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承前篇文章:
112年12月26日星期二 天氣:晴轉陰
汽車導航崎頂隧道文化公園(附註二),經過漫長的車程-蟲爸把車停在免費停車場,
和地標造景合影留念,
附近設有土地公廟,
越過路障開始走園區步道,
來到一處休息區,
休息區左側設有廁所,
經過另一處休息區,
休息區旁是1號隧道-總長度約130.78公尺,
1號隧道還挺長的…,
來到1號隧道另一處出入口
1號隧道旁設有階梯步道-通往觀景台,
觀景台的面積不小,
附近設有軍用碉堡
在觀景台上賞景,
續行步道,
2號隧道前方設有護欄-全長67.48公尺,
隧道內部充滿歷史痕跡,
來到2號隧道尾端,
這段步道緊臨鐵軌,
經過一座造景階梯路,
後方火車疾馳而過,
這段步道宛如綠色隧道…,
步道上方設有平台,
讓大家休息一會兒,
附近設有竹南旅遊地圖,
走上階梯路,
這裏是崎頂觀景台,
在崎頂觀景台上觀賞海岸線景緻,
崎頂觀景台的別名叫做老衢觀海,
來到崎頂觀景台上方,
在高處賞景更清楚,
附近的大樹休息區很搶眼,
走一小段下坡車道,
來到崎頂車站出入口,
崎頂車站設有公廁,
讓大家在候車區休息一會兒,
雙向月台都在使用中,
火車進站了…,
開始往回走,
我們在崎頂車站附近的阿麗小棧吃晚餐,
我們點了乾麵、滷肉飯、乾粄條、煎餅、飲料…,結帳金額$270元,
吃飽飯開始往回走,
回到停車場驅車離開崎頂隧道文化公園-一路車行順暢,19:10回到家,結束了本次行程。
附註二:
崎頂1、2號隧道於1928年日治時代因香山竹南間改道所建,長度為130.78公尺及67.48公尺,二號隧道南端設有崎頂信號場(號誌站),負責交會列車管制。是全國唯一兩座相連的雙軌道隧道,洞門設計別緻,採用洋灰磚(水泥磚)砌成的洞門設計,造型簡單、氣派;隧道內襯上半部的圓拱採用紅磚襯砌,下半部的側壁則延續運用水泥磚襯砌。坑內牆壁可見油煤灰的痕跡;整體造型氣派,是見證台鐵發展的最佳歷史遺硛,隧道結構保存完整,在隧道趨近圓形的外型結構,以及兩座隧道彼此距離很近,形成"子母隧道",其中一座古隧道斑白的磚牆上,還留下二次大戰時美軍轟炸機機關槍掃射的彈孔痕跡,是歷史的最佳見證,進入台灣鐵路局時期以後,早期崎頂隧道是雙線軌道,於民國62年(西元1973年)新鐵道完成後,舊隧道正式步入歷史,民國67年(西元 1978年)元月,因台鐵推動鐵路電氣化工程,基於行車安全考量將路線西移,隧道便封閉廢棄。民國94年6月24日苗栗縣文化局已登錄公告竹南鎮崎頂一、二號隧道為苗栗第十處歷史建築,民國95年1月再獲文建會列入文化行春點,隧道及周邊環境經整理後,重新打造成崎頂隧道文化公園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