨眉鄉湖光村、峨眉湖畔的彌勒大道(並非一貫道)總院,有一座淨高56.7公尺的彌勒佛青銅像。
民國78年(西元1989年),彌勒大道於峨眉湖畔購買建廟用地,民國83年(西元1994年)7月1日,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專案小組否決包括峨眉科技工業區、統一高爾夫球場、梅竹坡地社區和天恩彌勒佛院在大埔水庫集水區內的開發案,否決理由是會導入大量居住人口,增加汙染和公共設施,加重水庫淤積問題。民國90年(西元2001年),彌勒大道的世界總院從新竹市遷到此地。聖光雕塑公司在此承建一座總高度72公尺的彌勒佛巨像,工程委託達欣工程營造,中國鋼鐵負責鋼骨,於民國91年(西元2002年)10月動工。民國93年(西元2004年)1月6日,舉行彌勒佛巨像基座新建工程上梁典禮,民國95年(西元2006年)6月20日彌勒佛巨像竣工-該銅像共使用1500噸鋼構及600噸青銅,淨高57.6公尺,頭部就有4層樓高,佛手上所捧地球也有3層樓高,其88顆佛珠每顆直徑88公分,破亞洲紀錄-媒體報導為全世界最高的彌勒佛青銅像。民國99年(西元2010年)5月25日新竹縣政府民政處核定興辦事業計畫,次年3月6日,歷經11年建造的大殿舉行第1期工程開光揭幕典禮-大殿建地2公頃,寬120公尺、深165公尺、挑高54公尺,開發計畫也在該年5月31日核定開發許可。同年8月19日,山門揭幕-園區名為「天恩彌勒佛院文教園區」,又稱「大自然文化世界」;民國106年(西元2017年)6月25日舉辦彌勒殿落成開幕儀式-殿高30公尺,供奉幸福彌勒、空靈觀音、莊嚴關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